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几种简便易行的农户储粮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锦 《安徽科技》2002,(11):19-19
近年来,我国粮食连年丰收,收购价格较低,农民手中的余粮愈来愈多.由于农户储粮点多面广较分散,储粮条件差,农民又缺乏粮食保管知识及虫鼠防治技术和防治措施,造成粮食损失.因此,农村改变旧的储粮方式,推广新的储粮技术,普及科学的保粮知识,已成为目前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对此,现结合实际介绍几种既简便又易于推广的农户储粮方法.  相似文献   

2.
朱万军 《科技信息》2007,(28):28-28
目前中国粮食储备包括中央、地方和农村储备。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这个意义上讲,因为有半数以上的粮食仍储存在农户手中,农户储粮的安全直接关系到国家的粮食安全。由于农户储粮条件差、保粮食手段落后,特别是农户存粮批量少,品种多,增加了储粮管理上的难度,因而损失相当严重,主要有虫害损失、霉变损失、鼠雀危害。据报道,由于农村存储条件差、储粮技术落后等原因,受虫,霉变、鼠害等造成的损失率在8%-12%,有些地区高达30%。但有关中国农户储粮损失率的报道数据差别很大,主要原因是损失调查统计的方法不一致。针对这一问题,在对现有国内外农户储粮损失评估方法研究的基础上,分别对虫鼠害、散落各项损失的测定方法进行了评介,希望能对建立中国农户储粮损失的测定方法进行了评介,希望能对建立中国农户储粮损失评估方法的标准化有所促进。  相似文献   

3.
彭万达 《甘肃科技》2013,29(12):155-156
主要介绍了农户储粮的现状和农户科学储粮的方法和操作要点,通过采用农户小型粮仓和根据不同粮种选择适当的储藏方法,提高农户储粮技术水平,达到开发"无形粮田",促进农民减损增收,维护国家粮食安全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王静 《科技咨询导报》2008,(26):181-181
粮食的安全存储是储粮企业共同关注的焦点问题,储粮技术的选择与应用以及实行粮食的动态管理是安全储粮的前提和保证。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人口数量增长和结构改变,以及城市化和工业化的进一步推进,迫切需要对我国的粮食需求规模、结构和布局进行重新评估,以从"需求侧"倒逼"供给侧"改革。基于国科大学生网络开展全国范围的粮食消费抽样调查,收集粮食需求微观数据,据此对我国粮食需求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挖掘。研究得出,我国居民粮食摄入量呈下降趋势,地区、年龄、收入是影响粮食需求的关键因素,粮食摄入量在地区、年龄、收入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性。我国居民粮食摄入量与居民年龄之间存在显著的倒"U"型关系。最后,从科学估计粮食需求、优化粮食时空布局层面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该气密粮仓采用高分子材料制造,双桶体、柔性结构、配以独特的密封装置,能实现真空降氧、降温、降湿、填充惰性气体、抑制粮食呼吸、控制粮堆生热、减少水分转移等多项功能,具有防虫、防鼠、抗辐射、抗震、防结露、管理简单、储粮费用低等特点。该粮仓还可用燃油热风干燥机对高水分粮进行常压静态烘干,能大幅度降低粮食的干燥成本和加工损耗。与房式仓、筒仓和钢板仓相比,气密粮仓的投资最小,具备储粮安全、费用低廉、管理简单的特点,可广泛适用于各类粮库、农场、工厂、农户、部队和用粮单位。  相似文献   

7.
《安徽科技》2011,(10):13
正粮食产业化,就是以农户为基础,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动力,以系列化服务为手段,将粮食的产前、产中、产后诸环节有机连接起来,从而实现粮食产业链、服务链、利益链有机结合的一体化经营模式。推进粮食产业化,对于引导粮食生产,推广良种良法,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从而推进粮食丰产科技工程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李化雷  段晓超 《科技信息》2014,(10):113-114
智能化、信息化是目前我国粮食储藏的主要趋势之一。本文实现了粮仓智能通风系统,该系统能够实时检测粮情数据、仓内外环境参数,并根据智能通风控制模型进行分析和判断,给出最优的通风计划,自动控制通风设备的开启和关闭,有效控制粮仓的储粮环境和粮食品质,从而达到绿色安全储粮的目的。使用该系统可大大减轻劳动强度,降低通风能耗,提高粮库自动化水平,具有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9.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粮食总产量居世界首位,我国又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粮食储备有着举足轻重的战略意义.长期以来,国家投入了大量资金用于建造各种储粮设备,如蓆穴囤、砖仓、房式仓、水泥仓、钢板仓等,从使用和经济性看各有其优点和不足.  相似文献   

10.
多种粮食声吸收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为防止储粮虫害,对多种粮食在自然堆积状态下的声吸收进行了研究。方法采用驻波管法测量了多种粮食的吸声系数。结果报道了粮食颗粒形状、大小及粮食堆积厚度与其声吸收存在的规律,涉及不同粮食间声吸收的比较、颗粒形状相似粮食的声吸收对比、堆积厚度对声吸收的影响、粮食声吸收机理等,结果显示:粮食是高吸收声波的媒质,储粮害虫发出的声信号由粮食内传至表面时的声衰减较大。结论粮食颗粒形状、大小的不同,使其声吸收各异;粮食厚度也是影响其声吸收的一个重要因素,厚度增加,吸声系数随之增大;粮食声吸收受粮食品种影响甚微,这为储粮害虫声检测工作提供了理论依据及资料积累。  相似文献   

11.
张瑞 《创新科技》2013,(9):10-11
顺应时代扬帆干燥领域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粮食生产国和消费国,年总产粮食5亿多吨。由于我国农业自动化程度较低,农民收获的粮食大多数仍采用原始晾晒的方式进行干燥作业,我国粮食收获后在脱粒、晾晒、贮存、运输、加工、消费等过程中的损失高达18%左右,远远超过了联合国粮农组织规定的5%的标准。粮食产后损失的主要环节在农村或农户手中,占产后损失的80%以上。造成粮食产地损失的主要原因是农村农户手中几乎没有必要的机械干燥储藏设施,人工晾晒和储藏造成粮食的霉变、抛洒、鼠害等。因此,发展粮食干燥机械化技术,改变传统  相似文献   

12.
随着粮食的连年丰收,库内粮食储存量的逐年增加,各库普遍使用不同型式的储粮设施。如:房式仓、敝棚仓、钢板仓、砖圆仓等等。但它们的储粮条件各有所不同。储粮条件比较好的要属敝棚仓和砖园仓。一、敝棚仓的好处是可以直接进车,装粮后通风性g团于,有利于安全储粮。二、砖圆仓的好处是:防鼠、防火、防暴风雨、封闭性有g好、防潮湿、占地面积小。例如:一个高17.5米,实际装粮高度为145米,直径为12.5米的砖仓能装大豆900吨,装小麦1100吨,而且坚固耐用。解决了扛麻袋等繁童体力劳动。这是近来粮食事业上的一大飞跃。通过几年来储粮…  相似文献   

13.
在粮食全面市场化的条件下,加强粮食储藏与管理工作尤为重要,要实施规范化管理,以创建精细化管理示范库为目标,确保地储粮及代储国家储备粮的安全储存。  相似文献   

14.
西周时期,农业生产有了进一步的发展,表现为:青铜农具数量增加、种类增多、使用范围扩大,耕作技术和田间管理技术有所提高,农田水利有所发展,西周王朝对农业的重视。西周时期,统治阶级重视储藏粮食,储粮形式仍为地上仓房和地下粮窖,储粮分国家储粮、王室储粮和私人储粮,国家储粮来源于剥削奴隶劳动取得的收入、田赋和掠夺,国家储粮主要用于军费、王室、祭祀、救灾等方面,国家整个储粮由地官司徒负责。  相似文献   

15.
阚开胜 《科技资讯》2010,(24):243-243
经过长期储存的粮食,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造成粮食出库数量短少,甚至出现部分仓库的储粮数量出仓前后相差较大,这不可避免地给国家储备粮"储存安全"和单位储粮经济效益造成一定影响。如何有效地降低粮食储藏期间的损耗,这也是粮食在储存过程中需要解决根本性的问题,本文就这个问题从实际出发,针对不同方面提出了建设性的措施,同时对整个粮食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基于2014年在河北省调研得到的323份农户数据,以农户玉米生产为例,选用DEA-Tobit两步法分析了收入非农化、土地规模化对农户粮食生产技术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收入非农化和土地经营规模化都有利于农户粮食生产技术效率的提高,其中农户实际经营土地面积与生产技术效率的显著性更强。研究中还发现,农业培训也有助于增进农户的农业生产经验,有效提高生产技术效率。因此,搭建平台促进土地流转,继续支持农业大户、家庭农场等以农户为主体的规模化经营形式,增加农业培训力度和覆盖面应该作为我国农村工作中的重点。  相似文献   

17.
徐丽哲 《科技潮》2009,(8):43-43
实施退耕还林工程是党中央、国务院“扩大内需、以粮食换生态”的重大决策。延庆县自2000年实施退耕还林工程以来到2004年共完成退耕还林工程84万亩。工程实施范围涵盖了全县15个乡镇、276个行政村、2.6万农户。目前退耕地保存面积达到7.8万亩,保存率为93%。  相似文献   

18.
我国新石器时代中期储粮史是早期之中后期储粮史的继承和发展,这种发展是与耜(锄)耕农业的发展并处于后期阶段密不可分的.就我国新石器时代中期的储粮形式、储粮窖穴和地上仓房的防潮措施、储粮窖穴和仓房的分布规律、储粮的种类、储粮的性质、储粮的用途和储粮的管理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9.
粮食采用谷物冷却机低温储藏的方法,既能快速有效降低储粮温度,延缓品质陈化劣变,又可以弥补机械通风的不足,有效解决在夏秋高温季节降低粮温的问题,并可根据要求降低储粮水分,真正实现绿色储粮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农村生态环境治理工程旨在改善农区生产生活条件,提高农村可持续发展能力,作为直接受益者农户应当支持工程的开展;然而,在实践中农民阻挠工程进展的现象经常发生.对此,已有的研究认识不统一.本次农户调研关注了农民响应生态环境治理工程的过程,结果表明:(1)农户关心生态环境治理,但不愿承担成本;(2)农户对工程征地、拆迁补偿要求模糊不清,有着"不满意一阻挠活动一政府解决"的惯性思维,加之强势农户的寻租行为,是发生农户利用"阻挠工程进展"胁迫业主增加补偿费用的成因;(3)由于农户迫切需要治理工程解决日益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阻挠"行为仅是其博弈"工程远期效益在当前兑现"的手段,无论要求能否满足,均不会导致工程搁置;(4)可以通过整合生态环境治理工程和新农村经济社会建设规划,避开上述广廿J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