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正一名理发师给顾客理完发,顾客嫌头发仍然太长,理发师解释"头发长显得您更时尚",顾客听后很高兴;第二名顾客嫌头发被剪得太短,理发师解释"头发短显得您精神",顾客听后也很高兴;第三名顾客嫌理发师用了太长时间,理发师解释"慢工出细活",顾客听后满意地点点头;第四名顾客埋怨理发师"用的时间太短,肯定没仔细剪",理发师解释"时间就是金钱,我速战速决是想为您争取更多做大事的时间",顾客听后也很高兴……  相似文献   

2.
苏美 《世界博览》2009,(10):86-86
吾友阿朱的秀发自然天成,黑、绵、亮、密、韧、柔、直,真当得起“乌云鬓”三个字,但她失恋之后便拿头发做法,一时不见发型就会变几变。有天晚上我去慰问她,惊见她满头珠翠,不让如来的田螺髻,原来她的头发被剪坏了,正在想法补救。于是我就带她去见我的理发师。你知道,全世界最偏执的人就是理发师,而争论那么耗内力,我又很随和,所以后来每次见到理发师,我都会问他:您今天想剪个什么发型?  相似文献   

3.
一位理发师带了徒弟,徒弗正式上岗这一天,给第一位顾客理发后,顾客嫌头发留得太长。师傅解释:长发显得含蓄,这叫深藏不露,很符合你的身份。顾客听罢高兴而去。徒弟给第二位顾客理完发后,顾客嫌头发剪得太短。师傅解释:头发短使你显得精神。顾客听罢欣喜而去。徒弟给第三位顾客理完发后,顾客嫌时间太长。师傅解释:为“首领”多花点时间是很必要的。顾客听罢满意而去。  相似文献   

4.
很少人在选择发型时,把体型的因素列入考虑范围之内,以致于本来看来应该是很美的发型却因身材的关系而被“破坏”。例如,一位女孩留着一头又长又乌亮的头发,但因她身材矮小,这把美丽的头发在她身上产生压迫感,使她头重脚轻看来更矮。因此,这把乌亮的长发对她的造型来说没有帮助,反而形成破坏。而一个合理的发型,对于掩饰体型的缺点则有很大的帮助。  相似文献   

5.
头发是美容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生活的进一步丰富,美好,不仅女同志出现各式各样的发型,就是年轻的男同志,也不再以“亮蛋”自豪和无所谓了。一头乌黑的秀发,常常给人带来一种外型上的健美,而且使人在心灵上也能感到轻松和愉快。 但有的人,在无任何不适症状的情况下,一夜之间头发成片地脱落,这就是斑秃,俗称“鬼剃头”。 斑秃多见于青年,但大多可自愈;中年人也常见,可恢复较青年慢;老年人,尤其大片脱落的人,则  相似文献   

6.
手掌书店     
在刚果东北部一些地区,有一种奇特的“手掌书店”。这种书店并不卖书。店主雇用了一些在当地被公认为有才学的人,顾客只须说明需要哪方面的知识,就会有懂得这门学问的人,拿一种紫蓝色的草汁,在顾客的手掌上写出他要了解  相似文献   

7.
如果你有一头浓密乌黑的秀发,将会给人留下健美的印象,美貌动人。但如果头发本身质量欠佳,平时又不注意保养,只是靠发型修饰,是难以给你的容貌增添光彩的。其实,欲使头发长得好并不复杂,只要在平时注意经常梳理即可。古语说:“发宜常梳”,这是我国古人总结出来的头发保健经验。经常梳头,可以除去头发上的皮屑、灰尘,令头发保持清  相似文献   

8.
鲁迅先生在《我怎么做起小说来》中说过这么一段话:“忘记是谁说的了,……要极省俭的画出一个人的特点,最好画他的眼睛。我以为这话是对的,倘若画了全付的头发,即使细得逼真,也毫无意义。”如何正确理解鲁迅这一宝贵的创作经验之谈,也就是给什么是“画眼睛”的手法作了回答。文痞姚文元在他的那本《鲁迅——中国文化革命的巨人》中谈到鲁迅小说的艺术特色时,在“画眼睛”上胡诌了一通,罗列了鲁迅不少对人物的眼神的描写,把“画眼睛”的手法,当作一种实体的概念。我们有的同志也有类似的理解,例如  相似文献   

9.
电脑试衣镜美国商店新近出现一种多用途的、由电脑控制以及光学感受器等组成的新型试衣镜。顾客试衣时,只需站到镜前,电脑就会将他(她)的身材纳入光学形象系统。当顾客用手指轻轻按电脑上自己看中的新衣(或新鞋、新帽等)编号键钮时,这种新装就“穿”在镜子里的自己身上。如果想试穿别的服装,改按另一编号键钮即可。它的效率非常高,每分钟可为顾客试衣10多套。为了能进行比较,这种屏幕式试衣镜还可同时定向显示4种不同的服装。电脑发型镜理发厅开始出现根据“电脑发型镜”做发型的业务。当顾客  相似文献   

10.
文学大师鲁迅说:“要极省俭的画出一个人的特点,最好是画他的眼晴。……倘若画了全副的头发,即使细得逼真,也毫无意思。”(《我怎样做起小说来》)真是一语道破人物描写的真谛、眼晴,心灵的窗子。人的眼睛不但可以反映一个人的精神面貌,而且常常透露一个人内心的隐密。画家画人物,向来讲究以目传种。东晋大画家顾恺之就曾说过:“四体妍媸(美丑),本无关于妙处,传神写照,正在阿堵(指眼睛)之中。”  相似文献   

11.
据西方报刊载,意大利大名鼎鼎的艺术家斯卡尔多维里“创造”了一个画派,叫做超现代绘画艺术——“雨伞派艺术”。有一次,斯卡尔多维里发现他的雨伞没用了,便把破伞钉在画布上,一些来访的朋友开玩笑地赞叹这是新颖的构图。他于是灵机一动,创造出这个流派来。他的“画”很快就招徕了顾客。一个美国人对这些“现代表现手法的作品”甚至出了很高的价钱。现在斯卡尔多维里专门从收购废品的商人那里买来破伞,从事制作“雨伞派”的画。  相似文献   

12.
目的提高三维头发模型建模效率和真实感,实现模型快速重用。方法提出一种基于统一头皮网格参数域的快速可重用的三维头发模型建模方法。在创建统一头皮网格参数域的基础上,采用发型约束控制发丝形变、从而构建原型头发。通过头皮网格约束域和虚拟角色模型参数实现发型约束参数迁移,允许原型头发的快速重用。结果与现有方法相比,该方法能够利用原型头发建模阶段的发型约束参数实现原型头发快速重用,避免了重用时再提取原型头发特征的过程。结论能够创建造型丰富的三维原型头发模型,并在不同虚拟角色模型上实现快速重用。  相似文献   

13.
绘画人物肖像,特别是画眼睛,历来为作家所重视。鲁迅对此也有极精辟的论述。他在《南腔北调集·我怎么做起小说来》中写道:“忘记是谁说的了,总之是,要极省俭的画出一个人的特点,最好是画他的眼睛。我以为这话是极对的,倘若画了全副的头发,即使画得逼真,也毫无意思。”鲁迅所说的“画眼睛”,当然不是专指描写眼睛,而是要抓住人物的根本特征;但他也  相似文献   

14.
有的发型可以帮助遮阳首先是造型千奇百怪,比如马里班巴拉族男人,会把头发高高梳作羊角状;几内亚的科尼亚克族男人的发型则如雄鸡的高冠;乌干达迪迪族人,发型好像一个大蘑菇;南部非洲的祖鲁武士则会把头发涂油,编作蛇信子(舌头)一般的辫子拖在背后。这些设计往往有特别的X  相似文献   

15.
如今走到大街上,人们的头发不再是黑白一统天下。爱美人士已经武装到了“头”,他们顶着各式各样的发型,构成了一道道靓丽的风景。染发.逐渐成为老百姓点缀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元素。  相似文献   

16.
英国科学家设计出一种通过人的意念控制就能够“看透”人的心思、“说出”人的思想的电脑。不久前,伦敦北部地区一位重度残疾患者卡萨尔·奥菲尔宾先生成功地进行了试验表演。他依靠自己的意念,在这种电脑上把自己的心思“打”了出来。“这可真是个奇特的玩艺儿。”奥菲尔宾先生激动地说,“这种奇特的电脑将帮助我们残疾人开  相似文献   

17.
鲁迅先生写人,特别强调“画眼睛”,因为省俭。但他的文学作品中还有大量的有关头发的描写,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表现了他的创作理论与创作实践的演进。  相似文献   

18.
鬼剃头之谜     
40多年前,在我国贵州兴仁县回龙村里,开始出现一种奇怪的病症,患者最明显的特征就是在一个星期内头发全部掉光,这在民间俗称“鬼剃头”。直到4年前,回龙村在40年间先后有700多人患此病症,60多人不幸死亡。究竟是什么导致这么奇怪的现象呢?回龙村红旗村民组,是发现“怪病”最为集中的地方,在这里有的一家人全都有发病现象,具体表现为:先是四肢疼痛、皮肤发干,一星期后头发开始脱落,严重者双目失明甚至死亡。据周正中本人介绍,有一天,他母亲从床上醒来后,看见枕头上放着一顶帽子,一细看竟是人的头发,她一摸头顶,发现自己已成了光头。没隔多久,…  相似文献   

19.
鲁迅善于画眼睛,关于画眼睛,鲁迅不仅有丰富的实践,而且有坚实的理论.他说:忘记是谁说的了,总之是,要极省检的画出一个人的特点,最好是画他的眼睛.我以为这点是极对的,倘若画了全副的头发,即使细得逼真,也毫无意思.我常在学学这一种方法,可惜学不好.  相似文献   

20.
书法的化境     
所谓化境,佛经上指可教化的境域“十方国土,是佛化境”。而书艺上则指造诣到精妙的境界,可与造化媲美。它属书法的意境范畴。评书常日佳境、妙境、灵境等,不若吾言“化境”二字更为贴切。化境乃书家风格成熟,美学思想贯穿其中,技进乎道的完美体现。在书艺中能体现出贯穿艺术─—人生─—宇宙的和谐统一的“一画”。石涛的”一画论”对我们有所启发:“一画者,众有之本,万象之报”。“夫一画,含万物于中”。“一画者,字画先有之根本也,字画者,一画后天之经权也。”[1]化境是书家超越自我、人书俱老的完美体会。评判一个书家是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