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十五”以来.合肥工业大学科研与产业工作在国家关于经济、教育、科技体制改革一系列方针政策指引下.坚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立足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求.结合学校学科建设与人才资源.调动全校师生从事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的积极性.取得了可喜成绩。  相似文献   

2.
《遵义科技》2006,34(4):I0003
“十五”以来,我市依靠科技创新,优化工业经济结构.提升工业经济水平,做大工业经济总量.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十五”期间,我市工业经济持续保持了两位数以上的增长。全市规模工业增加值首次突破100亿元,是我市工业经济在“十五”时期实现总量突破的重要标志,跃上了一个新台阶。  相似文献   

3.
宁夏农林科学院创新成果转化模式提升服务『三农』能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十五”以来,宁夏通过实施“8613”农业科技工程、科技特派员科技创业行动、优势特色农产品科技示范园区建设等项目,全区农业结构不断优化,农产品质量得到初步改善,农民收入稳步增长,农业科技对推动全区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宁夏农林科学院作为全区  相似文献   

4.
在全国经济特别是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日益加速的今天,江西经济有了长足的进步,媒体上叫“江西现象”,周边省市称之“江西旋风”,江西省科技厅如何利用自己的优势,为华东区域经济的发展做出更大贡献?改革开放以来,江西的传统行业(比如陶瓷制造业、矿产行业)依然具有强大的影响力,随着竞争的越来越激烈,如何运用科技手段保持住它们的优势地位?江西省科技工作的主要困难在哪些方面?带着这些问题,本刊记者专访了江西省科技厅厅长李国强。 李国强畅谈了江西省科技工作的规划、具体做法、主要困难等问题,在与记者的交谈中,他不止一次提到:“如果把长三角、珠三角、闽三角加上江西作为一个扇面来看的话,江西就是这个大扇面的‘圆心’”。其实以记者看来,如果把长三角、珠三角、闽三角这三个大三角看成一张弓的话,江西就是这张弓的弓弦,经济如果是一支箭,科技就是这支箭的拉动力。箭在弦上,面对新的机遇和挑战,江西只待弯弓射大雕!  相似文献   

5.
《辽宁科技参考》2006,(1):17-20
充分认识“十五”以来全省科技工作取得的成绩,增强支撑和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的信心和动力 “十五”时期.是我省经济和社会发展史上极不平凡的时期,这个时期是我省摆脱困境走上全面振兴之路的重要时期,也是我省迎接重大战略机遇期和新科技革命的起步时期,科技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大。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6.
《今日科技》2006,(3):68-68
“十五”期间.洞头县科技事业紧紧围绕建设“海上花园”、“海洋经济强县”的奋斗目标,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推进“科教兴县”战略。实施“科技兴海”工程.取得了较大成效.为全县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提供了科技支撑和保障。  相似文献   

7.
2006年,是“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过去的一年,作为“十五”计划的收尾之年,在“十五”计划即将完成之际,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十一五”规划的建议,确定了“十一五”期间经济、科技发展的新方向和新思路,明确提出将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科学技术发展的战略基点和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全面提高自主科技创新能力,努力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科技创新之路。“十五”期间,我国高等院校科研与科技产业工作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就,创新体系建设进一步加强,拔尖创新人才和创新团队不断涌现,取得了一批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的标志性创新成果。为此,在“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本刊拟以专题报道的形式,全面总结、回顾“十五”期间全国高校科研与科技产业工作中积累的有益经验、重大成果及成功模式,以期对全国高校做好“十一五”期间的科研与科技产业工作提供充分借鉴。  相似文献   

8.
2001年是新世纪的开端,也是“十五”计划实施的第一年,开好局、起好步关系重大。浙江省科技工作的总体要求是,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和省委十届五次全会精神,以“创新、产业化”为指导方针,以加快建设“科技强省”为目标,力求在高新技术产业化、科技体制改革、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科技发展环境建设等方面要取得重大进展,努力实现技术和社会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为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和经济结构的调整提供强大动力,推动我省现代化建设。 一、抓载体建设,促“天堂硅谷”创建 一是围绕“明确目标、扩大规模、加快引进、强化孵化、营造环境”的要求,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建设。对高新  相似文献   

9.
2006年.是“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过去的一年.作为“十五”计划的收尾之年.在“十五”计划即将完成之际,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十一五”规划的建议.确定了“十一五”期间经济,科技发展的新方向和新思路.明确提出将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科学技术发展的战略基点和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全面提高自主科技创新能力.努力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科技创新之路. “十五”期间.我国高等院校科研与科技产业工作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就.创新体系建设进一步加强,拔尖创新人才和创新团队不断涌现.取得了一批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的标志性创新成果。为此.在“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本刊拟以专题报道的形式.全面总结.回顾“十五”期间全国高校科研与科技产业工作中积累的有益经验、重大成果及成功模式.以期对全国高校做好“十一五”期间的科研与科技产业工作提供充分借鉴。[编者按]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十五”计划的建议》进一步明确了发展是“十五”期间的主题,这是一切工作的中心。改革开放以来,江西省的经济发展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面对世界经济强手的竞争,东部发展加快和西部大开发的新形势,要解决经济结构不合理、综合竞争力不强、工业化滞后等困难和问题,必须确立新的发展思路,紧扣“发展”主题,打破常规,保持较快的发展速度。要实现经济和技术跨越式发展,离不开科技进步这个强大动力的支撑,离不开代表科技进步重要力量的民营科技企业  相似文献   

11.
“十五“以来,合肥工业大学科研与产业工作在国家关于经济、教育、科技体制改革一系列方针政策指引下,坚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立足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求,结合学校学科建设与人才资源,调动全校师生从事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的积极性,取得了可喜成绩.……  相似文献   

12.
李红 《临沧科技》2007,(1):12-14
“十五”以来,在县委、政府的领导和省、市科技厅、局的关心支持下,凤庆科技工作围绕“十五”科技发展计划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战略目标,认真贯彻“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必须面向经济建设”的科技方针,以改革和创新为动力,全面实施科教兴县和可持续发展战略,有力地推动了凤庆经济社会的协调快速发展。2005年全县GDP达12.78亿元,比“九五”末增长71%,年均递增10%;财政收入持续稳定增长,达7882万元,比“九五”末增长26.66%;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326元.比“九五”末增长624元,增88.88%,年均递增13.56%。  相似文献   

13.
《定西科技》2006,(1):21-22
“十五”以来,渭源县科技工作紧紧围绕西部大开发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和科教兴县战略的实施,面向农业、农村和农民,把实施科技成果开发与应用计划、科技精品开发计划、科技创新基地建设计划、科技创新人才培养计划.增强科技创新能力作为科技工作的重点,以《科技目标管理责任书》和科技项目建设为切入点积极开展工作,努力运用科技手段解决全县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相似文献   

14.
《遵义科技》2006,34(1):27-31
“十五”期问,我县科技工作坚持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为指导思想,紧紧围绕全县“三化一强”建设目标,大力实施“科教兴县”战略,积极推动科技与经济的结合,科技进步在经济增长中的贡献份额不断提高,科技事业自身也得到长足的发展,科技的进步推动了全县社会经济健康快速发展,现将“十五”期问我县的科技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5.
“十五”以来,我国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步伐日益加快,一些科技创新的领衔单位,都喊出了要“顶天立地”的发展目标,可谓科技创新百舸争流、不进则退、时不我待。面对如此形势,东北农业大学在国家科技发展规划和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框架指引下,把科技发展的着力点放在了“上循国家发展战略,下应‘三农’需求”,全力提升科技创新发展能力,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上,  相似文献   

16.
“十五”期间,华东理工大学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下,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贯穿以人为本思想,紧紧围绕国家发展重大战略需求,创新科研体制与机制,以提高科技创新能力为主线,整合、优化资源配置,凝练学科方向,走出了一条产学研结合、特色鲜明的强校之路。瞄准国家战略加强科技创新“十五”以来,学校以承担国家重大科技计划为纽带,加强与企业间的产学研联盟,进行技术研发和技术转移,实现了为国民经济建设服务和学校学科发展的“双赢”战略。学校积极推动基础研究与国家目标相结合,在一些重要基础科学前沿方面取得了创新成果,…  相似文献   

17.
何萍 《遵义科技》2006,34(1):4-8
“十五”以来,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省科技厅等有关部门的关心指导下,我市各级各有关部门始终坚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深入贯彻“经济建设必须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必须面向经济建设”的科技工作方针,大力实施“科教兴遵”和“人才强市”战略,以构建区域创新体系为主线,以科技创新为动力,全力推动全市科技进步和促进科技与经济的紧密结合,促进了全市经济社会快速、健康、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8.
“十五”以来,淮北市科技局紧紧围绕实施《淮北市科技发展“十五”计划纲要》和高新技术产业、农业、社会发展领域科技发展计划,采取“五路并进”的措施,推动全市科技成果的转化工作,使全市科技进步对经济的贡献率以年递增2%的速度向上攀升。  相似文献   

19.
一、总体思路 遵循“经济建设必须依 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工作 必须面向经济建设,努力攀登科技高 峰”的方针,紧密围绕国民经济和社会 发展总目标,贯彻落实科教兴国战略, 着力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进一步深 化科技体制改革,促进科技自身发展以 及科技与经济的结合,提高我国的科技 水平和持续创新能力。 二、重点工作 1.着手制定全国科技发展“十五” 计划和2015年远景规划。根据党的十 五大确立的“科教兴国”战略总体部署, 围绕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目 标和需求,着手组织制定全国科技发展 “十五”计划和今后15年规划。重点以 邓小平经济科技理论及社会主义现代 化三步走的战略为指导,抓住发展经济  相似文献   

20.
《定西科技》2006,(1):25-26
“十五”以来.岷县科技工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经济社会发展总目标,深化管理体制改革,开展科技合作与交流,积极推进科技创新与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