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张静 《科技信息》2010,(32):341-341,344
本文基于再生混凝土框架柱的抗震试验,对其进行了滞回性能分析与初步的研究。通过研究发现,随着轴压比的增加,试件的延性及极限承载力不断下降。井通过大型有限元分析软件对各试件进行有限元的单调荷载作用下的数值模拟。总体来看,再生混凝土框架柱抗震性能的变化规律与普通钢筋混凝土框架柱基本相同。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橡胶混凝土的单轴受压力学性能,得到钢管橡胶混凝土在单轴受压荷载作用下的应力-应变全曲线.试验采用位移加载控制方式获取了不同配合比相应的应力和应变数据,并采用ABAQUS混凝土塑性损伤模型验证,计算分析了不同长细比参数控制下普通钢管混凝土柱和钢管橡胶混凝土柱的滞回性能.研究结果表明:橡胶钢管混凝土柱虽然具有良好的变形性能,但由于其承载力大幅下降,橡胶钢管混凝土柱的耗能性能低于普通钢管混凝土柱.钢管橡胶混凝土柱的抗震性能评价仍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3.
空腹式型钢混凝土框架柱的恢复力特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6个配角钢骨架空腹式型钢混凝土框架柱的试验,研究了该类框架柱在低周反复循环加载条件下的破坏形态和滞回性能,提出了能反映空腹式型钢混凝土框架柱性能的退化三线型恢复力模型及其特征点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4.
主要研究高强混凝土框架长柱在低周反复荷载作用下的滞回特性,分析轴压比对延性的影响.共进行了6根试件的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高强混凝土的延性比普通混凝土的延性低,轴压比是决定高强混凝土试件延性和耗能的主要因素,随着轴压比的增大,试件的延性和耗能降低。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配置不同等级高强钢筋的损伤可控高强混凝土叠合柱的抗震与可恢复性能,进行了3根截面尺寸为600 mm×600 mm的高强混凝土叠合柱在高轴压比条件下的低周反复荷载试验,试件所用钢筋为HRB600级高强钢筋及1200 MPa级超高强钢筋,主要设计变化参数为超高强纵筋配置比例及箍筋间距.基于试验对比分析了各试件的破坏形...  相似文献   

6.
为了研究高强混凝土柱的滞回性能,采用了一种更简便实用的分析方法——截面条带法,并根据截面条带法编制了计算高强混凝土柱的荷载-位移(P-△)滞回曲线的计算程序,其数值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吻合良好,利用该计算程序,笔者分析了配有高强钢筋的高强混凝土柱中,混凝土强度、轴压比、配箍率、箍筋强度等级及间距、纵向钢筋配筋率及强度等级等参数对柱的滞回曲线的影响,为进一步研究高强钢筋作柱的纵筋和高强钢筋作柱的横向约束钢筋对钢筋混凝土柱延性的影响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相似文献   

7.
在地震工程中,结构设计参数的不确定性会使结构的抗震性能具有一定的离散性.以钢筋混凝土(reinforced concrete,RC)框架柱构件为研究对象,采用ABAQUS和OpenSees软件建立数值分析模型,并用实验结果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考虑材料性能、构件几何尺寸参数随机性的影响,得到了RC框架柱...  相似文献   

8.
方钢管混凝土柱滞回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含钢率、长细比、材料强度等为主要参数,在确定钢材和核心混凝土在循环荷载作用下的应力-应变关系模型的基础上,利用有限元软件ANSYS,对方钢管混凝土柱在循环荷载作用下全过程进行了计算,以模拟地震作用下方钢管混凝土柱的实际受力性能。研究表明:方钢管混凝土柱荷载-位移滞回曲线呈比较饱满的"梭形",没有明显的捏缩现象,达到极限荷载后,仍表现出良好的延性和后期变形能力,能够满足实际工程中大跨度、重荷载的要求,是一种良好的结构形式。  相似文献   

9.
对9根带肋薄壁方钢管混凝土柱的滞回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其主要参数为轴压比和加劲肋的布置.通过试验,研究了试件的破坏形态、滞回特性和耗能能力等重要抗震性能指标.结果表明:轴压比对试件的滞回性能影响很大,当轴压比小于0.5时,四边设肋试件的滞回曲线较饱满,具有较好的延性和耗能能力,而对边设肋试件的滞回曲线出现了轻微的捏缩现象;当轴压比大于0.5时,试件的延性较差.在相同轴压比下2种设肋形式试件的极限承载力较接近,但是四边设肋试件的延性好于对边设肋的试件,滞回曲线更丰满.采用大型有限元程序ABAQUS6.4对每个试件的试验全过程进行了模拟计算,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符合较好,为进一步开展带肋薄壁钢管混凝土柱的研究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根据门式刚架楔形H型钢柱失稳时局部和整体相关屈曲的特点,提出能考虑其相关屈曲特征和滞回性能的数值模拟方法.通过8根大宽厚比楔形钢柱的试验结果与数值模拟和理论数值解的比较表明,数值模拟方法是一种研究大宽厚比楔形构件滞回性能的有效方法.选取一组工程常用构件进行往复荷载作用下的数值模拟分析,比较腹板宽厚比的影响,认为此类构件具有一定的延性和耗能性能,证明《门式刚架轻型房屋钢结构技术规程》中的相关规定偏于不安全.  相似文献   

11.
采用梁柱纤维模型对型钢混凝土梁-角钢混凝土柱组合框架滞回全过程开展数值仿真研究,并与试验结果对比. 在大量参数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此类组合框架滞回曲线特点,建立了单层单跨组合框架的荷载-位移恢复力模型,该模型可综合考虑轴压比和预应力度等的影响,能对此类组合框架在水平荷载作用下的滞回性能进行预测,其结果与试验及数值仿真结果一致. 相关研究可为简化结构弹塑性动力分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基础等构件提供的端部强约束能提高柱临界截面的抗弯承载力.然而这对于按照“强剪弱弯”的抗震设计原则设计的钢筋混凝土柱并不总意味着偏于保守.提出一个组合弹簧模型,以转移临界截面位置的方式考虑这种约束效应,再通过两个柱试件滞回行为的仿真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3.
通过4根钢骨混凝土(SRC)L形异形截面柱进行低周反复加载试验(其中2根配桁架式钢骨,2根只在截面角部配置型钢而肢端配等截面螺纹钢),得到该类新型构件的受力性能和破坏机理,并且分析比较两种不同配钢形式的钢骨混凝土L形柱试件的破坏形态、滞回特性、承载力、刚度退化、位移延性和耗能能力.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配桁架式钢骨较只在截面角部配置型钢而肢端配等截面螺纹钢的L形异形柱的受力性能好.  相似文献   

14.
L形和T形型钢异形截面柱轴心受压承载力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通过对6根型钢异形截面柱和两根普通钢筋混凝土异形截面柱的轴心承载力的试验研究,对型钢异形截面柱的受压性能进行分析,提出了型钢异形截面柱轴心受压承载力的计算公式,计算值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试验结果表明,型钢异形截面柱的塑性要优于普通型钢异形截面柱的塑性。  相似文献   

15.
对具有不同边界约束条件的预应力加固受弯构件的作用机理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与总结,提出了统一的加固计算方法及加固效能的判断准则。  相似文献   

16.
为研究型钢混凝土柱在压剪工况下各部分轴力分配比例随位移角的发展情况,利用已完成的21个比例为1∶2的型钢混凝土(SRC)柱试件的低周往复加载试验数据,计算得到试件中型钢、混凝土及纵筋承担的轴力随位移角变化的规律.研究表明:随位移角的增大,型钢承担的轴力先减小后增大,在大位移角下型钢承担的轴力可占总轴力的20%~40%.  相似文献   

17.
针对柱身已开裂、柱底固定端已形成塑性铰的严重损伤的3根钢筋混凝土柱,采用沿柱高粘贴CFRP布箍和底部固定端反贴角钢的共同加固新方法,可以达到既加固钢筋混凝土柱身,又使柱底重新成为固定端的目的.然后,对已进行加固的3根柱子进行模拟地震作用的水平低周反复荷载试验,研究二者复合加固严重损伤的混凝土柱的性能.基于试验结果,分析了加固柱的延性、刚度和承载力退化规律以及加固材料(角钢和CFRP布箍)的受力性能.结果表明,CFRP布箍可以有效地约束混凝土的横向膨胀;角钢的竖向钢板在柱底部作用最大,均可以达到屈服强度,但距离底部越远的钢板的应力大幅度降低;水平钢板破坏时是压曲破坏.  相似文献   

18.
SRC不等肢L形截面异形柱正截面承载力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试验研究的基础上,对型钢混凝土(SRC)不等肢L形截面异形柱的正截面承载力进行有限元数值分析,利用数值迭代法编写了SRC不等肢L形截面异形柱承载力计算程序,由该程序可求得SRC不等肢L形截面异形柱正截面承载力的N-M及Mx-My相关曲线,并能得到其极限承载力,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通过计算可知,SRC异形柱比相同截面的钢筋混凝土(RC)异形柱正截面承载力提高很多;最后给出了SRC异形柱的实用设计计算步骤.  相似文献   

19.
低周反复荷载下核心高强混凝土柱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完成了9根以轴压比、核心高强混凝土面积为参数的核心高强混凝土柱水平低周反复荷载试验,描述了试验柱的破坏过程,测得了荷载-位移滞回曲线,分析了试验柱的耗能性能、抗力衰减、骨架曲线及延性性能.试验结果表明:对于剪跨比为3,轴压比n_o=0.33~0.42的核心高强混凝土柱,在水平低周反复荷载作用下发生压弯破坏,滞回曲线饱满,无明显的捏缩现象,位移延性系数均大于3,延性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