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防晒小知识     
所谓防晒,就是要防止日光中紫外线(UV)对人体皮肤裸露部分的辐射。紫外线由三种不同波长的光组成:1.UVC光,它的波长最短、能量最大,所以杀伤力也最厉害,但这部分光透不过大气臭氧层;2.纳米UVB光,它是一种能晒红、晒黑、晒伤皮肤的光线,其危害往往即时出现,尤其是  相似文献   

2.
防晒小知识     
所谓防晒,就是要防止日光中紫外线(UV)对人体皮肤裸露部分的辐射。 紫外线由三种不同波长的光组成:1.UVC光,它的波长最短、能量最大,所以杀伤力也最厉害,但这部分光透不过大气臭氧层;2.纳米UVB光,它是一种能晒红、晒黑、晒伤皮肤的光线,其危害往往即时出现,尤其是在夏季的烈日下特别明显,不仅可将皮肤晒红,还伴有灼痛感;3.UVA光,该光线的能量虽不高,但剂量大,有较强的穿透力,能进入到皮肤的真皮层,破坏染色体,产生自由基,是导致面部出现雀斑、皱纹等罪魁祸首之一。  相似文献   

3.
“X射线星” 光是一种电磁辐射,或者说是电磁波。在任何可见的颜色中,红光具有最长的波长和最低的能量,紫光具有最短的波长和最高的能量。红外线的波长比红光更长,无线电波的波长又比红外线更长。紫外线的波长比紫光更短,X射线的波长比紫外线更短,因而能量更高;γ射线的波长又比X射线更短,其能量也比X射线更高。 地球大气只允许很有限的几种电磁辐射透过。大部分红外辐射、远紫外辐射、X射线和γ射线都不能穿透大气层。人们在高空气球上拍摄了太阳光谱,发现它扩展到很远很远的紫外区。  相似文献   

4.
自1974年提出人类活动排放到大气层中去的氯氟烷烃可以破坏大气臭氧层以来,世界上不少国家的科学团体和国际组织就大气臭氧层遭破坏的后果进行了评价。美国科学院1979年的报告指出,大气臭氧减少1%,到达地球表面的中波紫外线UV-B(波长280—320毫微米)将增加2%,皮肤癌将增加4%。这里说的皮肤癌是非黑色素肿瘤,与恶性黑色素瘤有别。世界卫生组织1979年列举出六个方面说明皮肤癌与紫外线有关,这六个方面是:①皮肤癌与皮肤是否暴露在紫外线下有关;②皮肤呈暗色的人种,照射紫外线后患皮肤癌的比较少;③皮肤白哲的人,长时间在户外暴露在紫外线下,皮肤癌发病率会增高;④紫外线强度增大,皮肤癌发生率也增大,因为皮肤癌的发生率与纬度有关;⑤实  相似文献   

5.
人们一般所熟悉的磷光体,例如荧光灯中的发光粉,都是把较短波长的辐射(紫外线)转换成较长波长的辐射(可见光).这类磷光体符合著名的斯托克斯定律,即发光的波长永远长于激发辐射的波长.按照斯托克斯定律,激发辐射的能量应当大于发光的能量.但是近年来人们发现在基质中掺入Yb~(3 )离子和Er~(3 )离子或Ho~(3 )、Tm~(3 )离子时,出现了反常的发光现象,即发光的波长短于激发辐射的波长.这种新型发光材料可以把红外辐射转换为可见光.因为这种磷光体的发光违背了斯托克斯定律,人们就把这种磷光体称为反斯托克斯磷光体,由于激发辐射的能量小于发光的能量,所以又叫做能量向上转换磷光体,简称上转换磷光体.这类磷光体主要是稀土氟化物和复合氟化物、稀土氧化物和复合氧化物、稀土卤化物以及稀土硫氧化物等晶体做为基质,其中敏化剂是Yb~(3 )离子,激活剂是Er~(3 )、Ho~(3 )及Tm~(3 )离子.此磷光体的主要成份  相似文献   

6.
在灿烂的阳光中.有一种人眼看不见的光线--紫外线.紫外线包括UVA、UVB、UVC3种.其中UV是英文Ultraviolet的简写,中文名为紫外光或紫外辐射.上述3种紫外线根据波长不同,由长到短分为3段.波长越长,越不容易防护.UVC因为波长最短,太阳光在到达地面前就被臭氧层吸收了,因此防晒主要是防御UVA和UVB.  相似文献   

7.
地球大气层中的臭氧起着挡板的作用,抵御太阳光紫外线对地球的照射。美国科学院在最近的报告中指出,由于某些有害气体逸散至大气层中,使臭氧浓度日趋下降。而臭氧浓度的下降对生物界的影响、尤其是在皮肤癌发病率方面,要比预料的更为严重。报告指出,同温层中臭氧浓度每下降1%,地球表面紫外线照射强度将升高2%。在美国,似乎90%的除黑色素瘤以外的皮肤癌都与太阳光照射有关(有害波长位于紫外线β区,290-320μm波段),且大多是因受臭氧浓度变化的影响。据估计,臭氧浓度每下降1%,皮肤基底细胞癌发病率上升2~5%,皮肤鳞状细胞癌发病率升高4~10%。黑色素瘤的发病率随着纬度的降低而升高,说明紫外线照射可能  相似文献   

8.
大气同温层中的臭氧在保护地球生物中起着关键的作用。大约3%的太阳输出以紫外线(UV)释放出来,但其中只有一小部分到达地球表面。波长在240~290nm的紫外线C(UVC)几乎全部被大气中的臭氧消除,只有一部分紫外线B(UVB)(290~320nm)穿过大气到达地球表面。由于紫外线B与紫外线C不在DNA的吸收光谱内,所以臭氧对原始生命形式很关键,尤其对水中生态系统。对人类,臭氧能大大限制太阳辐射的致癌作用。  相似文献   

9.
北欧人的皮肤颜色浅是为了吸收更多的紫外线,从而产生对骨骼和免疫系统有益的维生素D——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的研究人员彼得·来伊亚斯在近期的《生物进化学》网络版上对此观点提出了质疑。他的医学团队都认为,提高皮肤吸收紫外线的能力从而产生维生素D是非常重要的,然而,来伊亚斯和同事在研究中得出这样的结论:对于北欧人来说,皮肤屏障的变化比皮肤色素的变化更能产生维生素D。在研究人类进化过程中,科学家们普遍认为,居住在高纬度的人们为了获得更多的维生素D而产生了基因突变,  相似文献   

10.
远紫外线损伤生物大分子的新证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谷兰  张尔贤 《自然杂志》1996,18(3):181-183
100多年前人们就知道紫外线有色素沉着、抗佝偻病和杀菌作用.1930年前后又发现紫外线有诱变性.有关杀菌和诱变性的作用光谱表明,这些效应是由于核酸吸收紫外线能量引起的.根据光只有被吸收才能产生光化反应的Draper原理,紫外线的主要生物效应是它在核酸中的光化反应引起的.蛋白质在细胞生命中起着重要作用,但紫外线在  相似文献   

11.
<正>2022年2月,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士嘉堡校区(UTSC)的研究人员发文指出,使用紫外线LED灯替代普通照明灯具,或能强有力地阻止COVID-19传播。紫外光波长在10~400 nm,比可见光中波长最短的蓝紫光还短,故不可见,并得英文名“ultraviolet”——由ultra(超出)和violet(蓝紫)组合而成,简称UV。UV按波长可分4种:低频长波UVA,波长400 nm~320 nm;中频中波UVB,波长320 nm~280 nm;高频短波UVC,波长280 nm~100 nm;超高频EUV,波长100 nm~10 nm。紫外线LED(或者叫UV-LED)功能强大,在人类生产生活的各方面发挥作用,具体用途因波长而异。长波的UVA-LED被用于固化油墨、涂料和黏合剂,常见波段为365 nm、385 nm、395 nm、405 nm。能量更强的UVBLED和UVC-LED则可在杀菌消毒方面施展拳脚,尤其UVC灯更是公认的“杀菌灯”。  相似文献   

12.
太阳与皮肤     
不久以前曾被认为,人的皮肤越白越高贵;而今天,你的皮肤在盛夏季节晒得越黑,你在社会上越受人敬慕。紫外线、黑色素及阳光晒射众所周知,太阳光中的紫外线能晒黑人的皮肤,同样也能烧伤皮肤。这种由太阳光辐射引起的皮肤损伤,是最常见之现象。太阳光中的大部分紫外线,被海拔25000~50000米高处大气中的臭氧层所吸  相似文献   

13.
<正>隐身杀手紫外线听说过药物过敏、食物过敏和花粉过敏,但你知道还有光过敏吗?许多人喜欢闲暇时进行日光浴来享受生活,因为适当接受光照可以促进机体对钙质的吸收,有利于生长和发育。然而,有些人却深受光过敏之苦,出现皮肤发红、发痒、疼痛等各种症状。光过敏,又称“光敏性皮炎”,是一种因皮肤对阳光中的紫外线敏感而导致的炎症反应。紫外线晒伤的轻重程度,取决于人体暴露在紫外线下的时间和紫外线的强度。  相似文献   

14.
正柠檬本是爱美女士心仪的美白神器,但经常听到这样一种说法"白天不能喝柠檬水,喝了皮肤会变黑",这是真的吗?到底有没有科学依据?需要说明的是,其实不光是柠檬,还有柑橘、芹菜等,其中都含有一种可能让人"美黑"的成分——呋喃香豆素。它是一种光敏化学物质,可以强力而迅速地吸收波长为320~380纳米的紫外线。在吸收紫外线的同时,也会聚集紫外线中的高能量,这种热量的聚集会破坏人们的细胞,导致细胞死亡,同时产生黑色素沉积。柠檬中含有呋喃香豆素,但含量是否能达到轻  相似文献   

15.
阳光中的紫外线常被人们称为无形杀手,这不仅是因为长时间暴露在紫外线中,人的皮肤会受到伤害,还因为紫外线是诸多眼病的罪魁祸首.  相似文献   

16.
人类色觉约从400毫微米的紫色延续至750毫微米的红色.为什么我们的色觉会被限制在这狭小范围内呢?到达地球表面的电磁波,约有80%介于300毫微米的紫外线和1,100毫微米的外线之间.然而在这一范围内,只有一部分能引起视觉.波长超过800毫微米的辐射,所具能量太,不足以引发光化学  相似文献   

17.
紫外线是敌是友敌 敌 夏天10~16时紫外线最强,常达7~9级,如果此时让宝宝直接暴露在阳光下,过强的紫外线会灼伤宝宝的皮肤,尤其是宝宝的眼球发育不完善,很容易受到伤害.晶体因经受不住强紫外线的侵袭,会出现晶体混浊,引发日光性白内障.紫外线还会穿透角膜,对视网膜黄斑区造成伤害.  相似文献   

18.
暴晒与皮肤     
夏季,烈日焰焰似火烧。一个人要是过度暴露于阳光下,可引起皮肤小血管扩张,仅仅在几小时,血清即可从这些扩张血管中渗透入组织中,并且可膨胀到表面,过多照射紫外线会伤害人体细胞,造成不同程度的皮肤灼伤。要知道,皮肤被晒得过分严重者,皮肤可变成皮革一般坚韧,其下层组织则丧失其弹性而  相似文献   

19.
正很多人以为夏天不防晒,不过是皮肤变得黑一点,冬天捂捂就白回来了。殊不知,阳光里的紫外线除了让我们的皮肤变黑、长斑,还会加速皮肤老化,催生皱纹,甚至大大增加患皮肤癌的风险。紫外线是如何伤害皮肤的?怎么防晒最有效?有哪些容易被我们忽视的防晒误区?小编综合专家的说法,为您送上一份夏日防晒宝典。  相似文献   

20.
长期以来,人们一直通过观测和分析星星发出来的光波来认识恒星的性质.其实,恒星不但可以发出人眼可以看见的光波,还发射出多种人眼看不见的电磁波,如红外线、无线电波以及紫外线、X射线、伽玛射线.这些电磁波和可见光并无实质上的不同,只是波长不同而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