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朱穆君  陈位纪 《宜宾科技》1995,(3):13-14,28
水稻旱育秧苗床白天升温快,坭表最高温度明显高于稻田湿润育秧;夜间散热较快,最低温度低于湿润育秧。平均温度偏高,昼夜温差大。有利于增强光合作用,降低呼吸作用,增加干物质积累。育成秧苗抗寒力、发根力和分蘖力都明显优于稻田育秧。是旱育秧能适时早栽和具有早熟、避灾、增产综合效益的重要机理。但随着移栽叶龄的增长,本田生态环境的改变,水稻旱育秧的生理优势和生产应用效益逐渐减弱。  相似文献   

2.
培育适龄多蘖壮秧是水稻高产栽培的重要环节和基础。通过总结分析目前水稻育秧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合理布局品种,浸种前晒种,适时早播,注意催芽温度和水分,合理播种和秧苗寄插,加强秧田管理等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3.
育苗是水稻生产的基础。加强秧田管理,抓好育苗技术,改善秧苗生长环境,实施保健育秧、提高秧苗的生理功能及抗逆力、抗病性,培育壮秧是我们的育秧目标,也是夺取水稻高产的重要前提。  相似文献   

4.
水稻机插育秧技术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顾霞卉 《科技资讯》2012,(2):107-107
水稻机插育秧技术在水稻栽种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其能促使秧苗均匀整齐、茎部粗壮、苗高适宜、叶挺色绿、根系发达,有着高产稳产、省工节本提效、改善人们生活水平等优点。因此,本文通过对水稻机插育秧技术优点的分析,从而探讨水稻机插育秧技术应用中应该注意的几个要点。  相似文献   

5.
毛生华 《遵义科技》2004,32(2):49-50
水稻早育浅植技术,是一套严格而又规范的水稻栽培技术,要求在秧田期不建立水层,只保持秧地土壤湿润,秧地接近旱田条件下进行育秧,实行秧苗带土浅栽,合理密植。其优点有:土壤氧气充足,有利于萌芽种子进行旺盛的有氧呼吸,促进种子贮藏物质的转化,提高秧苗素质,旱秧移栽后无明显返青期,发根力强,分蘖发生快;旱秧细胞组织致密,植株挺韧,较耐低温和干旱,抗逆性强;早育秧能提早播种,安全育秧,又能提早成熟,有利于抗低温增产。大量生产实践表明,推广应用水稻旱育浅植技术是实现水稻持续增产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6.
水稻采用隔寒增温超早育秧栽培技术秧苗素质好,植株秧苗基部粗扁,叶身清秀,挺直不披,植株充实度高,生长整齐,能争抢有效积温150~200℃左右,使水稻生育期达到140天,延长水稻营养生长期近10天.  相似文献   

7.
王莉  唐玲  隋东茂  王美玲 《科技信息》2012,(31):475-476
从根本上改变旧的水稻育秧技术,提高水稻生产的科技含量,降低生产成本减轻劳动强度。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水稻采取旱地育秧,用不同叶龄的旱育秧苗进行抛植,并与8叶1心(旱育大苗)单行单株栽插进行对比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以4叶1心(小苗)至6叶1心(中苗)抛植,其群体结构合理,生长协调,农艺性状好,产量最高。在生产实践中,水稻旱育抛秧栽培应立足抛早、抛小。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水稻旱育秧与常规湿润育秧的秧田期生长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水稻昌育秧秧苗素质好,主要表现在根系生长快,地下部分增生高于地上部分。地上部分矮健苗高,最大叶长,最大叶宽的生长均慢于常规湿润秧。  相似文献   

10.
水稻育秧管理技术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水稻育秧管理的技术,主要是:选准良种,适时早播,药剂浸种,控制催芽温度和水分,做好秧苗寄插,抓好秧田管理,培育多蘖壮秧,防治好病虫草害。  相似文献   

11.
水稻播种前的种子处理与育秧过程中的管理是决定水稻产量的直接因素,而合理施肥是决定水稻是否高产的关键,因此,两者在水稻种植过程中都是不可忽视的。  相似文献   

12.
针对水稻育秧中易发生的烂秧问题,本文阐述了烂秧的发生原因及诊断方法,并提出了种子处理、适时播种、选好秧出、合理施肥、科学灌水和防治病害等技术措施,可有效地防治烂秧。  相似文献   

13.
湿润育秧、旱育秧、塑料软盘育秧施用壮秧剂能提高秧苗素质,有效地防治秧苗立枯病的发生,水稻平均增产8.5%,其最佳施用量分别为每盘60g、70g、10g。  相似文献   

14.
李汉民  韩进 《汉中科技》2010,(2):30-30,35
针对水稻育秧常出现病苗和烂秧问题,介绍了培育水稻多蘖壮秧的关键技术:培育好健壮小苗,选好秧田,施肥浸泡,精细整田做畦,适时寄插,抓好秧田水分追肥和病虫害防治等管理。  相似文献   

15.
陈洪宇 《遵义科技》2007,35(5):23-25
近年来,随着新品种的更新,各种育苗方式从两段育秧到早育稀植高产栽培法,产量在原来的基础上已有了一个飞跃,但是栽培优质稻的产量上只停留在550公斤左右的水平上。为了打破“优质水稻不高产,高产水稻不优质”的传统,探索优质水稻产量与品质,  相似文献   

16.
水稻播种前的种子处理与育秧过程中的管理是决定水稻产量的直接因素,而合理施肥是决定水稻是否高产的关键,因此,两者在水稻种植过程中都是不可忽视的。  相似文献   

17.
水稻播种前的种子处理与育秧过程中的管理是决定水稻产量的直接因素,而合理施肥是决定水稻是否高产的关键,因此,两者在水稻种植过程中都是不可忽视的。  相似文献   

18.
水稻旱育抛秧栽培技术是在水稻旱育稀植和软塑盘育抛秧的基础上,通过在生产实践中不断的探索、试验、示范、总结而获得的一项栽培技术,该技术直接利用水稻苗床培育带蘖壮秧,连土单株取苗进行大田抛栽,具有省种、省工(比旱育稀植省2—3个工)、成本低(不用软塑盘)、秧龄弹性大(比软塑盘育秧延长  相似文献   

19.
常规水稻栽培是采取秧田育秧、适龄移栽或抛植的栽培方式,这种方式不仅在田块整理和大田耕作中花费大量时间,而且增加了生产成本和劳动强度,进而降低了种粮的经济效益。2003年,怀宁金拱镇农技站引进了水稻免耕栽培技术,当年在该镇白莲村张庄组实行免耕栽培50亩,示范品种为Ⅱ优明  相似文献   

20.
水稻早育稀植栽培技术推广实践浅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农业生产的快速发展,水稻育秧的方式也遥步转变,经过推广实践,水稻旱育稀植栽培技术是提高了粮食增产增收的重要手段.总结了在推广工作中要加强从业人员自身的业务水平、认真选择好水稻旱育稀植示范点、搞好科技培训、正确引导农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