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本文主要从《圣经》在西方文化中的地位、对西方人名、英语典故和西方文学的影响这四个方面分别举例,说明《圣经》对英语学习的重要性,是英语学习的必需品。  相似文献   

2.
透视英语习语中的《圣经》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语言和文化相互关系的角度,探讨英语习语与《圣经》文化的密切联系.指出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运用各种方法对学生进行《圣经》文化的导入,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和运用英语语言.  相似文献   

3.
《圣经》通常被描述为"最伟大的书"。这是因为它对人类的思想和信仰有重大的影响,历史上没有任何一本书像《圣经》一样影响深远。虽然《圣经》是2000多年前写成的,但是它仍然影响着今天的人们。从国家领导人到著名的体育运动员到科学家,各种各样的人都在阅读和学习《圣经》。西方文化的许多基本概念和原则都是源习于《圣经》,许多英语的短语和词句也是源自《圣经》。本文主要讨论如何依托圣经文化知识来进行有效的英语阅读。  相似文献   

4.
叶攀 《科技信息》2009,(18):101-101
《圣经》通常被描述为"最伟大的书"。这是因为它对人类的思想和信仰有重大的影响,历史上没有任何一本书像《圣经》一样影响深远。虽然《圣经》是2000多年前写成的,但是它仍然影响着今天的人们。从国家领导人到著名的体育运动员到科学家,各种各样的人都在阅读和学习《圣经》。西方文化的许多基本概念和原则都是源习于《圣经》,许多英语的短语和词句也是源自《圣经》。本文主要讨论如何依托圣经文化知识来进行有效的英语阅读。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语言和文化相互关系的角度,探讨英语习语与《圣经》文化的密切联系。指出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运用各种方法对学生进行《圣经》文化的导入,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和运用英语语言。  相似文献   

6.
英语习语是英语语言的精华,又是英语语言文化的载体。源于《圣经》人物的英语习语不仅具备整体性、习用性和稳定性等英语习语的普遍特征,还有其独特的个性特征,即外在结构单一、内在结构稳定和语义结构双重。研究源于《圣经》人物的英语习语的结构特征,有益于学习了解此类习语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7.
基督教文化在西方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等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圣经》作为基督教文化的经典对英语的影响颇为深远。英语中许多有关动物的习语出自《圣经》,它们折射出了基督教文化的内涵,不仅在传播基督教文化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也为学习和了解英语社会文化提供了一条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8.
《圣经》不仅是一部经典的宗教著作,也是西方语言文化的源泉,英语习语是英语语言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出典于《圣经》的文学典故,对英语习语产生了重大影响,特别是带圣经人名的习语是语言的核心和精华,了解这些习语的由来,可以引导我们进入《圣经》的殿堂,更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使用语言。  相似文献   

9.
叶丹 《韶关学院学报》2010,31(4):158-161
词汇从广义来说是某一语言中单词或单词的等价物(如习语、典故、谚语)的总汇。《圣经》是西方语言文化的宝库,《圣经》词汇不仅是许多英语词汇的直接来源,而且其经过泛化、派生后极大地丰富了英语词汇。研究这些词汇,能扩大英语学习者的词汇量.增进对英语文化背景知识的理解,进而实现成功的文化交际。  相似文献   

10.
在英美国家,绝大多数人信奉基督教,可以称之为是基督教国家。基督教及其教义《圣经》在英美文化史上其影响极为深远。而语言作为一种符号系统,同一个特定的文化系统紧密相联,因此在英语语言发展过程中也留有基督教文化的痕迹。如果对这一特定的文化系统没有相应的认识和了解,将会影响对其语言的深入理解和恰当运用。因此,文章仅从基督教文化,英美国家民间习俗,及《圣经》对英语语言发展的影响三个方面着手,进行探讨基督教及《圣经》对英美文化产生的烙印。  相似文献   

11.
《圣经》是开启西方文化的钥匙。新修订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附录I列出了英语专业知识课程中的社会文化课程,其中第(f)项是《圣经》。从《圣经》对英语词汇学习、英美文学阅读和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三个方面,论述了系统地学习了解《圣经》对于专业英语教学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2.
刘颖 《长沙大学学报》2005,19(6):103-105
英国戏剧家莎士比亚的创作深受<圣经>的影响,他在历史剧<亨利六世>中,从人物形象、情节和话语角度多次反讽了圣经中的意象.正是这种反讽从反面体现了这个剧本与圣经的关系,从而使作品有了更丰富的内涵.  相似文献   

13.
《圣经》对英语语言文学的影响是巨大的。没有对《圣经》的基本了解,就谈不上正确认识西方,也无法真正领略到西方文学的精髓。然而,尽管《圣经》文学价值极其丰富,但其宗教色彩也极其浓厚。笔者结合自己多年面对本科生高年级开设的《圣经故事》课程的教学实践和基于对《圣经》的一定研究,从学术角度、政治角度、英语语言学习角度和文学研习角度,提出了对开设《圣经》有关课程的初步看法及其反思。  相似文献   

14.
本文基于关联理论,探讨了英语阅读教学中,圣经、希腊罗马神话和西方文学作品等文化因素的缺失对英语阅读的负面影响和相关对策,提出加强英美文化导入的观点.  相似文献   

15.
《圣经》、希猎罗马神话、中世纪骑士精神与骑士传奇、文艺复兴与民谣等五个方面构成的文化背景对英国爱情诗创作有极其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圣经》翻译成汉语经历了很长的历史时期,这期间积累的汉译《圣经》文献资料,是研究汉语的宝贵财富。从现在通行的读本看,现行本《圣经》汉语中包含有浓厚的文言色彩,也有汉语方言成分,其翻译语言还保留了翻译时的中介语特点。对汉译《圣经》的研究,将能够为汉语研究提供宝贵的资料。  相似文献   

17.
1611年的詹姆世国王《钦定圣经》以其丰富的语言特色成为《圣经》英译史上的顶点。它保留了原本大众化的语言特点,风格简洁清新、深刻有力,语言庄重经典,生动热情,节奏鲜明,旋律如诗歌般优美且结构严谨,内涵丰富,极具说服力。  相似文献   

18.
传说基督教在东汉就已传入我国,但有据可考的则在唐代。随着基督教的传入,圣经的汉译也开始了,但明清以前的汉译圣经几乎都已失传。明清以降,来华传教士激增,圣经之汉译亦甚于从前,有各种“深文理”、“浅文理”和“官话”汉译圣经,也有许多方言和少数民族语言的圣经译本,从而使圣经得以在我国传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