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由于横断山的阻隔,形成了云南封闭半封闭的地理环境,也因此而形成了人文环境中的意识横断,超稳态的文化结构,多民族杂居带来的文化融合,"慢半拍"的生活节奏和观念意识,形成了云南独特的边地生活和边地意识."民间"不是专指传统农村自然经济为基础的宗法社会,其意义也不在具体的创作题材和创作方法,"民间"所涵盖的意义要广泛得多,它是指一种非权力形态也非知识分子的精英文化形态的文化视界和空间,渗透在作家的写作立场、价值取向、审美风格等方面.从民间吸取生活理想与国家意志所提倡的理想不一样,民间的理想不是外在于现实生活的理想,它是同老百姓在日常生活中所表现出来的乐观主义和对苦难的深刻理解联系在一起.  相似文献   

2.
剪纸在中国民间是最具普遍性、广泛性、象征性的一种艺术形态,吉祥剪纸是一种观念艺术,也可以说是一种民俗生活的实现.在文字产生之前人们是用剪纸的方式把一些文化内涵流传到了现代,因而剪纸的价值远远超出了剪纸本身的意义和价值.动物图形寓意是民间剪纸的一种题材,它的存在反映了人们长期形成的观念和意识.民间剪纸里的动物图形所包含的寓意是通过象征、比喻、谐音等形式来表达的.  相似文献   

3.
陈涛 《枣庄师专学报》2008,25(4):133-134
中国民间美术的审美意蕴直接秉承的原始艺术的混合性特征。与人们的生活原则相重合。造型意识的潜入使得民间美术成为一种独立的物质文化形态。它促进了人的本质力量的新的显现和人的存在的新的充实,既创造了一个人化的世界,又完善了一个“化人”的世界。这就是民间美术中审美意蕴的文化本质。  相似文献   

4.
90年代小说创作中的民间意识,主要有几种体现方式:一是历史叙述中所表现的民间意识;二是理想主义话语中的民间意识;三是都市化表达中的民间意识。作家以民间为基点,关注民间日常生活,营造精神家园与学理想,对物质时代人的存在状态和化存在状态表现出深切的思考与关注,体现知识分子的人精神与道德理想。  相似文献   

5.
张炜小说中的男性形象有明显的“二元对立”特征 ,在成功地塑造了一大批邪恶的犬儒及流氓无产者的同时 ,也塑造了一批具有正义和理想精神的英雄形象 ,小说从民间立场出发而不是从通行的意识形态出发所塑造的“革命”与“反革命”形象体现了作家的理性思考与人文关怀。  相似文献   

6.
刘宇 《镇江高专学报》1997,(1):60-64,70
信仰,指人们对某种观念、意识、主张的极度信服与尊重,并以此作为自己思维和行动的准则.本文所说的信仰,不是指对共产主义或资本主义的政治信仰,也不是对基督教、佛教、伊斯兰教的宗教信仰,而是民间信仰.对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的民间信仰习俗进行探讨,是我国文化史上一个有趣且有意义的课题,笔者仅就我国民间信仰习俗的地域特色作初步研究,以填补目前国内这一方面研究的空白.  相似文献   

7.
以云南诺邓井出现的私盐问题为例,讨论了在国家垄断制度下,国家主流意识与民间观念存在的差距,反映了处于弱势的民间权力,在民众生存动力以及经济利益的驱使下,通过各种不同方式显示自己的力量,并形成了与国家垄断制度相对抗的、民间达成共识的习俗惯制。  相似文献   

8.
对《厚土》进行了回顾并重新解读,指出它的立意在于“土”,并分析了“土”的表现形态:民间文化传统和民间生活方式。在此基础上看到作者表现出的大爱。  相似文献   

9.
在当代文坛,汤世杰被视为与写新疆的周涛、写西藏的赵丽华齐名的优秀的边地散文作家。汤世杰的边地散文以云南滇西一带的大理、丽江、保山、德宏、香格里拉等地为书写对象,在描写各地优美壮丽的自然风光、神秘独特的民族风情的同时,注意挖掘和表现边地的文化内蕴,具有浓郁的边地文化色彩。在近年来出版的《灵息吹拂》《在高黎贡在》等散文中,更表现出越来越明显的生态意识,表现了作家对人文云南、自然云南的进一步关注。  相似文献   

10.
余华 《今日科技》2009,(12):15-17
科学是一种态度,也是一种精神。或许我们有时候都很难回答什么是科学,但我们确信它的力量,它的奥秘是无穷的,是值得我们所追求、所渴望、所得到的。过去科学对应于自然领域的知识,而现在科学已经扩展、引用至社会、思维等领域。因此,我们看得到的是一种科学,看不到的更是一种“科学”。虽然《浙江青年在京创办民问科学节》的标题很简洁,但作者以小见大,通过这样“微小”的民间举动,诠释着科学的精神和力量,从而升华了当事人为科学理想所做的坚守和努力,更展现了一名普通浙江人的精神境界。  相似文献   

11.
本文认为汪曾祺小说的“民间叙事”受他追求的“正统品格”的影响,表现为以下三点:一、传统视角关照下的乡村人物的言说潜藏着传统知识分子“精英化”的审美心态;二、传统的价值取向和思想使汪曾祺小说侧重于表现中华民族的美好人生。三、诗意模式的建构传达了诗性写意的中国传统审美情趣。因而传统化的民间成了他的精英意识的栖居地。  相似文献   

12.
李娟的“羊道”系列是新世纪以来非虚构写作潮流的重要代表作品。她表现了边地牧民的人物性格与风俗习惯,以及边地动物的生活百态等。日常生活作为一种重要的创作方法,拉近了边地与中、东部地区的距离,打破了读者与边地之间的隔阂,也代表着一种谦虚、真诚的写作态度,是抵达真实的一种途径。李娟在描写边地日常生活的背后,对现代化进程中边地人与自然的命运进行了深度反思。  相似文献   

13.
当传统在现代的冲击下与日常生活发生脱节时,人们往往通过保护一些过去留下的丈化遗产,试图留住传统,加固文化记忆。礼贤城隍庙原本是个民间宗教场所,但在它被列为当地的文物保护单位之后,这里也变成了一个当地人寄托怀古之情和确认文化身份的公共场所,也就是一个浓缩了当地历史和区域文化的“记忆之所”。复兴后的城隍庙会,也不再是纯粹的宗教性节日,而变成了一种带有象征性和表演性的当地文化资本。认识到城隍庙的这一功能演变,当事人及主管部门应抛开各种政治包袱,尽力去挖掘和恢复传统的民间信仰文化,让这些物质的和非物质的文化遗产能在新的文化语境中重放光彩。  相似文献   

14.
对于民间美术图案的研究由来已久,人们已充分重视到它的美学内涵,它所蕴含的民族心理素质和精神素质反映了民间质朴的审美观念,同时其美学价值正寓于实用价值之中,这种美学价值与实用价值的完美结合,正是民间美术的一大特色,也是进一步探讨其文化价值的意义所在.  相似文献   

15.
多声部音乐是音乐艺术的高级形武,它的产生是人类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一项伟大的创举。无论是复调性或是主调性多声部音乐都始发于民间,它既不是与生俱来,也非某些人的创造,它是千百年来人类共同劳动、生活的产物。  相似文献   

16.
对于民间美术图案的研究由来已久,人们已充分重视到它的美学内涵,它所蕴含的民族心理素质和精神素质反映了民间质朴的审美观念,同时其美学价值正寓于实用价值之中,这种美学价值与实用价值的完美结合,正是民间美术的一大特色,也是进一步探讨其文化价值的意义所在。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农村民间金融对农户和农村中小企业的融资、农村金融市场的完善和农村经济的发展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也因融资利率较高、缺乏有效担保、融资期限短等因素而极易形成风险,进而影响社会稳定。因而,政府在选择自己的行为上不能单纯将农村民间金融定位在“好与坏”的是非判断上,而是要引导和规范农村民间金融健康发展,使其更好地服务于农村经济。  相似文献   

18.
试论李佩甫笔下的反叛一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佩甫的小说在继承批判“国民性”传统的同时 ,也重在发掘乡土民间本身以藏污纳垢形态表现出来的反抗内容。在他的小说里主要出现了三种类型的反抗者。尽管有种种局限 ,但他们在反叛过程中所体现的、未曾被这块土地性格驯服的桀骜之气 ,始终是值得我们赞美的 ,也是探索民间现代出路的根本所在。  相似文献   

19.
广西独特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其“边地”属性,在边地与边地之间、边地内部各民族之间的互动过程中,形成了混杂、多元的文学地理境况。谢夷珊的行走足迹遍及多个国家、地区,在自身文化与世界多民族文化交流、碰撞、融合的过程中,书写世界各地原始、奇特的自然景观和丰富、淳朴的人文景观,赋予了诗歌内容“世界”写作特征。来自世界多个地域、多种民族和多样文化的边地诗歌,展现出边地的异域性、差异性书写特征,为当代文学带来了新的观看视角,也为21世纪广西诗歌创作带来了启发。  相似文献   

20.
吴勇 《奇闻怪事》2005,(1):11-13
接受美学认为:作为文学文本,它虽然已经有了一个固定不变的框架结构,但它不是一种封闭的完整形态,而是一种开放的未完成的形态,一种期待形态,其中还有许多意义未定的点和空白点召唤着读者,期待读者用自己的审美经验将他们具体化、现实化。小学语文教材,尽管它不能侪身于“文学文本”的范畴,但是它仍然属于阅读文本,因此它同样具备“开放”、“期待”的形态,这为“童化”开发提供了可能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