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丁日昌的外交思想形成于19世纪60-70年代。这对中国外交的近代化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其内容有:坚守条约的和平外交思想,“自强为本”的实力外交思想,“遣使设领”、“保护华侨”以及主张实行“均势外交”的外交策略等等,从三个方面对丁日昌外交思想的成因作一略述。  相似文献   

2.
和合文化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对中国的多边外交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从和合文化传统中的“和为贵”、“兼相爱”、“和而不同”、“协和万邦”等思想中透析中国多边外交思想,分析出中国多边外交思想的共生性、平等性、多样性、自主性,并以构建和谐世界作为奋斗目标,这也是中国传统文化对世界的一大贡献。  相似文献   

3.
民国时期的外交家顾维钧,在外交上奉行“依美制日”的外交思想,并在此思想的指导下进行了一系列的外交活动。我们对顾维钧及其外交思想应辨证地看待。  相似文献   

4.
丁日昌(1823年——1882年)是洋务运动前期的一员主将,曾任苏藩、苏抚、闽抚等要职,于洋务吏治,颇有建树。可贵的是,在同代诸僚中,丁日昌具有一种“民心为本”、“民心可用”的思想,值得重视。早在1867年,丁日昌就提出:“欲御外侮,必先结人心,欲结人心,必先清吏治。”(《筹办夷务始末》同治朝卷55)他认为:外患不除是人身痈疽之疾,而民生不安,则是人身腹心之疾。(《海防条议》)中国人民反侵略的斗争事实使他认识到,单靠清朝陆海军队并不能战胜侵略者,而奋起战斗的广大人民才是最强大的抗敌力量。因此,1879年他又指出:“民心为海防根本,而吏治又为民心根本。故筹办海防若不整顿吏治、团结  相似文献   

5.
民国时期的外交家顾维钧,在外交上奉行“依美制日”的外交思想,并在此思想的指导下进行了一系列的外交活动。我们对顾维钧及其外交思想应辨证地看待。  相似文献   

6.
江泽民的外交思想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江泽民同志外交思想的指引下,我国外交事业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把自己的事情做好,不断增强国际竞争力;维护国家最高利益,是外交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等是江泽民外交思想的闪光点。  相似文献   

7.
阐述了曾国藩外交思想的核心观点是“羁縻驭夷”,指出曾国藩外交思想在中国近代外交史上具有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8.
为纪念邓小平这位世纪伟人逝世四周年,本刊将推出介绍邓小平外交思想的系列文章。撰稿者多为拥有丰富实践经验和较高理论素养的资深外交官,他们结合自己的外交实践及其感受,结合邓小平外交思想产生的历史背景及国际局势,结合当前第三代领导集体对邓小平外交思想的丰富和发展,简言之,力求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将高瞻远瞩、博大精深的邓小平外交思想,深入浅出、具体生动地奉献给读者。同时,我们也期望读者执笔供稿,展现您对邓小平外交思想的研究成果或学习心得。下面是系列文章中的首篇,作者用四个“新”字,对邓小平外交思想先做一综合介绍。——编者手记  相似文献   

9.
宋徽宗执政25年间,其外交思想有着巨大的变化。宋徽宗在执政前期,崇尚熙宁外交,开疆拓土,希望能够重树宋王朝的大国地位,在对夏战争胜利之后,联金攻辽,想兵不血刃和平收复燕云,对外思想中充斥着理想主义。当金兵南下,强攻宋朝时,徽宗一味妥协,其外交思想充斥了投降主义,这种投降主义的外交思想与实践,直接导致了宋朝的覆灭与两帝“北狩”。  相似文献   

10.
据悉,外交部将于3月初举行《周恩来外交思想与实践研讨会》。正当国际形势出现转折性变化,我国理论界和外交界一些同志呼吁以反思精神加强对外交史、外交学研究之时,这一信息自然令人兴奋,引人注目。外交界对周恩来外交思想与实践的研究非自今日始。1977年以来,一些“老外交”先后撰写、发表了一批回忆周恩来外交活动、思想和风格的文章。中央文献研究室和外交部合作编选的《周恩来外交文选》可望在国庆40周年前问世。但由外交部出面组织这样大型的研讨会还是第一次。钱其琛部长在研讨会的一次筹备会上说,加强对周恩来外交思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