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高原训练理论为基础,结合近年来山地自行车项目高原训练运动实践,对山地自行车项目高原训练的海拔高度选择,训练前准备,训练安排、运动负荷、参赛时间及注意问题等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许丽存 《科技信息》2012,(17):168+172-168,172
高原训练作为一种提高运动员运动成绩的手段,目前在很多运动项目进行了尝试。针对中长跑项目的特点、高原训练高原高度的选择、高原自然环境对人体的影响、高原训练期间运动员身体机能生理和生化指标的评定进行研究。研究认为,高原训练和其他事物一样,具有正反两面的双重性。高原训练对中长跑运动既有好的一方面,也有不好的一面,通过研究找出高原训练对中长跑的利与弊,以便在应用中更加有意识地开拓其积极的正面作用,要想方设法缩小其消极的负面影响,提高我国中长跑运动的运动成绩。  相似文献   

3.
李晓兰  连玉龙 《科技信息》2011,(14):I0280-I0281
高原训练是指有目的、有计划地将运动员组织到具有适宜海拔高度的地区,进行定期的专项运动训练的方法。目前,高原训练仍是目前体育科研中的一大研究热点,已得到国内外体育界的普遍重视,并建立了一些新的训练手段及模拟训练方法,同时高原训练的方法也不断改进,参与高原训练的项目已由原来的一些主要耐力运动项目,发展到几乎包括了所有的奥运会项目。各国的训练实践也证明,高原训练是发展有氧耐力的一种有效的训练方法。因此,本文通过观察高原训练提高运动成绩的同时,观察平原-高原-平原这种交叉训练对机体血液红细胞的影响,旨在探索高原训练提高运动成绩的可能机制,为科学的进行高原训练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高原训练已经应用到几乎包括了所有的奥运会比赛项目,将各竞技运动项目高原训练的结果按照项群理论进行分类汇总发现:高原训练都是以提高运动员的体能来促进竞技能力发展为主要目的,对体能主导类项目运动员成绩的提高具有训练学意义。高原特殊的地理环境丰富了运动训练的手段。  相似文献   

5.
高原训练作为提高机体运动能力的一种特殊训练方法,对运动员的热能和营养补剂有着特殊的要求,特别是中长跑项目。本文综述了中长跑运动员进行高原训练的运动营养补充要点,为高原训练的运动营养补充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从而最大限度的提高运动员的运动能力。  相似文献   

6.
刘信 《科技信息》2011,(10):I0256-I0256,I0258
从高原训练50多年的发展历程来看,它起源于国外,并且在国际上发展得很好,好些国家运动成绩的取得都受益于高原训练。其实到目前为止国内外体育训练工作者几乎一致认为:高原训练完全能作为提高体能类项目运动能力的重要辅助训练手段,国际体育科研也将它作为热点研究,纵观我国高原训练的发展历程,采用了高原训练手段训练的项目倒是30项有余,高原训练基地也建立17个之多,但是我国在高原训练的所获成绩却不怎么理想,本文分析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7.
本文主要采用文献资料、统计分析等方法,对榆中、多巴、海埂、兴隆、呈贡等高原训练基地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项目设置进行比较分析,揭示高原训练与自然环境的某些内在联系,对利用我国高原训练基地优势提高田径运动员成绩进行了分析研究,提出了充分利用我国高原训练基地优势提高田径运动员成绩的理论依据,从而根据不同地区气候季节性变化特点科学地选择和建立高原训练点,并为高原训练的地域性研究及运动选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高原训练是当前运动训练中的一个热点。与平原训练相比,它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和难度。该文采用文献资料法,从高原训练的生理学基础入手,分析了运动员进行高原训练时所要承受的来自两个方面的缺氧刺激和运动技能提高的理论基础。根据高原的地理分类法与运动训练的关系,从海拔高度、气温、太阳辐射等对人体的影响方面,分析了平原地区运动员和世居高原的运动员的高原训练特点,探讨不同居住地区运动员高原训练的适宜海拔高度,为运动员提高运动成绩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亚高原训练既有一定程度的缺氧刺激,又可以保持平原的训练强度.使得运动员得到足够的强度刺激的同时,又避免了传统高原训练中的运动能力退化的问题,对运动成绩的提高将是非常有利的.本文就如何科学地利用亚高原独特的环境进行训练,提高运动员成绩进行了研究.在综合分析资料的基础上,对甘肃省马拉松运动员亚高原训练期生理生化指标进行监测并做了比较分析,通过对亚高原训练期间及其后续平原训练期间的生理生化指标和运动能力的变化,探讨了亚高原训练对运动能力的影响和亚高原训练的特点及规律.以期为亚高原训练提供理论和实践方面的参考.  相似文献   

10.
汪洋 《甘肃科技》2010,26(7):87-89
对甘肃省中长跑运动项目的发展现状进行了实证研究,据此提出了保持和提升中长跑运动竞赛成绩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对策。主要观点是:第一,加强后备人才储备,人才队伍有效衔接是当前困扰甘肃省中长跑项目可持续发展的瓶颈;第二,加快推行"科训医一体化"模式的步伐;第三,加大训练理论研究,特别是地域训练优势与特色训练环节"高原—亚高原"环境训练理论,以此加速地域化项目积极稳步推进。  相似文献   

11.
关于体能性项目运动员高原训练中相关因素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高原训练内涵,分析了高原训练对于体能类运动员有可能造成的有利及不利训练后果,在此基础上,剖析了体能类运动员高原训练进行高原训练需要注重四方面问题,即:所上高原的高度选择、高原训练持续时间、高原训练负荷安排和相邻两次高原训练间的时间间隔。  相似文献   

12.
为提高普通高校田径跳跃项目成绩,提高训练的实效性,针对运动成绩出现的“高原现象”,依据田径跳跃项目的训练特点,在训练中尝试了“三超”训练法,通过实验训练,对提高运动员的专项成绩起到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3.
随着高原训练的不断发展,国际、国内体育界专家及科研工作者对高原训练进行了一系列研究和探索,总结出了高原训练的一整套可行的经验,使高原训练进入了一个新阶段.但高原训练对女子中长跑运动员赛前训练时间的控制,没有一个固定的模式,还有待于去研究、探讨、实践.就女子中长跑赛前进行高原训练控制时间的最佳程度,提出笔者的看法,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4.
浅谈高原训练对自行车运动员有氧能力和耐力成绩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锦华 《科技资讯》2006,(24):182-182
1.前言 高原训练是指有目的、有计划地将运动员组织到具有适宜海拔高度的地区,进行定期的专项运动训练的方法。国内外训练工作者在本世纪60年代就开始注意到,生活在高原地区的运动员具有较高的耐久力,因此高原训练得到国内外体育界的普遍重视。高原训练的方法也不断改进,并建立了一些新的训练手段及模拟训练方法(高住低练训练法、间歇性低氧训练、低压氧仓训练、呼吸低氧混合气体、模拟高原训练场馆、可调氧分压式睡仓等)。高原训练对机体产生的生理反应是极复杂的,并且存在着不同的适应规律和机制。自行车运动是典型的周期性耐力、速度耐力项目,通过高原低氧环境的高强度大负荷刺激,改善运动员的氧转运机制和肌细胞对氧的摄取利用能力,以达到提高有氧能力的目的。高原训练的优越性使欧美亚澳各国的公路自行车选手受益匪浅。贾维斯认为,高原训练是获取成绩的合理途径。据统计,我国大陆和香港地区的自行车运动员最近5年间进行了18次高原训练,平均每年3次以上。研究证明,高原训练能促进耐力运动员的有氧能力和(或)最大摄氧量的提高,其主要途径就是改善氧转运机制和肌细胞对氧的摄取利用能力。  相似文献   

15.
张文炳  李俊峰 《科技信息》2011,(25):I0250-I0250,I0256
随着竞技体育的不断发展和运动技术水平的迅猛提高,高原训练作为一种辅助手段会更加引起国内外体育界的重视。高原训练的实践经验和基础理论的研究得到了重视和完善,形成了较为丰富的理论和实践体系。本文对乒乓球运动在高原训练后,空气密度对乒乓球训练影响及采取解决的办法等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6.
为研究古典跤运动员在太白山高原训练的身体机能变化规律,对参加第四届全国城市运动会集训的运动员追踪测试约两个月,采用氰化高铁法测血红蛋白含量。结果表明,运动员血红蛋白的习服期约为11d,再习服期不明显,这为重竞技运动项目进行后继亚高原训练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文章采用文献法,包括一次文献、二次文献、三次文献及零次文献,收集了国内外,主要是国内著名竞走教练多次进行高原训练的成功经验及全国许多竞走教练高原训练的心得体会.在此基础上进行分类、分析、归纳,加以总结,旨在为我国竞走项目高原训练提供训练参考,以期待我国竞走项目在2008年奥运会上有新的突破.  相似文献   

18.
谈文博 《科技信息》2013,(12):286-286
模拟低氧训练是近些年来在高原训练基础之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科学的训练模式,对运动训练有着积极的作用。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等,主要论述了:1、高原训练的利与弊;2、模拟低氧训练模式的提出和思路;3、模拟低氧训练的方法与模式。对国内外的模拟低氧训练各种训练方法的最新发展状况及其在运动实践中的应用情况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9.
张娴 《科技信息》2012,(1):341-341,354
随着竞技体育的发展和运动水平的提高,高原训练已引起国内外的高度重视,本文从高原训练的特征、理论依据等方面对高原训练对运动机制的影响做了系统的阐述.指出高原训练对提高运动员技能的可行性和重要性。  相似文献   

20.
疲劳是运动训练的必然结果,轻则影响运动水平的发挥,重则严重影响机体的健康水平。赛前在高原环境下训练的特殊时期,准确地判断高原训练的疲劳程度,及时采取恢复措施具有重大意义。以我国优秀女足为研究对象,对其赛前高原训练疲劳判定及恢复措施状况进行调查,以期为今后的训练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