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研究松科乔松(Pinus griffithii McClelland)松塔的化学成分.方法:松塔的乙醇冷浸提取浸膏,依次用石油醚、氯仿、乙酸乙酯和正丁醇萃取,分别得到石油醚、氯仿、乙酸乙酯和正丁醇的萃取物.氯仿萃取物用正、反相色谱法,MCI、Pharmadex LH - 20凝胶柱色谱法分离,分离得到3个化合物.结果:分离鉴定了3个化合物,分别为:3,4-二羟基苯甲醛(Ⅰ)、3,4-二羟基苯甲酸(Ⅱ)、β-胡萝卜苷(Ⅲ).结论:化合物Ⅰ~Ⅱ为首次从该种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2.
对粗糙凤尾蕨的化学成分进行系统研究.将干燥的粗糙凤尾蕨全草用95%乙醇加热回流提取3次,每次4 h,提取液减压回收得到280 g浸膏;依次经过石油醚、乙酸乙酯、正丁醇萃取;将乙酸乙酯部位用聚酰胺树脂柱色谱洗脱,分别用水、30%乙醇、60%乙醇和90%乙醇进行梯度洗脱,将60%乙醇洗脱部位经过中高压液相色谱分离,根据其理化性质和光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的结构.首次从粗糙凤尾蕨中鉴定出柚皮素与橙皮素化合物.  相似文献   

3.
长白山刺五加茎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长白山刺五加茎中的化学成分.方法用体积分数为75%的乙醇对刺五加进行提取,提取物分别以正己烷、乙酸乙酯、正丁醇萃取.采用柱色谱技术对乙酸乙酯萃取部分进行分离纯化,利用NMR等光谱学方法对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长白山刺五加茎中分离得到了5个化合物,分别为松柏醛(1),4-羟基-3,5-二甲氧基苯甲醛(2),curcasinlignan A(3),(-)-balanophonin(4),(+)-syringaresinol(5).结论化合物2-5为首次从刺五加中分离得到,其中,化合物3-5是新发现的新木脂素类化学成分.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辛夷(Magnolia denudata)木脂素类的化学成分.采用硅胶、反相硅胶柱色谱和制备高效液相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纯化.从辛夷氯仿提取部位中分离得到8个骈双四氢呋喃型木脂素,分别为丁香脂素syringaresinol (1),kobusin (2),medioresinol (3),松脂醇二甲醚pinoresinol dimethy ether (4),木兰脂素magnolin (5),里立脂素B二甲醚 lirioresinol B dimethyl ether (6),辛夷脂素fargesin (7), epimagnolin B (8),各化合物结构分别通过化学方法和1H NMR、13C NMR、MS等波谱学方法鉴定.  相似文献   

5.
金银花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用简单的方法从金银花中分离化合物,采用选择性萃取法从金银花浸膏的乙酸乙酯萃取部位分离得到化合物Ⅰ,然后经过硅胶柱层析分离得到化合物Ⅱ、Ⅲ、Ⅳ。通过理化方法和MS、IR、H-NMR、C-NMR等谱学技术对分离得到的4种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分别鉴定为3’,4’,5’,5,7-五甲氧基黄酮(Ⅰ)、木犀草素(Ⅱ)、槲皮素(Ⅲ)、绿原酸(Ⅳ)。其中化合物Ⅰ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发现,并且是经过选择性萃取分离得到的。该方法简单快捷,较之柱色谱法有较大优势。  相似文献   

6.
采用溶剂提取和硅胶柱层析法,从含笑花中分离出4个木脂素,通过核磁共振法鉴定为:l-芝麻脂素,horsfieldin,3,4-亚甲二氧基-3,4-二甲氧基-二苯基四氢呋喃骈四氢呋喃,3,4,3,4-四甲氧基-二苯基四氢呋喃骈四氢呋喃。4个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7.
滇南红厚壳叶经甲醇浸提并浓缩得浸膏,提取浸膏再用石油醚萃取.石油醚溶解部位经硅胶柱层析,石油醚-乙酸乙酯作为洗脱剂梯度洗脱,获得4个化合物,其中在石油醚-乙酸乙酯体积比为9:1的洗脱条件下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一种白色柱状晶体.经IR,MS,1HMNR和13CMNR以及X射线单晶衍射对分离化合物进行结构表征,确定所获化合物1为木栓内酯.采用MTT法研究了木栓内酯诱导小鼠骨髓间质干细胞的增殖活性,显示出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8.
采用水煮法对干燥旱柳嫩枝进行提取,提取液浓缩至小体积依次用乙酸乙酯和正丁醇进行萃取,制得乙酸乙酯萃取物和正丁醇萃取物,利用硅胶柱色谱分别对乙酸乙酯和正丁醇萃取物进行分离和纯化,得到了5个化合物,通过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分析鉴定它们的结构分别为:水杨醇(1),水杨苷(2),邻苯二酚(3),对羟基苯甲酸(4),水杨酸(5)。干燥旱柳嫩枝乙酸乙酯萃取物中含量最多的是邻苯二酚(3)。占乙酸乙酯萃取物的质量分数为2.6%。正丁醇萃取物中含量最多的是水杨苷(2),占正丁醇萃取物的质量分数为14.5%。  相似文献   

9.
药用植物松塔的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松科(Pinaceae)华山松(Pinu sarmandii Franch.)松塔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以期寻找活性成分。方法:松塔的乙醇冷浸提取浸膏,依次用石油醚、氯仿、乙酸乙酯和正丁醇萃取,分别得到石油醚、氯仿、乙酸乙酯和正丁醇的萃取物。氯仿和正丁醇萃取物用正、反相色谱法,MCI、Pharmadex LH-20凝胶柱色谱法和HPLC法分离,分离得到6个化合物。结果:根据理化性质和利用NMR、ESI—MS等波谱技术鉴定化合物结构,鉴定了其中的4个化合物:异海松烷(Ⅰ);Dehydroabietic acid(Ⅱ);β-谷甾醇(Ⅲ);β-胡萝卜苷(Ⅳ)。结论:其中化合物Ⅰ~Ⅱ为首次从该种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0.
采用无水乙醇浸泡提取制得浸膏,再将浸膏加水混悬后依次用石油醚、乙酸乙酯和正丁醇萃取,制得几种提取物。用柱层析、高效液相色谱等进行分离,得到3种单体化合物,经^1H NMR、^13C NMR确定化合物的结构为β-谷甾醇、叶绿素和秽酬。  相似文献   

11.
较详细地阐述了畜禽饲养环节对动物源性产品质量安全影响因素的来源,并根据分析的影响因素,针对性地提出了解决畜禽饲养环节动物源性产品质量安全的防控对策和思路.  相似文献   

12.
嗅觉可视化技术是使非可见物质成像(主要是气体成像)的一种无损检测新技术,属人工嗅觉模拟技术的一个新分支.使用卟啉和pH指示剂作为嗅觉可视化传感器阵列的气敏材料,检测猪肉中的优势致腐菌和新鲜度.将3种优势致腐菌(梭状芽孢杆菌、热死环丝菌、假单胞菌)分别接种至3组猪肉样本中,在3种温度(-16℃,4℃和20℃)条件下分别贮藏不同的时间后,采用扫描仪获取可视化传感器阵列与每个样本反应前后的图像信息;将阵列反应前后的颜色差值作为样本特征值,对不同的猪肉样本经不同贮藏时间后产生的挥发性气味,可视化传感器阵列显示其特定的颜色图像与其对应.结果表明,嗅觉可视化技术可以用于检测猪肉的优势致腐菌以及判断猪肉的新鲜度.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天然活性成分生物转化的微生物、特异酶以及其应用.中草药等植物中含有的主要天然活性成分,人体难吸收、活性低.为了得到易吸收、高活性的天然有效成分,筛选了一批新微生物,发现一批新型特异的天然成分转化酶;研究了生物转化制备高活性天然成分单体、异构体混合物组、活性中草药制备.  相似文献   

14.
J M Smith 《Nature》1965,206(981):239-240
  相似文献   

15.
LOWNDES J 《Nature》1955,176(4476):283-284
  相似文献   

16.
Dr. A.F.S. Kent     
BROCKLEHURST RJ 《Nature》1958,181(4618):1240-1241
  相似文献   

17.
BOYD JD 《Nature》1956,177(4507):505-506
  相似文献   

18.
分别在佛山市城区有代表性的季华路(主干道)、同济路(次干道)、华远西路(支路)路边,采集了PM2.5样品,并分析了样品中12种金属元素和9种水溶性离子的含量。结果表明:佛山市城区各道路环境PM2.5日均浓度的由大到小依次为:季华路(173.3μg/m3)、同济路(141.2μg/m3)、华远西路(126.0μg/m3),与车流量之间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且均高于同期城区PM2.5的日均浓度64.5μg/m3。3个采样点检出金属元素中含量较高的是Fe、Al、Ca、Mg,其次是Zn和Pb。不同道路环境中Al、Ca、Mg、Zn和Pb元素的浓度由大到小均依次为:季华路、同济路、华远西路。富集因子分析表明佛山市城区道路环境人为污染较严重的金属元素为Cd、Zn、Pb、As。采样期间SO42-、NO3-和NH4+是主要的水溶性离子。  相似文献   

19.
MELLANBY K 《Nature》1955,176(4482):582
  相似文献   

20.
Dr. A.V. Few     
OTTEWILL RH 《Nature》1958,181(4610):668-66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