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王景智  孟兆成 《科技信息》2010,(29):377-377
介绍了莱钢炼钢厂宽厚板连铸机铸坯标识系统改造的背景、实施方法及取得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耿涛 《科技信息》2009,(4):279-279
本文介绍了济钢第三炼钢厂1#板坯连铸机大断面改造后铸坯输送辊道的状况;分析了铸坯输送辊道设备频频损坏、铸坯跑偏的原因;通过改造辊道旧辊,选用底座固定式减速机,在原传动系统中增设有吸振功能的十字万向联轴器,明显增强了设备抗冲击能力;改造辊道底座,有效地解决铸坯跑偏问题。  相似文献   

3.
于金辉 《科技资讯》2012,(25):100-100
分析了炼钢厂连铸机出坯辊道频繁损坏的根本原因,并结合现场实际进行了相应的设备改造,解决了辊系传动问题,大幅提高了出坯辊道及传动设备的在线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4.
《科技潮》1999,(3)
冲浪,是人类以体魄、力量、智慧和信心向大自然发起的挑战。首钢第二炼钢厂在市场经济的海洋中,自己筹集资金,利用自有技术,奋起直追国际钢铁业高效连铸的新浪潮,使两台140mm 方坯连铸机初步实现高效化,闯出了一条企业摆脱困境,实现高效低耗生产的新路径。0.65m 的能量去年2月18日,冶金部组织钢铁行业的连铸专家对首钢技术中心发明的压力水膜技术进行技术鉴定。专家们确认,首钢第二炼钢厂用该项技术配以新型曲面结晶器的系统配套改造,使140mm 小方坯连铸机拉速从每分钟平均2.0m 提高到2.65m,初步实现了铸机高效化。0.65m 的增幅在日常生活中不足为奇,但在连铸生产中却似寸阴尺壁,极为珍贵,它导致第二炼钢厂的炼钢系统内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相似文献   

5.
分析了南钢1~#连铸机小方坯生产中频繁发生角裂的原因。通过优化结晶器冷却性能和二次冷却工艺,并对二次冷却喷淋管框架和安装位置进行优化改造,显著降低了生产过程中小方坯角裂的发生率,使小方坯的产品质量得到了显著的改善。  相似文献   

6.
2009年10月24日,攀钢钒炼钢厂新建方圆坯连铸机正式竣工投产。该连铸机是由攀钢钒第一套自主完成关键装备技术开发,自行设计、制造、安装和调试的方圆坯兼用连铸机,生产铸坯断面尺寸为200×200mm、φ200mm,设计年产方圆坯100万吨。方圆坯连铸机建成投产后,将促进攀钢进一步释放炼铁、炼钢现有装备的产能,优化资源配置,加快品种结构调整,增强市场竞争能力。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小方坯连铸机300t摆式飞剪的测试结果为基础,经理论分析、数值计算,对电机与飞轮匹配的合理性予以论证,其结论对该机的改造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邯钢小方坯连铸机力能参数研究的目的是: 一、为了消化移植从西德Demag公司引进的小方坯连铸机、掌握这套设备的设计思想、设计参数和设备特点,为国内设计同类型,不同圆弧半径的连铸机提供设计参数和设计计算方法; 二、邯郸钢铁总厂R5.25米小方坯连铸机是我国在消化国外引进技术后,自己翻版设  相似文献   

9.
通过水模实验优化水口结构形式和工艺参数,解决某钢厂150 mm×330 mm矩形坯连铸机在生产中出现的高温区下移,夹杂物上浮困难等问题。优化范围包括水口的浸入深度、侧开孔倾角及拉速。不同的水口形式对流场有不同的影响,目前使用的直通型水口正是造成生产中出现问题的症结所在。通过实验优化出适合150 mm×330 mm矩形坯的侧开孔水口为侧开孔倾角25°,最佳浸入深度为115 mm,适宜拉速为1.2 m.min-1。  相似文献   

10.
太钢立式不锈钢板坯连铸机的研制是“六、五”期间国家科技攻关项目,我院在该项目中承选连铸机力能参数测试研究,其目的是对该连铸机的主要设备——结晶器、结晶器振动装置、二冷装置、托坯装置以及回转出坯装置进行整机测试、检测上述设备的主要技术性能、工作状态,为连铸机的鉴定提出数据,并为国内今后设计同类连铸机提供设计参数和分析计算方法,此外,通过对力能参数和工艺参数互相关系研究,为改善铸坯质量,提高铸坯合格率提供数据。 测试是在连铸机热试期间进行的,试验测定的子项目共16项,测试的力参数和电参  相似文献   

11.
为了解决某钢厂高碳钢小方坯浸入式水口的絮流物堵塞问题,对现场进行了检验分析.结果表明,絮流物是铝镁尖晶石类的Mg和Al复合物.针对此情况排查工艺分析,采取严控使用含Al大罐、延长LF弱吹氩时间及适当减少转炉炉后硅铁的使用量来防止合金大量带Al等措施,使高碳钢小方坯的絮流情况消失,浇铸顺利,质量稳定.  相似文献   

12.
建立了大圆坯连铸过程中结晶器内钢水流动、传热及凝固过程的数学模型,对马钢车轮轮箍钢连铸过程中钢水宏观凝固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分析,数值模拟的结果与射钉试验和铸坯表面温度测定的结果很相近,说明该模型具有很高的可靠性与准确性,对连铸工艺有很大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3.
板坯横移车是现代炼钢厂连铸工艺技术中的重要设备,由于增产节支的需要,而对其进行承载能力挖潜.为此对其车架金属结构部分作了动态应力测试及有限元计算分析,并作了加固增强处理.  相似文献   

14.
在考虑了钢坯库实际堆垛的基础上,设计了一种将订单K-means聚类分析后通过BP神经网络生成入库计划的算法。该算法主要分为2个阶段,首先通过K-means聚类将轧制计划中的合同按照轧制出厂日期等条件形成类别;然后通过BP神经网络算法生成入库计划。利用钢厂实际生产数据对本算法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本算法能够有效地减少倒垛次数,提高垛位空间利用率。  相似文献   

15.
16.
电磁搅拌改善铸坯内部质量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1,自引:5,他引:16  
采用低碳钢进行静态浇铸实验,并就电磁搅拌对铸坯内部质量的影响进行了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电磁搅拌可明显提高铸坯凝固组织的等轴晶率,同时又可以改善铸坯内的成分分布状况,从而提高铸坯的内部质量·在合理的电磁搅拌参数和浇铸参数条件下能够得到几乎为100%等轴晶的铸坯·  相似文献   

17.
18.
为研究Q420C角钢在大矫直应变过程中的铸坯凝固传热行为以及AlN析出对铸坯和轧材质量的影响,本文通过ProCAST模拟软件和射钉试验,对不同参数条件下铸坯表面和角部温度以及坯壳厚度等进行模拟计算,并提出了凝固坯壳厚度修正公式.通过Gleeble实验得出,铸坯在1008~1364℃温度范围内时具有较好的热塑性.对AlN析出的热力学和动力学研究表明,铸坯应避开在AlN析出"窗口"内矫直,轧制前加热炉均热温度控制在1160~1200℃,终轧温度控制在850℃以上可减少AlN在奥氏体晶界沉淀析出.经过工艺试验,成功开发出Q420C角钢,轧材平均合格率达到90%,综合性能指标满足要求.  相似文献   

19.
钢坯由加热炉加热至轧制所需温度,加热过程中炉内的温度分布对最终钢材质量起决定性作用.以间歇式天然气轧钢加热炉为例,采用CFD(计算流体力学)方法分析加热炉内以及被加热钢坯内瞬态的三维温度场分布,用Fluent软件模拟了多种操作条件下的炉内温度分布,为提高加热炉工作效率提供了理论依据.模拟过程中考虑了更换钢坯时炉门开启引入的热损失.模拟结果可用来优化操作参数和提高出钢质量.  相似文献   

20.
椭圆孔型轧制合金钢方坯三维弹塑性有限元模拟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为设计安全合理的合金钢椭圆孔型系统,采用三维热力耦合弹塑性有限元模拟仿真技术,超前再现了合金钢方坯在椭圆孔型中金属的三维流动过程并获得了轧制力及力矩等重要参数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表面和心部金属沿轧制方向流动速率的不同导致合金钢方坯端部横断面产生凹形;轧制力和轴向力及轧制力矩和径向力矩具有相似的变化趋势,即咬入和抛钢阶段其值变化较大而稳定轧制阶段变化较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