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唯物史观是中国近代史纲要课教育教学的科学历史观和方法论。中国近代史纲要的课程性质规定其必须突出唯物史观培养的功能,而其教学的目的使唯物史观培养成为其题中之义。中国近代史纲要课教育教学要着力培养学生树立唯物史观和运用唯物史观。  相似文献   

2.
在思想文化形态多元化的今天,大学生历史观的扭曲已经成为十分严重的问题。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教学,应该引导他们以发展的眼光、科学的态度认识唯物史观。正确对待唯物史观与其它史观的关系,以翔实的史料和多学科的方法为学习的基础,树立实事求是的良好学风,让学生在历史的学习中感受到一种科学的力量、美感的价值和高尚的精神。为此,教授中...  相似文献   

3.
根据<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以讲史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课程特性,在教学中处理好讲授历史知识与思想政治教育、教师主导性与学生主体性、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等几个方面的关系,才能切实帮助学生深刻领会"三个选择",的历史必然性,达到课程开设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司岩梅 《科技信息》2009,(34):I0117-I0117
全国高校开设"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是帮助大学生了解国史、国情,增强大学生对于"三个选择"的理解和认识。进行"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的教学,必须紧紧围绕"纲要"课程的教学目的,牢牢把握中国近现代史主题主线,并且紧密结合热点问题,注重能力的培养,还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运用灵活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5.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是全国高等学校本科生必修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之一,当前,《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教学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我们必须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解决这些问题,才能达到提高其吸引力和感染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从2006年开始,教育部对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作出了重大调整,增设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这门高校本科生必修的公共政治理论课。目前,《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与课程建设中存在着一些问题。本文在对现有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试图探索有效的解决方法,从而进一步推进《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的教学。  相似文献   

7.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情境教学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结合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内容、教学对象、教学条件等特点,整合利用各种资源,创设多种教学情境,以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同时增强"纲要"课程教学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8.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有其独特性。教师在在教学中要发挥纲要课堂史论结合的优势,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以达到为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服务,为社会主义国家培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建设者服务的最终目标。  相似文献   

9.
爱国主义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永恒主题。中国近现代史是一部爱国主义史诗,《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是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很好教材。只有充分发挥课堂教学和课外教学的作用,把爱国主义教育贯穿到教学中去,才能更好地发挥该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提高教育质量和效果,才能把课讲好。  相似文献   

10.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是国家为高校大学生新开设的一门思想政治理论课,是新形势下国家重视历史教育的充分体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把握好课程的性质、体系,利用多种教学手段,改进教学中遇到的问题,提升教学质量,实现这门课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  相似文献   

11.
文章根据教育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培训内容要求,结合西藏实际,对如何上好“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提出了几点建议。认为该课的任课教师在备课、上课过程中,必须牢牢把握该课程的目的和意义,掌握中国近现代历史的主线、主题,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对重大问题的表述要完整、准确,使该课程真正起到释疑、解惑、明理的作用,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历史责任感。  相似文献   

12.
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中恰当地利用地方史资源,有其理论和实践依据,开展这样的教学活动也具备了相应条件。为了提高该课程的教学实效性,应通过在教学中穿插相关的地方史知识、组织学生开展研究性的地方史专题学习、参观当地历史博物馆和纪念馆等实践教学基地、开展弘扬地方历史文化的调查创作活动等方法来运用地方史资源。  相似文献   

13.
将六个为什么融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需要统筹考虑,找准切入点,重点突破.在教学目标的整合方面,把六个为什么与三个选择有机统一起来;在教学内容的充实方面,用历史事实和历史逻辑对六个为什么进行全面解答;在教学方法的创新方面,使六个为什么的理论灌输与历史论证有机结合;在实践环节的强化方面,推动六个为什么由理论感知向理性信念转化.  相似文献   

14.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从历史教育的角度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在该课程的教学中,必须面对以下五大关系:一是思想观点上是与非的关系;二是大学理论课与中学历史课的关系;三是政治理论课与历史专业课的关系;四是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关系;五是理论灌输与思维启发的关系.只有正确处理好这五大关系,该课程的教学才能取得预期的效果,达到思想理论教育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批判性思维主要指面临多种价值取向作出合理选择的理性思维,批判性思维训练主要指人的辨别力、判断力、情感、信念等智商与情商技能的培养与提高,把它融入高校开设的“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的教学中,符合现代教育理念与该课程特色,可以改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6.
红色资源的内涵丰富深刻。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江西留下了以八一精神、井冈山精神和苏区精神等为代表的丰富红色资源。《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教学中开发和利用好区域红色资源,可以充实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式,创新实践教学模式。极大地增强《纲要》课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  相似文献   

17.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作为新开设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有着不同于其他政治理论课的课程特点.只有深刻理解"一条主线"、"两个了解,三个选择"的课程特点.以专题化教学方式提高教学的针对性,以多样化教学手段增强教学的实效性.才能更好地实现其以历史课教学发挥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功能.  相似文献   

18.
中国传统文化在世界范围内日益受到青睐,孔子学院如雨后春笋般在各国建立。然而由于近代以来传统与现代的断裂,《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实践中“显性”与“隐性”教学目标的顾此失彼以及学生实用主义学习观的制约,中国传统文化在大学生中依旧处于迷失状态。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之一的《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应积极应对并有所作为。教师在教学中对待传统文化要全面分析、理性弘扬,要拓宽视野、深化内涵,要言传身教、为人典范,还要营造良好文化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19.
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之一的《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具有鲜明的实践性,而且在实践教学方面,它有着其他几门思想政治课程所不可比拟的优势。本文结合青海大学该课程实践教学的阶段性成果进行了探析,以便不断探索、总结、创新该课程的实践教学方式,拓宽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道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