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针对新型公交服务产品如高铁快巴仍然缺少相应的运营方式的情况,对高铁快巴的车辆调度与人员排班的综合优化问题进行研究。为发挥高铁快巴灵活性的优势,引入了满足司乘人员工作时间要求的时间窗约束,建立了考虑司乘人员时间窗的高铁快巴车辆调度与人员排班综合优化模型。通过算例计算,得到了高铁快巴的最优调度与排班方案。结果表明,相比于传统的多线调度独立优化,在高铁快巴的优化问题上使用综合模型的效果更好,综合优化后运营成本比原运营方案降低约8.98%、比独立优化降低约4.73%,同时减少了司乘人员数量,验证了该模型在解决高铁快巴问题上的正确性与良好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3.
针对线路纵断面化简计算结果合理性有待验证的问题,提出基于动态规划(dynamic programming,DP)的铁路线路纵断面化简算法。该算法以优化列车区间追踪间隔为目标,考虑线路纵断面的化简的要求,结合列车区间追踪运行模型模拟列车运行情况,采用多阶段最优决策来求解线路纵断面化简问题。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够很好地实现线路纵断面化简,符合《列车牵引计算规程》中线路纵断面化简相关规定,可以减少区间跟踪时间,适合实现铁路纵断面自动化简的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4.
5.
本课题深入研究了中国移动广西公司12580快巴订票业务经常出现页面加载缓慢导致客服人员为用户订票或查询班次信息时出现延时问题,经过研究和分析发现了延时的根本原因,随后提出了增加利旧服务器、迁移现有业务、调整业务处理逻辑三项成本较低的优化措施。实施后,通过压力测试,证明新平台能够满足70-80次/秒的并行处理能力(比原平台提升90%),延时问题被解决。本课题不仅解决了延时问题,而且较大提高了广西移动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达到了预期目标。  相似文献   

6.
利用MT理论对一般动态系统的分解提出了混合神经网络建模的方法,混合神经网络模型采用动态神经网络和静态神经网络级联的方式,结合了二者的优点,克服了各自的不足之处.探讨了采用混合神经网络对一般动态系统建模的方法.研究结果表明,此方法对于一般动态系统,特别是复杂的非线性动态系统的建模有其独特的优点.  相似文献   

7.
任铃  张忠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2,12(28):7211-7215
提出了一种新的架空线与电力电缆混合线路故障定位方法。该算法基于分布式模型参数与模态转换理论,以均匀传输线的波动方程(长线方程)为基础,利用线路两端电压、电流的正序故障分量以及线路正序参数直接计算故障距离。仿真结果验证了该算法的正确性和高精度。  相似文献   

8.
快硬早强混凝土国内外研究动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粟淼  龚海龙 《科技资讯》2010,(22):115-115
快硬早强混凝土在路面修补、桥梁、港口等维修工程中有着很重要的意义,运用该材料,能够达到快速修补开放交通的目的。本文在阅读了有关快硬早强混凝土相关资料的基础上,总结了目前国内外快硬早强混凝土技术的研究动态。  相似文献   

9.
基于混合需求多产品的供应链库存优化模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该文研究多个供应商单仓库单制造商系统,从系统的角度出发,确定了二级链各个节点最优的库存策略.针对制造商多产品的混合需求,在考虑每个产品有多个供应商和不同产品有不同需求实际情况的基础上,综合分析了制造商的库存、仓库的需求过程和仓库的库存3个要素,建立了供应链库存优化模型,通过实证数据分析,得出了该二级链最经济的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10.
本文讲述了光缆线路的维护现状和几种维护方法,提出了建立光缆传输网自动管理查询系统,对光缆线路维护进行动态管理和资源共享。  相似文献   

11.
为了确定中国高铁客运需求的发展规模和规律,通过分析与高铁客运需求相关的经济、人口、设施供给及民航竞争的影响因素,建立了高铁客运需求的系统动力学模型.经过对既有历史数据的验证分析,证明系统动力学模型的有效性,且预测精度优于传统方法.根据经济人口及出行要素设定了三种增长情景,预测发现,中国未来不同情境发展下的高铁客运需求将...  相似文献   

12.
本文根据动态规划的原理,将运输能力加强方案选择优化所要确定的最优加强阶段数、各措施的最优排列顺序及最佳实施年限三个问题揉合在一起,建立了用动态规划理论解决运输能力加强问题的新方法.提出了将线路以前吝发展阶段的总体作为动态规划状态的新观点,解决了利用动态规划方法必须满足的无后效性问题,并建立了相应的动态规划方程。  相似文献   

13.
超快动态散斑相关函数的理论研究   总被引:1,自引:5,他引:1  
将散斑场现象的研究推广到超快领域,从超快激光谱分析和散斑统计理论出发,推导出了超快散斑光强自相关函数。由此研究了超快动态散斑随时间和空间的演化规律,发现了超快散斑的一些基本特征,如散斑颗粒中存在干涉条纹结构及其空间周期随时间减小等,其实质在于等效的散射孔径为物面上两个不断向外扩展的对称孔径,它们之间的距离不断增大,从而使相应的观察面上的光波产生干涉而导致散斑结构中出现干涉条纹,并且干涉条纹的间距不断减小,表现为散斑自相关函数呈现不断加快的振荡。  相似文献   

14.
为解决共享车位管理中的车位分配与定价问题,本文考虑价格变化对于用户不同停车时长选择的影响,分析在不同停车收费标准下用户停车时长选择的概率,并采用多项式拟合得到精细化的共享停车需求价格弹性函数。进而,为实现停车场价格的动态调整与车位分配,以平台收益最大与用户步行距离最小为目标,构建基于弹性需求和动态定价的泊位分配非线性混合整数规划模型,并设计了遗传算法。最后,本文设计了包含3个停车场共1000个泊位、共享平台运营时长为3h的算例,对模型及算法加以验证,通过对比分析,基于弹性需求和动态定价的共享泊位分配方案相比于静态定价,实现平台收益增加19%且满足了大部分停车需求,说明动态定价下共享泊位分配模型及算法的有效性,为共享平台的车位管理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5.
分析了传统高铁LTE-R网络建设的业务需求。针对列车行驶中频繁出现的A3切换事件,此事件使得专网小区出现数据上传、下载速率低,话音接通率、掉线率劣化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的人工蜂群算法和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的越区切换优化方法。通过分析高铁列车的实时运行速度和传输损耗,对列车运行中切换触发时延和切换迟滞门限这两个参数进行了预测和动态优化,以提升高铁列车在运行中用户终端的切换成功率和鲁棒性。实验中以长吉线高铁某区间为例进行测试,采集列车在不同运行速度下的实际参数进行训练。实验结果表明,基于改进的工蜂群算法和神经网络的切换方法具有更高的实时性和稳定性,能够大幅提升用户业务感知。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城乡公交发展现状的研究,针对农村客运存在的问题和居民出行特征,将动态路径公交服务应用于城乡公交。在动态车辆路径问题研究的基础上,考虑车辆数限制、车辆载客容量限制、车辆由客运中心出发再回到客运中心的约束,建立了以总运营成本最小为目标函数的车辆路径优化模型。经过分析,采用商业数学规划软件Lingo120进行模型求解。最后,以留史镇为例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在满足客运需求的前提下为车辆安排最佳运行路径,降低运营成本。  相似文献   

17.
混合动力汽车能量管理策略会影响其动力性和经济性.为了寻找整车的最优节油点及控制策略,文章基于世界轻型汽车测试循环(world light vehicle test cycle,WLTC)工况,提出了利用动态规划算法优化插电式并联混合动力汽车能量管理策略.以发动机、电机的扭矩和角速度作为动态规划的控制变量,以保证电池荷电...  相似文献   

18.
发动机动态试验台的混合模拟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进行发动机和整车的测试、研究和开发提供一种经济而高效的手段,本文在借鉴他人发动机动态试验台的基础上,采用混合模拟的方法,利用中国生产的电涡流测功器自行开发发动机动态试验台。具体介绍了发动机动态试验台混合模拟的方案,论述了该试验台的控制原理,对试验台的控制进行了仿真。结果表明混合模拟的方法是自行开发发动机动态试验台的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以混合动态系统的外延原理为工具分析了估计器的可压缩性问题.给出了外延系统的估计器可以压缩成原系统估计器的充分条件.证明了满足外延原理的外延系统的任意估计器均可压缩成原系统的估计器,因此,原系统的估计器可由外延系统的估计器压缩而成,并且外延系统能取得好估计的估计器压缩后是原系统的能取得好估计的估计器。  相似文献   

20.
为明确需求预测方向和减少预测偏差,提出了一种考虑动态客户需求的物资配送问题求解方法。依据客户历史需求,以泊松分布模拟需求变化情况,建立需求预测模型,得到客户初始预测需求,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需求不确定的物资配送模型。为求解该模型,设计了一种预测需求可调节的遗传算法。在遗传算法局部搜索阶段,提出了需求调节算子。该算子以一定概率对客户初始预测需求进行调节,以符合泊松分布的需求变化量减少预测需求,同时对车辆间的顾客进行调整,顾客以调节后的预测需求挑选最小需求客户,移动该客户至其他最低载货车辆中并调整该车辆服务的顾客顺序,整个调节过程以最低配送成本为标准,保留最优配送路径。从标准车辆路径问题测试数据库中挑选10个典型样例进行测试,结果表明,与经典的最近邻算法和遗传算法对比,所提算法在所有算例中均取得了总成本最小值,在90%的算例中取得了运输成本最小值,在70%的算例中取得了车辆成本最小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