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马能飞  白焱  杨粉强 《科技资讯》2011,(22):100-101
随着矿山开采深度的不断增加,井下巷道将处于更高的地应力环境中,尤其在地质构造活动强烈的地区,井下巷道支护及稳定性更加难以保证。研究高地应力软岩环境下巷道科学的支护方式是保证金属矿采掘深部矿层的关键。因此,就高应力软岩的基本概念及形成条件进行了讨论,在掌握高应力软岩巷道的变形特征和支护原理的基础上,并以河南嵩县萑香洼金矿区井下高应力软岩巷道支护为对象,对三种不同的支护方式进行了研究与实践,结果表明预留刚隙柔层支护方式为最佳的适合高应力软岩条件下的巷道支护方式。  相似文献   

2.
高应力软岩条件下煤矿巷道支护研究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随着煤矿开采深度的不断增加,井下煤矿巷道将处于更高的地应力环境中,尤其在地质构造复杂的地区,井下巷道支护及稳定性更加难以保证。研究高地应力软岩环境下巷道科学的支护方式是保证煤矿安全采掘深部煤层的关键之一。因此,就高应力软岩的基本概念及形成条件进行了讨论,在掌握高应力软岩巷道的变形特征和支护原理的基础上,并以芙蓉矿区白皎煤矿井下高应力软岩巷道支护为对象,对3种不同的支护方式进行了研究与实践,结果表明预留刚隙柔层支护方式为最佳的适合高应力软岩条件下的巷道支护方式。  相似文献   

3.
高应力软岩下矿井巷道支护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随着煤矿开采深度的不断增加,井下煤矿巷道将处于更高的地应力环境中,尤其在地质构造活动强烈的地区,井下巷道支护及稳定性更加难以保证.研究高地应力软岩环境下巷道科学的支护方式是保证煤矿采掘深部煤层的关键.就高应力软岩的基本概念及形成条件进行了讨论,在掌握高应力软岩巷道的变形特征和支护原理的基础上,以芙蓉矿区白皎煤矿井下高应力软岩巷道支护为对象,对3种不同的支护方式进行了研究与实践,结果表明预留刚隙柔层支护方式为最佳的适合高应力软岩条件下的巷道支护方式.  相似文献   

4.
本文针对深部高应力软岩巷道掘进和使用期间出现的巷道变形破坏严重的难题,结合现场施工经验,应用现场试验与数值模拟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分析深部高应力软岩巷道变形破坏原因、规律以及提出巷道矿压控制措施,在煤矿试验区选择锚网梁索喷支护方式进行研究,证实此种支护方式为深部高应力软岩巷道合理可行的支护手段,对深部高应力软岩巷道的矿压控制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5.
本文主要对煤矿软岩巷道支护技术进行了分析,概述了软岩的概念和分类以及软岩的工程特征,并探讨了煤矿软岩巷道支护存在的问题,最后从三个方面对煤矿软岩巷道支护技术问题进行了研究,具体包括软岩巷道支付的技术关键分析,最佳支护时间分析以及软岩巷道支护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姚鑫 《科技资讯》2014,(15):93-93
为了更好的开发利用煤炭资源,矿井的开挖深度在不断增加,深部找矿和采矿也已经逐渐成为了采矿行业的主要方向之一,而随着矿井深度的不断加深,由于矿压的不断增强,很多的岩体在深部转化成了具有很强的高应力的软岩,软岩的出现使得巷道支护的难度在不断增加,很多的巷道由于存在质量问题或是安全隐患,需要进行重新或是多次返修,不仅影响力采矿的正常进行,也带来了重大的安全隐患。为此,我们必须加强深井高应力软岩巷道的支护方式和技术的研究,创新当前的支护技术,更好的保证支护安全和巷道安全。在这种背景下,对于深井高应力软岩巷道的支护实践进行研究和分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软岩巷道关键部位二次组合支护技术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根据古汉山矿巷道持续变形破坏特征,采用工程裂纹分析理论,深入研究软岩巷道变形力学机制和破坏机理,提出了软岩巷道关键部位二次组合支护技术。  相似文献   

8.
在对深部高应力软岩巷道变形破坏特征、变形形态和变形破坏的影响因素分析的基础上,概括了锚注支护施工工艺,将其成功地运用于深部高应力软岩煤、岩巷道,并对锚注施工提出了明确的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9.
高应力软岩巷道壁后充填支护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应力软岩巷道属非线性大变形问题,巷道支护必须满足其变形要求。总结了白皎煤矿高应力软岩砌碹巷道变形破坏特征,分析了砌碹巷道破坏机理,并对碹体壁后充填粉煤灰基材料改善“支护-围岩”关系的作用机理进行了分析,最后得到了现场验证。  相似文献   

10.
复杂应力条件下软岩巷道的返修支护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针对魏家地煤矿1070巷道返修工程,分析了复杂应力条件下软岩巷道破坏机理.研究表明,导致1070巷道出现顶板下沉量大、底板严重膨胀、两帮位移大的主要原因是巷道埋深大,构造应力高,采空区矿山压力显现显著.确定锚注锚网联合支护作为1070巷道返修方案.监测结果表明,1070的返修支护方案合理,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1.
为了解决曹庄煤矿高应力软岩巷道支护困难的问题,进行了井下原岩应力实测,采用基于实测地应力的锚杆支护优化设计方法,优化了巷道支护设计参数。工程实践表明,该支护技术有效控制了高应力软岩巷道围岩变形,取得了良好的技术经济效益,提供了一种控制高应力软岩巷道围岩变形的有效方法,对类似条件下巷道支护设计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利用不对称有限元模型模拟软岩巷道掘进,使用巷道岩石应力释放比例确定支护时间。分析了不同应力释放比例对巷道变形的影响,通过观察支护时间-应力曲线和支护时间-位移曲线,确定软岩巷道支护应在应力部分释放后实施,提前或滞后实施将影响施工效果,对现场施工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王亮 《科技信息》2011,(23):I0379-I0379
针对开滦集团赵各庄矿14水平延深工程井底车场硐室、巷道施工中,需通过软岩、断层破碎带及薄煤层地段,采用传统的锚喷网或砌碹支护,不能有效地控制硐室、巷道变形,提出锚喷网支架联合支护的技术方案。效果表明,锚喷网支架联合支护技术是适用于高应力条件的经济可靠的支护方式.  相似文献   

14.
鹤壁五矿深部高应力软岩巷道破坏机理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鹤壁五矿深部三水平延伸轨道下山高应力软岩巷道支护问题,采用理论分析与数值模拟手段对其变形破坏机理及支护对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深部高地应力及软岩膨胀性作用力的影响下,巷道围岩内部积聚了大量的变形能量,单纯依靠多种支护形式的叠加,而不注重支护体与围岩之间以及支护体之间的耦合是巷道失稳的主要原因.为此,提出了锚网喷+锚索+底角锚杆+桁架耦合支护对策,即通过喷层封闭围岩,锚网柔性支护释放变形能,底角锚杆转移底臌塑性滑移作用力,锚索+桁架支护控制围岩整体变形,从而实现对高应力巷道围岩变形的有效控制.该技术在现场进行了成功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文章综合考虑影响深部巷道围岩变形的各种因素,并以淮北临涣矿为工程背景,通过现场观测、调研、取样和煤岩力学参数的实验室测定,建立了临涣煤矿的深部巷道计算模型;采用大型有限元软件ANSYS,分析软岩影响下的巷道变形特点;论述了适合软岩巷道围岩变形控制的耦合支护理论,并结合该理论和软岩巷道应力破坏特点,对临涣煤矿软岩处进行了支护优化设计,并对支护设计的结果进行了数值模拟仿真分析,得出对后续现场支护工业实验具有指导意义的结论。  相似文献   

16.
为研究弱胶结软岩遇水易泥化、崩解对软岩巷道变形破坏的影响,以东胜井田某矿主斜井弱胶结软岩巷道支护工程为研究对象,通过室内试验分析弱胶结软岩遇水软化机理;通过理论计算,提出全断面锚网喷架支护方案并给出具体支护参数;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MIDAS/GTS对弱胶结软岩巷道全断面锚网喷架支护方案进行数值仿真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较大孔隙的微观结构和较高的伊利石、蒙脱石等亲水性物质含量是导致弱胶结软岩遇水破坏变形的主要因素;全断面锚网喷架支护形式能够确保支护体系充分发挥作用,围岩变形量较小.  相似文献   

17.
高应力软岩巷道支护的难点在于确定最佳支护时间及对策,从软岩变形破坏机理和软岩支护原理确定支护最佳时间和支护方式是实用有效的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18.
深部软岩巷道锚注联合支护技术研究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基于千米埋深的唐口煤矿巷道围岩矿物成分分析、岩石力学性质试验及地应力测试的结果,提出了采用锚注联合支护方案进行深部高应力膨胀性软岩巷道支护设计。通过FLAC 3D数值模拟,验证支护设计的可行性和优化支护参数;通过矿压监测,评价支护设计的合理性和支护效果。工程实践表明,锚注联合支护技术有效地控制了深部软岩巷道围岩的大变形和底臌,维持了巷道的长期稳定,取得了良好的技术经济效果。  相似文献   

19.
开滦集团林南仓矿在矿井水平延深过程中,对软岩开拓巷道围岩变形规律进行研究,根据不同岩层、岩性,确立与其对应的支护方式,形成软岩巷道支护管理的"模块化",从而能够方便快捷地选用恰当的支护方式,达到了巷道支护选型安全可靠、技术可行、经济合理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唐口煤矿深部软岩巷道支护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唐口煤矿深部高应力软岩巷道的FLAC 3D数值模拟,揭示了深部高应力软岩巷道开挖后的围岩应力场、位移场及塑性区的演化规律;提出了锚注联合支护技术,对比研究了3种支护方式的支护效果,并在施工过程中通过现场监测及时反馈监测信息进行支护方案及参数优化设计。工程实践表明,锚注联合支护技术能够较好地控制深部高应力软岩巷道围岩的大变形、强流变和底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