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陇西黄土高原秦安地区全新世植被的讨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前人曾报道黄土高原西部甘肃秦安地区全新世中期气候湿润, 湿地广泛分布, 发现以松属为主的针叶树花粉可高达80%以上, 推断当地发育森林植被. 依据前人报道的全新世湿地-冲积黄土剖面并补充了典型全新世黄土-古土壤剖面, 开展了分子标志化合物组分的研究, 发现所有样品正构烷烃的高碳数部分均具有显著的奇偶优势, 并且以表征草本植物的正构烷烃C31为主峰, 且C27, C29, C31这三个有机分子中C27的含量最低(C272931), 与研究区草原植被现代表土结果一致, 而与以C29为主峰的森林草原现代表土结果有别, 也不同于当地现代松科植物以C29为主峰的正构烷烃分布模式, 表明研究区全新世以草原植被为主, 并非前人报道的森林植被. 研究说明, 若将孢粉和分子标志化合物指标有机结合, 可以弥补因孢粉传播等带来的古植被重建方面的问题, 更好地解释植被变化.  相似文献   

2.
在公王岭蓝田人化石产出剖面上对L15下粉沙质黄土层(猿人化石产出层位)及其下的古土壤S15系统取样,进行孢粉分析,首次在公王岭剖面上获得了有关中国北方最早的早期人类——公王岭蓝田人生活时期植被状况的化石孢粉记录。孢粉分析结果表明,公王岭蓝田人生活时期以灌丛草原植被类型为主导,在个别时期出现过森林草原植被类型。  相似文献   

3.
长江三角洲第一古土壤层的孢粉、藻类及其古环境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覃军干  吴国瑄  邓兵  李从先 《科学通报》2002,47(17):1347-1350
通过对上海CY孔晚第四纪沉积样品的孢粉和藻类分析,从长江三角洲地区古土壤层中分析出较丰富的孢粉、藻类化石。共鉴定得孢粉、藻类55个科属,根据其组合特征,进一步讨论了古土壤层形成时的环境,为长江三角洲地区古土壤成因研究提供了生物化石依据。研究结果表明,古土壤的形成主要受到水流作用。古土壤层中环纹藻与陆生草本植物粉含量互火消长的孢粉、落类组合序列,证明了该地区古土壤形成期间曾经历水泛和水退的环境交替。水泛时期环纹藻大量发育,而到了水退期,暴露的陆区发育陆生草本植物。这也反映了本区古土壤形成时环境条件多变,造成了古土壤成土特征的多期性。化石组合中海水生沟鞭藻以低含量存在,表明CY孔所在地区在古土壤母质沉积时曾受到海水影响。  相似文献   

4.
黄土高原过去130ka来古气候事件年表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丁仲礼 《科学通报》1998,43(6):567-574
在我国沙漠-黄土过渡带分别研究了榆林蔡家沟,横山石峁,会宁李家塬和定边姬塬4个黄土剖面,得到过去130ka来高分辨率的古气候变化记录,产从中识别出轨道尺度,万年左右尺主,千年尺度和千年至百年尺度这4类古气候事件;运用最新研制的“自动轨道调谐时间标尺”,分别估计了这结事件所发生的时代,并由此建立了黄土高原地区过去130ka来古的气候事件年表。  相似文献   

5.
古地震学研究的历史、现状和发展趋势   总被引:34,自引:0,他引:34  
古地震学蒙于19世纪晚期,现代古地震学则形成于70年代末。我国的古地震学经历了起步,发展和走向成熟3个阶段。古地震学在探槽技术,识别标志,测年和理论模型等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但没有成熟到可以为概率地震预报提供高信度的数据。未来需要继续探讨的主要问题包括;古地震的地质证据,年代学,位移的研究;完整性,区域古地震特征,大地震重复的理论模型;重视注意稳定大陆地区的古地震研究和利用技术和边缘学科的成果  相似文献   

6.
台湾中部和北部山地植被垂直带表土花粉和植被重建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于革  刘平妹  薛滨  李政益 《科学通报》2002,47(21):1663-1666
调查分析了台湾中部沙里仙山和北部乐培山各类山地植被下的表土花粉,并采用生物群区化方法进行植被转化。各个表土花粉样点上的植被类型根据各类花粉出现的相对数量、植物功能型的分配和植被组合三者关系进行矩阵运算和模糊归类选择。结果表明,表土花粉模拟的植被能够较好地反映海拔500m以上山地热带、亚热带的栲-青冈林、山地暖温带栎林、松-栎林、山地温带和寒温带铁杉-云杉林及云杉-冷杉林等植被,其地理位置与实际植被的海拔高度分布基本一致。该研究能够为我国大范围表土花粉调查和垂直植被型变化提供花粉资料,为低纬植物功能型和植被型组合提供一个设计方案,并进一步为利用土层花粉重建第四纪植被的现代类比应用。  相似文献   

7.
黄土高原现代植被花粉稳定同位素基本特征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魏明建 《科学通报》1997,42(7):725-728
中国黄土地层的稳定同位素特征与黄土高原气候环境特征的关系前人已做过一些工作,并取得了一些很好的成果.耿安松等指出黄土地层中碳酸盐的δ~(13)值越低显示生物活动越强气候越温湿,反之气候越冷干生物活动越弱则碳酸盐的δ~(13)C值越高,可以用做古气候代用指标.魏明建等做出了较详细的碳酸盐碳、氧同位素序列,其中δ~(13)C序列可与深海沉积同位素气候曲线对比,与磁化率、全氧化铁气候曲线的波动一致,表明是一种较好的气候指标.同时指出:由于其易迁移所以时间分辨率较低,且记录的气候变化超前于其他指标.谭桂声等研究了钙质结核碳、氧同位素组成,认为δ~(13)C主要指示古土壤发育时的环境降水量,δ~(18)O指示土壤发育时的环境温度,δ~(13)C-δ~(18)O直线指示控制古土壤形成环境的古夏季风风场.  相似文献   

8.
灵台红粘土-黄土剖面钙质结核的碳同位素记录表明:在东亚季风区,C4植被至少在7.0Ma时已经存在;从4.0Ma开始,C4植被逐渐扩张,但并未达到主导地位。与低纬地区相比,本区C4植被的扩张滞后约3.0 Ma;晚中新世以来北美北纬37°以北地区C4植被扩张要滞后于北纬37°以南地区,在东亚大陆区,此分界线似乎要更加靠南。从约2.0 Ma以来,黄土高原C4植被又明显减少,这说明除CO2含量和温度变化外,可能还有其他因素在对C3/C4植被的转换起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9.
利用炭屑显微结构复原青铜的时代的植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崔海亭  胡金明等 《科学通报》2002,47(19):1504-1507,T002
根据扫描电子显微镜显微结构,对赤峰地区两处青铜时代遗址中的炭屑进行鉴定,经鉴定,两处炭屑标本均属蒙古栎(Quercus mongolica),该种具有较强的气候指示意义,参照孢粉组合中出现的植物种(属)及其现代种(属)的生态气候指标和群落学特征,复厚了赤峰黄土丘陵区青铜时代的植被,当时气候较为暖湿,地带性植被为蒙古栎林和油松林。  相似文献   

10.
灵台红粘土-黄土剖面钙质结核的碳同位素记录表明:在东亚季风区,C_4植被至少在7.0Ma时已经存在;从4.0Ma开始,C_4植被逐渐扩张,但并未达到主导地位。与低纬地区相比,本区C_4植被的扩张滞后约3.0 Ma;晚中新世以来北美北纬37°以北地区C_4植被扩张要滞后于北纬37°以南地区,在东亚大陆区,此分界线似乎要更加靠南。从约2.0 Ma以来,黄土高原C_4植被又明显减少,这说明除CO_2含量和温度变化外,可能还有其他因素在对C_3/C_4植被的转换起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1.
7.3~1.9Ma期间中国黄土高原碳同位素记录与古季风气候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12  
陈明扬 《科学通报》1997,42(2):174-177
成土碳酸盐同位素对重建古气候、古生态的演化有重要意义,近些年来用它来讨论古季风的演化。其原因在于不同类型光合作用途径的植被使碳同位素产生不同的分馏作用,C4植物富集~(13)C,而C3植物则相对富集~(12)C,成土碳酸盐扩δ~(13)C值主要反映C4和C3植被的生物量之比。C4与C3草本植物相比,前者更适合季风气候湿热的季节中生长。温带草原中,较早生长的C3草本植物在夏季时往往让位于C4草本植被,于是C4植被就成为盛行季风气候的标志,它反映了亚洲季风的开始或增强。此外,15 Ma以来冬雨盛行的地中海气候带C3植被始终占统治地位。由此可见,C4植被草原扩展时的成土碳酸盐δ~(13)C是讨论季风气候演化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2.
孙湘君 《科学通报》1995,40(13):1222-1222
本文在前人对黄土剖面研究的基础上,对渭水之南的渭南县阳郭镇南姜村水库边黄土剖面(109°30’E,34°24’ N)进行高分辨率分析,该处海拔650m,年平均温度12℃,年平均降水量约60mm,属温暖、半湿润气候.据植物生态学家的意见,这里的地带性植被应是暖温性森林植被,以落叶阔叶林为主,其中栓皮栎、槲栎和麻栎等最具代表性,只是由于几千年人类的活动才使原始植被破坏殆尽,大部分土地被开垦为农田,栽培有柿、枣、核桃、板栗、桃、杏等果树,荒坡上生长着荆条、酸枣、白羊草等草本植物及灌木.  相似文献   

13.
黄土高原陇东盆地朝那红黏土8.1~2.6 Ma的孢粉记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晚中新世至上新世是当代东亚季风系统和中国西北现代生态环境格局形成演化的关键时期. 文中通过对黄土高原陇东盆地朝那剖面8.1~2.6 Ma期间的孢粉记录研究, 建立了这期间古生态环境序列. 在8.10~6.73 Ma期间, 地带性植被可能是以禾本科为优势种的疏林草原, 在山地有雪松、松等山地针叶林分布, 推测为暖温带半湿润气候. 在6.73~5.67 Ma期间, 植被类型可能是森林草原, 以榆为主, 伴生着栎、柳、胡桃、桦的阔叶杂木林和以禾本科为优势种的禾草草原发育, 反映气候温暖较湿润. 在5.67~3.71 Ma期间, 蒿、禾草草原和松、云杉针叶林发育, 山地气候温凉湿润, 丘陵和低地温暖半干旱. 其中, 在4.61~4.07 Ma期间曾一度温暖较湿润. 在3.71~2.58 Ma期间, 地带性植被可能为柏疏林, 林中混生有榆, 尤其是早先一直存在的反映温暖环境的雪松和铁杉此时消失, 反映环境较前期有较大的改变, 气候季节性明显增强.  相似文献   

14.
黄土高原风尘沉积通量研究的一个实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安芷生 《科学通报》1990,35(3):220-220
风是地球系统中大气子系统的一个基本因子,是地球系统质量和能量的全球性传输营力之一。新生代深海沉积物中风尘组分的粒度和通量记录了过去输送粉尘的大气环流的强度和风尘源区的干燥度。黄土高原风成黄土的形成亦即粉尘的产生、搬运、沉积和后生变化的过程完整地记录了较大空间尺度的风场的强度和气候状况。黄土这一风成粉尘的粒度分布指  相似文献   

15.
末次间冰期黄土高原夏季风气候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孙东怀 《科学通报》1995,40(20):1873-1873
中国黄土-古土壤地层序列的古气候研究表明,黄土高原的黄土是冬季风的产物,与之相间的古土壤则发育于夏季风环境效应优势期.约130~70kaB.P.的末次间冰期,黄土高原以夏季风强盛为其基本气候特点,发育了一套由三层复合的、成壤作用较强的古土壤S1.为了半定量地恢复这一时期黄土高原夏季风气候,我们布置了几乎覆盖整个黄土高原的三条大剖面线(图1(a)),沿线尽可能等间距选择典型地层剖面,对末次间冰期以来黄土-古土壤序列进行了实测,对各剖面的夏季风替代性指标-磁化率作了较为系统的测量.通过对104个地  相似文献   

16.
黄土高原土壤抗冲性机理初步研究   总被引:31,自引:2,他引:29  
李勇 《科学通报》1990,35(5):390-390
黄土及其上面发育的土壤无根系盘绕、固结,抗冲性很差,是导致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恶化的重要内在原因.因此,研究该区土壤抗冲性的成因,是解决土壤侵蚀预测预报和水土保持综合治理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关于土壤抗冲性这一概念最早由朱显谟在60年代,根据黄土高原土壤抗侵蚀能力的特点,提出应把土壤抗蚀性和抗冲性明确区分开来进行研究,但有关这方面的系统研究至今尚未见报道.作者自1987年以来对黄土高原土壤剖面的  相似文献   

17.
黑碳是由生物质和化石燃料等不完全燃烧所产生的,具有高度稳定的芳香性结构,在地质样品中可以长期地保存。首先介绍了黑碳的化学性质和地质样品中黑碳的分离测定方法,然后对地质样品中黑碳记录的科学价值进行讨论,并详细论述了不同环境地质样品中黑碳的分布和古气候、古环境意义,并指出了地质样品中黑碳研究的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18.
南亚古季风的演变:西藏新的高分辨率古气候记录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西藏几个小湖钻孔剖面高分辨率花粉分析结果显示,研究区16kaBP以前为荒漠草原,气候寒冷干燥, 天气温比现今低7~10℃,年降水量仅为现在的40%?12kaBP以后气温逐渐升高,降水逐渐增加,出现木本植物,在9.2~6.3kaBP期间,有时发育森林或森林草甸。在8~5kaBP期间,1月和7月气温均高于现在2~3℃,年降水量比现在大200mm左右。5kaBP以后为草原植被,气温和降水呈非线性下降水呈  相似文献   

19.
用裂变径迹法研究沉积盆地的地质热历史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康铁笙 《科学通报》1990,35(1):60-60
沉积盆地中石油生成与盆地的地质热历史即古地温史密切相关,裂变径迹分析为研究古地温变化规律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新方法。磷灰石是沉积盆地中常见的重矿物,对于1—100Ma的地质时间,磷灰石中在地质年代里积累的~(238)U自发裂变径迹(可称为古径迹)的退火带是60—140℃,这与石油生成的时间-温度条件即所谓油窗十分吻合,几年前Gleadow等人已把磷灰石裂变径迹分析法用于沉积盆地的地质热历史研究并获得令人鼓舞的结果,在本文中,我们采用磷灰石裂变径迹表观年龄和不完整径迹投影长度随井深的变化给出我国临清坳陷地区丘3石油探井的退火带位置,分析了地质热历史。  相似文献   

20.
古胚胎化石——寒武纪大爆发的历史见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尹崇玉 《科学通报》1998,43(17):1793-1794
在动物学中,通常把动物个体发育中从受精卵到孵化的这一阶段称为胚胎.现代胚胎学系研究生物胚胎的学科.而化石胚胎学在以往的古生物学研究中尚未被重视,其原因在于除脊椎动物外,无脊椎动物的卵及胚胎个体微小,且无矿化的外壳包封.因此,它们难以保存为化石,更难以为研究者所发现和认识.迄今为止,已报道的少数几例无脊椎动物卵化石仅为微小球状体,缺乏可鉴定的特征[1].胚胎化石更为罕见,已报道的一例为中寒武世的微小球体.其表面具多边形结构,该结构被解释为节肢动物胚胎的囊胚细胞[2].但是,这一报道由于化石数量较少,且保存质量较差,未能反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