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该文首先介绍释意理论的起源,探讨其核心原则,即“得意忘形”,也叫“脱离原语语言形式”(deverbalization),然后对政府工作报告及记者招待会口译进行个案研究,并借此说明该类口译体现的释意学派理论主张。记者招待会通常采用交替传译方式,近年来转为同声传译方式,因此本文所探讨的口译包括交替传译和同声传译。  相似文献   

2.
预测是同声传译尤其是日中同声传译过程中一个重要的手段,但是业界一直没有提出行之有效的预测训练方法。该文将以图示理论为指导,浅析日语副词预测动词的训练方法,为同声传译教学提供一种参考。  相似文献   

3.
同声传译的技能可以通过训练获得。比如:影子练习,原语概述,视译,化整为零——化零为整,模拟会议。经过长期的联系,口译者能掌握扎实的口译技能。  相似文献   

4.
李菁 《科技信息》2011,(16):150-150
随着经济全球化及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国际交流日趋频繁,同声传译也越来越多地应用在各种国际会议中。由于同声传译的即时性特点最突出,口译员要迅速地完成原语信息听取、信息短暂存储、意义转换、译语发布等一系列任务。应用"顺句驱动",就是英汉同传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翻译原则。本文还从不同角度探讨和分析了"顺句驱动"的形成原因及具体应用策略。  相似文献   

5.
指出噪音是信息传递过程中必然出现的现象,同声传译作为传递信息的跨文化交际活动,也不可避免地存在噪音。分析同传译员所面对的噪音根据性质的不同可分为物理噪音、生理噪音、心理噪音和文化噪音四种,并有针对性地提出运用信息和语言噪音过滤、肢体语言过滤、心理噪音过滤、文化噪音过滤等方法对噪音进行有效过滤,从而保证同声传译工作准确高效地进行。  相似文献   

6.
刘伟 《科技信息》2006,(12):131-132
本文说明了同声传译的特点,从对比语言学的角度论述了同声传译顺译与补充的互补的理论基础,探讨了同声传译顺译与补充的互补在实践中的运用,从而更好地指导同声传译,减轻译员的负担和压力。  相似文献   

7.
阐述了同声传译的程序和任务处理模式,分析了影响传译效果的重要因素如语言因素和信息因素,为1:7译人员提高翻译质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现有的同声传译研究主要可以分为技巧研究、教学方法研究、理论研究和行业分析四个方面.本文针对现有同声传译的研究进行了评述并提出了一个同声传译研究的系统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9.
随着中日交往的日益密切和在华日资企业的增多,对日语同声传译人才的需求也不断扩大,大学日语专业的同声传译教学已经成为教学的一个重点。本文通过实证研究,探讨了日汉同声传译的教学方法和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夏雪 《科技信息》2013,(16):201-202
<正>同声传译与其他的口译形式不同,是集听和分析、短时记忆及译语表达于一体的口译过程。从译入语到译出语的转换过程中,译者必须一心多用才能完成信息处理各个环节的工作,必须将听、分析、记忆和表达协调起来才能保证同传的质量。在这个过程中,译者难免会因为脑力超负荷而遇到各种问题。因此,译者必须采取相应的策略减轻脑力负担,提高信息处理能力。同声传译有很多技巧,下面我就来谈一谈  相似文献   

11.
马霞 《科技信息》2007,(24):337-338
本文根据笔者的实际工作经验,从国际会议同声传译的工作特点和翻译技巧出发,探讨同声传译译员所应具备的各种素质、能力和应对策略,以提高译员的临场应变能力与综合能力,培养合格的高素质的同传人才。  相似文献   

12.
当今社会经济、外交方面的国际化趋势使得口译成为举足轻重的时代宠儿。同声传译这种在二战萌生的口译方式以其快捷的特点迅速占领了翻译领域的制高点。作者就口译尤其是同声传译的特点,操作方式,使用原则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相似文献   

13.
关颖 《黑河科技》2003,(4):112-112
本文介绍了口译的两种类型———即席翻译和同声传译,总结口译人员的工作及优秀日译员应具备的条件。  相似文献   

14.
专题小组讨论(Focus Group Discussion,简称FGD)是一种目前被广泛运用的市场研究工具。讨论过程中,观察者(Investigator)在倾听参与者(Participant)回答的同时,希望能够结合发言者实时的表情和动作,来挖掘他对讨论话题的真实态度,而不是事后再看翻译过的文本。因此许多跨国专题小组讨论都以同传的方式进行。本论文以吉尔的"精力分配模式"作为理论基础,结合作者自身的同声传译实践,对FGD同声传译工作的特点,提出一些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5.
交替传译要求译员在讲话人的讲话持续一段时间后才能进行译语表达,这也就对译员的听力理解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交传译员在听力理解过程中,应充分调动和有效激活头脑中的语言、内容和结构三方面的图示,对所听到的原语信息进行预测、剪辑和推理,为目的语的表达做准备。  相似文献   

16.
Sperber和Wilson(1985)的关联理论关注的核心问题是交际和认知,它将翻译看成是一个对原语进行(语内和语际)阐释的明示—推理活动。口译作为翻译活动的一个分支,不单涉及语码转换过程,还涉及译员的认知活动过程。本文基于关联理论,结合口译学习者的传译活动,研究传译过程中模糊限制语的理解及其传译过程,重点探讨其中明示—推理过程的体现和最佳关联性的实现,以口译学习者的真实录音为材料分析,以期更好地理解口译过程及其本质。  相似文献   

17.
首先介绍了KQML语言和拍卖协议模型的基本概念 ,对常用的几种拍卖协议 (一对多和多对多 )、拍卖协议中的KQML扩充原语及语义和扩充KQML原语在拍卖实例中的应用进行了具体分析 ,并对一对多拍卖形式中的几种拍卖过程进行了描述 ,分析中假设有多个投标人Bi 参与的拍卖 ,拍卖人用A表示 ,拍卖协议用English模式。  相似文献   

18.
谈英语口译的素质和质量标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口译是一门艺术。口译的种类有即席翻译、同声传译。口译人员应具备以下素质:听记力强、语言运用纯熟、知识面广、技巧熟练、敬业心强、心理素质高、彬彬有礼、有跨文化意识。口译质量的好坏体现在以下六个标准:及时、准确、完整、易懂、自然、流利。  相似文献   

19.
口译包括连续翻译和同声传译。与笔译相比,口译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六点:(一)口译要求迅速,要当场立即收效。(二)口译的标准为“准确、迅速、通顺”。(三)口译时应注意讲话者的意图和听者反应。(四)口译时表达方式比较灵活。(五)口译时接触面较广。(六)口译效果不尽相同。  相似文献   

20.
文学作品的风格不仅体现在词汇、句法等层面的语言特征上,也体现在人物话语/思想的表现方式上。小说中人物话语/思想表达方式的处理方法不同,产生的主题意义和表达效果也就不一样。在翻译实践中,译者应加强文学文体学意识,充分认识到不同话语/思想形式所表达出的特定效果,并在译语语言表达允许的情况下尽量保持原语风格标记,将原文的风格忠实地传译出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