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数学教学以培养创造型人才为目标,而数学发散性思维培养是核心和关键。从发散性思维的流畅性、变通性、独特性这三个特征入手,对数学发散性思维的培养进行分析和研究。阐述了数学发散性思维在培养学生能力方面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结合数学课堂教学探讨数学发散性思维培养的一些做法和实施途径。  相似文献   

2.
发散性思维是一种求异思维,对创造性思维有很好的促进作用。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利用建立数学模型的方法使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得到锻炼和培养。以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相似文献   

3.
从思维的广阔性,思维的深刻性,思维的灵活性,思维的组织性,思维的创造性这五个方面,结合教学实践,讨论了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  相似文献   

4.
文章分析了在数学教学中的求同和求异思维。教学中注意求同和求异方法,对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起着重要的作用,数学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求异探索精神,教学中,通过观察、操作,引导学生从不同方面考虑问题,获得直觉式发散,用一题多解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用较少的知识解释尽可能多的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知识的应用能力。  相似文献   

5.
结合教学实例,论述通过加强基本概念的教学、将启发式贯穿教学始终、培养学生求异性和发散性思维、注重数学建模的讲授,从而促进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形成。  相似文献   

6.
数学教学的根本点在于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和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创造能力。在数学教学活动中,从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和能力出发,让学一掌握一些重要的数学思想策略,是加强数学教学效果和提高数学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途径。本文从“调和级数发散性”证明中分析几种数学思维策略的运用。  相似文献   

7.
徐辉 《科技信息》2008,(32):270-270
现代教学理论认为,数学教学实质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教学。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主要心理过程是思维,学生个体思维活动特殊性的外部表现,心理学上称之为思维品质。人的思维品质就是思维发生和发展中表现出来的差异,一般表现为思维的深刻性、广阔性、灵活性和评判性等方面。数学思维品质属智力因素范畴,认识理解这些因素,有意识地在数学教学中加以培养,对提高数学教学效果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把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当成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的任务,在教学中结合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让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  相似文献   

8.
高职数学教学中,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和对教学问题的设计与处理将直接关系到对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在教学中教师应善于挖掘教材,巧妙设疑,训练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克服思维定式,灵活运用所学知识,锤炼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全面地、多方位地思考问题之间的广泛联系,开拓学生思维的广阔性;独立分析、敢于质疑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学生思维的批判性等等.通过上述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思维能力,可使学生的思维品质得到有效提升.  相似文献   

9.
在数学解题方法教学中,通过一题多解和一题多变的例举,讨论了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和深刻性.  相似文献   

10.
随着<数学新课程标准>的实施,数学教学将越来越注重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以发散性思维的三个特征作为度量指标,设计并实施了一项实验,对中学生数学发散性思维能力的培养等方面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数学教学方式对培养中学生发散性思维能力有极为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