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BBO、LBO、KBBF是中国科学家发明的优质非线性光学晶体,被国际学术界誉为"中国牌"晶体.作为这项研究的主要领导者,陈创天院士回顾了指导这项研究的墓本理论--阴离子基团理论的提出以及BBO等优质非线性光学晶体的发现过程.  相似文献   

2.
首先简述了晶体的倍频理论,总结了适用于紫外倍频的非线性光学晶体的特性,提出了倍频晶体选择的理论依据,选用KTP晶体,调试出高效腔外倍频绿光激光器。选用LBO晶体,设计出一台紫外激光器,获得稳定的24.3mw的355nm紫外激光输出,转换效率为10.6%。  相似文献   

3.
目的 对非线性光学晶体LBO的倍频属性以及影响倍频效率的各种因素进行理论分析与实验研究。方法 光与物质相互作用的耦合波方程和非线性光学晶体倍频时满足的相位匹配条件。结果 在激光二极管双端泵浦Nd:YVO4腔内倍频绿光激光器的实验中,对于两种不同匹配方式倍频的LBO晶体的倍频特性进行了研究。采用I-类角度位相匹配晶体倍频时,抽运光功率约为26W时,获得了最大输出为4.2W的稳定基模绿光,光.光转换效率达到18%;采用I-类非临界位相匹配晶体倍频时,抽运光功率约为28.9W时,获得了8W稳定的基模绿光输出,光.光转换效率达到31%。结论 通过对于LBO晶体倍频特性的理论分析与实验研究,使Nd:YVO4/LBO激光器获得了较高的输出功率和具有较高的转换效率。  相似文献   

4.
在运用晶体非线性光学效应的阴离子基团理论,系统研究硼酸盐晶体的硼氧基团结构及其在空间的排列与它们的非线性光学效应关系的基础上,发现了LiB3O5(LBO),CsB3O5(CBO),KBe2BO3F2(KBBF),Sr2Be2B2O7(SBBO),Ba2Be2B2O7(TBO),BaAl2B2O7(BABO),K2Al2B2O7(KABO)等多种线性和非线性光学性能的非线性光学晶体.LBO和CBO晶体的基本结构属于(B3O7)基团类型,而KBBF,SBBO等晶体均属于不含终端氧原子的(BO3)基团类型.能带理论的计算进一步表明,这类晶体中,阳离子对线性极化率的贡献大约只有10%左右,而阳离子原子轨道对倍频系数的贡献分成两类.纯的阳离子原子轨道对倍频系数的贡献约在10%~15%左右,而阳离子的最外层原子轨道和阴离子基团原子轨道之间的联合贡献占35%.能带理论计算进一步确认,上述非线性光学晶体中,阴离子基团仍旧对晶体的线性极化率和倍频系数作出主要贡献.  相似文献   

5.
分别利用Nd:YAG激光的倍频、三倍频和四倍频谐波脉冲为泵浦光源,对3种非线性光学晶体K2Al2O7(KABO),CsLiB6O10(CLBO),β-Ba<2O4(BBO)产生激光Ⅱ型非线性光参量放大相位匹配特性进行了理论计算和分析,讨论了共线以及非共线情况,计算了在不同非共线夹角下的相位匹配角度.计算结果对3种晶体用于Ⅱ型相位匹配光参量放大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由兰州大学刘中立教授主持,南开大学程津培院士、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蒋锡夔院士、中国科学院理化研究所佟振合院士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刘有成院士共同承担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九五”重点项目“拟生物体系的物理有机和自由基化学”的研究成果,最近荣获2002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该项目利用物理有机化学的理论和方法对与生命体系相关的化学问题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研究内  相似文献   

7.
3月2日,中、日科学家同时在北京和东京发布:由中科院理化技术研究所陈创天研究员、物理研究所许祖彦研究员领导的中方研究组和日本东京大学物性所Watanabe和Shin两位教授领导的日方研究组,首次成功地研制出能量分辨率优于1meV的超高分辨率光电子能谱仪,首次直接观察到超导电子态。超高分辨率光电子能谱仪的研制成功,使科学家有可能提出新的超导理论。  相似文献   

8.
《中国西部科技》2011,(12):64-64
[理化技术研究所]5月3日,应理化青年论坛及中国科学院光化学转换与功能材料重点实验室邀请,美国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Roman Boulatov教授来理化技术研究所进行学术交流,并作了题为The Force Behind Mechanochemistry的学术报  相似文献   

9.
采用水热法合成了Sb_4Ge_3O_(12)单晶,该晶体属于立方晶系I43d非心空间群.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分析表明其带隙为3.7 ev.对其二阶非线性光学行为进行了研究,粉末倍频效应约为KDP的1.2倍,并且能够实现相位匹配.该化合物的二阶非线性光学性能主要来自于结构中有孤电子对的SbO_3基团.  相似文献   

10.
《中国西部科技》2010,9(5):67-67
<正>[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中科院西北特色植物资源化学重点实验室药物化学成分研究组近年来开展了从红三叶中简便、高效提取异黄酮的技术研究,并于近日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  相似文献   

11.
正北京师范大学"新颖无机倍频晶体化合物探索合成及构效关系"研究团队秉持卢嘉锡院士、吴新涛院士倡导的"五重相结合"的科研思想,注重实验与理论的结合,坚持原始创新的研究道路。该研究团队创建于2003年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得到了洪茂椿院士的大力扶持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功能导向晶态材料的结构设计和可控制备"的长期支持;2015年引进至北京师范大学化学学院,在方维海院士的支持下,在机器学习辅助下的新材料探索方面得到了进一步提升。  相似文献   

12.
非线性光学(NLO)晶体材料作为激光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因其在信息存储等领域的广泛应用而越来越受到研究人员的关注.从阴离子基团理论可知,具有π共轭电子结构的平面六元环(B3O6)基团是“中国牌”晶体β-Ba2B2O4(BBO)具有优异光学性能的决定性化学组分.因此,利用具有共轭大π键的平面基团进行紫外NLO晶体的分子构筑,已成为探索新型具有良好NLO性能材料的一种非常有效的方式.近年来,为了拓宽紫外NLO晶体的研究范围,具有与(B3O6)基团相似构型的一系列有机平面π共轭基团逐渐引起了研究人员的兴趣.目前,研究人员已经发现了许多具有优异光学性能的含类B3O6型有机平面π共轭基团的紫外NLO晶体,这些B3O6型有机共轭基团可以根据构成六元环的原子分为不同的类别:(HxC3N3O  相似文献   

13.
中国科学院嘉兴应用技术研究与转化中心是于2004年由中国科学院和嘉兴市人民政府签约共同组建的应用性研究和成果转化机构。经过三年多时间的发展,目前已入驻12家中科院研究所(上海微系统所、广化所、声学所、兰州化物所、理化所、物理所、微电子所、上海硅酸盐所、遗传所、成都有机所、金属所、生态环境所)。在中科院入驻研究所和嘉兴市的全力支持下,中科院嘉兴中心完成了首期硬件条件建设,建立了12家以应用性研究、技术转移转化、中试孵化和产业化推广为核心业务的工程研发中心,同时吸引了当地企业2亿多元的项目投资,建立了9家以科研核心团队创立的高技术成果产业化公司。  相似文献   

14.
紫外(UV)非线性光学(NLO)晶体材料作为全固态紫外激光器的核心部件,在当前的科学和技术应用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传统NLO材料的倍频基因类型相对单一,使得UV NLO材料的实际应用从根本上受到限制.因此,为了突破性能壁垒,亟需发展新的合成方法、开发新的功能基团、拓展新的UV NLO材料体系来进一步筛选新型高性能晶体.对目前UV NLO材料的研究进展进行总结,且结合近年来的相关工作详细描述化学取代定向设计合成策略在开发具有新型结构的高性能UV NLO材料中的应用,并对该领域的未来发展进行展望,强调化学取代定向设计合成策略的优势以及大尺寸晶体生长在光电器件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5.
值此激光器诞生三十周年之际,由中国光学学会激光专业委员会、中国电子学会量子电子学与光电子学学会和中国光学行业协会联合举办的第十届全国激光学术报告会于1990年7月25~28日在呼和浩特市举行。这次会议的筹备单位有: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内蒙古大学、华北光电技术研究所、西南技术物理研究所。由内蒙古大学具体承办。中国光学学会理事长、学部委员王大珩教授在大会上做了“激光三十年”的报告:自从1960年第一台激光器向世至今已经三十年了。激光30年来的蓬勃发展,成为一门新兴的科学技术,渗透到各个科学学科和技术应用领域,并分化出不少重要的分支学科和交叉学科,在应用方面形成了相当规模的新兴产业。今天  相似文献   

16.
新型无机二阶非线性光学晶体材料在光电子领域如频率变换、光调制、通信和信息处理等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是材料研究的前沿方向之一。1998年以来,人们利用易于发生二阶姜-泰勒效应的离子--d0过渡金属离子(e.g. Mo6+,W6+,V5+,Nb5+,etc.)和含有非成键孤对电子(stereochemically active lone pair, SCALP, e.g. I5+, Te4+, Se4+, Sn2+, etc.)的阳离子,合成了大量具有非中心对称结构的化合物,其中许多显示出很强的倍频效应(>400×α-SiO2),是一类有应用前景的非线性光学晶体材料。本文将这些材料分成三类进行综述,即:只含一类二阶姜-泰勒离子(d0或SCALP)的化合物;同时包含两类二阶姜-泰勒离子的化合物以及包含二阶姜-泰勒离子和其他非中心对称基团(共轭π-硼酸盐体系、PO4四面体和d10离子)的化合物。本文分别就新材料探索、单晶生长等综述了近10年来基于二阶姜-泰勒效应的非线性光学晶体材料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7.
《科技促进发展》2013,9(5):111-112
<正>(合作方式:技术许可)一、项目概况:鉴于目前国内对高品质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醇产品的需求呈现连年上涨的趋势,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开发了新型的PMMA光学模塑料生产新工艺,这一新技术属本体聚合法范畴,聚合过程中无需添加分散剂、溶剂等,利用单体本身在引发剂的作用下发生聚合生成高纯度的PMMA聚合物。  相似文献   

18.
王业宁 院士     
王业宁 ,女 ,著名物理学家和内耗专家。 1 92 6年 1 0月出生于安徽省安庆市。 1 945-1 949年就读中央大学物理系 ,1 950年至今一直在南京大学物理系工作 ,1 981年被国务院批准为博士生导师 ,1 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 (院士 )。第八、九届全国政协委员。1 953年在中科院金属研究所进修 ,师从葛庭燧教授学习金属物理与内耗。 1 954年回校协助施士元、程开甲教授建立了我国第一个X光金属物理专门化 (专业 ) ,从此一直工作在教学和科研第一线。长期从事相变与缺陷的研究 ,研究的材料从金属扩大到氧化物晶体 ,并制备出国内创新的仪器 ,…  相似文献   

19.
电镀品生产、皮革工业生产、许多合金的生产都离不开铬。生产铬化合物带来重污染的世界性难题如今被打破。近日,中国科学院组织专家对“万吨级优化集成与标志性工程建设”项目进行了验收。专家组认定:中科院过程工程研究所张懿院士和李佐虎研究员领导的科研团队在重化工铬盐行业首次实现了“清洁生产”和铬渣的零排放,铬的工业回收率达到98%以上,比传统工艺提高了20%,较国际上最先进的无钙焙烧技术提高8%-10%,能耗下降了20%。[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吴长锋 《安徽科技》2011,(12):36-36
本刊讯(记者)日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郭光灿院士领导的中科院量子信息重点实验室李传锋、黄运锋研究组成功制备出八光子纠缠态,刷新了多光子纠缠制备与操作数目的世界纪录。11月22日,《自然·通信》在线发表了这一研究成果。量子纠缠态是实现各种量子信息过程的基础。由于光子具有抗干扰能力强、传播速度快等优点,多光子纠缠态的制备和操控一直是量子信息领域的研究重点和难点。目前世界上普遍利用晶体中的非线性过程来产生多光子纠缠态.由于此过程是概率性的,因此产生多光子纠缠态的难度会随着光子数目的增加而成倍增大。此前,国际学术界已报道的纪录是最多能制备出六光子纠缠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