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下一代无线通信网络的主要特征之一是移动终端可以灵活接入各个网络. 在异构网
络共存的下一代通信中,网络选择技术能提高频谱利用率和网络容量. 为此,设计了一个基于
非合作博弈的网络选择机制,以保证移动终端能从异构网络中选择合适的网络接入. 证明了
该博弈为潜博弈,分析了该机制中博弈的纳什均衡存在性和可行性,并设计了一个基于反应
动态机制的最优迭代算法求解博弈. 仿真表明,该算法能够收敛到纳什均衡,且其网络选择机
制具有近似最优的性能.  相似文献   

2.
计算复杂度高导致循环神经网络语言模型训练效率很低,是影响实际应用的一个
瓶颈. 针对这个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批处理(mini-batch) 的并行优化训练算法. 该算法利用
GPU 的强大计算能力来提高网络训练时的矩阵及向量运算速度,优化后的网络能同时并行处
理多个数据流即训练多个句子样本,加速训练过程. 实验表明,优化算法有效提升了RNN 语
言模型训练速率,且模型性能下降极少,并在实际汉语语音识别系统中得到了验证.  相似文献   

3.
提出一种通过最优化网络的目标误包率来降低丢包率的方法. 物理层采用自适应调制编码方式,数据链
路层采用有限长数据缓冲区,并改变了原有网络中固定的目标误包率值. 在不同的网络参数,如网络的信噪比、功
率、带宽、包到达率等条件下,考察网络的丢包率随目标误包率的变化,总结其变化规律,并根据黄金分割法寻找
最佳的目标误包率,使得丢包率达到最小,即网络吞吐量达到最大.  相似文献   

4.
提出了一种将智能天线应用到小基站网络中的方案,配置有智能天线的小基站在周
围小基站繁忙时利用智能天线的方向性为业务繁忙的小基站进行自适应分流,达到负载均衡
的目的. 当本身业务繁忙时,通过智能天线进行空分复用可提高带宽利用率,从而提高系统吞
吐量,减少基站数目. 实验结果表明:在保证用户接入成功率和系统吞吐量的条件下,采用文
中小基站自适应算法可将所需部署的小基站数目约减少30%,从而降低了部署成本,减少运行
能耗.  相似文献   

5.
基于机器学习的流统计特征识别的方法关键在于如何找到具有区分力度的业务流统
计特征. 为此,提出了一些能够较好地区分视频业务的QoS 相关的统计特征. 为了充分地发
挥多级聚类算法的优势,以灵活的特征选择策略标记不同层级的网络视频流,通过大量的真
实网络视频数据进行实验验证. 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比现有同类方法取得更高的分类准确率.  相似文献   

6.
针对现实网络在数据传输中存在数据丢包和噪声干扰的特点,研究离散时间复
杂网络的鲁棒保性能状态估计问题,旨在减小数据丢包和噪声干扰对状态估计的影响. 利
用Lyapunov稳定性理论与随机分析方法,以线性矩阵不等式的形式提出了鲁棒保性能状态
估计增益矩阵存在的条件和设计准则,在满足状态估计误差均方指数收敛的前提下,能进一
步使网络的状态估计满足一定的性能指标. 仿真结果表明,鲁棒保性能状态估计器可以有效地
估计复杂网络的状态.  相似文献   

7.
从土地利用规划业务的内容和特点分析出发,探讨了土地利用规划业务涉及的多源
数据管理、动态流程定制、空间历史回溯、规划预警、统计分析等关键技术,提出了基于工作
流、MIS 和GIS 有机集成的一体化解决方案,设计和实现了规划数据动态更新和业务信息一
体化的平台,并应用于天津市土地规划实施工作. 实践表明该方案有效,设计的平台功能完备
且性能较强,对促进土地规划业务的自动化、规范化以及提高工作效率有明显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为了满足家居设计的个性化需求,将个性化推荐算法引入移动交互式三维家居个性
化设计系统中,提出了基于交互历史的协同过滤推荐算法. 首先,分析了用户的历史交互行
为,构建了一个新的用户兴趣度量度模型,将用户的交互行为转换成用户兴趣度矩阵. 然后,
综合考虑了家具单品的时效性和资源关联特性,并将这两种特性引入协同过滤推荐算法的生
成推荐过程中,以提高推荐质量. 最后,将系统推荐的家具单品应用到三维虚拟家居设计场景
中,通过对场景个性化编辑与虚拟展示,完成家居的个性化设计. 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是可
行的,能有效提高推荐质量,具有较好的用户体验和视觉效果.  相似文献   

9.
针对目前协同设计中业务过程描述能力不足和柔性差等问题,从并发性、可伸缩性和协同性等五方面进
行分析,提出了一种在空间上三维分布的Petri网建模方法. 将组合、颜色和定时约束Petri网引入协同设计的流
程建模之中,设计了协同设计下云工作流业务流程的HPN(hybrid Petri net)模型;运用随机Petri网的思想对协
同设计各流程流转、工作效率等进行分析,详细分析了其性能指标,验证了模型的可达性,并从业务冲突及模型分
解等方面提出了优化.  相似文献   

10.
为了提高隐写的安全性,提出了基于一种新失真代价函数的自适应JPEG 隐写算
法. 考虑到纹理区域更有利于信息嵌入,本算法通过非零量化DCT 系数的绝对值加权和来
度量DCT 子块的纹理程度,并引入均匀嵌入思想,设计出了一种新的失真代价度量函数;同
时利用STC(syndrome trellis codes)编码将嵌入修改均匀地分散在任意数量级的非零量化
DCT 系数上,实现了秘密信息自适应地嵌入到载体的纹理区域中. 实验结果表明,在同等低
嵌入率下,该方法的安全性优于同类隐写算法.  相似文献   

11.
利用数字喷泉编码可有效提高多跳中继传输的效率. 提出一种基于数字喷泉码的中继多跳传输机制,从两方面改善中继转发性能:每两个中继组成中继对,采用旋转星座调制技术获得信号空间分集增益,但不降低信道的频谱效率;根据改进的合并算法对中继转发的喷泉编码数据包进行线性组合,获得数据包分集效果,提高信道利用率,缩短传输时间. 仿真结果显示,实现数据包分集和信号空间分集后,多跳中继传输效率显著提高,传输时间有所缩短.  相似文献   

12.
通过"干涉模型"分析了"探测报文对"发送时间间隔与路径中背景流量之间的相互关系,并开发了一个适用于卫星通信网络的快速报文组算法.最后利用GEO/LEO卫星通信网络模型对该算法作了仿真试验,并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针对FPGA等片上资源较为缺乏的处理器,提出一种应用于辅助驾驶的快速车道线偏移警告方法. 方法
面向单目视觉识别应用;首先采用基于区域统计方式的二值化处理进行图像增强,并利用515车道线模板匹配方
法代替传统的边沿检测去除原图像中的大量干扰信息,最后采用压缩型霍夫变换对匹配结果进行车道线提取. 与
传统霍夫变换相比,大大降低了运算量,减小了内存使用量. 实验证明,该算法对车道线的识别非常有效,满足实
时性需求,并已成功移植到FPGA上.  相似文献   

14.
提出了一种从全景影像中还原目标三维信息的测量方案. 通过全景相机所获取的影像只有GPS 坐标,而没有姿态信息,需要运用影像匹配技术以及光束法准确算出拍摄时刻全景影像的姿态,然后通过前方交会计算全景影像中目标的三维坐标. 针对全景影像畸变较大的特点,采用仿射不变特征匹配算法进行影像匹配,同时使用随机抽样一致算法剔除粗差点,以保证匹配点的数量及准确度. 根据全景影像的透视投影几何模型,能改进常规摄影测量中的光束法,可用来求解全景影像姿态. 提出一种针对全景摄影测量的前方交会算法,将空间直线方程变换后建立法方程,并进行平差解算. 实验表明,该方法相比于传统方法有更高的精度,可准确测算全景影像上的物点坐标.  相似文献   

15.
现有异构网络传输控制协议不能准确估计网络状态,缺乏有效的丢包区分机制. 为此,提出一种基于效用估计的丢包区分算法,并将其应用于多媒体业务TCP 友好传输控制协议. 该算法将网络状态估计算法和差异化丢包区分算法相结合,根据分组到达时间间隔估计当前网络的可用带宽,计算效用参数并估计网络状态,自适应地选取合理的区分机制,以准确区分无线-有线异构网络中拥塞/无线丢失,提升多媒体传输控制协议性能. 实验部分比较了该算法与现有文献方法的仿真性能.  相似文献   

16.
将微博用户划分为无知者、传播者和拒绝者3种类型,结合微博网络消息传播实际情况,在经典传染病易感染-感染-治愈模型基础上,提出新的无知-传播-传播-拒绝模型. 详细描述了传播机制,并对模型的均场方程进行稳态分析. 由爬取到的上海典型大学新浪微博用户信息,构建符合真实网络统计性质的网络演化模型,并进行网络动力学分析. 仿真结果表明,较大的转发率 和较小的拒绝率可以提高微博消息的传播范围,多次转发率对传播节点密度也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在非常数包络调制系统中,数字预失真技术已成功应用于线性化功率放大器. 文中提出一种适用于非线性功率放大器宽带数字预失真的增强记忆多项式模型. 与传统的记忆多项式和广义记忆多项式模型相比,该模型通过包含Volterra模型的交叉联合记忆项,在保持低复杂性的同时给出了优越的线性化性能. 预失真系统的参数估计使用Householder块精确逆QR分解递归最小二乘算法,通过计算机仿真研究了Householder块精确逆QRD-RLS算法的性能. 对强非线性AB类功率放大器进行了实验测量,并收集相应的复包络IQ基带数据,根据这些数据建立行为模型并验证预失真器性能. 结果表明,对瞬时带宽为5 MHz的WCDMA输入信号,在5 MHz频
率偏移处将ACPR改善了25 dB.  相似文献   

18.
按时间推进,从场景出发来模拟动态成像过程,使用蒙特卡罗方法计算光学系统杂散光,形成图层化杂
散光图像. 与传统的杂散光分析方法相比,该方法得到的仿真结果为二维杂散光分布图像,可与空间光学遥感图像
直接比对分析. 通过对风云二号气象卫星午夜杂散光的图像进行仿真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为杂散光的机理
和路径分析以及杂散光的抑制设计提供有效的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