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认为知识经济形态是经济发展的自然资源约束与劳动创造价值的历史必然表现。这一经济形态的划分符合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经济形态划分的理论。知识经济恰恰进一步印证了劳动价值论。“知识有价”本身就是劳动价值论的一部分。“过时论”与“替代论”是没有新意的。知识经济时代 ,要求我国在经济政策上 ,要更加重视以人为本  相似文献   

2.
把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价值理论仅仅归结为“劳动价值论”,这不符合马恩原意,是片面的,本文通过对马恩原著的分析,认为马恩的价值理论应包含“劳动价值论”与“效用价值论”两个部分。  相似文献   

3.
把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价值理论仅仅归结为“劳动价值论”,这不符合马恩原意,是片面的。本文通过对马恩原著的分析,认为马恩的价值理论应包含“劳动价值论”与“效用价值论”两个部分。  相似文献   

4.
从劳动价值论的科学性分析入手,论证了劳动价值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石,我们必须坚持,从论证劳动价值论是马克思经济理论中最抽象、最本质的部分,它需要由理论思维的抽象层次走入具体层次,实现理论与现实的结合,来解决现时代的问题,所以必须发展劳动价值论,只有在坚持中发展,在发展中坚持,才能真正领会马克思理论“与时俱进”的精神实质。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深化认识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几个关键问题的分析,指出:深化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研究和认识,必须以坚持“抽象劳动是价值的惟一源泉”为前提;马克思关于价值分配的理论与按要素分配并不矛盾,恰恰是相通的;由于占有不同,资本主义条件下的按要素分配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按要素分配有分本质区别,不能笼统地说按要素分配就必然会有剥削;价值创造与价值分配本质上不同“源”,但在符合“马克思条件”下,现象上同“源”。  相似文献   

6.
学术界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理解颇有分歧,如果我们运用唯物史观和辩证方法解读《资本论》中的“劳动价值论“,就可以完整、准确地理解马克思关于劳动与价值的思想,这是我们消除分歧的一个途径,也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和发展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理论前提。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实现了劳动价值论的实质性突破和历史性飞跃,同时也敏锐地洞察出价值的微观问题和宏观问题的差异和矛盾,为宏观劳动价值论和微观劳动价值论各自独立提供了理论基础。但在马克思那里,劳动价值论还是宏观和微观没有自觉分野的劳动价值论.由此留下了一些思维空档和认识盲区。只有自觉地将劳动价值论区分为宏观和微观两部分,才能明确劳动价值论一系列基本结论的前提条件,才能廓清价值规律的适用范围和操作领域。宏观劳动价值论是运用总量分析方法研究整个社会创造宏观价值总量行为的理论,它的分析重点是宏观价值生产函数,它的理论体系是宏观价值生产函数的展开和深化。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深化认识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几个关键问题的分析,指出:深化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研究和认识,必须以坚持“抽象劳动是价值的惟一源泉”为前提;马克思关于价值分配的理论与按要素分配并不矛盾,恰恰是相通的;由于占有不同,资本主义条件下的按要素分配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按要素分配有着本质区别,不能笼统地说按要素分配就必然会有剥削;价值创造与价值分配本质上不同“源”,但在符合“马克思条件”下,现象上同“源”。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是剖析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锐利武器,是科学的。社会主义社会的“劳动”与“价值”同资本主义社会的“劳动”与“价值”是不同质的,它是一种扩展了的范畴。社会主义分配方式是依据劳动对社会所作的贡献大小而进行的。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表达的主要问题有三:价值决定、价值分配和合理分配的实现。正确认识劳动价值论需要拓宽视野,广泛考察商品的范围,全面考察劳动的内容;树立实事求是的发展观,根据时代和现实情况的变化,加深对劳动价值论的认识,避免教条主义和"过时论"的干扰。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的辩证法对劳动价值论的规定是现代劳动价值论的前提,但不能直接用马克思关于劳动价值论的抽象论述直接演绎现代具体经济矛盾,而应在抽象意义上吸收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基本观点,同时根据对现代具体经济矛盾的认识,进一步抽象层面的规定,形成与现代经济矛盾相对应的现代劳动价值论,再从现代劳动价值论这个抽象,论证现代经济矛盾的具体。  相似文献   

12.
当前我国劳动价值论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泽民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提出:“我们应该结合新的实际,深化对社会主义劳动和劳动价值论的研究和认识”。此后,理论界从不同角度提出了许多颇有见地的观点和思想,形成了新一轮对劳动价值论的研究热潮。本文就当前经济理论界的研究进展和动态作了综述和简要评论。  相似文献   

13.
朱军 《华东科技》2009,(7):62-63
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价值在产品中是如何体现的?在本文中,作者提出了倍数劳动这个概念,它从产品价值来源出发,以一个新角度对劳动价值论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知识经济与劳动价值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杨国栋 《镇江高专学报》2004,17(3):77-79,87
通过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基本原理的再认识,结合知识经济的具体实践,对各种非劳动价值论,尤其是知识价值论、知识产品的价值及其价格的背离进行深入的剖析,提出在坚持马克思科学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上发展劳动价值论.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恩格斯当年共识于“价值是对效用和劳动花费的衡量”。这种价值理论与唯物史观原理相适应,因为,这里的“价值”与“生产力”同义。但是,这种价值理论在《资本论》各卷中的展述却是按照“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方法,从抽象的“劳动价值论”出发,一步一步上升为“具体”的。细读之,可以发现,每向“具体”前进一步,都靠使劳动价值论与某种突现使用价值决定性的理论相结合而完成,其理论实质是使劳动价值论被纳入唯物史观生产力决定性的框架。其中包括,《资本论》第二卷指出,一旦要具体考察社会总资本的流通,就不能只囿于劳动价值论,还要考虑社会规模的使用价值即社会效用,并依此建立了再生产理论;《资本论》第三卷又进而指出,从总体上考察资本主义生产,更不能囿于第一卷在劳动价值论基础上对价值规律的抽象论述,而要充分理解:价值规律的进一步具体化,包括了对社会规模的使用价值即社会效用决定意义的承认,此即马克思主义的“效用/劳动价值论”。显然,马克思恩格斯的价值理论不限于劳动价值论,它是由抽象劳动价值论上升为具体的宏观“效用/劳动价值论”的理论体系。西方学者关于《资本论》第一第三卷彼此矛盾的说法,以及一些马克思主义者针锋相对的反击,虽各有些合理之处,但也均陷入了对马克思恩格斯劳动价值论的绝对化和形式主义错解,无足为凭。  相似文献   

16.
分析了坚持劳动价值论的核心思想的必要性,探讨了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发展,指出了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是坚持与发展的辩证统一。  相似文献   

17.
本文针对“周文”全盘否定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主张重建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价值理论体系的论点,严正指出,劳动价值不是资本主义的专利品,不具有非人性的资本属性。劳动的两重性不能混淆.劳动没有“负效用”,当代根本就不存在什么“价值分裂症”,马克思经济学不会因为被戴上“传统”的帽子而“终结”,劳动价值论是不可替代的。  相似文献   

18.
简要阐释劳动价值论的基本意义及其现实价值,分析了当前劳动价值论在我国面临的新情况和新特点,提出深化发展劳动价值论研究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9.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深化对于社会主义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的研究和认识,对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首先阐述了劳动价值论的发展过程,然后指出了马克思科学劳动价值论与古典政治经济学家的劳动价值论的不同之处,最后分析了我国现阶段应如何批判地继承劳动价值论。  相似文献   

20.
在知识经济条件下,知识成为当前发展经济的资本,科学技术真正成了第一生产力,出现了在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活劳动在相对减少而价值量在增加的现象,但创造价值的源泉仍旧是人类的活劳动,只不过活劳动的主要形态和地位改变了,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仍是科学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