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鲤鱼肠道内绦虫感染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4年3月,对湖南省桃源陬市养殖鲤鱼体内绦虫的感染进行了初步研究.发现其肠道内寄生有4种绦虫,即:中华许氏绦虫、日本许氏绦虫、短颈鲤蠢绦虫和微小鲤蠢绦虫,这四种绦虫的感染率分别为37.1%、25.7%、14.3%、11.4%;感染强度分别为2.6、2.6、1.9、20.5.体长大于24cm的鲤鱼对中华许氏绦虫和微小鲤蠢绦虫的感染率随体长增加而升高,而鲤鱼对日本许氏绦虫和短颈鲤蠢绦虫的感染率在体长为24~26cm段内为最高,大于26cm的个体则随体长增加而有所波动.四种绦虫对鲤鱼的丰满度存在显著性影响(P<0.05),感染鱼的丰满度平均下降了14.34%.  相似文献   

2.
报道检获于厦门海域赤虹(Dasyatis akajei)肠道中的四叶目叶槽科蔷薇属叶枕蔷薇绦虫Rhodobothrium pulvinatum Linton 1889,经鉴定比较。为我国鱼类绦虫属的新记录.本次共剖检赤虹46尾.阳性2尾.感染率为4.3%。感染强度为5~7条/尾.并对所获虫体进行了描述.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石家庄市宠物市场仓鼠中绦虫的寄生情况及鉴定寄生虫物种分类,随机从宠物市场购买21只仓鼠并进行解剖,并对肠道寄生虫进行形态学、分子生物学鉴定及遗传进化分析.结果表明:21只仓鼠中9只感染绦虫(感染率达42.9%),每条虫体结构相似,均具有吸盘、吻突、颈节和孕节等结构.ITS,COI和18S基因与短膜壳绦虫(Hymenolepis nana)序列相似性分别达100%,100%与99%,遗传进化分析发现该绦虫与膜壳属绦虫处于同一分支上.说明石家庄市仓鼠普遍感染短膜壳绦虫,应引起饲养人员的重视,加强日常管理.  相似文献   

4.
作者自1958-1983年来从福建15个县市共采集鉴定家鸡绦虫计3科7属12种,其中3种为我国新纪录,另有一种形态特殊暂不定种。各种均按福建省标本分别简要描述鉴别特征。对福建省鸡绦虫区系作了对比讨论,并对我国山东瑞氏绦虫经形态比较后,疑是棘盘瑞氏绦虫的同种异名。  相似文献   

5.
剖检厦门,龙海和福州三地区淡,海水鱼类25种970尾,其中7种164尾有绦虫感染,感染率16.90%,经鉴定有11种绦虫,隶于5目6科9属,含1新种,寄生在鲤鱼肠道中定为厦门曾氏绦虫,并对其描述,有3个未定种,虫体标本保存在厦门大学寄生动物研究室。  相似文献   

6.
福建几种鱼类绦虫记述和我国鱼类绦虫名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鱼类被绦虫寄生致病是常见的一类鱼病。绦虫成虫和幼虫都可寄生为害。幼虫寄生于鱼类腹腔内,压迫宿主的消化管、肝、脾、性腺等内脏器官,使其萎缩,损害正常机能;成虫寄生于肠道内,吸收营养,或头部钻进肠粘膜细胞破坏肠组织,或多数虫体密集造成肠阻塞,妨碍鱼的摄食消化,使鱼体消瘦,造成经济损失。我国对于鱼类绦虫的研究,首先是曾省(1933)在山东青岛、济南报告鱼类绦虫12种。徐锡藩(1935,1936)对我国动物绦虫作了  相似文献   

7.
对9条广东某野生动物急救中心死亡的巨蜥开展寄生虫调查,共发现4种线虫、1种蜱和1种绦虫。其中寄生于胃肠道的Kalicephalus schadi、K.guangdongens和Tanqua tiara的感染率分别为88.89%、55.56%和22.22%,感染强度分别为116(8~612)、23(8~49)和37(2~72);寄生于横膈膜、浆膜的双三齿丝虫(Diplotriana tricusp is)的感染率达66.67%,感染强度为7(2~11);外寄生虫巨蜥盲花蜱(Aponomma lucasi)的感染率为88.89%,感染强度为25(5~43);肠道绦虫(未定种)的感染率为55.56%,感染强度为88(1~260)。  相似文献   

8.
目的:初步了解大理市小兽类哺乳动物膜壳绦虫感染的情况。方法:采用鼠笼、鼠夹及电子捕鼠器捕捉小兽,检查膜壳绦虫感染情况。结果:共捕获小兽1132只,分属3目6科13属23种,以齐氏姬鼠和褐家鼠为常见种,分别占21.11%和20.67%;感染小兽143只,分属3目13种,感染率12.63%,其中以卡氏小鼠、中华姬鼠及齐氏姬鼠和赤腹松鼠感染率较高,分别为42.22%、30.88%、16.74%和14.29%。结论:大理市小兽类膜壳绦虫感染较普遍,预防和控制人体膜克绦虫病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9.
福建假叶绦虫形态和生活史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引言绦虫中的假叶绦虫目(Pseudophyllidea Carus 1863)的代表种类在早期欧洲生物学者著述中已有记录。林那氏(1758)的自然系统(Systema Naturae)已记有阔节裂头绦虫,称为 Taenialata.到了十九世纪中叶本类绦虫增至五属。一百多年以来,学者们又增加许多新种属,到了现在本目已含有七科,成为绦虫纲中重要组成的部分了。本目绦虫在形态及宿主适应方面是多样的。有自单节片演化为多节片的中间形式,有寄生在水生脊椎动物和寄生在陆生脊椎动物的各种类,形态生活史的比较可看出该类蠕虫演化的各阶段,在绦虫系统发生的问题上是富有意义的。假叶绦虫的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河南省不同洞穴蝙蝠的调查,发现有1属3种绦虫寄生于2种蝙蝠消化道内.商城县和桐柏县普通长翼蝠消化道内寄生的是台湾蝙蝠绦虫,济源市和桐柏县马铁菊头蝠消化道内寄生的分别是蝙垦丁蝠绦虫和东北蝙蝠绦虫.该3种蝙蝠绦虫是河南省的首次报道,其中东北蝙蝠绦虫为我国新纪录种.  相似文献   

11.
1996年8月,作者在宁夏回族自治区盐池滩羊选育场,盐池县大水坑镇屠宰场以及吴忠市等地考察牛羊裸头科绦虫病原流行情况,调查表明滩羊场羊群粪检裸头绦虫卵自然感染率20.8%(64/307),屠宰场剖检羊小肠裸头绦虫自然感染率11.7%(38/326).绦虫种类为曲子宫绦虫感染率57.9%(22/38),扩张莫氏绦虫31.6%(12/38),无卵黄腺绦虫自然感染率23.7%(9/38).用盖氏曲子宫绦虫和中点无卵黄腺绦虫成熟孕节人工感染草场地螨,在室温条件下培养3~45天后陆续剖检,均未查出绦虫幼虫,剖检牛小肠145条,全部未查到绦虫阳性,剖检当地草场裸头绦虫中间宿主超肋甲螨(Scheloribateschauhani)以及部分蚂蚁和蚱蜢均未找到绦虫幼虫.  相似文献   

12.
<正> 对寄生于人和动物体内绦虫卵内六钩蚴的孵出问题,许多学者进行了研究。1954年 S_1lyerman 报告了牛肉绦虫的74%的六钩蚴可使其活动。1960年 Jones 等介绍了水泡绦虫的卿出。1962年 Berntzen 和 Voge 作了短膜壳绦虫和 Citelli 膜壳绦虫在体外的孵出。1965年 Be-rntzen 和 Voge 叙述了四种膜壳绦虫的六钩蚴对孵出的需要,并且注意到膜壳属的四种绦虫的每一种对体外孵出的需要有着轻微的不同。1963年 Smyth 提出了对于卵膜破裂和六钩蚴的  相似文献   

13.
寄生在鲫鱼(Carassius auratus L.)腹腔内的舌状绦虫(Ligulid tapeworams)引起鱼类血液病理学的变化,前人已作过一些研究。近年来,Hoole,D.和Arme,C.(1982)对寄生舌状绦虫裂头蚴的拟鲤(R.rutilus)的血细胞作了超微结构变化的研究.本文就双线绦虫(Digramma sp.)裂头蚴侵入鲫鱼腹腔以后,使寄主血相产生病变,出现贫血症兆,依据血液参数的改变确定本病的诊断特征.  相似文献   

14.
记述采自云南保山市张明山灰头鹦鹉及黄胸织布鸟肠道的两种绦虫:赛尼苛氏绦虫Cotugniasei及雀形双子宫绦虫Biuterinapaserina.这两种绦虫在我国的分布均为首次记录,且宿主均为新记录  相似文献   

15.
1992年在福建省龙岩市解剖52只圈养麻鸭,检出寄生蠕虫9种,感染率分别为:鸭对体吸虫3.85%、宫川棘口吸虫3.85%、似椎低颈吸虫1.92%、细背孔吸虫1.92%、分歧单睾绦虫5.77%、美丽膜壳绦虫13.46%、冠双盔绦虫3.85%、鸭瓣口线虫5.77%、裂刺四棱线虫48.08%,总感染率为 61.54%,平均感染强度为11.75条,其中以裂刺四棱线虫最高。该群落中寄生蠕虫分布型有5种为聚集分布,4种为随机分布。优势种为裂刺四棱线虫,辅优势种为美丽膜壳绦虫和分歧单睾绦虫。优势度和感染指数亦以裂刺四棱线虫为最高。群落中的两两种对间显著亲和与正关联的种对有1对(P<0.01),负关联达显著水平的有7对(P<0.05)。  相似文献   

16.
本文描述武夷山三港一带鸟类绦虫三种:副子宫绦虫未定种、树鹊无钩带绦虫及直吻膜壳绦虫,后二者及其宿主均为我国新记录.  相似文献   

17.
细薄膜壳绦虫广布世界各地,常见寄生鸭和鹅。印度、日本、意大利、苏联及波兰等均有报告。国内林宇光(1959)首次描述本虫。国外报告多种剑水蚤、介虫等甲壳类可充当其中间宿主(Blanchard,1891;Mrazek,1891;Daday,1900;Linder,1921;Joyeux,1930等)。但国内有关本虫的生活史研究至今尚未见报告。作者进行本项研究,目的是观察研究本虫幼虫在中间宿主体内的发育规律,了解我省鸭、鹅感染本虫的途径和传染媒介的种  相似文献   

18.
1993年4-6月,作者到武夷山采集鸟类绦虫标本,共采到7种绦虫,其中1新种-八哥美氏绦虫(Mayhewia acridotheris n.sp.)、1种国内新记录-大钩饰圈绦虫。另有中华萎吻绦虫的一个新宿主记录-白脊令和少燕角绦虫的新缩主家燕。  相似文献   

19.
在20~30.5℃条件下,阿尔泰裂睾绦虫虫卵发育为成熟拟囊尾蚴需要75d(包括1~13℃自然条件下12d),拟囊尾蚴为短尾型,超氏菌甲螨(Scheloribates chauhani)、小型菌甲螨(S.sp)、弗金大翼甲螨(Galumna virginiensis)、小型大翼甲螨(G.sp.)等四种地螨均可作为中间宿主。  相似文献   

20.
应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方法对内蒙古部分地区猪场的182份猪血清进行猪圆环病毒2型(PCV-2)感染的抗体检测,其中包括母猪、种公猪、哺乳仔猪、生长育肥猪、保育猪.平均阳性感染率为39.6%(72/182),母猪阳性感染率为44.9%(22/49),种公猪阳性感染率为73.7%(14/19),生长育肥猪阳性感染率为38.8%(19/49),保育猪阳性感染率为40.5%(17/42),哺乳仔猪全部为阴性(15).实验检测结果证实,内蒙古地区养猪场存在猪圆环病毒II型(PCV-2)感染,而且比较严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