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8 毫秒
1.
莎士比亚和陀思妥耶夫斯基分别在《奥赛罗》中塑造了奥赛罗和《卡拉马佐夫兄弟》中塑造了德米特里作为典型的嫉妒人物形象,在刻画人物的嫉妒心理时,他们还共同用到了一种独特的表现方式---内心独白。  相似文献   

2.
该文将"红与黑"作为一整体意象,并结合斯汤达及作品本身、书中人物形象和当时的社会历史背景等方面进行证明分析,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意象在《红楼梦》中的叙事功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意象具有叙事功能,发挥着独特而重要的叙事作用,这是中国古代小说,尤其《红楼梦》的艺术贡献。它是小说诗化的重要形式特征。独特的意象介入叙事,从担当叙事者、主旨象征、情境创设、叙事层次转换、人物形象建构、叙事空间拓展、叙事修辞等方面,发挥了重要而独特的叙事作用,使得小说文本呈示出独特的叙事风貌。  相似文献   

4.
本文运用原型批评的理论对《奥赛罗》进行分析 ,主要从意象、人物等表象层面分析神话原型在作品中的置换变形 ,又深入探讨原型通过作品所显示的情感、心理的内涵即人性 ,并通过比较从接受主体的角度理解作品的感人力量 ,得到某些新的见解  相似文献   

5.
《圣经》文化对《鲁滨孙历险记》的影响是非常显著的,但历来相关研究并不多见。本文从原型批评和意象阐释的角度出发,通过分析作品中来自《圣经》的原型和意象,来进一步探讨《圣经》文化对《鲁滨孙历险记》的深刻影响。其中,原型部分主要包括叙事结构原型、主题原型和人物形象原型,意象部分主要包括荒岛意象、水的意象、劳动的意象等。  相似文献   

6.
《红楼梦》和《源氏物语》都运用了大量的植物意象作为贯穿全文的表现手法,不仅在时空上使植物意象与居住环境、四季变迁等紧密相连,更借助于意象的符号塑造出丰富多彩的人物形象,尤其是花的意象与女子的紧密结合,折射了人物的面貌、品格及命运,并在天人合一的自然观中深刻反映出人类社会生活的盛衰演变。  相似文献   

7.
明清小说戏曲往往借助意象来使文艺作品的人物更显血肉丰满。而在作为中国古典小说顶峰的《红楼梦》中"冷香丸"的意象对于全面理解和认识薛宝钗这个矛盾性与复杂性并存的人物形象具有关键的作用,具体表现为隐喻象征的功能、思想情感的传达及人物性格的凸显三个方面,这无疑使薛宝钗的艺术形象在明清文学人物画廊中愈加光彩夺目。  相似文献   

8.
黄昏意象在元杂剧中表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和丰富的感情色彩。这一意象通过即景生情、缘情布景、状物抒情三种方式营造出来的和谐意境,或悲或喜,或悲喜交加地影响着剧情发展、人物形象塑造以及观众错综复杂的情感体验。  相似文献   

9.
对威尔第歌剧音乐塑造人物形象的艺术性进行分析,探究作为歌剧史上划时代的歌剧大师所展现的艺术特性。以歌剧《奥赛罗》中第二主人公雅戈这一反面人物作为研究对象,以雅戈在歌剧中的音乐作为载体,从音乐主体、曲式结构、和声色彩等方面的分析入手,从中找到歌剧艺术在其创作和舞台演绎过程中的艺术“经脉”,为今天的歌剧艺术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0.
《庄子·内篇》记载、塑造各类“物”和“人”的形象,这些形象内涵丰富,意有所指,具有很高的美学价值。本文试从动物形象群、植物形象群、人物形象群各自的形象对照关系来分析由此产生的美学意蕴。  相似文献   

11.
黄昏意象在元杂剧中表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和丰富的感情色彩.这一意象通过即景生情、缘情布景、状物抒情三种方式营造出来的和谐意境,或悲或喜,或悲喜交加地影响着剧情发展、人物形象塑造以及观众错综复杂的情感体验.  相似文献   

12.
以牡丹意象与薛宝钗形象的契合点为中心,探讨了以花喻人的创作手法对人物形象的塑造起到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先锋小说将小说的艺术追求从重视塑造人物形象转向偏重营造意象。余华的先锋小说通过对阴谋、暴力、血腥、死亡等具体事象的描写,创造了整体的死亡意象,并从精神上的象征性死亡、历史暴力和命运不可捉摸的宿命性死亡以及对死亡本质的哲理化探寻三个方面赋予死亡意象以丰富的寓意。从先锋小说整体来看,追求意象的营造对当代小说也有重要的影响和意义。  相似文献   

14.
新世纪以来,出现了大量反映底层人民生活的作品,但大多作品只是通过作家的想象来塑造底层人物形象,这种带有想象成分的底层人物塑造必然造成对底层的误解。毕飞宇的《推拿》以"沙宗琪推拿中心"一群盲人推拿师的生活为主塑造了全新的底层人物形象,王大夫、金嫣、都红等人的性格和命运都是趋于常态、健康而有活力,这种全新的底层人物形象对当下底层文学的发展具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5.
从语言学角度分析,与诗歌意象相对应的大多是日常语言中表示具体物象、事象的名词性词语,这些名词性词语用在诗歌中便成为意象词语。诗歌中,担负一组意象语言可以是单个的意象词语,即名词性词语;也可以是一个固定的熟语;还可以是一个以意象词语为主体的非名词性短语或句子等。通过从语言学角度对担负诗歌意象语言主体的意象词语进行语言分析,认为诗歌意象语言具有具象性、隐喻性、民族性等特点。  相似文献   

16.
“意象指创作主体通过艺术思维所创造的融汇了主体意趣的形象。”通过意象,作者把自己的影子投射到物质中;通过意象,我们也可以解读作者的意旨。对于回族作家张承志来说,意象是一种特有的话语方式。他的小说和散文均呈现出浓烈的诗性。与其说作为作家的张承志创造了作品意象,毋宁说意象创造了作为张承志的作家。本文把作家现实经历及文本透露出的主体经验作为“意”,把作品中选取、塑造的具体形象作为“象”,把二者的交合物群看作一个具有整体性的意象群落,剖析出群落的形成因素、群落的特性和群落的指涉意义。  相似文献   

17.
<正> 在文学史上,常常可以看到这种有趣的现象:若干部文学作品中出现的一些不同的人物形象之间,存在着互相呼应的联系,仿佛他们属于同一个家族,甚至象一群兄弟。这样的一组人物形象,我们称之为系列形象。外国文学中的系列形象,大体上可以归纳为三种类型。第一类是带有自传色彩的系列形象。  相似文献   

18.
《霸王别姬》是张爱玲少女时代的重要作品,探讨和分析《霸王别姬》对研究张爱玲的创作道路及其总体风格的形成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本文结合《霸王别姬》的创作背景,重点分析其独特的叙事角度,成功的人物形象的塑造,环境的烘托和渲染,以及意象的运用等特点。  相似文献   

19.
意境的现代性研究中衍生出了许多值得进一步探讨的问题,如意境的形象性问题,意境与意象的关系,意境的美学性质等等。意境是特种艺术形象,是由语象、意象依某种美学规则建构而成的三维空间形象,是实境和虚境的结合体,并以虚境的存在显示其独特的美学地位与价值。  相似文献   

20.
巴金的《激流三部曲》塑造了捍卫者、败家子和叛逆者三类人物形象,其中捍卫者以高老太爷和高觉明为代表,高老太爷既是家族金字塔顶的祖辈,也是高家的意象和隐喻;高克明作为父辈,既是接班人也是家族衰落的转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