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女性主义教育学是西方诸多教育流派之一,它从女性主义的立场和观点出发,对现时教育体系的师生关系中存在的父权制结构、性别不平等和阶层化差异进行了批判,提出要建立平等的、民主的新型师生关系,以关心为核心,教师是关心者,学生是被关心者,教师要做关怀教师,在对话、交往与合作过程中建立互动的师生关系。  相似文献   

2.
学生渴望与教师建立平等信任、关心理解、轻松愉快、和谐融洽的"亦师亦友"关系。师生关系是学校内部人际关系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构建和谐校园的核心。消除不良的师生关系,真正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相似文献   

3.
师生关系是指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所形成的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它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指教师对学生发展的教育、关心、爱护、帮助等方面的关系;另一方面是指学生对教师的教育、关心、爱护、指导等方面所表现的接受、反感、恐惧、紧张、对抗等方面的关系.新型的师生关系要求教师对学生应该尊重,师生之间应保持一种人格上的平等关系,相互学习、相互尊重,这样师生之间才能建立融洽、和谐的关系,才能达到和实现思想道德教育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师生关系是指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所形成的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它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指教师对学生发展的教育、关心、爱护、帮助等方面的关系;另一方面是指学生对教师的教育、关心、爱护、指导等方面所表现的接受、反感、恐惧、紧张、对抗等方面的关系。新型的师生关系要求教师对学生应该尊重,师生之间应保持一种人格上的平等关系,相互学习、相互尊重,这样师生之间才能建立融洽、和谐的关系,才能达到和实现思想道德教育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教育在培养民族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的使命。那么,如何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能力呢?一、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让学生在愉快中学在教育教学过程的每一个环节中,教师都要善于给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建立平等、民主、信任的新型师生关系,引导学生的情感处于积极、自由、宽松、安全的状态,从而使学生的创新思想进入一个愉快的心理空间。(一)树立师生平等的观念。传统的师道尊严使学生产生惧师心理,容易让学生失去创新欲望。为此教师应当给学生提供宽松、愉快的心理空间,构建真诚、平等的师生关系,营造民主气氛,鼓励学生去发现、去创新。坚持教育的成功导向和正面鼓励,允许学生在探索中出差错,不要求全责备,努力成为学生求知道路上的共同探讨者和知心朋友。  相似文献   

6.
生态女性主义是妇女解放运动和环境保护运动相结合的产物,它追求整体和谐与生命解放,反对压迫。生态女性主义的理想是建立一个生态的、可持续的社会。在这个社会中,人类与自然、男性与女性平等相处、相互依存、和谐发展、共同繁荣。本文旨在运用生态女性主义的观点分析海明威在《雨中的猫》中所体现的生态女性意识。  相似文献   

7.
论如何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工作实际,从关心学生、创造和谐的环境、建立平等关系、教师用人格魅力影响学生4个方面论述了如何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相似文献   

8.
薛小红 《科技信息》2010,(12):51-51
师生关系是指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教育教学活动有效进行的重要保证。教师作为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主导因素,应该努力提高自身修养,为人师表,以身作则;真诚地理解、关怀和爱护学生,民主平等地对待学生,尊重学生,信任学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构建融洽、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  相似文献   

9.
师生关系指的是教师与学生在教育活动中,形成的教学与学习上的动态联系。毋庸置疑的是,师生关系的好与坏是影响高中语文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因此,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每一名新课改教学背景下的高中语文教师重要的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良好的师生关系主要表现为民主平等、尊师爱生、心理相容和教学相长。  相似文献   

10.
源于西方的女性主义教育思潮在中国的发展历程中,如何体现本土特色,一直是学术界谈论的焦点。本文在对女性主义教育概念的表述及其思想基础进行清理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对女性主义教育本土化的思考。  相似文献   

11.
建立新型师生关系,促进教师和学生共同发展已成为技工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只有师生关系处于平等、信任、理解的状态,所营造的和谐、愉悦的教育氛围才会产生良好的教育效果。本文结合自身教育教学实践,探讨了在技校教学过程中如何构建新型师生关系。  相似文献   

12.
教育教学改革是时代发展的要求,文章从课堂教学必须实现师生互动;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是教改的基础;教师要率先垂范创新;教育观念的转变是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关键等方面加以论述。  相似文献   

13.
和谐教育是一种动态的、开放的、发展的素质教育模式.和谐教育以追求师生关系的和谐为核心.师生之间实际上是一种由教与学活动联系起来的工作关系.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应突出体现师生关系的民主与平等.学校中,教师与学生之间是互动的、互为主体的,师生之间要通过相互靠拢而形成深层次的新关系,这种深层次的新型师生关系应当是民主平等的、情感交融的、协力合作的、思想共生的关系.要形成这样的新型关系,首先就要求教师必须具备较高的素质,通过艺术的教学过程,完美的人格魅力,来实现真正的和谐教育.  相似文献   

14.
在探讨和谐师生关系内涵的基础上,分析了目前高校师生关系不和谐的现状,提出了如何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措施。认为教师在构建和谐师生关系过程中起绝对主导作用。教师要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与学生一起建立民主平等、尊师爱生、教学相长的新型师生关系。促进教师自我完善,从而提高教书育人的质量。  相似文献   

15.
陈雷 《科技信息》2007,(36):191-191
和谐教育是一种动态的、开放的、发展的素质教育模式。和谐教育以追求师生关系的和谐为核心。师生之间实际上是一种由教与学活动联系起来的工作关系。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应突出体现师生关系的民主与平等。学校中,教师与学生之间是互动的、互为主体的,师生之间要通过相互靠拢而形成深层次的新关系,这种深层次的新型师生关系应当是民主平等的、情感交融的、协力合作的、思想共生的关系。要形成这样的新型关系,首先就要求教师必须具备较高素质,通过艺术的教学过程,完美的人格魅力,来实现真正的和谐教育。  相似文献   

16.
宝斗 《昌吉学院学报》2004,(1):34-36,96
简要介绍女性主义文学的发展简史 ,重点介绍美英女性主义文学在其不同的发展阶段的重要作家及其观点 ,阐释了社会发展需要的是男女真正意义上的平等。  相似文献   

17.
论师爱     
师爱,是老师对学生的关心、爱护、尊重和支持,也是一种良好的师生关系.它对学生的学习、心理健康、性格发展等方面都产生着重大影响.想成为一名新的教育形势下的优秀教师,首当其冲的是要与学生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这就要求教师要转变观念,明确目标,具有服务精神.良好的师生关系就像一个纽带,一个契机,把教师和学生紧紧联结在一起,而这个纽带正是用无私的师爱来建造的.  相似文献   

18.
师生关系是影响教学成效的一个重要因素 ,树立师生人格平等的教育理念 ,是师生和谐关系养成的首要策略选择。它对教育效果的达成及学生良好人格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而实现师生人格上的平等 ,需要教师观念与行为层面上的支持 ,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建立平等性策略、情感性策略和支持性策略。  相似文献   

19.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顺利完成教育教学任务、实现教育教学目标的前提。由于我国长期受儒家教育思想的影响,加上以班级授课制为主的教学组织形式,导致师生关系以师为本,不可避免地给学生与教师相处带来行为困扰,影响师生之间融洽相处。为此,教师应该改变观念,采取有效措施,与学生共同努力,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相似文献   

20.
周亚莉 《甘肃科技》2005,21(6):188-189
本文通过梳理关于翻译的性别隐喻,认为女权主义文学理论中费吉尼亚·伍尔夫的“双性同体”思想值得女性主义翻译者借鉴。在男女两性争夺话语权力的过程中,应该努力消除翻译话语中的性别歧视,克服女性主义翻译观的局限性,尝试建立新型的作者、译者关系,努力寻求双方平等对话的第三空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