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 毫秒
1.
全球变化科学的发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符淙斌 《科学》2000,52(6):3-5
  相似文献   

2.
全球变化研究十年新进展   总被引:81,自引:0,他引:81  
张志强  孙成权 《科学通报》1999,44(5):464-477
在简述国际全球变化研究计划体系的基础上,从全球气候变化研究、全球生态系统变化(地图和生物圈变化)研究、全球变化对人类的影响研究、人类减缓全球变化的策略研究等4个方面概括总结了国际全球变化研究的若干重要进展,并涉及到了我国在有关领域的研究情况,最后特别指出了全球变化科学是可持续发展的科学依据,全球变化科学研究在人类的发展观从工业文明的发展观向生态文明的发展观的转变中、在环境安全保护与环境外交中都具有  相似文献   

3.
全球环境变化、影响及其国际行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闫国东  康建成 《科学》2007,59(5):16-19
工业革命以来,随着地球上人口的大幅增长,资源大量消耗,污染物大量排放,地球环境正在改变,严重影响着人类的生存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其中,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变化和土地荒漠化已经成为影响当今世界最突出的环境问题。  相似文献   

4.
全球变化与气候-植被分类研究和展望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周广胜  王玉辉 《科学通报》1999,44(24):2587-2593
对全球变化与陆地生态系统关系研究的核心问题--气候-植被关系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和讨论,指出气候-植被分类研究3个阶段的特点:(1)以现实自然植被类型与气候相关性为特征的气候-植被分类研究;(2)以对植物生理活动具有明显限制作用的气候因子为指标气候-植被分类研究;(3)综合反映植被的结构和功能变化的气候-植被分类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全球变化背景下中国气候-植被分类研究的方向,并强调了气候-植被分  相似文献   

5.
近百年全球平均气温变化的物理模式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石广玉  郭建东  樊小标  王令霞 《科学通报》1996,41(18):1681-1684
观测表明:最近一个多世纪以来,全球平均地面气温已经上升了0.62℃。这种上升被广泛认为是CO_2,CH_4,N_2O和CFCs等大气温室气体(GHGs)浓度增加的结果(例如,见文献[2]。但是,事实上至少有两个气候自然变化因子,即火山气溶胶和太阳活动,加在人类活动引起的变化之上,这很可能混淆我们对观测到的气温记录的解释。因此,如果我们能够了解自然变化因子对气候的影响,必将有助于解释和理解人类活动引起的气候变化。  相似文献   

6.
陆龙骅  卞林根 《自然杂志》2008,30(5):262-266
南极和北极是地球上的气候敏感地区,也是多个国际计划研究全球气候变化的关键地区。极地包含了大气、海洋、陆地、冰雪和生物等多圈层相互作用的全部过程,在全球气候的形成和变化中有重要的作用。极地大气科学考察与研究是极地科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到2008年初,我国自主组织了24次南极考察,2次北冰洋考察和4次北极站考察;建成了南极长城站、中山站和北极黄河站,并在南极冰盖设置了5个无人自动气象站;开展了有关极地大气科学与全球变化的研究。在南北极地区,进一步加强国际合作,继续监测包括近地面温度在内的大气要素的变化,提高极地气象业务水平;拓展极地气象业务和大气科学考察研究领域,积极获取气候代用资料;进一步量化和认识极地在全球变化中的作用,及其对我国天气气候和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建立完善极地大气科学研究体系,提高极地大气科学研究水平,仍是我国极地大气科学与全球变化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  相似文献   

7.
颜其德 《科学》2005,57(3):14-17
北极并不仅限于北极点,通常称北极地区,是指地球北极圈(北纬66°33')以北的广大区域,包括北冰洋的绝大部分水域、格陵兰岛、冰岛等岛屿以及欧亚大陆、北美大陆的北部地区.总面积约2 200万公里2,其中陆地面积约800万公里2,北冰洋面积约1 470万公里2.北冰洋是由环北极的欧洲、亚洲和北美洲的大陆所包围、近于封闭的冰冻海洋,为世界第4大洋,有许多边缘海,如挪威海、格陵兰海、巴伦支海、喀拉海、拉普捷夫海、东西伯利亚海、楚科奇海和波弗特海等.  相似文献   

8.
极地大气科学考察与全球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南极和北极是地球上的气候敏感地区,也是多个国际计划研究全球气候变化的关键地区.极地包含了大气、海洋、陆地、冰雪和生物等多圈层相互作用的全部过程,在全球气候的形成和变化中有重要的作用.极地大气科学考察与研究是极地科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到2008年初,我国自主组织了24次南极考察,2次北冰洋考察和4次北极站考察;建成了南极长城站、中山站和北极黄河站,并在南极冰盖设置了5个无人自动气象站;开展了有关极地大气科学与全球变化的研究.在南北极地区.进一步加强国际合作,继续监测包括近地面温度在内的大气要素的变化,提高极地气象业务水平;拓展极地气象业务和大气科学考察研究领域,积极获取气候代用资料;进一步量化和认识极地在全球变化中的作用,及其对我国天气气候和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建立完善极地大气科学研究体系,提高极地大气科学研究水平,仍是我国极地大气科学与全球变化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  相似文献   

9.
由于20世纪90年代是有记载以来全球气温最高的年份,就使得“人类活动对自然的影响”这一问题成了研究热点。但是从有记载的年代起,大气就已经不断地被温室气体污染,所以对于引起20世纪气温剧变的原因很难简单确定。不过我们可以在不考虑现代人类影响的情况下,看一看变暖的20世纪之前的1000年里气温是如何变化的呢?表面看来,答案可能很简单,20世纪变暖之前是一个“小冰期”,再向前就是所谓的“中世纪变暖期”了。不过要深入探讨这个问题,那么答案就不仅仅是这么简单了,还有很多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 莱姆是第一个提…  相似文献   

10.
全球变化下的地下生态学: 问题与展望   总被引:60,自引:0,他引:60  
贺金生  王政权  方精云 《科学通报》2004,49(13):1226-1233
生态学100多年的探索和发展主要集中在地上部分. 然而, 当今的生态学家已经越来越强烈地认识到, 鲜为人知的地下部分已成为生态系统结构、功能与过程研究中最不确定的因素, 因而严重制约着生态系统与全球变化研究的理论拓展. 自1990年代后期以来, 伴随着全球生态学研究的深入, 一个新兴的生态学领域——地下生态学(belowground ecology)开始形成, 并得到了快速发展. 地下生态学从不同学科层次探索地下部分的结构、功能、过程以及与地上部分的关系, 并特别关注其对全球变化的响应. 它的研究对象包括植物根系、地下动物和土壤微生物. 分析了生态系统地上和地下部分的关联、根系生态、根系生物地理, 以及地下生物多样性等方面的主要研究进展和亟待解决的问题, 着重评述地下过程对全球变化响应的若干理论问题, 指出地下生态学将是21 世纪生态学的重要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1.
12.
科学技术史功能新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增建 《大自然探索》1995,14(1):119-123
木文研究科学技术史的社会功能,提出了一些新的见解。文章还结合当前社会实际,就开展科技史的教育和研究对我国文化建设所具有的重大意义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张涛光 《大自然探索》1997,16(1):122-127
中国古代技术体系以农业生产,交运为两个中心的多元结构形成于春秋战国时期,秦汉至南北朝时期有了很大的发展,隋唐以后有了较大的演化,变成中心越来越模糊的多元多层次结构。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因原理出发,探索了数学和物理学出现的趋同效应,研究了科学中的“趋同效应”和“同源辐散”,同时用模糊数学做了研究,并把“趋同效应”和“同源辐散”用在与科研中方法关系和新途径探索上,提出了创造性科研应重视的新的研究途径,得出了一些对创造性科研很有益的新结论。  相似文献   

15.
本文考察了近代科学在中国的移植过程,指出在中国传统文化氛围中,特定的价值取向对科学传播的阻碍作用。  相似文献   

16.
17.
《自然与人》2010,(4):1-1
"明日科技之星——开放式学生论坛",是上海市"百万青少年争创‘明日科技之星’评选活动"的系列活动之一,旨在进一步扩大上海市青少年“明日科技之星”评选活动的参与度和受众面,搭建学生交流与展示的平台,鼓励更多的青少年关注科技创新,参与自主创新,感受创新成果,营造创新文化氛围。  相似文献   

18.
本文在合理界定交叉学科概念基础上,立足分子生物学发生的史实.运用科学认识论的相关原理,从哲学、科学背景等外源域,科学主体的知识储备、创新意识、臻美心态等内生域,以及外源内生化方位,详尽剖析了交叉学科的生成机理。  相似文献   

19.
张聚元 《大自然探索》1996,15(3):117-122
本文对我国古代粮食科学技术分别从粮食储藏,粮食加工,食品加工和造曲酿酒等四方面进行了量化考察,确认量化程度由高到低的序列为:造曲酿酒-粮食加工-食品加工-粮食储藏,得出古代粮食科学技术在发展中的重要才识在已取得辉煌成就的基础上,没有从”数量化“的高度进行归纳总结,因而没有得出有意义的结论,使得已有的科学技术成就无法突破并继续提高。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