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兰州大气污染物浓度与局地气候环境因子的关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利用2000年12月10~l7日在兰州市城区的大气边界层观测资料以及同期的污染物浓度监测资料、自动气象站观测资料和常规气象站辐射观测资料等,通过山谷内市区污染物浓度变化与山谷外对照点的比较,研究了兰州市城区污染物浓度的变化特征;分析了对应时期兰州市山谷气候环境因子和特征参数的变化。结果发现,大气中污染物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增温与白天大气逆温层之间有明显的正反馈机制,而且这种反馈机制在白天大气逆温层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起主导作用;讨论了兰州市山谷大气污染物浓度与大气逆温、水平风速、Froude数和边界层稳定度参数之间的简单关系。  相似文献   

2.
运用FORTRAN语言编制了大气污染物的长期平均浓度预测程序,并在研究分析某市历年长期风向频率、风速和大气稳定度及不同风向、风速、稳定度联合频率等气象资料和调查污染源的基础上,运用该程序对某公司排放的主要大气污染物TSP、SO2、NOx的长期平均浓度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本程序能够很好的对大气污染物的长期平均浓度进行预测,而且预测结果也是合理的。  相似文献   

3.
负载纳米TiO2的ACF滤料的空气净化性能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针对活性碳纤维(ACF)只能吸附多种有机污染物,并不分解污染物,而纳米光催化可以光降解有机污染物,但只在污染物浓度较高时有优异的光降解性能,而当污染物浓度较低时,光催化降解速率较慢,影响净化效果等问题,将纳米光催化与ACF吸附技术相组合,研究了二者组合后的吸附光催化机理及对ACF滤料的阻力等。  相似文献   

4.
为了讨论空气污染物浓度和随机环境噪声对呼吸道疾病的影响,建立了一类污染环境中的流行病模型,研究了空气污染物浓度的有界性及呼吸道疾病传播的动力学性质;在此基础上,给出了系统稳定的充分条件和反馈控制向量,旨在为我国的环境流行病学研究提供一些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5.
为揭示黏性土中表面活性剂与有机污染物的相互作用特征,文章选用N-月桂酰肌氨酸钠(sodium lauroylsarcosinate, SLS)为表面活性剂、甲基叔丁基醚(methyl tert-butyl ether, MTBE)为有机污染物,系统研究表面活性剂对黏性土中有机污染物的增溶、解吸作用。试验结果表明:表面活性剂对MTBE的增溶作用随其质量浓度增加而快速增大并趋于稳定;黏性土对污染物的吸附作用显著,可使用Henry模型获取其吸附特性及分配系数;表面活性剂质量浓度较低时,土体对污染物吸附作用较强,当增至1 300 mg/L后,表面活性剂将促进污染物解吸;低质量浓度表面活性剂并未显著影响土体整体污染程度,但显著的增溶作用将促进污染物迁移,使其分布更趋均匀;高质量浓度表面活性剂对污染物的显著解吸作用将增加土体中溶解态MTBE质量浓度。研究结果可为有机污染物场地修复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热压自然通风向稳态发展的过程中室内空气污染状况必然会不断变化.在热压自然通风瞬态模型的基础上,给出了自然通风的污染物输送模型,理论分析了典型条件下通风房间内污染物浓度的瞬变过程,讨论了主要因素对室内瞬态污染物浓度的影响.研究表明,室内热空气层的污染物浓度和原有冷空气层的污染物浓度均是先升高后降低,且前者的最高值大于后者.增大热源浮升力通量或有效通风面积、减小房间面积或房间高度均可以加速室内污染物浓度的变化,但是增大热源浮升力通量或减小房间面积对污染物浓度的峰值没有影响,而增大有效通风面积或减小房间高度却会使污染物浓度峰值升高.  相似文献   

7.
为明确车辆排放污染物浓度[PM_(2. 5)和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VOCs)]在山地城市隧道路段的分布特征,以重庆市内5条典型隧道为研究对象,采集了隧道洞内、洞口以及前后100 m范围内的空气污染物浓度值,分析PM_(2. 5)与VOCs在隧道路段的连续分布特征,以及土地开发强度与时段差异等对污染物浓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隧道中段的污染物浓度最高、隧道出口处的污染物浓度次之、隧道进口处的污染物浓度最低;隧道高峰期间污染物浓度比平峰期间污染物浓度波动大,并且高峰期间污染物浓度大于平峰期间的污染物浓度;污染物浓度在郊区隧道路段最低,在商圈外围隧道路段居中,在商圈中心隧道路段最高; 5条隧道样本的通风效果普遍较差。建议优化隧道中段的通风装置,尤其是增加商圈中心隧道的风机密度,以改善加强隧道中段的通风效果、降低污染物浓度。。  相似文献   

8.
根据在兰州市西固区进行的大气化学和大气物理相结合的综合性实验得到O3,NOx,CnHm,SO2等污染物浓度资料,以及太阳总辐射资料、TS-2A系留探空资料.对实验资料进行了多元线性回归处理,得出了O3浓度与NOx,CnHm,SO2等污染物浓度以及太阳总辐射、500m以下平均风速之间的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9.
本文用示踪物质模拟污染物在水体中的扩散特性,拍摄得到典型排放方式下浓度场的图象,进而利用数字图象处理技术处理得到浓度场的等浓度线图,直观地表示出示踪物质的浓度分布状态,可为污染物扩散规律研究及水环境质量评价提供必要的依据。同时,本文的实验也表明利用数字图象处理技术进行水体污染物浓度场测量的可行性,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0.
实验研究表明,残留于净毛表面的蛋白质污染物对洗净毛白度有显著影响.本文根据蛋白质污染物的化学特性,提出了加酶洗毛可有效地去除蛋白质污染物,提高洗净毛白度;同时还探讨了酶浓度、温度和助剂等对洗涤效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利用南宁市环境保护监测站2010年11月5日至12(污染个案期)在南宁市区振宁花园、市监测点、区农职院、大自然花园4个有代表性的国控环境空气监测点观测到的空气质量数据,分析颗粒污染物PM10和PM2.5的浓度变化及PM2.5的主要化学组分浓度,再利用广西气象服务中心观测的天气数据分析污染个案期的气象条件。结果表明:此次长时间空气污染重,南宁市大气中的颗粒物出现显著升高,颗粒物为此次诱发长时间空气污染物的首要污染因子,颗粒物中的组分以有机质OM和硫酸盐为主;观测时段内气象因素对空气污染存在重要影响,来自湖南方向的污染气团对南宁市的长时间轻微污染也存在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2.
典型气象日方法在大气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某地区的基本气象资料进行统计和分析,讨论并给出大气环境影响评价中典型气象日的确定方法。结合高架点源影响浓度的实例计算,可以方便地得到典型气象日条件下大气污染物的日平均浓度分布以及周围环境保护敏感目标的日平均浓度影响值,能够更为真实地反映该地区的实际气象条件对大气污染物分布浓度的影响情况。  相似文献   

13.
An analytical model is presented to estimate traffic pollutant concentrations based on an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 (ANN) approach. The model can analyze the highly nonlinear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raffic flow attributes, meteorological conditions, road spatial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traffic pollutant concentrations. This study analyzes the multiple factors that affect the pollutant concentration and establishes the model structure using the ANN technique. Collected data for the pollutant concentrations as functions of variant factors was used to train the ANN model. A method was developed to automatically measure the traffic flow attributes, such as traffic flow, vehicle speed, and flow composition from video data.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model can reliably forecast CO2 concentrations along the roads.  相似文献   

14.
提出一种基于污染物浓度设计值和相对响应因子的空气质量达标规划预测方法。首先通过数值模拟, 评估最近5年年际气象条件差异对空气污染物浓度的影响, 筛选出最接近5年平均气象条件的一年作为基准年, 将该基准年气象场和各排放情景作为输入进行空气质量模拟, 降低气象条件年际差异对未来污染物浓度水平预测的影响。然后, 基于基准情景和控制情景在不同排放水平的空气质量模式模拟结果, 将控制情景相对于基准情景的污染物模拟浓度的变化比例(相对响应因子)与污染物浓度设计值相结合, 进行控制情景的空气质量水平预测和达标分析。以四川省为例, 围绕相关减排政策, 设计多个虚拟控制情景, 对全省城市未来空气质量进行情景预测和达标分析, 为“十四五”空气质量规划落地策略的制定提供科学支撑。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呼和浩特大气污染防治效果,选取呼和浩特市2017—2022年的主要大气污染物、气象要素数据,对污染物浓度的年、月变化、浓度比值、相关性进行分析,利用后向轨迹聚类对2020年3月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呼和浩特市2017—2022年空气质量为优、良的天数呈上升趋势。各污染物浓度年变化特征明显,各污染物的浓度变化趋势除O3均呈“U”形分布。PM2.5、PM10污染是呼和浩特市大气污染主要研究对象,PM2.5/PM10的值有明显的月变化特征,5月份为全年最低值。PM2.5和PM10高度相关性,而NO2和SO2与PM2.5、PM10均呈现正相关性。受气象要素影响,PM2.5和PM10污染物浓度变化趋势为夏低冬高,7、8月降雨量大,有利于空气质量改善,降水可带走、稀释更多的污染物。而后向轨迹聚类分析得4条气团...  相似文献   

16.
The hourly and daily air quality concentration in the total air pollutant emission amount control zone is not sure to be continuously up to national ambient air quality standard, even though the total annual air pollutant emission is permitted under the total air pollutant emission amount control (TAPEAC) on the basis of A-value method. So the concept of the environmental quality guarantee ratio (EQGR) for TAPEAC is advanced in this paper and its quantitative formula is figured out for both hourly and daily EQGR. It is concluded that the EQGR is related with the yearly arrangement of A-value besides the pollutant type. According to the meteorological data in a lower area along Yangtze River in 2000, the yearly A-value trend is analyzed. Based on the data, the hourly EQGR of SO2 and NO2 is respectively 97.4% and 90.2%, and daily EQGR respectively 90.2% and 79.5%.  相似文献   

17.
摘 要 空气污染主要与污染源的排放、气象条件、地形地貌三方面因素有关。对南宁市空气质量指数与气象因素的关系进行研究,进一步探究空气污染的主要污染源PM2.5与气象因素之间的关系,分析了促进空气污染发生的气象条件。并在此基础上建立多元线性模型对空气污染物PM2.5的浓度值进行预测。结果表明预测模型拟合度R2值最大达到了0.747,说明了该模型预测效果良好并能够适用于南宁市空气污染物PM2.5的监测和预报。  相似文献   

18.
为研究空调房间室内环境参数对室外气象参数瞬时变化的动态响应,采用CFD中的标准k-ε模型对兰州地区某办公室在考虑非稳定传热情况下的室内气流组织和污染物浓度场进行数值分析,获得了顶送风/下回风和侧送风/下回风两种通风模式下室内流场、温度场及污染物浓度场的分布。结果表明:不同时刻的太阳辐射通过激励室内自然对流换热过程对室内污染物的空间分布及迁移特性产生了显著影响。同一送风模式下,16:00时室内的污染物浓度较8:00时均匀,而8:00时的污染物浓度平均水平较高;在同一送风参数下,采用顶送风方式时更有利于降低室内污染物浓度。  相似文献   

19.
利用CALPUFF和HYSPLIT模式,以太原一电厂为污染源,模拟了初冬时段PM10的扩散过程,在分析地形及复杂风场对污染物扩散的影响时,研究了PM10在典型气象条件下的迁移扩散.模拟计算结果表明:气象条件不利于污染物扩散,造成太原市区西部古交和万柏林间高PM10浓度区;同时,小静风条件下的局地环流造成市区PM10浓度较高.还探讨了利用模式结果和监测数据估算源项的方法,研究表明,数值模式可以用来进行大气质量模拟并进行污染源管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