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认为“六书”不是造字法,是“保氏教国子”辩认字形、说解汉字所记写的语素或词的意义的方法。实际上是汉字的写调方法。汉字的造字法只有两种,一是“依类象形”,即错画物象之本的方法;二是“形声相益”,即利用已有的符号孳生的方法。汉字的写词方法,可概括为三类,一是“因形示义”,或指事、或象形、或会意,字形结构体现词义;二是“依声别义”,或形声、或假借、或连绵,选用已有符号表音寄义;三是“一首相爱”,用特注的方法记写汉语的同原词。  相似文献   

2.
形声是汉字的一种造字法,但汉字并不因此以表音见长。由于汉字造字本意及表音的特点,造字法本身的障碍,用字过程的影响,语音演变的影响等,形声字声符表音准确度呈弱化状态。  相似文献   

3.
浅析反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古代没有音标字母的条件下 ,我们的先人在东汉末期就使用反切为汉字标音 ,这不能不说是汉字注音史上一大进步。在浩如翰海的经典文献里 ,较为科学 ,使用得最为广泛的标音法“反切”,为今人阅读古书提供了便利  相似文献   

4.
汉字的造宇理据和形体结构在漫长的历史演变中表现出新的特点:现代汉字"见形知义"的特征不再突出,汉字的象形性功能逐渐丧失,表音性功能大大降低,半理据字和无理据字的比例上升.作为记录汉语的符号,汉字已由最初的表词文字发展成一种语素一音节文字.了解汉字的演变规律和发展趋势,利用汉字的理据特征进行对外汉字教学,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浅析反切     
在古代没有音标字母的条件下,我们的先人在东汉末期就使用反切为汉字标音,这不能不说是汉字注音史上一大进步。在浩如翰海的经典献里,较为科学,使用得最为广泛的标音法“反切”,为今人阅读古书提供了便利。  相似文献   

6.
汉字发展自甲金至篆隶,形体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汉字发展演变的整个系统来看,其中有许多规律可循。从历时的角度考察汉字发展演变中的声化成因。概括地说,可以分为形声系统形成之前的声化和形声系统形成之后的声化。形声系统形成之前的声化是一种外在的、个体的现象,而形声系统形成之后的声化是内在的、成系统的。  相似文献   

7.
汉字形声字中存在孳乳现象。对这类形声孳乳字作谱系分析,能够从“源”上掌握这类字的造字途径和方法;从“流”上理清它们的上古音来源及其语音的历史演变,加深对形声字声符表音准确度问题的理解。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古汉字和古埃及圣书字两种文字中的形声字的声旁,作了共时和历时两个平面的对比。二者在共时平面(总数、表音类化程度、表音功能三个方面)表现出很大的差异,而这些差异是因为两种文字的形声字具有不同的产生机制。古汉字形声字主要是在明确表意的目标下产生的,而古埃及圣书字的形声字是在记音不自足的情况下产生的。然后从语言类型、语音特点和方言三个方面探讨了二者为什么会有不同的形声化机制。最后指出汉字声旁的表意、别义性质是汉字坚持表意路线的重要原因;圣书字形声字声旁的记音性质体现出向拼音文字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9.
汉字形声字中存在草乳现象。对这类形声孽乳字作谱系分析,能够从“源”上掌握这类字的造字途径和方法;从“流”上理清它们的上古音来源及其语音的历史演变,加深对形声字声符表音准确度问题的理解。  相似文献   

10.
汉字作为记录汉语的符号,在与汉语发生联系的同时就获得了记录汉语的音响形式的职能,具有了表音性.汉字靠音符记录汉语的音节,靠意符来跟语素的意义发生联系,既使用属于语素这个层面的字符,又使用表音节的字符,是一种"语素-音节文字".  相似文献   

11.
本文着重论述两个问题:一个是阐述汉字夹用汉语拼音的好处:可以弥补汉字在表音功能上的缺陷;能够对精简汉字起一定的促进作用;统一译名,统一读音,有利于推广普通话,有利于汉语规范化;有利于普及与巩固汉语拼音方案的知识.另一个是提出汉字夹用汉语拼音的试验范围:感叹词、拟声词、助词、音译外来词、生僻字以及口语中有音无字的词.作者认为汉字夹用汉语拼音这种试验是值得提倡的,它既是完善现代汉语记录系统的一项措施,又是《汉语拼音方案》扩大实际应用的一项具体工作.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研究汉字的性质,批评了汉字是表意文字等错误观点,阐述了汉字是指义标音文字。  相似文献   

13.
<正> 二形声化的改革趋向汉字发展应分为三个阶段:象形、指事和会意为初级阶段;假借为中级阶段;形声、转注为高级阶段。象形、指事和会意是初级阶段;它通过"依类象形"的原则创造了象形文字,即"字形表义"字。假借为中级阶段;它是从象形、指事和会意的初级阶段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即通过"同意代替"的原则使"字形表义"字变成了"字音表义"字。黄侃《论学杂著》:"文字根于语言,语言发乎声音。"这种借音表义实即语源义,其它语族的拼音文字正是从这借音表义的直音化的假借阶段走上拼音文字路线的;汉字却没有这样,它通过形声和转注开始向"字形表义"回归。形声、转注为高级阶段;它是从假借的中级阶段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即通过"形声相益"的原则使"字音表义"字变成了"标音衍形"字。其中,转注是给"转声托事"的假借字  相似文献   

14.
我院外语系肖长杰老师,因心脏病突发,于9月24日不幸去世。肖长杰老师是原万县师专副教授,外语系主要创始人之一,他于1944年参加革命,1947年毕业于中央大学英语系。他一生忧国忧民,追求真理,刻苦好学,勤俭朴实,诲人不倦。他在作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利用业余时间,探索汉字二十多年,设计出“汉字标音,及早读写”方案,对儿童作了启蒙教学实验,获1994年四川省教学改革二等奖。后又钻研、发明了《部首──三分──两类──音形通用码》汉字输入系统。此外,在病重期间还在对第三项科研项目进行思考,准备搞出一个外国人学汉语的简便方案,为国家为民族的教育事业工作到最后一分钟。本刊特刊出肖长杰先生生前文章《“汉字标音,及早读写”的设计与实验》一文,以资纪念。  相似文献   

15.
古今汉语语句最基本的节律特点是两字成节,古代汉语尤为明显。为什么会形成这样的特点?汉字起了主要的作用。我在《文字对语言起反作用》一文中阐明文字是记录语言的,但不是消极地记录,它会对语言起制约、阻碍、推动、发展的作用,历史越悠久的文字其作用越明显。当今世界上最“简短明确”的语言是汉语。汉语的“简短明确”,汉字起着重要的作用。世界文字的发展,前人所论是从“图画文字”发展到“形声”字,进而发展到拼音文字。这种分析是片面的,不全符合世界文字发展的现实。以这种思想指导文字改革,必走上片面的道路;以这种思想指导文学语言的发展,必然会造成某些混乱。在中国,目睹近七  相似文献   

16.
汉字表意性最基本的表现形式是象形,汉字象形的方法很多。选取物象不同的取景角度表意;根据不同物象组合摆放的位置表意;借直接可象之形,表无法取象之意。汉字在使用过程中,其象形特点不断变化,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由特定的物形简省转化为一般的代表形。二、部分汉字由象形经演变转化为会意。三、象形的特点逐渐弱化,形声的特点逐渐增强。  相似文献   

17.
汉字形声字中存在孳乳现象.对这类形声孳乳字作谱系分析,能够从"源"上掌握这类字的造字途径和方法;从"流"上理清它们的上古音来源及其语音的历史演变,加深对形声字声符表音准确度问题的理解.  相似文献   

18.
说汉字     
欢欢:最近我对汉字做了些深入研究,增长了不少知识。乐乐:都研究了些啥呀?欢欢:比如说你知道笔画最少的汉字有哪几个吗?乐乐:有“一”啊!欢欢:还有两个呢?乐乐:这还真想不起来!欢欢:还有“乙”和“〇”,共三个!乐乐:哦,那笔画最多的汉字呢?欢欢:常用字中笔画最多的是“矗”字,有24画。乐乐:那哪种偏旁的字最多呢?  相似文献   

19.
汉语、汉字是汉学的载体。汉学是汉语、汉字和汉族智慧的结晶。汉字是表意兼表音的,具有整体性、形象性特点,是朴素辩证方法的产物。汉字难学,但学习汉字的过程,是接受思维系统训练与美育教育的过程。这是中国人聪明的根源。与拼音文字相较,汉字的抽象性不及拼音文字,在思想方法上没有进入形而上学方法,与现代科学无缘了。  相似文献   

20.
本文总结出了利用声符辨别被谐字读音的三种方法:(一)根据语音的系统性原理和语音变化的规律分辨容易误读的形声字;(二)根据半表音声符、不表音声符分布的不平衡性,记少推多,分辨同从一声的形声字;(三)根据基本声符分辨同一谱系的形声字。运用这三种方法,可以辨别不同单字、不同字群、不同字系的汉字的读音,使半表音声符和不表音声符在一定条件下也具有表音声符的功能,大大地提高了声符的表音作用和辨音效能,对推广普通话和加快汉字识字教学的速度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