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基于G.729编码参数的语音特征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从低比特率语音编码参数中直接提取语音特征。方法针对G.729编码技术提出了一种从编码参数直接计算倒谱系数和基音/能量轨迹特征的方法。结果该方法通过对残差信号进行线性预测分析,提高了谱包络的精确程度,并从码本增益和延时参数中得到了基音/能量轨迹特征。结论说话人识别的实验结果显示,新方案能够使得基于G.729编码参数的说话人识别效果得到较明显的提高,达到了用解码语音进行识别的水平。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与文本无关的说话人辨认系统中一种新的使用基音周期方法。在说话人辨认系统中将矢量量化(VQ)、高斯混合模型(GMM)分类器结合,使用升正弦窗函数加权的线性预测倒谱系数(LPCC)。在训练时为训练集中的每个说话人估计一个一维高斯形式的基音周期概率密度函数;在识别时,将测试语音中提取的基音周期在训练集说话人基音周期概率模型中得到的基音周期概率密度对VQ、GMM分类器的似然测度加权,形成新的似然测度。实验结果表明,使用新的似然测度进行与文本无关的说话人辨认比VQ、GMM分类器的辨认率有较大的提高,码字个数为8,测试时间为8s时,辨认率相对VQ提高约13%。  相似文献   

3.
结合动态谱特性的语音识别研究,阐述了一种有限状态矢量量化(FSVQ)方法。FSVQ利用了过去的信息来选择合适的码本进行编码,对于语音识别更为有效。改进了所使用的语音特征参量,除了LPC倒谱系数外,结合使用了动态谱特征和能量的对数值,并根据汉语发音特征对语音信号端点进行一种加权处理。实验结果表明:与说话人有关的孤立词识别率达到98%。  相似文献   

4.
为了有效提取语音特征,提高说话人识别的准确率,系统采用基于有限状态机的端点检测算法对原始语音做VAD处理,提出了新的特征组合参数:基于人的听觉特性的MFCC参数、基于发音生理特征的基音轮廓特征以及衍生的基音周期一阶差分、基音周期变化率,并将它们作为说话人识别系统的特征参数,建立了基于VQ的识别模型.实验表明:本文系统使用VAD,使系统的识别率提高了5%8%,较单独使用MFCC参数的说话人识别系统的识别率提高了2%3%.  相似文献   

5.
采用基于听觉特性的Mel频率倒谱系数作为说话人识别特征参数,对概率神经网络进行了描述,并使用该网络进行了文本无关说话人识别研究.实验表明,对20名说话人,用7秒语音训练,3秒语音识别时,该方法可达到96.7%的正确识别率.  相似文献   

6.
说话人识别的参量研究和语音库建设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对说话人识别中的几个基本问题进行了研究。语音参量是说话人识别的基础,用矢量量化方法,使用自建的语音库中的材料,研究了说话人识别中的各种参量的效果。实验表明,所采用的参量中,一种混合参量MC最好,倒谱系数CE次之。  相似文献   

7.
自动讲话人辨认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针对非限定文本的自动讲话人辨认问题,对提取有效的识别特征进行了理论和实验分析,使用语音信号LPC倒谱的瞬时谱和过渡谱的特征参量作为识别特征,运用矢量量化技术,设计并建立了19人组成的ASI系统,为每人分别建立了“动态”和“静态”倒谱系数的两种码本,在连续语音完全不限文本的情况下进行系统的识别实验,得到了较理想的结果。实验表明,上述两种特征矢量均为非常有效的识别特征且可互补结合运用于识别,使性能进一步提高。本文同时还对简单信道变化情况予以初步考察,得到一些有意义的结果。  相似文献   

8.
王蕾  孟慧杰 《科技信息》2010,(33):48-49
说话人识别是指通过说话人的语音来自动识别说话人的身份,它在许多领域内有良好的应用前景。本文重点研究在噪声环境下,话者识别中语音信号的特征提取。应用线性预测的MFCC特征提取方法提高鲁棒性。提取几种重要的语音特征参数,包括LPCC、MEL倒谱系数、线性预测倒谱系数等,对这些参数进行分析和比较,以达到话者识别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在虚拟仪器平台上,通过微型麦克与计算机声卡对语音信号进行实时采集,并进行消噪处理和端点检测,以美尔频率倒谱系数及其差分作为特征参数提取方法,应用改进的矢量量化一隐马尔可夫识别算法,设计了与文本无关的说话人识别系统。系统运行结果表明,本文实现的系统运算速度快,且具有较高的识别率。  相似文献   

10.
通过分析基于隐马尔可夫模型(HMM)语音识别的原理,针对模板提取过程中语音信号的基音频率差别增大而出现的语音识别率下降的问题,提出分类识别的方法,通过采用基音周期(Pitch)判决方法,将特征相近的帧合并,并计算基音频率的MEL频率倒谱系数,采用隐马尔可夫模型(HMM)进行语音识别,最终通过仿真实验验证分类识别方法对语音识别率提高的影响,得出此方法的适用环境和范围.  相似文献   

11.
基于非特定发音人拉祜语孤立词语音识别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选用200个拉祜语常用词,以词为识别单元,利用语音识别工具箱HTK开展非特定人拉祜语孤立词的语音识别研究.研究发现:特定发音人的识别率比较稳定,针对非特定发音孤立词,通过增加模型的混合高斯数目,其识别率得到显著提高,使得识别正确率保持在99%以内,为拉祜语孤立词识别提供了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2.
研究的说话人识别系统,采用能够反映人对语音的感知特性的线性预测(LPC)倒谱参数作为特征参数,同时对特征参数各维分量的识别能力进行定量分析,采用一种新的加权方法进行矢量量化,在此方法下系统取得识别率很高的效果,而且计算量和存储量都比较低.  相似文献   

13.
连接数字语音识别系统的DSP实时实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各种数字信息,实现了一种基于TMS320C5x 评价模块(EVM)的与特定人无关的连接数字语音识别系统.在分析了连续概率密度的隐马尔可夫模型(CDHMM)基础上,利用LPC倒谱系数、LPC差分倒谱系数、能量归一化系数及其差分系数作为语音特征矢量,训练和识别采用Viterbi算法和Baum -Welch 重估算法,有效地提高了系统的识别率.给出了实现各个阶段所需的时间,比较了简单模板匹配法和隐马尔可夫模型法以及不同语音特征参数对识别率的影响.在具体实现中,着重处理了抗噪及实时实现问题.实验结果表明,本系统在普通机房条件下取得较满意的效果,正确识别率达到92% ,为其实用化提供了较为重要的技术途径.  相似文献   

14.
该文指出了常用的倒谱均值归一方法在去除信道因素的同时,也去掉了一些说话人的语音特征,因此,在信道失配的环境下鲁棒性较差。提出利用信道间差异,补偿信道失配的信道空间映射方法,并构建了一个与文本无关对随机信道鲁棒的说话人识别系统。实验结果表明:对来自随机信道的说话人语音,第1名和前30名的正确识别率,与实验室基线系统的性能比较,分别提高了5.4%和18.6%。寻找并补偿信道间的差异,是一种提高说话人识别鲁棒性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5.
比较了基于因特网的说话人识别技术中Mel倒谱特征各阶参数的抗噪性能,并分析和验证了交织及丢失数据替代技术对改善基于因特网的说话人识别系统性能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为提高说话人识别系统的识别率,提出了一种提取Mel频率倒谱系数(MFCC)与差分特征组合参数的方法:先对传统的MFCC参数进行特征分量归一化处理,提升MFCC系数的噪声鲁棒性;再用高斯混合模型(GMM)构建了说话人识别系统。使用TIMIT语音库进行实验测试,并比较了不同高斯混合数的MFCC特征参数组合对识别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使用改进的MFCC混合参数明显地提高了说话人的识别率。  相似文献   

17.
用 TMS320C31 实时实现电话语音识别系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描述了一个新型实时声控用户交换机语音接口的设计和实现。该系统使用数字信号处理器TMS320C31开发板在PC机WINDOW平台下实现了与人无关连续命令语音识别,完成拨号、进行电话交换。系统使用少量控制词加上连续数字串构成了电话用户交换系统的常用命令语句,并生成相应识别文法网络(语言模型)。识别采用改进的令牌传递式Viterbi算法。研究中还开发识别系统拒识算法,在无拒识情况下命令语句中数字识别率为98%以上,数字串(串长<4)识别率达到91%以上,通过加入拒识算法,字符串识别率可达95%以上。  相似文献   

18.
在与文本相关的说话人识别研究中,既要包含说话人身份的识别,又要包含语音文本内容的识别.提出一种基于语音识别的与文本相关的说话人识别方法,从而建立说话人的声纹模型和语音文本模型,与传统的仅建立一种模型的方法相比,该方法能更精确地描述说话人身份信息和语音的文本信息,较好地解决了短时语音样本识别效果不佳的问题.测试实验表明,和传统与文本相关的说话人识别方法(如基于动态时间规整、高斯混合-通用背景模型)相比,由本方法建立的系统虚警概率降低了8.9%,识别性能得到了提高.  相似文献   

19.
大学生闽南语说话人识别语音库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设计了一个包含120名在校大学生的闽南语说话人识别语音库.该语音库可以根据闽南语口音、说话人性别等条件来进行语音语料的查询.针对不同口音的说话人进行了一系列的GMM(Gaussian Mixture Speaker Model)说话识别实验,验证了特定口音模型比非特定口音模型的识别率一般要高10%左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