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隐喻是一种普遍现象,隐喻性的语言不仅出现在文学文本中,而且还充斥着我们的日常语言,隐喻无处不在。因此,语言的理解不仅仅指语言字面意义的理解,还包括对说话人话语中隐喻意义的理解。学习第二语言的同时实际上也是对一种新的隐喻方式的理解和适应过程。本文试图结合概念合成理论,重点探讨隐喻性语言的理解机制,以及该理论对第二语言教学的启示和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2.
隐喻是一种普遍现象,隐喻性的语言不仅出现在文学文本中,而且还充斥着我们的日常语言,隐喻无处不在。因此,语言的理解不仅仅指语言字面意义的理解,还包括对说话人话语中隐喻意义的理解。学习第二语言的同时实际上也是对一种新的隐喻方式的理解和适应过程。本文试图结合概念合成理论,重点探讨隐喻性语言的理解机制,以及该理论对第二语言教学的启示和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3.
文章首先通过对语言,思维等词语定义的作出分析,得出结论---"汉语思维","英语思维"的提法是不科学的,并得出初步结论"中式英语"的根源并不是用哪种语言思维的产物。然后通过英语学习者在翻译中出现的一些"中式英语"错误对英汉两种句法结构做了一些对比分析,提出"中式英语"的产生是由于学习者对于两种语言的句法差异不甚了解造成的,进而又通过使用语言输出理论,语言习得i 1理论,以及模式识别中的摸板说理论对"中式英语"产生的心理原因做了较为深入的分析,得出结论:中式英语的产生原因是由于学习者大脑当中没有目标语句子结构的输入,或者没有有效的句子结构的输入后者输入的第二语言句子结构不牢造成的。  相似文献   

4.
运用各种有关语言习得的心理学理论,掌握第一语言和第二语言习得的差异,并且认真探索英语听说教学的方法是十分重要的。因为只有掌握了两之间的差异,才能抓住教学重点。  相似文献   

5.
第二语言习得理论的研究,加深了我们对语言学习过程的理解,也对我国英语教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概述了第二语言习得理论研究成果对我国英语教学所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二语习得理论与外语教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第二语言习得理论是关于母语习得之后任何其他语言的学习规律的理论。语言学习与教学都应遵循语言习得的自然规律。对第二语言习得理论的研究有助于语言教学效率的提高,具有很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价值。本文以第二语言习得理论为指导,研究和探讨语言习得对外语教学的影响以及在教学实践上的启示。  相似文献   

7.
左艳红 《科技信息》2009,(23):225-225
本文通过对语言教学准则的概括总结,试图从交际法角度对第二语言的学习提出有意探索。其中,尤为强调学习者在交际法教学中的中心作用.调动学习者的学习动力和热情便成为教学的关键任务之一.  相似文献   

8.
上世纪90年代以来,文化教学在第二语言学习中的应用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在中国这种趋向表现为英语教学过程中的教学环境和教学方法等方面的改进,即由过去单一的语言语法知识的传授扩展到各方面文化背景的渗透。教育工作者在文化传递过程中起到了桥梁的作用,他们不仅要把握文化背景知识在语言教学中的比重含量,还要充分利用文化的影响对学生进行全面的教育。本文简要阐述了文化与英语教学的关系,指出了文化教学在第二语言教学过程中的重要性。指出文化教学的最终目标是为了真正的了解别国文化及思维方式,从而更好的进行第二语言学习。  相似文献   

9.
双语教学课不是外语课。双语教学强调的是在非语言类学科中用外语进行教学,通过对非语言类学科知识的学习来学习外语,其最终目标是学习者能使用第二语言进行思维,并能随心所欲地在母语和第二语言之间进行切换。双语教学成败的关键在师资,其正常开展必须依托外语原版教科书和教学参考用书。当前微量物证检验课适宜采用不同章节英语授课比重不同,同一章节根据内容主次,以及国内外应用技术是否相同而采取不同语言教学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赵艳 《科技信息》2012,(32):207-208
在第二语言习得(二语习得)进程中,只有大量可理解性的语言输入知识并不能保证学习结果的高效性和语言习得的有效性。本文从执教者角度出发提出了几种有助于加强外语学习者全方位语言输出有效途径的思考和探讨,以求切实保证输入和输出这两种促进二语习得有效进行方式的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11.
张光妲 《科技资讯》2014,(34):167-167
高级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是大多数高等院校非计算机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计算机基础课程。该文着重分析学生在学习计算机基础高级语言程序设计课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而通过理论教学设计和实践教学设计来进行计算思维教学设计,探索如何将计算思维引入到高级语言程序设计课程中,使学生能够按照计算机科学家的思维方式来考虑问题。高级语言程序设计课程中培养计算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意识、方法和能力,使学生能够从计算机的视角来对问题进行分析和解决。  相似文献   

12.
任务型教学是建立在第二语言学习的基础上的一种具有重要影响的语言教学模式,而根据语言教学策略设计任务,在叙事类精读教学中收效显著。文章以英语叙事精读课实际课堂教学中适当使用策略设计的任务为例,从任务的类型、语言教学策略以及教学反馈几方面探讨了任务型策略教学对提高学生语言交际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3.
语言间的表达差异是各民族认知特点的体现,时空概念会引申到抽象领域,影响思维。少数民族学生及留学生是将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本文界定本族语之外的统称第二语言)的习得,其目的是从掌握正确语言知识到具备跨文化交际的能力。基于布依语学生与英语为母语的留学生汉语习得中介语语料,从认知角度比较了布依语、英语与汉语“X上”空间关系的对应表达方式,验证了人类对相同空间概念化和提取能力具有共性也有差异;语言间的差异体现为对维度表达的精准程度不同、运用的表达手段各异;提出二语习得成功的衡量标准在于能够用目的语的认知和思维方式进行交际,教学双方应该有意识的将该种能力培养融合到语言习得的各个阶段。从语际角度分析学生偏误产生的深层原因,探究具有普遍意义的有效路径,促进二语教学并最终达到提高多语者学习效率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赵娜 《科技信息》2012,(1):447-447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对语言的影响极其深远,许多语言学习申的困难实际上是由文化上和思维方式上的差异造成的。本文通过对语言与文化的关系以及文化差异造成的交际障碍的探讨,强调在英语语言教学申将语言学习与文化能力的提高有机结合起来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5.
语言与思维之间有着紧密联系。在第二语言学习中,外语思维的形成可直接影响到学习的效果与交际的质量。本文将从分析语言与思维之间的关系出发,来探讨阻碍外语思维形成的因素与提高二语习得中外语思维形成的策略。  相似文献   

16.
本文应用第二语言习得理论,通过校园英语广播,增加学生“可理解性语言输入”的刺激量,为学生课外学习英语造一种良好的环境,并对习得第二语言能力的过程从理论上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7.
杨新平 《科技信息》2010,(24):167-168
语言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交流工具,因此,语言的学习是我们学习过程中最重要的一部分。第一语言学习是我们对母语的学习,第二语言是我们为了某种需要或兴趣而学习的其它国家的语言。近些年来,语言学家曾就第一语言和第二语言的习得提出各自不同的理论。本文在介绍语言习得理论的基础上,分析比较了一语习得和二语习得的相同与不同之处,并由此指出我们在英语教学中应该注意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8.
语言获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克拉申在第二语言获得法中提出,成人有两种方法培养自己的第二语言能力。它们是获得和学习,它们也是两种独立发展方向的方法。获得是一种无意识的过程,它是孩子们学母语时采用方法;而学习是一种有意识的智力过程,它的结果就是让学习者熟知语言的规则,牢记词汇的母语含义。  相似文献   

19.
语言的理解过程实际上是一个认知过程,概念是语言认知过程的产物。新的概念是贮存在人们记忆中的旧概念经过整合的结果。因此概念整合是人类的基本认知方式。介绍Fauconnier和Turner等人提出的概念整合理论及其分析手段,并以实例说明概念合成的认知过程。在此基础上,探讨概念整合理论对第二语言教学的启示和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20.
“第二语言水平”概念的发展推动了第二语言教学的发展。本文分析了“第二语言水平”概念的发展及其在现实生活中的运用,旨在加深学习者对“第二语言水平”概念的不同理解以及让学习者认识到如何提高语言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