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月5日,央行宣布从2007年1月15日起,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为什么央行会选择在新年伊始再挥准备金利斧,该如何看待此次存款准备金率的上调,此举是否意味着2007年的宏观调控大旗已拉开,存款准备金率的上调对股市而言又是否是利空,本文围绕以上问题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2.
叶奕 《科技智囊》2006,(7):50-51
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从2006年7月5日起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农村信用社(含农村合作银行)的存款准备金率暂不上调,继续执行现行存款准备金率。央行预计,此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大约将一次性冻结流动性资金1500亿元。  相似文献   

3.
存款款准备金、公开市场业务、再贴现业务是一个国家货币政策的主要三大工具。存款准备金一直是各国主要使用的工具,但由于其自身的缺陷,西方国家逐渐减少了对存款准备金制度的使用。在这种趋势下,我国却仍在频繁使用,本文从五个方面剖析了原因。  相似文献   

4.
存款准备金率的调整是3大传统货币政策工具之一,其有效性直接关系到货币政策的作用效果,直接关系到宏观经济调控.通过选取近十年的存款准备金率和相关货币指标与经济指标的数据,建立存款准备金率和货币指标的经济模型以及存款准备金率与经济指标的经济模型,力图以此来说明存款准备金率调整的有效性,并对存款准备金率的调整这一货币政策的使用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5.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作为衡量一国价格总水平的指标,其变动趋势必然会影响消费者的预期。存款准备金率作为一国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主要工具之一,其调控是否合理也深受老百姓关心。在我国目前CPI涨幅偏大、中央银行频繁调整存款准备金的现实情况下,这两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值得研究。本文通过搜集相关数据,对这两者之间的变动规律进行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6.
存款准备金是指金融机构为保证客户提取存款和资金清算需要而准备的在中央银行的存款。本文分析了央行调整存款准备金的原因,以及由此产生的影响,然后提出一些降低金融流动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从紧货币政策下商业银行面临的挑战及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罗伟波 《科技信息》2008,(8):313-313
2008年,我国将实行紧缩货币政策。提高存款准备金率、贷款设限等一系列措施的出台,势必会对以信贷业务为主的我国商业银行造成不利影响。本文通过对现行紧缩货币政策的分析,指出我国商业银行今年将面临“紧信贷”的巨大挑战,并提出应对这一挑战应采取的措施和对策。  相似文献   

8.
美国次贷危机的爆发对中国房地产市场形成很大的冲击,房价经过一段时间的回落后又逐渐回升。宏观调控政策对房价的干预力度明显未能达到预期目标,房价在市场经济的作用下自由发展。分析了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等对房价调控的作用,通过对一个两阶段博弈模型的分析,解析了政策调控失灵、中国房价过高的原因,提出从四个方面加强对房地产的调控。  相似文献   

9.
在考虑银行个体资本水平和存款水平差异的基础上,通过构建模型分析了银行个体受到资本充足率和存款准备金率双重约束时的最优信贷决策行为,并对垄断竞争的贷款市场进行均衡分析,研究了不同情况下货币政策变化通过银行信贷渠道传导的有效性.研究结果表明,①当所有银行均资本充足并能满足存款准备金率约束时,货币政策的银行信贷渠道传导是有效的;当所有银行的资本均不够充足或均不能满足存款备金率约束时,货币政策的银行信贷渠道传导完全失效;②资本充足并能满足存款准备金率约束的银行在贷款市场中的比例越高,货币政策的银行信贷渠道传导更加有效.  相似文献   

10.
简要阐述了存款保险制度的含义,论述了构建我国存款保险制度的必要性及其面临的两大难题,并提出我国存款保险制度的构建思路。  相似文献   

11.
本文对两个抽彩之间存在相互关联性的发展状况和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并将该问题连同不同决策主体之间偏好共享,以及抽彩环境、抽彩关联对效用的作用一并加以考虑,首次从决策主体、环境和决策目标这个系统的角度来考察效用的联系性。  相似文献   

12.
王维宏 《科技信息》2006,(12):64-64
高校学分制教学管理体制下课表合理编排是一项基本而又非常重要的工作,是学校建立稳定教学秩序的基本保障。编排学分制课表应遵循编排原则,严格执行计划,采用良好的排课措施。  相似文献   

13.
分析了现有确定安全库存量方法的不足,考虑决策者对安全库存量的态度,提出了确定安全库存量的效用值法,并用算例说明了这种方法的具体运用。  相似文献   

14.
效用评估的模糊效用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给出了以二元关系为基础的模糊效用,并将模糊概率和模糊数引入效用评估问题中,使得在通常情况下难以作出的价值比较与判断,如被评价属性不具有公度性时的效用,评估更加有效。本文对因为语义模糊带来的判断不准确性问题意义十分重大。  相似文献   

15.
效用理论回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龙迪 《科技信息》2007,(36):181-181,223
效用理论作为经济学的基石理论,它的发展推动着经济学不断发展和丰富。本文拟对解释效用相关的代表性理论、模型作一简要回顾,以期能从历史的整体高度对效用相关理论的脉络有更清晰的认识和把握。  相似文献   

16.
历来对于诗歌中运用人称代词的问题都颇多争议。争议的焦点在于人称代词到底是增加抑或有损于诗歌之美。本文通过解析西渡诗歌中人称代词的审美效用,对这一问题作力所能及的探讨。  相似文献   

17.
音乐是一种具有多功能的精神文化产品,长期以来,人们重视其政治教化之功能,而淡化了它的医疗效用。其实,音乐可调治人的阴阳导向人的情志,强健人的身心,具有医药不可代替的功效。  相似文献   

18.
为了充分发挥我国货币政策调控通货膨胀率的作用,研究以调控通货膨胀率为目标的货币政策工具的搭配,根据2007年1月—2012年12月的月度数据,建立了门限回归模型.实证分析发现,通货膨胀率与货币供应量增长率和存款准备金率之间存在显著的非线性关系;在不同的存款准备金率水平下,货币供应量增长率对通货膨胀率的影响过程可以分为两个不同的体制.  相似文献   

19.
最优保险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针对停止损失保险,应用零效用原理,得到了对于风险厌恶型投保人的最优保费免赔额应满足的方程,为保险定价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制度安排对象是人,制度安排效用的前提是公平和效率,效用的体现是大多数人从精神和物质上对制度安排的肯定。现实中效用存在着不足,不仅体现在制度环境上的制约,也受制于制度安排本身的不合理。因而有必要从这两方面入手,突破效用制约,从而节约社会成本,减少社会矛盾,维护社会安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