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于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研制石膏制品及设备,当时的产品名称是按混凝土砖俗称混凝土砌块的叫法,称为石膏砌块.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引进国外设备时,人们普遍认为:国产设备生产用于非承重墙体的石膏板(规格为3 000mm×600mm×100mm),称石膏条板.  相似文献   

2.
随着21世纪的临近,人们对21世纪始于何年的问题愈加关心。不少人与报纸、杂志都提出21世纪应从2000年开始,理由是使用计算机方便,符合一般人的生活习惯等等。但是,21世纪从何时开始,是个涉及到政治、社会、经济、文化、宗教、民俗等各方面的问题。经过反复调查研究,我们认为21世纪应从2001年1月1日0时开始更为妥当。一、21世纪起始年之争的由来当前国际通用的公历即格里历(Gregorian calendar),采用公元纪年法。公元纪年是在相当于公元525年时提出来的,公元8世纪才开始在欧洲国家使用。到20世纪,随着公历的普及,公元纪年已为全世界广泛采用。公元纪年的起点是公元1年,然后依此类推。对于公元前的纪年有两种不同的记法,它们是历史纪年法和天文纪年法。历史纪年法向前依次记为公元前1年,公元前2年,公元前3年……;天文纪年法则分别记为0年,-1年,-2年……。传统上,人们是以历史纪年法来计量的。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国内外绝大多数有代表性的辞书都主张世纪从“1”年开始,即第1世纪是公元1~100年,第20世纪是1901~2000年。然而,对于如何划分世纪,一直存在着争论。1933年出版的《牛津英语词典》在注释“世纪”一词时,曾引用了1846年发表的一段史实:“经过大量普遍的争论,专家们决定,世纪自1801年1月1日始,不是1800年1月1日”。在1961年英美两国的历书编纂局合编的《天文年历说明补编》一书中也是主张世纪从“1”年起始,但它同时又指出“伴随着这些时节(指世纪的交替)的到来,经常引起普遍的争论”。1974年该书再版时,编者又添写了一个脚注:“一般人认为新的世纪是从较早一年(即“0”年)开始的”。1979年在美国出版的《科列尔百科全书》中指出,天文学家认为公元有0年,历史学家认为没有0年,由此引起无休止的争论,究竟1800年和1900年是老世纪的最后一年,还是新世纪的第一年?一般,天文学家认为以00年(即世纪年)作为新世纪的起始为好。关于世纪如何划分的争论焦点在于“世纪”与“年代”的关系。二、从历史年代学和天文历法角度而言,21世纪无疑应从2001年1月1日开始1.“世纪”(Century)一词来源于西文,在英语中此词也用作“百年”,始于1626年,其内涵包括两部分:一是“世纪”的时间间隔为100年;二是特指公元纪年的第几个百年。根据“世纪”的定义,第一个世纪从公元1年到100年;第二个世纪从公元101年开始,直到200年;以此类推,第20世纪包括1901年到2000年,第21世纪应从2001年1月1日开始延续到2100年12月31日,如果以2000年作为21世纪的开始,则第20世纪只有99年,不符合世纪的定义。2.公历的起始历元与各国其他民用历一样,都与某个历史事件相联系。早在公元525年,僧侣兼天文学家(小)狄奥尼西(Dionysius Exiguus)编制复活节日期表时,制定以“基督降生”的年份为公元元年。如果21世纪从2000年1月1日开始,势必将起始历元改为“0”年,失去它与历史事件的联系,显然是不合适的。此外各世纪的起始和终止年份均要更改(特别是17~20世纪的起始终止年份),势必造成历史年代学和采用国际通用公历各国家历法上的混乱。3.汉语在谈到“世纪”时,常把第21世纪简称为21世纪。实际上,在英语中总是使用第几个世纪,如第21世纪在英语中表示为“The 21st Century”,是作为“序数词”表示时间顺序的,年、月、日和世纪均为“序数词”,年、月、日都从1数起,表示“世纪”的年应从“1”计数。4.部分天文学家认为“世纪”和“年代”必须协调一致,都以“0”为起点。如果2000年作为20世纪的最后一年,它将成为无法纳入任何年代的一年;如果作为21世纪的第一年,则2000~2009年可称为21世纪的“初十年代”(或“零十年代”)。这就是世纪起始年“0”与“1”之争的焦点。事实上,“年代”不能与“世纪”相提并论,“年代”不是计量单位,只是一种习惯用法。在西方是用20,30……,90等数词的复数形式分别表示某个世纪的特定的十年,我们称它为“年代”,如90's称为90年代,它包括90,91……,99年,正式写全文用“The nineties”,1980's称为20世纪80年代。但在英语中“teens”只表示13~19,而11和12另外用eleven,twelve。10,11……,19并没有一个单词可以来代表,因此不存在“一十年代”之说。一般在讲到某世纪的11~20年这十年的时候,称为“the second decade”即某世纪的第二个十年。一个世纪的最初十年,1~10也不用年代来称呼,而称“the first decade”即为“最初十年”。也没有一个世纪包括十个年代之说,因此“年代”一词不能作为计时单位,只是一种习惯用法而已。不存在“初十年代”和“一十年代”这种用法,也无需将2000年归入任何年代。三、从与世界各国协调一致的角度而言,21世纪也应从2001年1月1日0时开始1.新世纪和新的一千年从哪年开始,在国际上应遵循约定俗成的规律,与大多数国家一致。据我们了解的资料,美国海军天文台从来就明确21世纪从2001年1月1日开始,直到今年1月5日因特网网页上“第21世纪和第3个千年何时开始”仍是原来的主张。英国皇家格林尼治天文台早在1996年3月已发表新闻公报,确认21世纪从2001年开始,至今网页上官方意见仍如此。法国巴黎经度局出版的天文年历和编历专家意见也是第21世纪从2001年1月1日开始,在它们的网页上也有公布。这三个机构分别是美、英、法颁历机构,基本都代表官方意见。为了与世界各国协调一致,也应该建议21世纪从2001年1月1日开始。2.有些国家、团体、学者提出21世纪始于2000年1月1日,在联合国属下的世界卫生组织确定将2000年1月1日0时0分诞生的婴儿作为“世纪婴儿”,某些国家人民称2000年奥林匹克运动会为迎接新世纪运动会等,这代表了人们盼着早日进入新世纪的愿望,但我们认为在21世纪从2000年1月1日0时开始的建议未取得统一规定之前仍应按历史上约定俗成的规定,21世纪始于2001年1月1日0时。  相似文献   

3.
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于1990年8月4日在北京组织全国名委,国家语委,中国社会科学院,天文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地理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北京天文台,北京理工大学,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新华社新闻所,国家技术监督局,科学出版社有关专家,召开了一次关于“世纪”与“年代”订名的座谈会。目的是从历史、天文、计量、语言、社会等方面对“世纪”与“年代”的概念内涵进行研究。特别是20世纪即将结束,21世纪就要开始的今天,明确“世纪”和“年代”的实际内涵,有着深远的社会与历史意义。一、关于“世纪”“世纪”一词的基本内涵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指“世纪”的时间间隔为100年。一般来说这是无可非议的,也是广为人们所接受的。第二部分是特指公元纪年的第几个100年,从而存在一个起始年与结束年的问题。“世纪”概念的分歧就出现在这个起始年和结束年的计算上。如21世纪是从2000年开始还是从2001年开始,社会上流传着的看法是不一致的,我们在这个问题上需要认真调查研究。1.认为21世纪是从2001年开始执有这种观点的人认为“世纪”的起始点应该追其根源。公元纪年法是从公元1年开始,即公元第1世纪——公元1世纪是从公元1年到公元100年。因此可以推出21世纪是从公元2001年开始至2100年结束。2.认为21世纪从2000年开始坚持这一观点的人认为现在社会上广泛采用以00年结尾的年做为新一个世纪的起始点。在习惯上应把1900年至1999年理解为20世纪;把2000年至2099年理解为21世纪。二、关于“年代”“年代”与“世纪”一样,也存在着类似的矛盾。“年代”的时间间隔为10年,起始年一般大多数人认为是从0年开始。如本世纪20年代是1920年至1929年。但也有少数人认为从1年开始,如本世纪20年代是1921年到1930年。但是特别要注意的是1990年元旦,人民日报上登载了题为“九十年代第一春”的社论,可见新闻媒介已经习惯于把0年做为年代的起始年。三、“世纪”与“年代”的溯源1.“世纪”“世纪”这个概念源引自欧美国家。在我国古代没有“世纪”这个概念。“世纪”是我国采用公历纪年方法之后而产生出来的一种一般计时的概念。首先它不是计量单位,因为它不具备计量单位的基本性质。与“世纪”对应的英文词是“century”。英语字典中一般认为公元1世纪就是公元1年到公元100年,20世纪是公元1901年到公元2000年。但也有少数欧美国家的字典认为20世纪是1900年到1999年。由于我国历史上采用帝王年号加阴历的纪年方法,在历史上也不存在这样的问题。而辛亥革命之后,虽然采用公历,但还没有遇到今天这样处在世纪之交的时代,因此追其根源,仍需要我们这一代人来解决这一问题。2.“年代”“年代”一词如何产生,说清楚这个问题是比较困难的。一般人认为这是我们中国人自己创造出来的。翻译英语或其它外语文章的时候,当译者遇到1920s、1950s时,一般都译成了20世纪20年代,20世纪50年代。因此,就认为中国人在把诸如1920s、1950s表达的概念用中文表示时,就在汉语中增加了这个名词。另一种看法是有人认为“年代”应对应英语单词“decade”。英语中“decade”的意思是十年。同样在特指第几个10年时,有个起始年的问题。四、各种观点讨论由于对“世纪”与“年代”看法上的分歧,与会专家对这两个概念开展了充分地讨论,并且对每一种观点做了详细的论证。观点1:认为世纪的起始年和年代的起始年都是从1年开始。这种观点的根据是:①目前西方国家的一些主要字典,大部分认为世纪是从1年开始。而年代是世纪中的十个10年,如果年代不是从1年算起会产生不相符合的矛盾。②公元纪年法是以耶稣诞生为一个新的纪元,这个新的纪元是有其社会和历史含义的,应该从1年开始世纪和年代。观点2:认为世纪的起始年从1年开始,而年代的起始年从0年开始。这种观点的根据是:世纪是以公元纪年开始,公元纪年是1年开始。而年代是为了表示一个十年的概念,按照一般习惯上的理解,从0到9就可以,并且没有将世纪与年代统一考虑的必要。观点3:认为世纪和年代都从0年开始。这种观点的根据是:①采用这种方法为广大人民群众所接受。②使用起来比较方便。③对于公元1世纪则是从公元1年到公元99年,就认为公元1世纪共99年而不是100年。上述这些观点所讨论的内容是十分丰富的,语言学家希望注意这两个概念的习惯性和语言的应用性。历史学家和社会科学专家希望注意这两个概念的社会学和历史学含义。天文学家则希望更具有科学性。计量学专家则认为希望这两个概念符合国际习惯。新闻界的专家希望能够正确地使用这两个概念。术语学专家则希望对这两个概念给出统一的结果。总之都希望能够在2000年到来之前,给出这两个概念的准确内涵。五、下一步的工作:通过这次座谈会,与会者一致认为目前还需要进一步调查研究,先不要以国家的名义过早地公布这两个概念的使用原则。再与国际有关组织联系,了解国际上的习惯用法,最后做出与国际习惯相一致的结论。  相似文献   

4.
小资料     
1996年4月11日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现称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与中国天文学会联合召开新闻发布会,对21世纪起始年问题作了介绍,并提出了建议,现重新登载,供参考:关于21世纪起始年问题的意见随着21世纪的临近,关于其起始年是2000年还是2001年的问题已日益为各界关心,新闻界和其他媒体的各种报导、文章中出现的矛盾日趋严重,现经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与中国天文学会研究,就此问题向各位先生作些介绍并提出我们的意见。“世纪”(Century)的概念包含两个方面,一是指每100年为一个世纪;二是这100年从哪年到哪年。其中前者国内外均无异议,后者国内外一直有争议,目前没有明确、统一的国际法规。由此造成的影响相当严重,从中央党政领导重要讲话、重要社论,直至新闻、教学、科普教育、出版等方面,涉及面很宽,影响较大(见附件本资料中的附件这次均未附——本刊第1、5、6、19、20页)。全国名词委近6年来一直在组织有关学科的专家对此问题(属多学科交叉问题)进行调查、研究,1993年天文学名词审定委员会曾提出了“世纪”和“年代”都从“0”年起的建议(附件第6页)。最近,1996年3月15日,英国皇家格林尼治天文台发表公告称21世纪应始于2001年(附件第1、2、3、4页),此消息发布后使许多人不知所从,或误解为这是国际上结论性的意见。我们认为有必要进行科学性和实事求是的说明和引导。一、我们建议21世纪从“0”年开始公元从“1”年起始(无“0”年),这是公认的历史,按此类推“世纪”应从1~0,即21世纪为2001年至2100年(第14页)。但实际上有一系列问题,我们认为从客观实际出发,今后以“0”年为起始更好,其理由是:1.“世纪”和“年代”的纪元法协调一致为好。“年代”划分从“0”开始,已无异议。例如20世纪90年代从1990年至1999年底。如果“世纪”从“1”开始,则“世纪”交界的“00”年将无法归入任何一个“年代”。例如若21世纪定为2001年,则2000年既不能归入20世纪90年代,也不能归入21世纪初十年代(附件第13页)。2.一般量的起始原点为“0”(长度、重量等),“世纪”从“0”开始符合计量的一般规律。3.符合国际公众的观念和当前趋势(附件第1、5、10、11、24页)。4.适应计算机广泛使用的现代信息技术潮流。5.鉴于公元无0年,可认定公元一世纪仅含99年,以后就从“0”开始,每一世纪均为100年。二、当前几点意见1.在国际权威机构(例如联合国)未作正式规定之前,我们建议21世纪从2000年开始。2.我国重要的文件中(如公告、社论、中央文件、领导讲话等),涉及世纪时,一般要避免使用精确数字表达“世纪”起始问题(例如“再过×年就进入21世纪”;“本世纪末将达到什么指标”等等),而应尽量使用确切的起止年份(如1996年到2000年)。泛指性的表达,可继续使用“世纪”一词(如:“世纪之交”、“迎接新世纪”等等)。3.国际有关组织已确定的事件和计划,报导时与世纪起始有关的,按原意不作改动(如国际卫生组织确定的“世纪婴儿”等等)。4.促进国际协调一致“世纪”应是国际性的约定,某一个国家或学术团体的意见都不能作为国际制约性权威意见,这个问题又不宜各自为政,自行其是,建议我国有关部门多渠道促进国际(例如通过联合国)协调一致,力求形成一个国际性的权威意见,解决这个每一百年都会遇到的历史性问题。5.今后凡跨越公元前、后的历史事件和纪念活动,应注意公元无“0”年的历史事实(附件第12、14页)。下一个十年怎么称呼人类即将迈入一个新世纪。在此之前,每隔十年,算一个年代,如20世纪80年代、90年代。但下一个世纪头10年应该怎么称呼?迄今为止,世界上竟然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想出一个既简单又好听的名字。21世纪头10年究竟应该如何简称,如果说成“21世纪头零零年代中期”或“21世纪头10年中期”,多拗口!为了解决这个世纪难题,“美国之音”最近发起一场全球性的竞赛,看谁能为下个世纪的头10年起一个好名字。历史学家肯·戴维斯建议就称作“头10年”。很多人或许会说,20世纪我们是怎么过来的?当初人们是怎么称呼它的,现在依葫芦画瓢不就行了?令人遗憾的是,谁也不知道当初人们是怎么简称20世纪头10年的。历史学家证实,在美国,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才开始以10年划分一个时间段。而在此之前,人们问日期,要么直接回答哪一年,要么就说谁执政时期。(《深圳商报》1999.2.7 秋凌文)本刊注:1993年以来全国名词委天文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多次讨论21世纪起始年问题,同时研讨了下一个十年的称呼问题,提出的方案主要是“21世纪初十年代”。欢迎大家提出意见。21世纪从哪一年算起?2000年还是2001年?追根溯源,盖因公元无零年。欧洲人把耶酥诞生那年计为公元1年,它之前是公元前1年。为什么公元无零年呢?原来,古代欧洲人用罗马数码计数,而罗马数码只有Ⅰ、Ⅴ、Ⅹ、L、C、D和M七个,分别代表1、5、10、50、100、500和1000,用以组合任何自然数,如:Ⅳ—4,Ⅷ—8,ⅩL—40,ⅩCⅨ—99,CMⅩC—990,等等,“零”不是自然数,无罗马数码,用罗马数码计数的古欧洲人不可能有设置公元零年的念头。(石磬) * 本资料中的附件这次均未附——本刊  相似文献   

5.
由德国人提出工业4.0概念正在风靡全球. 18世纪引入机械制造设备的工业是1.0时代,20世纪初的电气化与自动化是2.0时代,20世纪70年代开始的信息化是3.0时代,现在正在进入工业4.0时代,即虚拟制造、智能制造与传统制造业的融合,又称“融合的工业”.所谓“工业4.0”,是通过虚拟生产结合现实得一种生产途径,未来制造业将实现更高的工程效率、灵活性以及更短的上市时间.在“工业4.0”时代,虚拟全球将与现实全球相融合.  相似文献   

6.
产品名称 规格 冷拔方管、矩型管 边长:6~100mm壁厚:0.5~16mm 椭圆、六角及其它各类 异型钢管 边长:6~140mm壁厚:0.5~16mm(特 殊形状可按用方图纸订货生产) 各类汽车用管、农机用 管、电梯用管 按客户需求 印染网框用管 43×40×32×1.5 50×45×30×1.5 冷拔、热轧无缝钢管 外径:6~150mm壁厚:0.5~20mm 低、中压锅炉管 外径:12~80mm壁厚:1.5~12mm 冷轧精密钢管 外径:12~80mm壁厚:0.5~8mm 单位:上海一钢异型钢管股份有限公司地址:上海市中山南二路777号1号楼邮编:200032电话:(021)64563808,64563443传真:(021)64568423联系人:冯忠卫黄传霖  相似文献   

7.
一、国际上特种工程塑料的发展历程及现状 特种工程塑料是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至80年代初,当时的美苏两霸冷战时期军备竞赛的社会需求所推动发展起来的新一代高性能高分子材料.早期曾被称为耐高温高分子材料(相对工程塑料而言).目前通常称为特种工程塑料(Super Engineering Plastics)或高性能聚合物(High Perfomance Polymer),自20世纪60年代的聚酰亚胺(PI)问世开始到80年代初的PEEK实现商品化的近20多年间,所开发成功并产业化的主要品种有:(1)聚酰亚胺(PI);(2)聚酰胺酰亚胺(PAI);(3)聚醚酰亚胺(PEI);(4)聚芳酯(Upolymer);(5)聚苯硫醚(PPS);(6)聚砜(PSF);(7)聚醚砜(PES);(8)聚醚醚酮(PEEK)等.  相似文献   

8.
随着新世纪日益临近,人们对21世纪是从2000年还是2001年起始越来越关心。笔者对此本无研究,只是最近看了报刊上有关这方面的文章,便也想谈点粗浅看法。(1)研究这个问题的一些专家主张应从2001年起算,并举出不少依据来证明自己观点的正确性。社会广大人士(其中也包括一些专家学者)则认为应从2000年起算(至少他们的行动表明他们是这样认为的)。笔者以为,这一问题看似简单,实则不然。原因是它并非单纯的学术问题,还牵涉到社会人文问题,很难以孰是孰非来轻易下结论。况且,这是涉及世界各国的共同问题,理应由国际权威机构组织各国专家共同研讨协商,以求取得统一标准,而不宜仅以某国专家或机构的意见一锤定音说了算。(2)在前几个世纪,人们对世纪从哪一年算起的看法是否一致?有人说,这个问题本来是明确的、一致的,只是从本世纪80年代以来才有了不同意见。如果以往明确一致,那么分歧应不难消除。另有人说,这个问题在上个世纪之交就没有取得一致意见,英法等国主张20世纪从1901年起算,理由是公元无0年;美国则主张从1900年,理由是在这个问题上,人定因素重于学术传统。结果,他们分别在不同年举行新世纪的有关活动(不知这里指的是少数专门机构的学术活动,还是整个社会的活动)。不管上个世纪实际情况如何,为迎接即将来临的世纪之交,相信世界各国都会从今年年底前就相继开展各类活动,不会有什么国家今年底、明年初硬是不动,非要等到2000年末、2001年初才开始行动。如果大家都认定21世纪从2001年开始,人们又何必急着从一年多以前的1999年就行动呢?(3)尽管人们对世纪之初是从“00年”还是从“01年”起算存在着不同意见,但对年代却一致认为是“从0到9”,不是“从1到0”。于是有人据此作为世纪应“从00到99”的一个理由。反对者则以年代并不是标准的、规范的和精确的时间计量单位为由,认为没有必要管世纪与年代的协调关系。其实,岂止“年代”,就连“21世纪”(更确切地说应是“第21世纪”)的“世纪”也不是标准的、规范的和精确的时间计量单位。总之,把世纪和年代看作彼此没有关联而回避它们之间的协调关系恐怕是不妥的。我们总不能把2000年归在20世纪90年代之内,也不能让它孤零零地无“家”可归吧。(4)大家知道,世纪的最后一个10年是“90年代”,倒着往前相继是“80年代”、“70年代”……,但如果从世纪之初算起,那么最初一个10年该怎么称呼呢?有趣的是,无论在我国还是外国,似乎都没有相应的名称,而只能说诸如“第一个10年(the first decade)”这类的话。新世纪快到了,人们会不会给它起一个恰当的名称,只能拭目以待。(5)与上一个问题类似,20世纪最后一个10年可写作“1990's”,倒着往前相继是“1980's”、“1970's”……,但世纪最初一个10年却不能“依此类推”而写作“1900's”。我们知道,“1900's”(nineteen hundreds)指的是20世纪整个100年。各世纪最初一个10年至今还没有与之相应的写法。(6)再一个问题是“年代”与“第×个十年”是否指同一概念。例如,“50年代”与“第六个十年”是否指一码事?如果是,那么由于“年代”已习惯认为指“从0到9”,那么“第×个十年”便也是“从0到9”。如果说它们是两码事,“第×个十年”指的是“从1到0”,那么鉴于实际生活中除“第一个十年”外,极少用到诸如“第五个十年”、“第九个十年”等词语,因此这笔“账”不容易算清,够伤脑筋的。(7)据说国外有些机构建议以15个月或18个月的时间进行新世纪来临的各项有关活动。不过,这无助于解决21世纪该从哪一年算起。还有,笔者猜想,1999年末至2000年初各国将会很热闹,而2000年末至2001年初则冷清得多。(8)如果以“00年”作为世纪的起始年,那么正如1年不一定都是365天、1个月不一定都是30天、1旬不一定都是10天那样,1个世纪也不全都是100年。公元1世纪要“受委屈”只剩99年。说来说去,关于世纪从哪一年起算的问题(连带“年代”问题),最好还是请各国专家共同商议为妥。  相似文献   

9.
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初期,环境生物学为了阐述农药、重金属等化学污染物在生物机体内的浓度高于周围环境中的浓度的现象,开始使用“生物放大”(biomagnification)、“生物积累”(bioaccumulation)、“生物浓缩”(又称“生物富集”)(bioconcentration)三个相关术语。此后,又  相似文献   

10.
我曾在1998年11月15日向中国科学院基础局数力天文处汇报过我的意见,认为第21世纪和第3个千年纪(Millennium)始于2001年1月1日。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和中国天文学会于1996年4月11日曾建议,世纪的起算“今后以‘0’年为起始更好”。但在同一文件中,他们亦指出,“公元从‘1’年起始(无‘0’年),这是公认的历史,按此类推‘世纪’应从1—0,即21世纪为2001年至2100年”。我认为,这后一论述是正确的。关于第21世纪和第3个千年纪应从2001年开始的依据可概述如下:1.现在全世界普遍采用的是公历(Gregorian calendar)即格里历,它是1582年由罗马教皇格里高利十三世颁布的。我国从1912年起采用公历。公历的纪年方法是采用“基督降生”的年份为公元1年。在公元六世纪,罗马的数学家、天文学家和神学家(小)狄奥尼西(Dionysius Exiguus)首先采用了这种纪年法。据此,第21世纪和第3个千年纪理所当然地从2001年1月1日开始。这种世纪的计法已为各国普遍采用。如权威英语词典(Webster's New World Dictionary)在解释什么是世纪时曾举例,“1801 A.D.through 1900 A.D.is the 19th Century”。显然,第21世纪应从2001年到2100年。2.新世纪和新千年从哪年开始,在国际上应遵循约定俗成的原则,与大多数国家一致。英国皇家格林尼治天文台早在1996年3月已发表新闻公告,明确第21世纪从2001年开始。在法国巴黎经度局90年代出版的天文年历中,也明确写明2001年1月1日0时是第21世纪的开始。美国海军天文台1998年9月29日在因特网专辟的版面“第21世纪和第3个千年何时开始”上,明确写明始于2001年1月1日。这三个机构分别是英、法、美发布历算的官方机构,代表了这三个国家的官方意见。美国白宫的网页也明确写明了上述意见。3.有必要指出,我国在谈到世纪时,常常把第21世纪简称21世纪。实际上,如北京天文台罗定江研究员(私人交流)指出,在英语中,总是使用第多少世纪,即世纪是有顺序的,描述世纪的是“序数词”,不是“基数词”。因而,世纪中年代和年也应用序数词,而不用基数词,应当从“1”开始,而不是从“0”开始。关于“Millennium”,我国尚无像“世纪”一样的专用名词,可建议译为“千年纪”,在国际上也采用序数词描述。4.新的千年(或世纪)从哪年开始与从哪年开始庆祝和纪念是两回事。人们希望尽早进入新世纪,提前进行庆典。据初步了解许多国家的庆祝活动将从1999年秋开始,持续到2001年春。在英国皇家格林尼治天文台的因特网网页上明确声明,“新千年正式始于2001年1月1日(计算机危机和纪念开始于2000年1月1日)”,并随后引用英国首相布莱尔1997年6月19日的一句话“在世界各地最令人激动的事将发生在2000年”。5.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和中国天文学会建议2000年为21世纪的开始年的一个最重要的理由,是“‘世纪’和‘年代’的协调一致”,并提出“若21世纪定为2001年,则2000年既不能归入20世纪90年代,也不能归入21世纪初十年代”。我认为,“年代”的记法本来出自英语叙述的方便,如“1990's”指1990~1999年这十年或十年中的某些年。中文与英文并没有严格一一对应的“年代”的说法。诚如国务院研究室综合司黄键同志指出,在中文中每一“世纪”的0~9,10~19年也从来没有“0年代”或“10年代”的用法。中文只有20年代,……,90年代”的通常用法。然而,无论是中文还是英文,都可采用某世纪“第一个十年,……,最后一个十年”的说法记录年代,对两种文字都是标准的精确的语言。因而从‘1’开始作为一个世纪的开端,并无“年代”与“世纪”混淆之言。  相似文献   

11.
《中国科技成果》2004,(20):48-50
国外名优鱼类由于其易饲养、营养价值高、味道鲜美而深受国内外市场青睐.湖北省水产科学研究所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引进推广国外名优鱼类,先后从国外引进罗非鱼、斑点叉尾(鱼回)等十多个品种推向市场.  相似文献   

12.
《中国科技成果》1999,(4):48-49
一、主要技术内容 钢带无氰连续镀铜的生产技术是由冶金部钢铁研究总院所提供.该生产线建成以后,能组织生产0.15~0.75mm(或更厚)×200mm规格无氰镀铜钢带,镀层厚度为1.5~4.5μm(或更厚),年产量为1,500~3,000吨.主要是解决生产小口径单层薄壁焊管、双层卷焊管所需的优质镀铜钢带原料.  相似文献   

13.
当提到concrete这一术语时,“混凝土”和“砼”并用的情况经常出现,这极易引起误解。20世纪50年代,专家造了“”“砼”作为concrete的中文译名,希望在长期的使用中逐渐替代“混凝土”。此后,“砼”字在使用过程中逐渐取得合法身份,成为规范用字。目前,“混凝土”的使用依然占据绝对优势地位,没有为“砼”所取代的趋势。  相似文献   

14.
科学哲学在20世纪80-90年代曾是中国诸多哲学学科中最为强悍的一支劲旅,并在我国“改革开放、解放思想”的当代启蒙运动中立下卓著功勋。然而,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由于“以介绍、引进西方科学哲学流派和理论为主体”的研究范式日渐耗尽其元气,科学哲学的未来前景也随即遭到人们的质疑,费耶阿本德早就说过的“科学哲学是一门有着伟大过去的学科”,似乎成为中国科学哲学界世纪末的一种话语。然  相似文献   

15.
一 (一)生产力是不断发展的。邓小平同志关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正是高度概括了现代科学技术与现代生产力的关系。 (二)起于18世纪下半叶的上一次产业革命,正和马克思指出的“把自然科学併入了生产过程”。随着科学技术和工业化的发展,越来越显示出科学技术成为一般生产力的一个重要因素。 (三)发端于20世纪40年代中期的新的技术革命(包括原子能的利用,数字电子计算机的出现,半导体晶体管以至随后的集成电路的出现,宇航的开始等等),直接推动了世界范围又一次产业革命。它和上一次产业革命有着两方面的显著不同:一是上一次产业革命主要是工业化,而这一次  相似文献   

16.
《科学大观园》2004,(11):10-11
一般来说,20世纪30年代中期至60年代初期,被称为科幻文学的“黄金时代”。当然在时间划分上还有另外两种或窄或宽的分法:“窄”法认为这一时期仅限于1936年至1942年这几年,而“宽”法则认为应以坎贝尔任《惊奇》主编的时间(1930~1970)为限。但无论怎样划分,这一阶段都是科幻文学最鼎盛的时期。在20世纪20至30年代,西方科幻文学市场松散凌乱。其时在美国街头出现一种“10美分丛书”,里面充斥了半人半妖、英雄救美一类简单廉价的庸俗科幻故事,严重地败坏了科幻小说的声誉,给科幻文学带来了极坏的影响,这一局面直到科幻作家兼编辑雨果·根斯巴…  相似文献   

17.
1"特菜"是一个动态概念 "特菜"英文名称为"Special Vegetable".美国加州大学蔬菜专业学生有一门必修课就称为Special Vegetable,它重点介绍非美国本土生产种植的蔬菜,如中国的莲藕、茭白、香椿、蒜苔等.国内特菜在不同时期所包含的范围也不尽相同,20世纪80年代的特菜主要指从国外引进的蔬菜品种,如青花菜、结球生菜、紫甘蓝、西芹等.  相似文献   

18.
养分是作物生长的物质基础,是粮食的“粮食”。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农业生产中化肥用量保持快速增长,但粮食产量却徘徊不前,养分利用效率持续下降,生态环境问题日益严重。这些问题使学术界开始重新思考仅仅依靠改土施肥等传统思路能否实现我国高产高效的可持续农业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19.
西方国家早在70年前就开始进行面粉营养强化。继加碘盐、强化食用油、强化面粉后,大米强化在我国将成为营养素补充的一项重大战略。合肥国丰粮油食品机械有限公司引进韩国设备,通过挤压成型技术、调质技术、自动化控制技术,最终形成“挤压法加工营养柱添加工艺”制作营养强化大米。  相似文献   

20.
中国近现代科学的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作者论述近150年来中国科学技术发展的历史进程。文章以科学技术的建制化为主要线索,首先介绍近代科学在中国的传播,以下依次论述了中国近现代科学教育和科研体制的建立、新中国计划科研体制的形成及其利弊、近20年来科研体制的改革探索、近年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建立国家创新体系的历史必然性和发展趋势,最后作者展望了21世纪中国科学的发展前景。作者认为,150年来中国科学技术的进步是巨大的,但在全人类共同创建的20世纪的科学大厦中,中国贡献的份额还很少。从20世纪初年的“科学救国”、“实业救国”,到50年代的“赶超英美”,历经60年代中叶和70年代中叶的“十年动乱”,迎来了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中国科学的“第二个春天”,再到20世纪末叶的“科教兴国”,建设国家创新体系,中国的科学发展走过了一段非同寻常的曲折路程。100多年来,中国科学技术的发展受到了中国社会变革的深刻影响。在21世纪,创造一个有利于科学发展和技术创新的社会机制和提高创新能力仍然是中国科技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