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消防文化中消防理念对消防技术有积极的影响作用.通过对中国消防理念发展脉络的梳理,指出历史上的消防理念对消防科技发展产生的具体影响.另外,为了更好的发展我国的消防事业,增强全社会的消防意识和抗御火灾尤其是抗御特大火灾的能力,以适应保障安全的需要,应该加强消防文化的建设.从而通过经济、政治和文化三者的合力推动中国消防科技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技术概念内涵有三个层次:物化的人造品,主观的技术意向与客观的科学原理,制造物的工艺流程。沿着这三个层次外化便是技术全球化的路径:人造物品的全球分配,技术意向与科学原理的全球传播,工艺流程的全球扩散与转让。中国—东盟各自的技术存在着明显的优势互补特征。其技术合作的动力机制存在于四个方面:一是全球化与区域一体化动力,二是技术产品的相互贸易动力,三是技术成果的交流与技术发展前景把握与分享的动力,四是技术工艺流程交流与分享的动力。这四个方面的动力推动着中国—东盟之间的技术合作与经济贸易的共赢与多赢。  相似文献   

3.
肖峰 《自然辩证法通讯》2001,23(5):36-42,25
技术的社会形成论(SST)是自80年代兴起至今仍在欧美尤其是欧洲十分盛行的一种对技术的社会研究流派,它以建构主义的方法研究技术的社会形成过程,十分强调技术是由社会因素塑造的,对技术决定论持否定的态度,主张技术应对社会学开放,即运用社会学方法去考察社会的、体制的、经济的和文化的力量对技术起形成作用的方式,为认识技术与社会的关系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角。SST是在科学知识社会学的直接影响下产生的,它的许多核心概念,如“解释的灵活性”、“结束机制”、“协商”和“对称分析”等,都是直接将SSK对科学知识的社会建构分析扩展到对技术的相同分析产物,由此表明科学的人文社会研究与技术的同类研究着十分紧密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新技术社会学于上世纪80年代在欧美诞生,这一理论认为技术是社会型塑(social shaping of technology,简称SST)的.笔者精选了若干案例,对社会型塑技术的主要参与者进行了深入分析,并进行了简评,意在启发我们的研究.  相似文献   

5.
随着技术在社会生活中作用的日益凸现,许多学科和理论都开始关注技术社会。从学理上来说,对概念的解释和理解是研究的前提。在解释学看来,对技术社会的理解有三种方式:一是把技术社会理解为社会发展的技术统治阶段,这个时期技术成为统治和控制社会的力量;二是把技术社会理解为以技术为交往媒介和中心的交往共同体;三是把技术社会理解为以技术作为职业或工作核心的人员构成的社会。  相似文献   

6.
《中国科技成果》2011,(5):60-61
随着我国汽车工业迅猛发展,我国的能源和环境面临严峻挑战.由于混合动力汽车能满足整车低排放、低油耗综合要求,我国从"九五"期间便开始了该领域的研究开发.  相似文献   

7.
朱迪·瓦克曼在批判并借鉴技术社会学和传统女性主义技术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技术女性主义主张。这一思想的理论前提是对技术决定论和本质主义性别观的解构;实质在于强调技术与性别的相互形塑;目标是试图避免陷入技术恐惧与技术崇拜的困境,并消解性别身份差异性与政治立场统一性之间的冲突及其给女性主义政治实践带来的挑战。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盘锦市居民消费水平有利条件的分析,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认真落实扩大居民消费政策,重点提高农村居民消费水平,加强消费拉动盘锦经济发展的理论研究以及抓好重点工业项目的竣工投产,培养财政收入增长点等发展的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9.
后人类主义技术价值观探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后人类主义的技术价值观企求通过利用生命技术、人工超智能等高技术来实现人性的改良,使人本身在健康、智能、寿命、幸福等方面实现没有限度的自由发展。由此产生了人的存在与技术发展关系的复杂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本文对这些问题进行了较为切实和深入的探索。  相似文献   

10.
由于技术的社会建构理论与科学知识社会学的关系,其理论研究必然受到现象学的影响,技术的社会建构理论至少在三个方面受到现象学的影响:技术的微观考察方法是"面向事情本身"的实践、行动者网络理论是"主体间性"理论的运用以及社会建构的实质是"意向性"基本作用的体现.  相似文献   

11.
中国技术哲学"九五"发展统计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国技术哲学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初,经过近20年的发展已取得的长足的进步。但也存在不少问题,如对技术的基础理论研究明显不足,综合性的哲学核心期刊发表的技术哲学论文数还偏低等等。通过对“九五”期间全国报刊上发表的技术哲学论文进行多角度的统计分析。可以更系统深入地了解中国技术哲学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2.
现代基因技术的发展深刻地改变了人类社会,也使得遗传资源保护成为广受关注的重要议题。对于我国这样一个遗传资源丰富的发展中大国而言,遗传资源保护不仅必要,而且迫切。针对当前我国遗传资源保护存在的种种不足,必须增强人们的遗传资源保护意识,确立包括知识产权制度在内的综合性遗传资源保护制度。  相似文献   

13.
在技术哲学内部,技术与价值问题曾成为一个主题被凸现出来,这是技术自主论批判在技术领域内的表现,但是技术价值论所蕴涵的意义并没有得到太多的关注。技术认识论的兴起,使技术价值论已经显示出某种衰落的迹象。但随着社会建构论研究的深入,技术价值论又显示出其技术自主论批判的新的生长点。对技术价值论兴衰过程的反思涉及到技术哲学的范式问题。  相似文献   

14.
社会技术在马克思技术哲学中的地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技术哲学与普遍哲学之间存在着内在的逻辑一致性,通过普遍哲学的观念可以有效地理解技术概念.对于马克思也是如此.当前马克思技术哲学的工程主义、批判主义的叙事方式都将这种性质给予了展示.这些叙事方式将技术给予了自然主义的理解,即自然技术的概念.这是"人与自然"、"物质资料的生产"概念推演的必然结果.但是,在马克思普遍哲学中还包含着具有同样地位的概念:"人与人"、"人自身的产生"的概念.建立在这个概念之上的技术应该是社会性的,它所包含的可能性并没有被注意到."社会技术"原则的提出力图揭示出这种可能性,体现出二者之间的内在的逻辑一致性.  相似文献   

15.
作为存在主义哲学代表人物之一,尽管雅斯贝尔斯思想并未得到足够重视,特别地,作为其重要学术生长点的技术哲学思想,更需进一步挖掘。从历史文化动力学的新颖视角,雅斯贝尔斯对现代技术进行了存在主义反思,对技术问题做了深刻剖析,并对问题解决提出了独到见解。系统研究其技术思想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基于工业技术观批判的生态技术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技术观的神化、西化和简单化,是工业技术观的主要偏颇,也是种种技术悖论产生的主要原因.在批判工业技术观的基础上构建生态技术观,是中国新型现代化的现实需要.生态技术观具有绿色化、低熵化、整体化和理性化等特点,也具有自省性、修正性和自救性等功能,体现立体远距离伦理,适中的生态中心主义以及对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彼此平衡的诉求.生态技术观取代工业技术观,有赖于"社会技术"及内涵生态意蕴和弱熵功能的高新技术.  相似文献   

17.
社会建构论的技术政策观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传统技术政策中的“供给偏向”容易造成技术与经济社会发展脱节并陷入技术控制困境,社会建构论对嵌入于技术(创新)中社会过程的分析则内在展现了技术政策的新视野。社会建构论的技术政策观采取了积极管理技术的态度,强调技术的社会整合,其在实践中体现为建构性技术评估的战略与工具,从更广的视角来看,这一技术政策观中蕴含了技术民主化的思想,并提供了技术民主化的实现形式。  相似文献   

18.
论社会技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社会技术是社会主体改造社会世界,调整社会关系,控制社会运行,解决社会矛盾的实践性知识体系.社会技术与自然技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两者统一于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伟大实践.人和社会技术的关系问题与人和自然技术的关系问题同样重要,都是技术哲学的基本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