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鲁菜历史极其久远, 由于山东地区的文化历史、地理环境、经济条件和习俗尚好,所以决定了鲁菜的形成和发展。 (一)山东物产丰富, 为鲁菜系的发展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原料资源。山东是我国古文化发祥地之一,气候温和,地处黄河下游,胶东半岛突  相似文献   

2.
鲁菜历史极其久远,由于山东地区的文化历史,地理环境,经济条件和习俗尚好,所以决定了鲁菜的形成和发展。  相似文献   

3.
罗登义教授最近将他为中国生理科学会所写的一篇述评——《如何发展中国的营养科学》寄给本刊、在此文中,罗教授对中国营养科学的研究工作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他主张植物营养和动物营养并举,认为这才是真正解决人民营养问题的治本方策。早在四十年代他研究微量元素对植物体内维生素生成的影晌时,曾利用微量化学药物处理栽培蔬菜(辣椒、蕃茄、离笋、小白菜、油菜、豌豆等),作增进其维生素生成的探索,前后共作田圃试验十六次,发现在植物代谢作用中,镍锌二者之化合物对于丙已两种维生素及胡萝卜素的生成具有促进功能,能使维生素含量增多20-50%不等。前后他共发表十来篇论文,载于国内外各学术刊物上。其次,罗教授主张营养学的研究与普及应相辅而行,彼此紧密结合。这对提高全民的科学文化水平,实在是当务之急本刊现将如何发展中国的营养科学一文转载,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4.
粤菜系也是我国主要菜系之一,其形成和发展与广东的地理环境、经济和风俗习惯密切相关。广东地处亚热带,濒临南海,雨量充沛,四季常青、物产富饶,故广东的饮食资源一向得天独厚,早在西汉《淮南子.精神篇》中载有“粤人得蚺蛇以上肴”,南宋周春非的《岭外代鉴》亦有“深广及溪峒人,人间鸟兽蛇虫,无不食之。其间异味,有好有丑。山有鳖,竹有鼠等,猪而煮之,鲟鱼之唇,活而离之,谓之鱼魂,此其珍者也。至于遇蛇必捕,不问长短,遇鼠必执,不问大小。蝙蝠之可恶,蛤蚧之可畏,蝗虫之微生,悉取而燎食之。蜂房之毒,麻虫之秽,悉炒而食之。蝗虫之卵,天虾之翼,悉鲈而食之。”这些不仅说明粤菜选料的精细和广泛,而且可以想见千余年前的广东人已经对用不同烹调方法、烹制不同的异味已游刃有余,更加体现了因地的饮食养生原则。  相似文献   

5.
粤菜系也是我国主要菜系之一,其形成和发展与广东的地理环境、经济和风俗习惯密切相关.广东地处亚热带,濒临南海,雨量充沛,四季常青、物产富饶,故广东的饮食资源一向得天独厚,早在西汉<淮南子,精神篇>中载有"粤人得蚺蛇以上肴",南宋周春非的<岭外代鉴>亦有"深广及溪峒人,人间鸟兽蛇虫,无不食之.其问异味,有好有丑.山有鳖,竹有鼠等,猪而煮之,鲟鱼之唇,活而离之,谓之鱼魂,此其珍者也.至于遇蛇必捕,不问长短,遇鼠必执,不问大小.蝙蝠之可恶,蛤蚧之可畏,蝗虫之微生,悉取而燎食之.蜂房之毒,麻虫之秽,悉炒而食之.蝗虫之卵,天虾之翼,悉鲈而食之."这些不仅说明粤菜选料的精细和广泛,而且可以想见千余年前的广东人已经对用不同烹调方法、烹制不同的异味已游刃有余,更加体现了因地的饮食养生原则.  相似文献   

6.
"学徒制"是一种在实际生产过程中以言传身教为主要形式的技能传授方式,从本质上讲,现代学徒制和传统学徒制是一致的,即都有师傅、徒弟以及师傅对徒弟的培训和指导,都强调"做中教、做中学",但是现代学徒制形成的基础、意义和价值与传统的学徒制有很大的不同,学徒制的主体、形式、制度以及师生关系均发生了变化。随着消费市场个性化、多样化需求的日益增加,学徒制形式又回归到当代经济社会发展中。该文就学徒制技艺传承模式在当代手工艺行业的继承和发展进行研究,提出学徒制传承手工技艺的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7.
传统社会的职业教育中,艺徒制是最普遍、受众最多、保持时间最久的教育形式。艺徒制的文化符号在近代中国得以传承,并形成个人名利观浓重的文化新因素,这在评弹艺人的技艺传承中表现尤其明显。就普遍流程而言,艺徒都要经历拜师、习艺、出道等三个环节。能否顺利登台取决于经济实力,而经济实力又与习艺经历的努力程度息息相关。就特殊经历而言,艺徒来源分为父子亲属、道众相传、"外打进"艺人、女性艺人四类。不同的成长环境塑造相异的言行举止;由于地域、家庭、性格的不同,艺徒在习艺中会有不同的心态和行为,这种心态和行为所塑造的个人名利观直到今天仍有巨大影响。  相似文献   

8.
 以临床灸疗热敏现象为切入点,通过探索灸疗热敏现象的出现规律,溯源腧穴原始定义,提出腧穴敏化论,创新热敏灸新技术,循证评价疗效,进行基础研究,构建热敏灸理论新体系,展示了热敏灸开辟人体机能体表热敏调控的新天地。分析表明,提高临床疗效是针灸临床工作者永恒的科研主题,坚持继承和创新是保持、发扬针灸特色与优势的主方向。  相似文献   

9.
<正>战后半个多世纪以来,中国在国家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巨大贡献被西方选择性地忽视。而今终于有越来越多的学者认识到中国在这场战争中的重要作用。本文仅就中国对世界反法西斯联盟从倡导、形成到其胜利成果——联合国的创立整个进程的作用,展现中国在这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宝贵贡献。  相似文献   

10.
传承与创新: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红色资源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学界已就红色资源的概念、内涵、特征与价值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但关于红色资源的研究还仍存在诸多不足。对红色资源的研究,应首先从资源学的角度,厘清红色资源在资源学体系中的定位,并从资源学的角度探讨分析红色资源的属性、特征以及作为与自然资源并立的独特人文资源的特性。在此基础上,以红色资源观、红色资源形态论、红色资源价值论、红色资源开发利用论、红色资源保护与培植论、红色资源与区域社会发展论等理论论题,支撑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红色资源学。这既是传承红色精神、红色文化的需要,也是创新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必要基础。  相似文献   

11.
王琦 《科技信息》2012,(32):336-336
从标志的演变过程可以看到标志艺术风格、特点的变化、民族的进步。在现代标志设计中,体现本民族的传统文化特色,已成为各国设计师共同追求的目标。  相似文献   

12.
正海南省哈方言、润方言、赛方言、美孚方言等黎族地区的制陶技术是黎族人民长时间段的生活实践中留下来的文明印痕,是海南岛黎族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黎族制陶技术历史久远,海南三亚、陵水一带即有拍印几何印纹的陶器遗存,从目前考古发掘材料来看,海南的陶器至少有长达六千多年的历史。目前留存至今日的黎族原始制陶技艺,堪称中国古代原始制陶的"活化石"。  相似文献   

13.
<正>由我主编的《中国周边学研究文集》已由世界知识出版社出版。这是一年多来近百位学者参与研讨、撰文、评论的阶段性成果。中国周边学概念的定义是:研究和解决从"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中国如何与周边国家友好相处、合作共赢、治理地区、建设命运共同体,并实现和展示中国强大  相似文献   

14.
中国是饮食大国,也是烹饪王国,吃在中国算是您的口福,公认的湘、川、粤、闽、苏、浙、鲁、徽等八大菜系的烹调技艺各具风韵,菜肴之特色各有千秋.说起国人的日常饮食,地区和民族之间存在着许多差异,一日三餐各有不同,至于大餐佳肴、风味小吃更是五花八门,中国也是礼仪之邦,热情好客,各地各民族的饮食习惯和待客仪礼更体现出了其美好的伦理道德……  相似文献   

15.
中国是饮食大国,也是烹饪王国,吃在中国算是您的口福,公认的湘、川、粤、闽、苏、浙、鲁、徽等八大菜系的烹调技艺各具风韵,菜肴之特色各有千秋。说起国人的日常饮食,地区和民族之间存在着许多差异,一日三餐各有不同,至于大餐佳肴、风味小吃更是五花八门,中国也是礼仪之邦,热情好客,各地各民族的饮食习惯和待客仪礼更体现出了其美好的伦理道德……  相似文献   

16.
我国的乐律学研究在古代取得了辉煌的成就,然而在今天它却没有得到相应的重视和应用的地位。针对这种情况笔者写作此文,以期对这种情况有所改观。  相似文献   

17.
正建立"中国周边学"是时代的要求,目的在于为深入研究中国周边安全与发展面临的现实问题并寻求解决之道、为塑造良好的周边环境提供智力支撑。但是"中国周边学"的学科建设还远不成熟,而且要想在较短的时间内就使之完善起来也并不现实。然而我们不妨从点滴入手,为这一学科的长远发展添砖加瓦。笔者试图以俄罗斯问题研究为例,就周边问题研究的思维路径和研究方法谈一些浅见。  相似文献   

18.
中国现代诗学的研究必须对它的研究前提首先进行清理。"中国现代诗学"在事实上存在应该是一个关键。我们现在的研究"背靠三个传统",运用系统论的协调性和知识谱系学的层次关联性,坚守中国现代诗学的"中国性"和"现代性",应该是我们的有效视阈和基本姿态。中国现代诗学研究思路的定位应是:求异性研究而非求同性研究;个性研究而非共性研究。在研究方法上应该是多元的和复式的,不应该是一元的和单一的。  相似文献   

19.
现代政策过程的研究离不开对于政策变迁的解释.早期的政策理论多以利益集团的互动作为政策变迁的驱动力.这一途径面对许多复杂的现实问题缺乏解释力.基于此,许多西方理论将观念、价值观等信念因素引入政策变迁的分析中,从而很好地弥补了传统利益基础分析的不足.倡导联盟框架就是这些理论中的代表.本文就将用该框架来分析我国的婚检政策变迁,来验证其应用性.  相似文献   

20.
正2018年初,以复旦大学中国与周边国家关系研究中心为首的众多研究机构,正式提出创立"中国周边学"的倡议。《世界知识》于今年第8期以《"中国周边学"呼之欲出?》为题,发表了部分学者对此问题的论述,随后又就此问题发表若干文章和采访。近日,复旦大学中国与周边国家关系研究中心、国家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协同创新中心再次组织"‘中国周边学’研究和新学科建设"研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