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王献忠 《萍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26(6):100-102
为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高职高专教育必须摆脱传统教育模式的束缚,把学科教育转变到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上来,开发出一个科学的、适应社会发展需求、体现高职高专特色的课程体系。因此,本文以材料工程技术专业的课程设置为研究对象进行整体优化研究。 相似文献
3.
4.
钢轨铣磨车作业过程中会产生大量切削热,热量堆积会导致处在作业区的工件温度不断升高,温度过高会严重影响铣磨质量.通过对钢轨铣磨修复过程进行分析,基于线热源法理论分别建立钢轨成形铣削和成形磨削的温度场模型,在此基础上通过温度场迭加推导出钢轨铣磨联合作业温度场模型并仿真得到铣磨联合作业时工件表面的温度变化曲线.同时,通过搭建专用铣-磨试验台开展钢轨铣磨实验,获取工件表面的温度变化曲线,与仿真结果对比分析验证模型的合理性.借助温度场模型预测铣磨过程中的温度分布,分析不同加工参数对工件表面温度的影响.并通过铣磨速度配比和加工用量选择实现对铣磨区域温度控制,从而可以预防铣磨过程中钢轨材料烧伤. 相似文献
5.
分析了三维超声振动辅助铣磨(Ultrasonic Vibration Assisted Grinding, UAG)中单颗磨粒的运动学,采用自主搭建的三维超声振动辅助铣磨加工系统,对氧化锆陶瓷进行超声振动辅助铣磨加工试验.在不同超声辅助条件下,对比铣磨氧化锆陶瓷的法向铣磨力、表面粗糙度和工件表面形貌,研究不同加工参数对三维UAG加工过程的影响规律以及三维超声对铣磨过程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铣磨氧化锆陶瓷时,法向铣磨力随超声辅助加工维度的增加而减小,三维UAG加工可有效降低其铣磨负荷,且加工参数对法向铣磨力降低幅度的影响最小;法向铣磨力降低幅度随进给速度与切削深度的增大而减小,随主轴转速的增大而增大.氧化锆陶瓷工件的表面粗糙度随超声辅助加工维度的增加而降低,表面形貌逐渐呈现更多的塑性划痕,加工参数对三维UAG加工表面粗糙度的影响最小.由此可见,三维UAG加工中,单颗磨粒切削轨迹长度的增大有利于其切削厚度减小,从而降低铣磨力并改善加工表面质量. 相似文献
6.
该文针对研究生专业课程的教学现状,提出了通过让研究生和任课教师在思想和行动上重视专业课程,在教学内容上增加专业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做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提高研究生专业课程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7.
该研究报告从课题研究的指导思想、主要目的和意义;课题研究的基本构想、课题研究的基本过程;课题研究的主要成果四个方面揭示了研究的必要性、重要性;证明了研究方法科学性、可行性;指明了研究成果的价值及作用。对实验教学改革及实验教学质量的提高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8.
9.
化工专业课程是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的核心和主干课程,目的是向学生传授化工专业知识和专门技能,对于提高学生的工程素质和实践能力至关重要,其教学效果直接影响学生从事工程实践和科研活动的能力.在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过程中,如何提高学生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及工程实践能力,是专业课教师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本文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实践教学等方面对所做的探索性教学改革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10.
11.
我国护理院校应结合新医改的要求,实施专业课程优化工作,加强技能操作实训,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经炼他们的沟通能力,提升实际操作的动手能力,满足护理行业的岗位要求。 相似文献
12.
13.
对粮油食品工程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的探讨与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玉兰 《河南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9(4):53-56
根据粮油食品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新要求,对专业课程的教学改革进行探讨与实践,特别是对专业课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实践性教学方面进行了改革与实践,以期使专业课程的教学更加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 相似文献
14.
优化本科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内地、香港6所大学体育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专业基础课和选修课的比例、经济发展与人才需求和课程设置的关系进行比较研究,在对课程设置 、专家意见和在读学生调查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国内外体育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的发展趋势 ,对专 业课程的设置进行了分析和评价,提出了整体优化设置的意见,并据此设计了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框图,为优化课程设置,科学地从事教学管理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5.
王军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1998,(Z1)
以最大生产率和最低成本为目标并考虑各种实际约束,采用详细地优化分析和搜索法相结合的途径。叙述了多次走刀时面铣加工的优化对策。这种优化途径不但能保证全局优化,还能大大减少计算机处理时间,从而使优化对策更为适用。最后的数值模拟研究证实了该优化对策及其相应CAM软件的正确性、实用性和优越性 相似文献
16.
本文针对师范类院校在工科专业课程检测与转换技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从教学内容、实践教学、教学形式、考核方法等方面提出改革措施,为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动手能力、设计能力、创新能力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7.
18.
深化专业课程教育教学改革,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职业素养和工程实践能力,是地方本科院校普遍面临的难点问题。以滁州学院为例,介绍了该校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教师团队将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和OBE理念融入专业课程改革,并从教育教学改革理念与思路、课程思政育人模式、课程内容体系设计、教学方法改革及教学考评方式5个方面采取的具体举措。结果表明:上述措施有利于知识传授和价值塑造互融互通,提升地方院校化工专业人才的工程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19.
据化学实验教学过程的特点与原则,针对现行实验教学模型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化学实验教学体系整体优化的设想,并对整体优化的必要性,优化原则及预期达到的目的等问题进行陆海空枚的探讨。 相似文献
20.
中等职业学校是培养专业技能人才的摇篮,是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伴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建筑行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这使得工民建专业的人才出现了比较大的缺口。但是在目前的职业学校课程体系下所培养的学生动手能力又比较差,很难符合用人单位的现实需求。该文主要结合实践,探讨了中职工民建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的相关思路,以期能够更好的促进工民建专业人才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