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以我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分析了管理层股权激励对公司国际多元化和经营多元化的影响,并探讨管理者权力对前述关系的影响。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管理层股权激励能够促进公司经营多元化水平的提高,但却抑制了国际多元化水平。进一步研究表明,管理者权力能够显著增强管理层股权激励和国际多元化之间的负向关系,也能够显著增强管理层股权激励和经营多元化之间的正向关系。该研究对完善上市公司管理层激励契约设计以及促进上市公司多元化战略实施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2.
运用多元回归分析对民营上市公司的股权激励机制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国内民营上市公司对高管的股权激励能提高公司的净资产收益率,但是激励强度需要加强。民营上市公司需要根据公司的治理环境来制定合理的股权激励计划,以确保公司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以2010—2019年中国A股生物医药行业上市公司面板数据为研究对象,运用固定效应模型,实证分析研发投入与生物医药行业上市公司绩效的关系,并探究了管理层激励对两者的调节效应.研究表明:研发投入对生物医药行业上市公司绩效的促进作用存在滞后效应,且这一促进作用在国有企业和高市场化区域表现得更为明显;管理层股权激励在研发投入...  相似文献   

4.
国内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失效成因及改进途径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吕牧远 《甘肃科技》2010,26(12):103-105,74
首先对国内A股上市公司股权激励中存在的"激励失效"现象进行了阐述,并通过实证分析,印证了国内A股上市公司股票价格与其经营业绩之间的弱相关关系是产生国内股票市场股权激励"失效"现象的主要原因,提出在股权激励计划中建立行权价格(或授予价格)的业绩关联调整规则,是改进国内A股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合理性和有效性的可行途径。  相似文献   

5.
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的实施对内部控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股权激励在国内越来越受到重视,作为一种长期激励制度安排,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的实施应该促进内部控制的建设.通过对我国已经实施股权激励的上市公司研究,结果发现大部分公司确实加强了内部控制.  相似文献   

6.
股权激励是现代股份制企业中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条件下,为化解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目标不一致而产生的委托代理矛盾的一种长期激励制度。但是,股权激励方案设计时应该考虑哪些关键要素,这在理论界和实践界都存在争议。选取中国上市公司中实施股权激励的公司作为实证研究对象,运用SPSS16.0统计软件对股权激励中的六大设计要素进行了整合性实证分析。研究发现:股权激励方案中股权激励的初始价差、股权激励的激励标的物、股权激励的行权条件等3个要素与公司的绩效有显著的相关关系,是股权激励方案设计中的关键要素,其中初始价差是最有效的要素,而股权激励的有效期、股权激励的比例、是否预留股份等3个要素对公司的绩效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7.
陈旭 《科技咨询导报》2012,(23):191-192
股权激励计划是现代公司制度下一种新型的激励制度。目的在于使管理层关心股东利益,促使管理层和股东的利益追求尽可能趋于一致,最终实现股东财富最大化。目前股权激励在国内越来越受到重视,不仅有理论上的探讨,而且许多高科技企业、民营企业和一些国有控股企业等都实施了股权激励计划。但在实际的运用过程中,由于多种内外部因素的共同刺激,股权激励的实施暴露出诸多问题,最为典型的是股权激励诱导管理层产生短期利益经营,为达到行权条件并最终行权而采取激进的会计政策,进行会计操纵。本文通过概括我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的实施现状,并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而着重讨论了几种基于股权激励的会计操纵方式,最后提出了完善股权激励机制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通过治理结构变革来推动技术创新,是增进企业活力、改善绩效的重要途径。以公司治理结构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为研究主题,运用结构方程模型,通过从股权结构、董事会结构、管理层激励以及资本结构等方面进行实证研究,得出结论:国有持股比例越高越不利于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的进行;独立董事以及董事会规模对企业技术创新投资的影响不显著;股权集中度越高,技术创新的投资越高;管理层激励与技术创新的投资有明显的正相关关系;企业负债率与技术创新则有明显的负相关关系。相比回归分析的统计方法,结构方程模型可以同时处理多个因变量,同时容许自变量和因变量含测量误差,还可以估计整个模型的拟合程度,因而对结构方程模型的运用增加了研究结果的精准性和说服力。  相似文献   

9.
管理层股权激励机制是一种长期有效的激励机制,运用得当不仅可以降低代理成本,还可以引导管理层努力进行经营管理,提高企业的价值。基于股权分置改革前后的我国管理层股权激励的比较研究与现状分析,发现股权激励真正得到有效实施的并不多,涉及的股票数量也非常有限,激励力度普遍不大,说明了我国管理层股权激励方式在我国的现实环境中并没有起到应有的激励作用。  相似文献   

10.
股权激励能够促使管理团队的利益长期与股东的利益保持一致,股票期权是其中重要的激励方式.目前股票期权激励在国外上市公司已经非常成熟,在国内上市公司中也有应用,但是在非上市公司中的应用还处于探索阶段.高校科技企业要勇于创新,研究解决非上市公司股权激励面临的执行价格问题、员工获得股权后的退出问题以及可能涉及的其他问题,借助股权激励这一平台更好地促进企业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11.
为了更好地了解企业为什么在外部融资时会选择发行可转债,发行可转债的公司与发行股票的公司究竟有何区别,采用中国证券市场2000-2004年间的数据,运用描述性和回归统计方法,从现金流角度对国内上市公司可转债的融资问题进行了实证性解释,得到发行可转债的上市公司拥有较好的财务状况和较强的现金流.  相似文献   

12.
上市公司披露的会计信息反映着公司的盈利能力和财务状况,是投资者评价公司经营状况和发展潜力,决定资金投向的主要依据。对当前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阐述了造成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从而提出解决问题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对上市公司进行财务分析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财务分析要在马克思主义观点指导下进行 ;二、注意会计信息本身的局限性 ;三、转变分析观念 ,更多注意公司现金流量方面的信息 ;四、全面进行财务分析 ,评价企业经营业绩 ;五、上市公司的财务信息陈述存在虚假性 ;六、注意“表外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社会责任的履行与公司绩效存在一定的关联性,从企业内部责任、外部责任和社会公众责任3个维度分析了嵌入式社会责任立方体.基于安徽制造业69家上市公司2015—2018年的年报和财务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实证结果表明:安徽省制造业上市公司绩效与社会责任立方体的3个维度存在部分正相关性.结合回归分析结果,提出了安徽省制造业上市公司...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公司财务管理目标的分析和比较,确定了利润最大化是公司财务管理的短期目标,企业价值最大化是公司财务管理的长期目标。  相似文献   

16.
股权激励是完善公司治理结构的重要环节。当前,我国上市公司在实施股权激励中存在激励计划粗糙、会计信息不对称等突出问题。上市公司应当科学规划、合理估价并完善业绩考核制度,以建立适应行业与全球竞争的股权激励制度。  相似文献   

17.
待摊费用和长期待摊费用问题研究 --兼议相关准则的制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抽取同类上市公司的相关会计信息,对其中待摊费用和长期待摊费用(简称“两费”)的内容、摊销金额变化以及披露等情况进行了比较分析,发现一些公司利用“两费”进行盈余管理;结合现阶段我国理论界以及会计实务中对其性质的认识,指出应以预付账款的方式分期计入损益;同时提出我国应尽快制定规范上市公司在这方面的会计核算以及信息披露的相关会计准则。  相似文献   

18.
中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特征的定量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方差成份分析,将中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的差异分解为行业效应、公司效应、时间效应、行业和时间的交互效应,并计算了各种效应的大小和相对重要性.研究结果发现行业因素可以解释大约40%的公司资本结构方差,是最重要的资本结构决定因素;其次是公司因素,可以解释大约30%的资本结构方差;再次是行业与时间的交互效应,可以解释大约9.57%的资本结构方差;最后是时间因素,可以解释的方差比例非常小且不显著.  相似文献   

19.
新会计准则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盈余管理对资本市场的有效性和投资者的利益的损害日以彰显,针对它的研究一直是我国会计实证研究的热点问题。2007年,我国开始在上市公司实施新会计准则。针对新会计准则实施后是否改善中国盈余管理的现象进行研究,选取2004年-2009年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数据为样本,运用截面修正Jones模型,进行实证分析。在对可操控性应计利润的计量上,分别采用不包括先下项目的应计利润法和包括线下项目的应计利润法。得出以下结论:整体而言,新会计准则并没有改善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程度;研究进一步对中国上市公司按照行业进行分类,研究新会计准则实施后对盈余管理程度的影响在行业间是否存在差异,结果发现,在2007年新会计准则实施以后,盈余管理的变化情况随行业不同而不同。  相似文献   

20.
鉴于关联交易对上市公司财务信息影响极大的现状,审计过程中有必要实施有效措施加强对上市公司关联交易的审计,以便确保上市公司财务信息的公允提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