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攸关南诏史的第一手资料《南诏碑》撰者名氏,最早见的是唐懿宗时人樊绰《蛮书》卷五:“(大和)城中有大碑,阁罗凤清平官王蛮利之文。”到五代时刘煦《旧唐书·南诏傅》中说“有郑回者,本相州人……(山焦)州陷,为所虏,阁罗凤以回有儒学,更名蛮利。”又到元朝初年,朝廷命官郭松年抵大理,后撰《大理行记》,文中云“立德化碑(《南诏碑》),使蜀人郑回制文。”从此以来,人们对这著名的《德化碑》撰者,皆以为出自郑回之手而无疑者。直到龙云当政,开设通志馆编纂省志时。纂志诸公,仍认为《南诏德化碑》文撰者乃郑回。碑的文字自明代以来剥落严重,好在修《新纂云南通志》时,有关碑文撰者的文字尚完好,志馆诸公因之拟议,在该《志》  相似文献   

2.
《说听》是明人撰辑的一部记载奇闻异事的笔记小说集。关于它的作者,历来有4种不同的署名:一曰“陆延枝”。见《烟霞小说》本、《古今说部丛书》本及《吴县志·艺文考》等。二曰“陆粲子”。见清人黄虞稷《千顷堂书目》。三曰“陆粲”。见刊印于民国四年的《说库》本。四曰“陆廷枝”。见《中国文言小说书目》(北京大学出版社1981年出版)。  相似文献   

3.
明末施邦曜先生在《王文成公全书》的基础上 ,选评《阳明先生集要三编》 ,简明、精评、理论特色有 :反对空谈道德性命 ,呼唤经世人才 ;宗王而不悖朱 ;“格物”是心性修养与事物的结合。是明末王学修正思潮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4.
对朱熹工夫论思想可以从四个方面进行探讨:1.简要梳理朱熹格物论形成过程中的问题意识,指出朱熹在建构其工夫理论时,对“二程”的工夫论述有取有舍,凸显出朱熹工夫论思想的独特立场;2.考察朱熹“格物致知是《大学》第一义”这一重要论述,分析其在何种理论企图之下,再三强调格物在《大学》工夫程序中的首要地位;3.分析伊川“察之于身”的格物论及其与朱熹“反身穷理”之命题的理论关联,在此,朱熹已意识到居敬与穷理应当是一种“互相发”的关系;4.朱熹所言“格物致知与诚意正心不是两事”之说乃是其工夫论思想的终极之论,此论意味着格物与诚意既可两立又不可分离,但这种不可分离又不具有浑然合一性。朱熹若能坚持格物致知至诚意正心乃同属“明明德之事”的立场,则格物诚意不是两事的观点始能真正落实,由此可以建构起一套义理自足的儒学工夫论的理论形态。  相似文献   

5.
从金圣叹的同时代人李渔开始,就陆续有人评论金圣叹对《水浒》的评论。其中,肯定的意见可以概括为两个方面:一、金圣叹提高了《水浒》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二、对《水浒》本身评改得好。 本世纪三十年代初的赵苕狂,在《水浒传考》一文中说:“金圣叹这个人,当然是这部现行《水浒传》的一个大功臣”。还称:“(金圣叹)说《水浒》与《史记》、《国策》有同等的文学价值,说施耐庵、董解元与庄周、屈原、司马迁、杜甫在文学史上占同等的地位;又说:‘天下文章无出《水浒》右者,天下之格物君子无有出施耐庵先生右者!’如此的眼光,如此的胆气,在中国的文学史上,可谓‘前无古人’”。稍后的刘半农,也赞扬金圣叹对《水浒》的“删改”、  相似文献   

6.
“中国龙都朝祖会”于1993年2月22日至26日(农历癸酉年二月初二至初六)在河南省淮阳县举办.而“伏羲文化研讨会”则是这次“中国龙都朝祖会”的重大活动之一.“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曹丕:《典论·论文》)特撰斯文,以资纪念.(一)关于伏羲的神话与传说“雷泽中有雷神,龙身而人头,鼓其腹则雷.在吴西.”(《山海经·海内东经》)“大迹出雷泽,华胥履之,生宓牺.”(《太平御览》卷七八引《诗含神雾》)“蛇身人首,有圣德.”(司马贞《补史记三皇本记》)——宓牺即伏羲.雷神为其父.华胥为其母.  相似文献   

7.
“《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论语·为政》)一般认为这是孔子对《诗经》所作的总概括,总评价,用宋人朱熹的话说就是:“夫子言《诗》三百篇,而惟此一言,足以尽盖其义。”(《论语集注》)不过,“思无邪”一语,并不是孔子所自撰,而是他从《诗·鲁颂·駉》篇中借来的。宋人邢昺的《论语注疏》,朱熹的《论语集注》,清人刘宝楠的《论语正义》都曾指出过这一点。今人杨伯峻先生在《论语译注》中说得更明确:  相似文献   

8.
《陈涉世家》是《史记》中的名篇,不仅见于各种选本,中学语文课本也用作教材。但篇中有两个句子,注说却纷纭莫衷一是。对“秦令少府章邯免骊山徒、人奴产子生”一句,我曾撰《<陈涉世家>的“人奴产子”》文(见《中国语文通讯》1980年第5期,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1980年第34期转载)已作辨解。另一个句子是:  相似文献   

9.
古之欲明①明②德于天下者,先治③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④;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⑤。欲修其身者,先正⑥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⑦其意⑧;欲诚其意者,先致⑨其知⑩;致知在格物⑾。注释:①明:发扬、弘扬;②明:光明正大;③治:治理;④齐其家:使家族齐心;⑥修其身:修养自身的品性;⑥正:端正;⑦诚:真诚:⑧意:意念;⑨致:获得;⑩知:知识;⑾格物:考究事物的道理。  相似文献   

10.
目的考察美国传教士丁韪良(William Alexander Parsons Martin,1827—1916)在1868年将中国出版的《格物入门》传入日本、刊刻翻刻传播的情况,了解其对日本近代化的影响。方法文献调研和比较研究方法。结果《格物入门》在日本有训点本、和解本等6种版本流传,目前日本各地图书馆仍有很多《格物入门》藏本。结论《格物入门》不同版本对日本科学启蒙、科学教育和科学术语的定名等诸多方面产生了很大影响,甚至包括中国对待西学的态度以及对日本的警示作用。  相似文献   

11.
编者按现将青原生抄录的《“四库全书”所载庐陵作者书目》发表于此,以帮助大家进一步开展对庐陵文化的研究.经部易类城斋易传二十卷(宋)杨万里授周易集传八卷(元)龙仁大摆读易考源一卷(元)萧汉申接易精蕴大义十二卷(元)解蒙接易学变通六卷(元)前贯撰周易大全二十四卷(明)胡广等木敕撰易共存目八卦余生十八卷(明)邓梦文撰石潭易传松要一卷(明)刘立撰易经图释十二卷(明)刘定之撰补斋o投易说(明)周佳编次胡子易演十八卷(明)胡经摸周易卦变固传二卷(明)吕怀授看易凡例图说一卷(明)龙永昂撰大象观二卷(明)刘元卿…  相似文献   

12.
根据尊重现有《大学》文本,以同类文献相证的原则,结合先秦儒学的思想特点,本文在对前人的“格物”说进行评述的同时,提出自己的看法。认为“格物”是一种践礼行为,“格”可以训为“至”,因它有亲自接触的意涵。同时,“格”的行为中又包含“有格”的要求,要求在实践中力求合乎礼义,“格物”是一个不断砥砺的过程,是境界不断提升的前提。  相似文献   

13.
鳗鲡     
鳗鲡是生命力很强的鱼类,科学家曾在距今约6700万年前的上白垩纪地层中发现过鳗鲡的化石。我国最早关于鳗鲡的记载见于公元121年东汉许慎所著的《说文解字》。此外在医药文献中也屡见不鲜。如:[梁]陶弘景撰《名医别录》中说:“鳗鲡能治痨补不足,杀虫毒恶疮。”[宋]苏颂撰《图经本草》中指出:“鳗鲡以五味煮羹,能补虚损,及久病劳瘵。”[明]李时珍著《本草纲目》中附方:“骨蒸劳瘦用鳗鲡二斤治净,酒二盏煮熟,入盐醋食之。”[南唐]徐弘撰《稽神录》中更有一则神奇故事:“有人病瘵,相传染死者数人。取病者置棺中,弃…  相似文献   

14.
乐清何年建县,史籍有三种不同记载:《晋书·地理志下》;“孝武宁康二年(374),又分永嘉郡之永宁县置乐成县。”《宋书·州郡志一》:“乐城令,晋孝武宁康三年(375),分永宁立。”《太平寰宇记》卷九十九作“元康三年(293)”。《太平寰宇记》成书于太平兴国年间(976—984),书最晚出,又未明出处,故史家均未采用。历来乐清旧志及新近问世的《浙江分县简志》都采《晋书》宁康二年建县说。其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傅兰雅(John Fryer,1839—1928)之《格致汇编》在晚清西方科学传播中的特殊意义。方法历史考证、辨析。结果其中大部分文章由傅兰雅编译,涉及各类自然科学基础知识,还包括科学仪器、科技发明、科技研究信息的报道,以傅兰雅的《格致略论》、《化学卫生论》、《混沌说》、徐寿的《考证律吕说》等内容最具代表性,也最具科学传播价值。结论认为傅兰雅完全不同于之前的传教士,他特别发表声明退出教会,因此在某种程度上已成为一位纯粹的科学传播者。《格致汇编》的传播内容反映了晚清时期,中国科学家虽介入编辑传播,但仍以西学为传播内容的主体;其受众局限于沿海、沿江的知识分子阶层,未形成广泛的受众群体;作为中国最早的一份传教士与中国科学家合办的综合性科技期刊,开创了西方科学在中国传播的新途径和新媒介。  相似文献   

16.
读《凉山大学学报)2003年第3期王德奎先生《嫘祖化研究综述》很受裨益。但中下述观点是过时了:“直到今天,有百位海外华人学千呼万唤的中华明万年史都还没有回应。”其实,此事已整整忙了14个年头。有海峡两岸史学界共同参与合撰的《中华民族史),在海南、云南及重庆开了多次学术研究会,出版了论集两册;本人即忝为重庆市“中华民族史研究会”的理事之一。  相似文献   

17.
能否准确处理同名异人和同人异名的问题,是衡量人名索引编制质量的重要标志之一。前不久发表于《中华文史论丛》的拙撰《<汉书人名索引>疏误考辨》(以下省称《考辨》),即主要就中华书局一九七九年出版的《汉书人名索引》(以下省称索引)这方面问题而论的。其实,该索引存在的错误甚多,现除就误分误合外,并就其“一人而屡误分误合”、“漏收人物”、“漏收出处”、“出处相羼入”、“姓氏失于考索”、“异称收列未齐备”等方面的疏误,作进一步考辨。  相似文献   

18.
前不久翻阅《中国大百科全书》(以下略称“大百科”)“中国文学”卷,发现“《女仙外史》”条的释义内容有所失误,现将笔者的看法缕述如下,以就教于该条撰者胡小伟同志和其他方家,就便回答先前周尚意同志向笔者提出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9.
<正> “造园”与“园林”两个名词,虽只是一字之差,但含义上有主从之分,不能混为一谈,在学术上必须彻底澄清,以免长此混淆不清,影响科学及事业的发展。特撰此文,以就正造园界同志。 一、“园”及其有关词汇 在我国文字上“园”字及其类似的词汇为数甚多,拟分为单词及复词两项分别加以说明: (一)单词 1.园《说文》:“树果为‘园’。”今称栽果树者为“果园”。栽桃者称“桃园”,栽梅者称“梅园”,栽牡丹者称牡丹园”。亦称私人的庭园为“花园”。 2.圃《说文》;“种菜为‘圃’。”今栽菜者称“菜圃”,育苗者为“苗圃”。世称黄帝之园为“县圃”。 3.囿《说文》:“有禽兽曰‘囿’。”《孟子》:“文王之‘囿’方七十里。”  相似文献   

20.
查继佐及其《罪惟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查继佐的生平 查继佐(1601——1676),浙江海宁人,原名继佑,十八岁始应县试时试册误书“佑”为“佐”,于是将错就错改名继佐。字伊璜,号东山,明亡后,隐姓名为左尹,号非人,一生用过十余个字号。 明兴以来,查氏,为中原望族,至其父辈,因不善治生家道中落。继佐五岁时,虽体弱多病,但聪明好学。家贫无力延师,其父查尔翰口授《四书》章句,继佐便能成诵无遗忘。其母沈氏工于诗文,教子有方,继佐读书每事求理,十余岁即留心格致之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