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5 毫秒
1.
目的:研究活动期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外周血中白介素-38(IL-38)和IKKβ激酶的表达水平,以探讨IL-38与IKKβ的关系.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IL-38、IKK基因表达水平;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IL-3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蛋白表达水平;采用t检验或Mann-Whitney秩和检验.结果:(1)活动期SLE患者IL-38 mRNA表达水平(0.36±0.09)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1.00±0.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活动期SLE患者IL-38蛋白表达水平(5.86±2.76)pg/mL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18.48±1.35)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活动期SLE患者TNF-α表达水平(10.78±1.25)pg/mL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4.34±0.69)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活动期SLE患者IKKβmRNA表达水平(6.01±1.51)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1.16±0.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活动期SLE患者IL-38与TNF-α蛋白表达水平呈负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活动期SLE患者IL-38与IKKβmRNA表达水平呈负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活动期SLE患者IL-38基因及蛋白表达水平下降,并且与TNF-α和IKKβ水平呈负相关,推测在SLE患者体内IL-38水平下降,促进TNF-α和IKKβ的高表达,从而活化核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参与了SLE的发病.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活动期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内皮祖细胞(EPCs)数量及功能的变化,并探讨维生素D对SLE患者EPCs数量及功能的影响.方法:收集30例SLEDAI评分大于8分,病情均处于活动期的SLE患者,30例年龄与性别匹配的健康人作为正常对照;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外周血25羟基维生素D[25(OH)D]水平;密度梯度离心和贴壁培养法分离培养EPCs,流式细胞术检测CD34~+/VEGFR-2~+EPCs在全血中的比例;通过计数再贴壁和构建侵袭小室检测EPCs黏附和迁移能力.结果:(1)体外培养过程中,活动期SLE患者EPCs数量(0.028±0.017)%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0.067±0.012)%,有统计学差异(P0.05);(2)活动期SLE患者EPCs迁移率(1.7±0.9)‰及黏附能力(19±7)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EPCs迁移率(3.1±1.6)‰及黏附能力(34±11),有统计学差异(P0.05);(3)活动期SLE患者外周血25(OH)D质量浓度(14.47±10.39)ng/mL水平低于健康对照组质量浓度(24.15±7.98)ng/mL,有统计学差异(P0.05);(4)25(OH)D能够增加活动期SLE患者EPCs数量(0.045±0.012)%,高于未加25(OH)D组(0.031±0.012)%,有统计学差异(P0.05);(5)25(OH)D能够增加活动期SLE患者EPCs迁移率(2.6±0.7)‰及黏附能力(24±9),高于未加25(OH)D组迁移率(1.3±0.8)‰及黏附能力(13±6),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SLE患者维生素D水平降低,可诱发Ⅰ型干扰素通路活化,从而导致EPCs数量和/或功能异常,最终造成狼疮患者血管内皮损伤后修复障碍引发动脉粥样硬化.  相似文献   

3.
探讨SLE患者体内淋巴细胞凋亡率、巨噬细胞功能相关的细胞因子(新蝶呤、γ-干扰素)水平及两者间相互关系,并同时与抗ds-DNA抗体滴度、疾病活动性评分(SLAM评分)进行相关性分析.应用Annexin V凋亡检测试剂盒及流式细胞仪检测淋巴细胞凋亡率;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γ-干扰素、新蝶呤水平.结果发现:(1)SLE活动期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凋亡率((13.07±7.39),n=30)明显高于非活动期患者((4.08±3.55),n=8,P<0.001)及正常人((5.13±3.37),n=11,P<0.001).(2)抗ds-DNA抗体阳性组患者淋巴细胞凋亡率((12.98±9.25),n=20)与阴性组((9.35±4.76),n=18)相比无差异(P=0.14).淋巴细胞凋亡率与抗ds-DNA抗体滴度无相关性(r=0.112,P=0.77).(3)SLE患者血清新蝶呤水平((1.39±1.10)μg/L,n=20)极显著高于正常人((0.36±0.19)μg/L,n=20,P<0.01).(4)SLE活动期患者血清γ-干扰素水平((58.97±34.52)ng/L,n=15)显著高于正常人((28.06±2.35)ng/L,n=16,P<0.05).(5)SLE患者淋巴细胞凋亡率与血清新蝶呤水平呈正相关(r=0.446,P<0.05,n=22),与SLAM评分呈正相关(r=0.533,P<0.001,n=38),血清新蝶呤水平与SLAM评分亦呈正相关(r=0.485,P<0.05,n=22).未发现SLE患者淋巴细胞凋亡与抗ds-DNA抗体产生相关,未发现明显升高的细胞凋亡率与血清新蝶呤  相似文献   

4.
动态血压心电图同步监测评价高血压患者的心肌缺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动态血压、心电图同步二合一监测技术评价高血压患者 2 4h心肌缺血发作的规律及其与血压、心率波动的关系 .152例患者中 38例发现 175次ST段压低 ,持续 (10± 12 )min ,压低幅度 (1.4± 0 .4 )mm ,以清晨和傍晚为发病高峰 .ST段下移组血糖、血胆固醇及收缩压水平增高 (P <0 .0 5) .ST段压低组较无ST段压低发生昼夜节律消失的构成比有显著差异(P <0 .0 5) .ST段压低时心率明显加快 (P <0 .0 0 1) ,且ST段压低幅度与压低时最大心率、2 4h平均收缩压、心肌耗氧量呈正相关 (P <0 .0 0 1,P <0 .0 5) .即使在无冠心病临床证据的高血压患者中也常有一过性心肌缺血发生 (发生率 2 5% ) ,与动态血压负荷增加、心率加快有关 .  相似文献   

5.
为探讨血清一氧化氮 (NO)和血浆α -颗粒膜蛋白GMP - 14 0在小儿肺炎中的作用及其临床意义 ,分别采用硝酸酶还原法和ELISA双抗体夹心法测定 4 1例小儿肺炎和 2 3例正常对照者血清一氧化氮和血浆GMP - 14 0 .结果表明 :肺炎组 (包括重症和轻症组 )血清NO水平较对照组显著性升高 (P <0 .0 1) ,重症组血清NO水平较轻症组亦显著性升高 (P <0 .0 1) ;肺炎组 (包括重症和轻症组 )血浆GMP - 14 0均较对照组显著性升高 (P <0 .0 1) ;且肺炎患儿血清NO水平与血浆GMP - 14 0含量呈显著正相关 (r=0 .73,P <0 .0 1) .提示肺炎患儿体内存在血小板活化 ,NO和血小板活化可能共同参与了肺炎的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大鼠急性脑缺血及再灌注后白细胞介素 (IL - 6、IL - 8)含量的变化。方法 :制备大鼠急性脑缺血及再灌注模型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 (ELISA)法检测血清IL - 6、IL - 8含量。结果 :在脑缺血及再灌注过程中 ,IL - 6、IL - 8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 .0 1) ,并且IL - 6水平有着逐步升高的现象 ,而IL -8在脑缺血后 2 0min及再灌注 1h后其含量呈持续性显著增高 (P <0 .0 1) ;再灌注 1~ 48h内虽有所降低 ,但仍维持在一个相当高的水平。结论 :IL - 6、IL - 8参与了脑缺血再灌注的损伤过程  相似文献   

7.
白阿魏菇菌丝体多糖(CPNMP)的药理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沸水提取白阿魏菇菌丝体多糖 ,经除蛋白 ,醇析得粗多糖 (CPNMP) ,含多糖 5 9.2 % 进行免疫、抗炎和抗肿瘤实验 ,结果 :CPNMP能增加中性红吞噬指数 (P <0 .0 5 ) ,促进DTH的发生 (P <0 .0 1) ,促进红细胞SOD(P <0 .0 1) ,血清SOD(P <0 .0 1)、CAT(P <0 .0 1)和溶菌酶活力 (P <0 .0 1) ,降低MDA(P <0 .0 5 ) ,而且对胆固醇有促进作用 (P<0 .0 5 ) ;CPNMP能明显抑制二甲苯所致小鼠耳肿胀 ,抑制小鼠毛细血管通透性 ;CPNMP还能明显地抑制S180 的瘤重 ,抑瘤率为 39.1% ,提高血清SOD(P <0 .0 5 )、CAT(P <0 .0 1)溶菌酶 (P <0 .0 1)和LDH -L(P <0 .0 5 )的活力 ;增加免疫器官的重量 (P <0 .0 1) ,降低MDA(P <0 .0 5 )和ALP活力 (P <0 .0 5 ) .因此CPNMP有提高免疫力 ,抗炎、抗肿瘤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血清瘦素 (Leptin)水平变化及意义。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测定 41例老年高血压患者和 2 5例老年非高血压患者血清瘦素与正常人对照。结果 :老年高血压组血清瘦素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 (P <0 .0 1) ,也高于老年非高血压组 (P <0 .0 5 )。结论 :老年高血压患者血清瘦素较非高血压者高 ,提示血清瘦素与高血压有显著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照试验在 4日龄和 7日龄时 ,低剂量组、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每只鸡分别肌注 0 .0 1 5 mg·kg- 1 ,0 .0 3 mg· kg- 1 和 0 .0 6mg· kg- 1 体重剂量的胸腺素α1 ( Tα1 ) ,对照组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试验期为 5 6d,观察 Tα1 对鸡体重、饲料转化率、法氏囊指数、胸腺指数、和脾脏指数的影响。结果表明 :在 3 5 ,42和 5 6日龄时 ,低剂量组鸡的体重显著高于其他各组 ( P<0 .0 5 ) ,而在 1 4和 2 1日龄时各组平均体重差异不显著 ( P>0 .0 5 )。在整个试验期间 ,低剂量组的饲料报酬均高于其他三组 ;低剂量组的法氏囊指数均高于其他三组 ,并在 1 4日龄时与对照组和中剂量组差异显著 ( P <0 .0 5 ) ,而在 3 5日龄与对照组和高剂量组差异显著 ( P <0 .0 5 ) ;低剂量组的胸腺指数也高于其他三组 ,1 4日龄时与对照组差异显著 ( P <0 .0 5 ) ,而与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差异不显著( P>0 .0 5 ) ,但在 3 5和 5 6日龄时差异显著 ( P <0 .0 5 ) ;低剂量组的脾脏指数高于其他三组 ,且在 3 5和 5 6日龄差异显著 ( P <0 .0 5 )。  相似文献   

10.
天然植物提取物促仔猪生长的内分泌机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将 8 0头始重约为 2 0 kg的“杜长大”仔猪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 ,对照组喂以添加常规药物的基础饲粮 ,试验组在基础饲粮的基础上添加 30 0 m g/ kg天然植物提取物。试验期 2 0 d。结果表明 ,试验组仔猪的日增重和饲料转化率分别比对照组提高 7.18% (P <0 .0 5 )和 5 .6 1% (P <0 .0 5 )。试验组仔猪血液中谷丙转氨酶(GPT)、谷草转氨酶 (GOT)、碱性磷酸酶 (AL P)的活性 ,分别比对照组提高 10 .75 % (P <0 .0 5 )、 10 .88%(P <0 .0 5 )和 33.5 0 % (P <0 .0 5 )。试验组仔猪血清生长激素 (GH)、类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 I (IGF- I)、三碘甲腺原氨酸 (T3)、甲状腺素 (T4 )和环腺苷酸 (c AMP)水平 ,分别比对照组提高 7.34% (P <0 .0 5 )、 15 .32 %(P <0 .0 5 )、 2 9.4 2 % (P <0 .0 5 )、 2 3.31% (P <0 .0 5 )和 15 .88% (P <0 .0 5 )。提示 ,天然植物提取物对仔猪的促生长作用可能是通过影响猪内分泌系统机能而实现的。似是一种整体效应 ,一方面通过提高饲料养分消化率而促进生长 ;另一方面 ,是通过促进 GH、IGF- I的合成和分泌 ,加强合成代谢 ,同时与促进 T3、T4 和 c AMP的合成和分泌 ,促进脂肪的动员 ,加速脂肪的氧化和分解、降低猪体脂的积累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检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肿瘤坏死因子(TNF B-2)等位基因频率,寻找SLE的易感基因。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分析法。结果 SLE患者TNF B-2等位基因频率比正常显著增高(P<0.01)。结论 TNF B-2等位基因可能是SLE的易感基因或易感基因的标记基因。  相似文献   

12.
采用FACS研究了 2 2例SLE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表达BLyS和CD86的变化。结果表明 ,SLE患者外周血BLyS 淋巴细胞和CD19 CD86 淋巴细胞显著增加 ,但二者之间无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13.
用聚乙二醇(PEG)和硫酸铵从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血清中分离出免疫复合物(IC)和血浆核酸(PNA)。分析结果表明,PNA的主要成分是RNA,仅有少量DNA存在,并且PNA中DNA的dG+dC含量(55%)明显高于正常值(42%)。一旦经过RNase处理,PNA抑制抗-DNA抗体结合DNA的能力降低,说明抗-DNA抗体和RNA有交叉反应。动力学研究观察到,抗-DNA免疫复合物中抗原抗体的分子比是1:1,结合能为37kJ/mol。这提示,除DNA/抗-DNA外,其他抗-DNA免疫复合物也可能同SLE患者的组织损伤有关。  相似文献   

14.
 为探讨新疆维吾尔族异常黑胆质型哮喘患者血栓前状态的变化特点,对76 例哮喘患者按维医体液论进行辨证分型(其中异常黑胆质型哮喘组30 例,非异常黑胆质型哮喘组46 例),并与健康对照组89 名进行对照,检测血小板膜表面糖蛋白CD41 和CD62P、内皮素(ET-1)、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AI-1)和凝血4 项指标,即血浆纤维蛋白原(FIB)水平、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研究发现,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异常黑胆质性哮喘组和非异常黑胆质性哮喘组CD62P、ET-1、PAI-1 水平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异常黑胆质性哮喘组CD62P、ET-1、PAI-1 水平高于非异常黑胆质性哮喘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异常黑胆质性哮喘组和非异常黑胆质性哮喘组t-PA 含量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以异常黑胆质性哮喘组下降较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异常黑胆质性哮喘组和非异常黑胆质性哮喘组FIB 含量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异常黑胆质性哮喘组FIB 含量高于非异常黑胆质性哮喘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PTT、PT 时间较正常对照组偏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PTT、PT 时间在异常黑胆质性哮喘组最短,其次为非异常黑胆质性哮喘组。研究表明,异常黑胆质性哮喘患者的血管内皮细胞、血小板、凝血和纤溶功能都发生紊乱,提示异常黑蛋质性哮喘处于血栓前状态,且这种状态较非异常黑胆质性哮喘更为突出。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口腔鳞癌组织特征长链非编码RNA(lncRNA)表达谱,探讨结肠癌相关转录子2(CCAT2)的表达及作用.方法 使用高通量lncRNA芯片检测5例口腔鳞癌患者的癌组织及癌旁正常口腔黏膜组织lncRNA表达水平,分析特征性lncRNA表达谱;应用RT-qPCR检测74例口腔鳞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CCAT2表达水平,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CCK8法检测CCAT2干预细胞增殖的能力,检测CCAT2-siRNA感染序列靶向转染人舌鳞状细胞癌cal27细胞株.结果 5例癌组织和对应的癌旁组织的差异表达谱共检出1 572个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的lncRNA,其中882个lncRNA表达上调,690个表达下调;19个lncRNA差异表达倍数≥10,其中11个表达上调,8个表达下调;CCAT2上调最明显.进一步对74例口腔鳞状细胞癌组织行RT-qPCR检测,癌组织中CCAT2的相对表达量高于正常组织,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Ⅲ+Ⅳ期患者CCAT2相对表达量高于Ⅰ+Ⅱ期患者,肿瘤低分化组CCAT2相对表达量高于中高分化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al27细胞转染CCAT2 siRNA1,siRNA2,siRNA3后,CCAT2的相对表达量均低于空白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以siRNA2下降幅度最明显,因此,选用CCAT2-siRNA2进行细胞增殖实验.CCK8检测显示:转染48h后细胞增殖水平低于阴性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ncRNA在口腔鳞状细胞癌组织中存在异常表达,其中CCAT2表达上调与口腔鳞状细胞癌的发生、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慢性肾衰竭(CRF)患者血清胱抑素C(Cys C)、同型半胱氨酸(Hcy)及甲状腺激素(PTH)水平变化的临床作用及意义.方法筛选CRF患者129例作为CRF组,并选取同时期健康体检者129例为对照组,CRF组患者入院后针对病情给予相应治疗,检测CRF组治疗前后血清肌酐(Scr)、尿素氮(BUN)、Cys C、Hcy及PTH水平变化,分析不同分期CRF患者各指标的水平差异,并与对照组进行对比分析,分析Scr,BUN与Cys C,Hcy及PTH的相关性.结果 CRF组患者治疗前血清中Scr,BUN,Cys C,PTH和Hcy指标与对照组比较明显偏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RF组患者接受治疗后上述各指标均明显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接受治疗的CRF组患者血清中各项指标未能达到对照组正常水平.CRF组患者血清各指标随分期发展呈递增趋势,由低到高分别为:肾功能代偿期、肾功能不全期、肾功能衰竭期、尿毒症终末期,各期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RF组患者的Scr,BUN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其水平分别与Cys C,Hcy,PTH的水平呈正相关.结论 Hcy,Cys C及PTH水平可以特异性的反映CRF患者肾病严重程度及病程,准确判断患者疾病发展情况,为CRF患者的临床诊断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布地奈德联合孟鲁司特对哮喘患者进行干预后患者肺功能及免疫功能的变化.方法将80例哮喘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布地奈德雾化吸入,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服用孟鲁司特片;在治疗前及治疗结束2周后观察患者肺功能、血清IL-4及INF-γ、外周血Ig E和嗜酸性粒细胞(EOS)水平.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FEV1,FEV1/FVC及PEF均显著升高(P0.05),且观察组升高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患者血清中IL-4水平显著降低(P0.05),INF-γ显著升高(P0.05),且观察组患者IL-4降低水平及INF-γ升高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外周血Ig E及EOS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患者降低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布地奈德联合孟鲁司特对哮喘患者进行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肺功能及免疫功能,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8.
探讨了干扰素调节因子7(IRF7)的表达与中国汉族人群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相关性.运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的方法分别测定疾病患者与正常对照组外周血IRF7mRNA的表达水平,并与血清中干扰素水平、干扰素积分以及SLEDAI积分作相关性分析.结果发现,患者外周血IRF7mRNA的表达水平较正常对照组的明显增高,且其与血清中干扰素水平、干扰素积分以及SLEDAI积分均呈正相关.由此可知,IRF7表达的增高可能促使干扰素通路异常激活,从而导致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检测乳腺癌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总数及CD4~+T细胞、CD8~+T细胞、CD45RA~+T细胞、CD45RO~+T细胞等T淋巴细胞亚群的百分率,用以评价患者的免疫状态.方法选择女性原发性乳腺肿瘤患者50例为病例组,并以病理检查的TNM分期结果做进一步分组,其中乳腺癌Ⅰ期27例,乳腺癌Ⅱ+Ⅲ期23例;选择女性健康体检者40例为健康对照组.应用流式细胞仪,分别检测各组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数量,统计分析各组检测结果的差异性.结果乳腺癌Ⅱ+Ⅲ期组CD3~+T细胞和CD4~+T细胞百分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和乳腺癌Ⅰ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乳腺癌Ⅰ期组CD45RA~+T细胞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乳腺癌Ⅱ+Ⅲ期组CD45RA~+T细胞明显低于乳腺癌Ⅰ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乳腺癌Ⅰ期组CD45RO~+T细胞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乳腺癌Ⅱ+Ⅲ期组CD45RO~+T细胞明显高于乳腺癌Ⅰ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细胞亚群检测是评价肿瘤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重要指标,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乳腺癌患者免疫功能与肿瘤恶变的发生、发展、临床分期有一定相关性,随着病情的进展,机体免疫功能呈现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健康教育干预效果,以提高社区健康教育护理水平.方法在吉林市丰满区的11个社区内随机选取148名老年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在干预组中开展控制高血压知识讲座的健康教育,对照组不采取任何措施.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健康教育前后两组的认知得分、健康相关行为得分及血压测量值进行比较.结果进行健康教育干预后,干预组的认知得分和健康相关行为得分较干预前明显提高(P0.01),舒张压较干预前明显下降(P0.05);对照组的认知得分、健康相关行为得分、收缩压和舒张压与干预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康教育干预对提高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对高血压的认知水平、自我管理水平及有效控制血压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