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直击雷保护是变电站防雷保护设计中的重要内容。变电站直击雷保护一般采用独立避雷针或构架避雷针 ,常规构架避雷针多安装于构架上。该文通过理论分析与计算阐述了 35 k V线路终端安装构架避雷针的可行性。 35 k V变电站采用线路终端塔顶安装构架避雷针 ,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防雷保护装置的工程造价  相似文献   

2.
尚振华 《广东科技》2013,(18):106-107
1000kV特高压变电站在运行过程中遇到雷电天气时通常会出现故障,因此,为了使其安全运行得到保证,就1000kV特高压变电站的防雷保护和设备绝缘水平展开相关论述。重点分析了1000kV变电站设备绝缘水平和1000kV防雷保护方法,认为在实际工程中,应根据变电站接线的具体情况,对避雷针(线)的数量、安装位置及接线情况作进一步确定,从而使变电站的防雷保护摧施得鲻有效保证。  相似文献   

3.
<正>防雷工程设计人员在设计避雷针高度,大多采用GB50057-2010《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附录D"滚球法确定接闪器的保护范围"中的方法进行计算。而这种计算方法,只能算出避雷针的保护范围,不能直接计算出一个被保护物体需要多高的避雷针来保护,必须经过多次计算才能得到避雷针的大致高度。在工作实践中,黄山天威电子科技工程有限公司总结出了一种不需要计算,通过工程设计作图软件就可以迅速确定避雷针高度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付小江  丁俊玲  黄洁芳 《科技信息》2011,(3):108-108,22
本文结合新建京石客专石家庄站站房工程西站房基坑监控量测工程基坑监测项目阐述了在建立小型工程GPS网时如何采用行之有效的方法提高其精度,保证首级控制网精度。  相似文献   

5.
液化气储配站防雷措施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杭州境内液化气储配站的定期检测发现,液化气站的防雷安全在各个环节上存在不少漏洞。本文以检测实际情况为基础,以国家规范为依据,论述液化气站防雷安全的突出问题,并提出防雷对策。  相似文献   

6.
在雷雨天气,我们有时会看到一些参天大树被雷电劈开,而周围的一些高塔、高楼等高层建筑却安然无恙。这是什么原因呢?这些参天大树由于受到带大量电荷云层的感应,也带上大量电荷,当积累的电荷过多时,树就被劈开。在同样情况下,高层建筑安然无恙恐怕要归功于接闪杆、接闪带(避雷针、避雷带)等防雷装置。那么,建筑物是不是只要安上了避雷针,雷电发生时就"高枕无忧"了?建筑防雷装置的设计施工有什么特殊要求?本期,湖南省防雷中心副主任刘凤姣为大家带来《破解防雷装置设计施工的几大误区》。  相似文献   

7.
在水电厂发展过程中,做好相应的防雷措施是水电厂安全发展的重要保证。传统的防雷措施包括了避雷针、避雷器等,这些设备对于一次高设备都具有良好的防雷作用,但是并不能满足二次设备的防雷需求,不能达到良好的防雷效果,从而使得设备受到严重的损害。因此,积极对水电厂二次系统的防雷措施进行分析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主要针对水电厂二次系统的防雷措施进行研究分析,并且依据实际情况提出了一些意见,希望能够推动水电厂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蔡辉 《科技资讯》2010,(9):34-34,36
雷电对雷达站具有很强的破坏性,本文从雷电形成的物理过程开始,分析了避雷针的保护范围,以及接地体的埋设过程,从而对雷达站设计中的整体防雷措施、防雷效果进行了研究和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9.
徐玉荣 《科技信息》2012,(13):147-148
随着相关电气设备对防雷要求的日益严格,安装浪涌保护器SPD(Surge Protection Device)抑制线路上的浪涌和瞬时过电压、泄放线路上的过电流成为现代防雷技术的重要环节之一。根据相关规范要求,低压电源系统设多级保护,可防范从直接雷到工业浪涌的各级过电压侵袭,从而保证企业供电系统的安全。  相似文献   

10.
以郑开城际宋城路站为研究对象,指出其运营前期在旅客进站、出站流线方面存在的问题,通过对问题的深入分析,在现有站房规模及设施配备的基础上提出旅客进站、出站及导向标识三方面的优化策略。最后指出,对站房进行改扩建或加快郑开城际二期工程建设才能从根本上克服其站房规模小、客流大的矛盾局面,对今后城际铁路整条线路的总体规划、中间站站房设计及建设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针对四八四四电视转播台所处的地形特点,详细介绍了适用于此类转播台的防雷措施和方案,包括利用避雷针防雷、通过降低接地电阻防雷、电源线路的避雷以及电话线与信号线的防雷等。  相似文献   

12.
配电系统的防雷是配电领域用电设备的重要保护措施,若系统发生雷击事故,将造成局部停电,危及社会生产。该文参照国内外相关领域规程规范的做法,从防雷、接地两个方面阐述了工业配电系统的防雷措施,给出了配电系统防雷接地配置的具体方案。  相似文献   

13.
文章针对防雷设施的接闪器、引下线、接地系统及电涌保护等环节的技术应用及新规范的执行,综述了防雷工程设计中的一些经验和体会,并强调在工程设计中不仅要严格执行国家规范,而且应广泛关注高科技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文章针对防雷设施的接闪器、引下线、接地系统及电涌保护等环节的技术应用及新规范的执行,综述了防雷工程设计中的一些经验和体会,并强调在工程设计中不仅要严格执行国家规范,而且应广泛关注高科技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文章针对防雷设施的接闪器、引下线、接地系统及电涌保护等环节的技术应用及新规范的执行,综述了防雷工程设计中的一些经验和体会,并强调在工程设计中不仅要严格执行国家规范,而且应广泛关注高科技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对设计中遇到的一系列问题,根据设计中的经验及学习国家现行相关规范和标准图集的体会,对供配电和照明设计、防雷接地、电气节能设计、设计文件编制等进行了分析总结,避免同类问题的重复发生。  相似文献   

17.
马挺 《科技资讯》2010,(12):148-148
该文分别讲述了雷电的形成及防雷机理,从富兰克林避雷针所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并对防雷技术和"消雷"技术进行深入探讨,从而提出从古人之自然消雷系统及地磁场概念、空间电场和大气空间场去研究及完善防雷技术。  相似文献   

18.
针对避雷针在天线防雷中对微波信号的影响,通过把避雷针的模型等效成天线,分析避雷针接收微波信号和接收徽波信号后在钢管中的传输特性,得出避雷针对微波信号传输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文章针对防雷设施的接闪器、引下线、接地系统及电涌保护等环节的技术应用及新规范的执行,综述了防雷工程设计中的一些经验和体会,并强调在工程设计中不仅要严格执行国家规范,而且应广泛关注高科技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金瑜 《科技信息》2012,(29):384-386
介绍了近年来固原电网输电线路雷击跳闸情况、科学分析了跳闸机理、指出了传统防雷技术存在的漏洞和新的防雷技术如何堵漏.能更有效的防止绕击和反击:当怀疑线路发生了雷击跳闸时,如何根据保护动作情况利用雷电定位系统和GPS迅速找到故障点;以及工区结合固原电网输电线路雷击跳闸的特性.在不同地区按照不同电压等级线路,因地制宜分别安装线路型金属氧化物避雷器、防绕击侧向避雷针和可控放电避雷针等诸多防雷措施.挂网运行三年多以来,线路的耐雷水平比以前大幅度提高,有效降低了雷击跳闸事故,值得大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