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无粘结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梁配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部分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发展状况的研究提出目前部分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存在的问题 ,尤其是针对有粘结非预应力筋对无粘结预应力筋极限应力、裂缝宽度、裂缝间距等几方面的影响 ,通过试测和理论分析 ,提出了非预应力筋的有效配筋范围。  相似文献   

2.
通过11根无粘结部分预应力高强混凝土梁,研究了影响裂缝闭合的主要因素:预应力筋配筋率、非预应力筋配率、跨高比、荷载作用方式。用无粘结配筋指标βpc和换算配筋率αpρ这两个参数来反映对裂缝闭合弯矩的影响,应用名义拉应力建立了闭合弯矩计算公式;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3.
陈俊杰  罗小勇 《甘肃科技》2008,24(4):122-123
重复荷载作用下,由于混凝土疲劳损伤、非预应力钢筋与混凝土之间的粘结退化等因素的共同作用,无粘结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梁刚度随着疲劳次数的增加而减低,变形随疲劳次数的增加而增大。探讨了无粘结预应力在重复荷载作用下刚度和裂缝的发展规律及其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4.
通过青岛市某中学教学楼现浇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双向板屋盖设计实例,系统介绍了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双向板的材料选择、预应力工艺及线型、荷载取值与内力计算、预应力筋与非预应力筋的选配、板裂缝及变形的设计过程,为同类工程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佛山市某污水处理厂工程有4座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沉淀池,本文介绍其非预应力筋、预应力筋、模板体系、混凝土和预应力筋张拉等池体施工技术。  相似文献   

6.
无粘结部分预应力高强混凝土梁变形计算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通过26根无粘结部分预应力高强混凝土梁试验,研究了影响无粘结梁变形的主要因素:预应力筋配筋率、非预应力筋配筋率、跨高比、荷载作用方式,将预应力筋和非预应力筋对于无粘 最大挠度的影响,用无粘结配筋指标和综合配筋指标之比η和换算配筋配筋αpρ这两个参数来反映,并且采用与国内有关规范相一致的直接双直线法,在单调荷载作用下无粘结部分预应力高强混凝土梁变表计算基础上,建立了任意荷载作用下的无粘结部分尖力高强  相似文献   

7.
探讨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的受力性能,进行纯无粘结与部分预应力无粘结两跨连续梁的比较试验,分析了无粘结连续梁的变形,无粘结预应力筋极限应力增量,开裂弯矩,极限抗弯承载力以及裂缝分布与塑性铰的形成等问题。  相似文献   

8.
活性粉末混凝土是一种新型超高性能混凝土材料,为了详细评估非预应力筋配筋率、预应力筋配筋率、混凝土强度、非预应力筋屈服强度等对预应力混凝土梁的受弯性能的影响,建立了上述各种参数影响下的无粘结预应力砒,C简支梁的有限元模型。通过对比分析研究得出随着非预应力筋配筋率和无粘结预应力钢绞线配筋率的提高,跨中极限弯矩增大,跨中极限挠度和钢绞线应力增量降低;随着非预应力筋的屈服强度、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的提高,跨中极限弯矩和挠度也缓慢增大,力筋应力增量相应增加。为实际工程预应力RPC结构的优化设计提供参考数据。  相似文献   

9.
无粘结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扁梁边节点抗震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设计2个无粘结部分预应力扁梁节点,并进行低周反复加载试验。根据试件的裂缝开展过程,纵筋和箍筋的应变发展,预应力筋应变增长,以及试件的实测P-Δ曲线,着重研究了无粘结部分预应力扁梁节点梁端和核心区的受力特性以及抗震性能。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对18根配有非预应力钢筋的无粘结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梁的试验,研究了非预应力钢筋对梁的工作性能的影响.根据对梁的极限强度和挠曲性能的分析研究,提出了无粘结束极限应力、梁的裂缝宽度和挠度的计算公式.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良好.  相似文献   

11.
缓粘结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梁等幅疲劳性能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行研制配制出满足后张法有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的缓凝砂浆.根据12根缓粘结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梁静载以及等幅疲劳荷载作用下的试验结果,得到了钢筋和混凝土的应变增量、梁的裂缝宽度和挠度随重复荷载循环次数的增加而增长的规律,及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梁的疲劳破坏始于非预应力钢筋的疲劳断裂的结论.缓粘结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梁与同条件下通过灌浆浇筑的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梁相比,疲劳寿命较高.建议了预应力损失的计算公式和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梁疲劳验算的计算公式,对试验梁进行了结构静力计算和疲劳验算,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12.
推导普遍适用的部分预应力砼梁截面的弯矩-轴力-曲率的关系.基于砼、预应力筋的和非预应力筋的应力-应变关系的非线性和超静定结构的次弯矩,计算不同配筋的边跨梁和中跨梁.计算结果表明,配筋指标在0.1~0.25范围内,梁具有良好的延性和承载能力;提高有效预应力和相应减小预应力筋面积,能提高梁的延性.  相似文献   

13.
为了研究配置表层钢筋的混凝土梁的开裂性能,对8根配置500 MPa钢筋的矩形混凝土梁进行了受弯性能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构件的混凝土保护层中配置表层钢筋能使平均裂缝问距减小30%~50%,使短期最大裂缝宽度减小29%~70%.根据试验结果,分析了表层钢筋对混凝土梁平均裂缝间距和平均裂缝宽度的影响规律,并在我国规范GB 50010-2002裂缝宽度计算模式的基础上,提出了考虑表层钢筋的短期最大裂缝宽度计算公式.根据所提出公式计算的结果能够较好地与试验结果吻合.  相似文献   

14.
摘 要: 受弯剥离破坏是预应力纤维加固复合材料(FRP)片材加固受弯钢筋混凝土(RC)构件的主要破坏模式。本文以预应力FRP片材加固RC梁为研究对象,理论推导结合试验验证,分析该类构件由中部弯曲裂缝引起界面剥离的承载力。基于FRP-混凝土界面粘结滑移的双线性模型,推导弯曲裂缝间界面的粘结剪应力,提出了预应力FRP片材加固RC梁由弯曲裂缝引起界面开始剥离以及发生剥离破坏的预测模型。试验结果表明:FRP的预应力越大,加固梁的剥离承载力越高;无论是预应力还是非预应力FRP加固梁,利用本文的剥离预测模型均可得到较好的结果。  相似文献   

15.
依据现行《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最大裂缝计算公式及其验算条件,推导出相关公式,编程计算出满足裂缝宽度要求的有效受拉区最小配筋率,并汇编成表格供直接计算满足裂缝宽度要求的配筋时查用.  相似文献   

16.
三峡升船机塔柱筒体结构温度配筋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讨论了现有温度配筋方法的不足,采用钢筋混凝土非线性有限元方法,根据使用阶段最大允许裂缝宽度来合理配置的温度钢筋;并运用这一概念对三峡升船机塔柱筒体结构的温度配筋进行研究,分析了配筋量与裂缝开展、裂缝宽度之间的关系,确定了合理的温度钢筋用量,和现有的方法进行了对比。  相似文献   

17.
由于在钢筋混凝土简支板中,中置集中荷载作用下的双向弯曲很明显,特别是当板的宽跨比较大,集中荷载面积较小时,其双向作用更为明显,按常规设计往往只计算Mx方向配筋,而My方向则按构造配筋,工程上经常出现沿板跨度方向的裂缝,即板的纵缝,并且由于My方向配筋过少,板纵向裂缝的宽度远大于横向裂缝的宽度,因此在试验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中置信中荷载作用下板的双向作用,并根据塑性铰线法及简化的计算模型,提出了控制板纵缝的My计算方法,可供工程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18.
对低配筋率冷轧螺纹钢筋混凝土实心板裂缝宽度的计算进行了探讨,通过一些实验提出了受拉区出现裂缝的低配筋率冷轧螺纹钢筋混凝土实心板的计算公式,达到了在满足变形的条件下降低配筋率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沈翔  吉伯海  肖龙  陈欣  高天 《科学技术与工程》2022,22(34):15245-15251
通过建立带疲劳裂纹的钢箱梁横隔板-U肋局部有限元模型,分析钢板加固机理。通过提取连接焊缝焊趾应力评价受损构件钢板加固效果。通过提取胶层应力分析钢板加固后的胶层破坏模式,提取裂纹尖端应力强度因子用于研究钢板加固效果。通过设置多种工况,研究加固件面积、形状、厚度等参数对于加固效果的影响。研究表明:钢板加固可显著改善横隔板-U肋焊缝应力水平。钢板可有效贴合疲劳裂纹,加固作用体现为代替受损截面参与构件协同受力。钢板加固面积对于加固效果影响较大,沿横隔板与U肋连接焊缝方向延长加固件,可提升加固效果。短裂纹加固时适当增加板厚。设置十字形加劲肋加固效果劣于等效增加板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