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异化在萨特和马克思的哲学中都是一个重要概念.萨特受马克思主义的吸引,把存在主义导入马克思主义,开创了现在西方"存在主义的马克思主义"之先导,但是萨特的异化理论与马克思的异化理论从根本上讲还是有区别的.本文的目的就是从异化的概念、产生异化的根源和克服异化的途径上阐明两者的区别.萨特把异化的产生归于匮乏,匮乏是永恒的,是始终伴随人类社会的.而马克思则认为异化是劳动的结果作为一种异己的对象同劳动者相对立的过程,他把异化的产生归于私有制,从而指明了消除异化的途径,即大力发展生产力,废除私有制,消灭异化劳动,实现共产主义,解放全人类.  相似文献   

2.
从大陆漂移说-板块构造论看汶川大地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10年的一天,30岁的德国气象家魏格纳(A.Wegener,1880-1930)照例在凝视墙上悬挂着的一张世界地图,研究寒流、暖流、季风等气候变化趋势。突然间,他发现大西洋两岸南美洲巴西的一大块凸出的部分和非洲的喀麦隆海岸凹进去的部分,形状恰相吻合。  相似文献   

3.
早期中国宪法学呈现出理论与实践相脱节,话语体系的西方化,理论的多元化和集体主义倾向,而现代宪法学则表现出早期宪法学传统的中断和较强的注释性以及深受苏联宪法学影响的理论单一化与理论体系封闭性的特征.中国宪法学的未来走向,一要确立宪法学在法学体系中的核心地位,二要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独立的中国宪法学,三要促进宪法学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4.
步入新世纪的中国文学该如何面对随着经济全球化而来的外来文化的冲击和挤压,已成为一个亟待思考的重要问题.在这方面,何其芳的文学活动给我们以深刻启示,即既要以开放的心态去接纳世界新潮,更要弘扬民族文学传统,凸现自己的中国品牌,建树鲜明的民族特色,努力创作高质量、本土化的文学作品.  相似文献   

5.
“熙熙攘攘,皆为利来,皆为利往”,如此概括中国古代繁荣景象的一组词语,用在这里或许不太合适,但这恰恰成了互联网“泄漏门”利益链条中呈现出来的一个鲜活的画面.这画面很“热闹”,却让所有的网民倍感“揪心”. 看看我们的手机、翻翻我们的邮箱,每天海量的垃圾信息,充斥着我们的眼球.这还不算,更有甚者,接到莫名电话的骚扰,推销奶粉的,卖尿片的、卖治疗仪的、卖房的、投资的、开发票的等等,一度扰乱了一天平静的生活.  相似文献   

6.
在毕飞宇"最忌讳假"的创作阶段,作品《青衣》再现标高.主人公莜燕秋在想象与现实中挣扎,时光的流逝、现实的不容与她自身诗性的、异化的追求,造就了她一段生动的独角戏.隐藏在作品背后的,是对人的生存状态的关注与审视.  相似文献   

7.
论网络文学的互动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文学对人们的生活产生了重要影响.作者和读者的互动是网络文学区别于传统文学的根本特征,也是其蓬勃发展的关键因素.互动性的实现依赖技术的支持,与网络文学表现内容的当下性和文本结构的开放性、动态性有关.  相似文献   

8.
莫里森的<宠儿>展现了美国历史上最黑暗的一个侧面,每一个主要人物都以自己的方式压抑对过去历史的记忆.本文从精神分析的角度,解析生活在奴隶制下的黑人所遭受的身心摧残.塞丝作为癔症患者的一个主要人物,对其癔症根源、症状以及愈合的分析,有助于了解美国奴隶制下黑人所遭受的非人待遇,以及莫里森所提出的只有直面历史事实,才能走出历史的阴影.  相似文献   

9.
鲁迅与唐诗     
唐诗是中国古典诗歌的绝响.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鲁迅对唐诗作出过很高的评价,并在自己的写作中充分利用了唐诗资源.受唐诗的影响,鲁迅写了很多无题诗,用唐诗作典故丰富了自己旧体诗的语言,并继承了唐诗中杜甫诗的史诗性.大量唐诗的引用和化用还增强了鲁迅杂文的战斗性和艺术性.  相似文献   

10.
庐慕 《创新科技》2005,(1):32-34
企业生存状态是企业家的一张脸,不同企业家运作的企业,会有不同的命运。出生于1973年的陈天桥,以90亿元人民币的身家超过了丁磊,成为新的中国首富。仅仅靠一家经营网络游戏的网站就创造了一个财富神话。在购并新浪之后,陈天桥开始筑造一个宏大的娱乐业建筑:通过对新浪、英特尔、微软、长虹、广电集团等资源的整合,将互联网、电视和游戏嫁接在一起。在商业资本纵横的时代,这样的构想无疑将对中国家电业产生巨大的震撼。同时新浪与盛大联合体出现之后,人们在中国首富的背后,又看到一个世界首富的朦胧身影。  相似文献   

11.
桁架式钢骨混凝土梁斜截面承载力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4根桁架式钢骨混凝土简支梁的静力进行了试验,研究剪跨比和钢骨腹板含钢率对桁架式钢骨混凝土梁的斜截面抗剪承载力的影响以及斜截面的破坏形态。试验结果表明:随着剪跨比的升高,桁架式钢骨混凝土梁的斜截面抗剪承载力逐渐降低,而且其破坏形态由斜压破坏向剪切粘结破坏发展;随着腹板含钢率的提高,桁架式钢骨混凝土梁斜截面抗剪承载力明显得到提升。最后,推导了桁架式钢骨混凝土梁斜截面抗剪承载力公式,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符合良好。  相似文献   

12.
钢衬钢纤维自应力混凝土压力管道抗裂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钢纤维自应力混凝土是一种具有很高抗拉强度的新型结构材料,将其应用到水电站钢衬钢筋混凝土压力管道中,可以明显地改善管道的抗裂能力.通过一系列大比尺管道试验,对比了钢衬钢筋混凝土压力管道、钢衬钢纤维混凝土压力管道,钢衬钢纤维自应力混凝土压力管道抗裂性能.试验结果表明。钢纤维自应力混凝土能够明显地提高压力管道的抗裂承载力.依据试验结果并结合理论推导,给出了钢衬钢纤维自应力混凝土压力管道开裂荷载的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13.
弹丸侵彻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的实验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实验用100 mm反坦克滑膛炮分别对混凝土靶和钢筋混凝土靶进行了射击,直径100 mm,长666 mm的卵形头部弹丸内部固定有一套加速度记录仪,以便测试并记录侵彻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过程中弹丸的加速度时程关系.研究发现侵彻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过程弹丸的加速度时程曲线可按其本身的规律划分为3个部分,各个部分代表了弹丸与靶体作用的不同阶段.侵彻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过程中弹丸的加速度规律基本相同,但加入钢筋后靶板的结构更加复杂,使得侵彻过程中弹丸的加速度震荡更加剧烈.侵彻深度和靶板局部破坏实验结果表明,钢筋混凝土比混凝土抗侵彻能力强,有较强抗二次打击的能力.  相似文献   

14.
邱虎  童谷生 《江西科学》2010,28(4):481-486
碳纤维混凝土是集结构性能和多种功能于一体的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压敏性、温敏性和电磁屏蔽特性。结合近年来对碳纤维混凝土复合材料的研究和普通混凝土材料尺寸效应的研究,综述了碳纤维混凝土复合材料的力电性能及其尺寸效应的影响,同时提出碳纤维混凝土研究所存在的问题,旨在为碳纤维混凝土复合材料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5.
王猛  丁羽波 《科学技术与工程》2022,22(16):6506-6514
针对厚钢筋混凝土靶在弹体高速侵彻时的毁伤特性,基于混凝土连续帽盖模型(concrete continuous cap model, CSCM)和共节点耦合建模方法对弹体高速侵彻厚钢筋混凝土靶的毁伤行为进行数值模拟,分析钢筋混凝土靶的损伤分布特性、钢筋结构对混凝土的约束作用。结果表明:高速侵彻时,延性损伤体现在混凝土内部,脆性损伤更多体现在混凝土外部表层,钢筋网能较大程度地约束混凝土延性损伤的扩展;增加竖筋的配置,可预防厚钢筋混凝土靶沿钢筋层产生层断脱离破坏,从而提高钢筋混凝土的抗弹性能;钢筋混凝土迎弹面的崩落面积随侵彻速度增加而增大,首层钢筋越接近表面,约束效果越好。可见,混凝土连续帽盖模型和共节点耦合建模方法能较好地模拟厚钢筋混凝土靶在弹体高速侵彻作用下的毁伤特性。  相似文献   

16.
钢纤维混凝土增强作用及在软岩巷道支护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了更好的利用钢纤维混凝土进行软岩巷道支护,在实验室对不同钢纤维掺量的混凝土进行了力学性能对比实验,利用FLAC3D对软岩巷道钢纤维混凝土锚喷支护进行了数值模拟.提出了钢纤维混凝土与基岩粘结面间的强粘结力是钢纤维混凝土具有增强作用的主要原因,根据数值模拟结果,提出了合理的支护方案.并结合工程实际,得出了1%掺量的钢纤维混凝土在软岩巷道支护中既经济又合理.该支护方案在马路坪矿-650中段运输大巷的试验获得成功并取得了良好的技术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7.
对冷轧带肋钢筋混凝土双向密肋夹心楼盖的结构形式、受力性能及计算方法进行阐述 ,并且通过与一块平面尺寸相同、活荷载相同的实心双向板设计对比 ,论述了推广冷轧带肋钢筋双向密肋夹心楼盖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大气环境下锈蚀对钢筋混凝土结构可靠度的影响   总被引:23,自引:1,他引:22  
研究了大气环境下钢筋混凝土结构可靠度的分析方法 ,计算了不同环境、不同混凝土强度及不同混凝土保护层厚度时构件的可靠度指标 .结果表明 ,在较为恶劣的环境条件下 ,混凝土强度和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对钢筋混凝土结构可靠度有明显的影响 .因此 ,大气环境下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设计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9.
增强混凝土的方法与力学原理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混凝土是一种抗拉强度和延性都较差的脆性材料,人们在广泛使用它的同时,不断地研究和探讨改善其性能的方法。复合材料法是人们采用的主要方法,首先是钢筋和混凝土的复合,产生了钢筋混凝土结构学;其次是纤维和混凝土的复合,形成了纤维混凝土学科。近年来,部分欧美科学家正在掀起用新型纺织品增强混凝土的研究热潮。简要回顾钢筋混凝土和纤维混凝土学科的主要内容,综述近年来国外织物增强混凝土方面的研究状况。  相似文献   

20.
混凝土的弯曲疲劳性能是钢纤维混凝土的主要力学性能.用4点加载方法重点研究了全掺钢纤维混凝土梁和底层撒布较长钢纤维的聚丙烯腈纤维混凝土梁的弯曲疲劳性能.研究证明:底层撒布较长钢纤维的聚丙烯腈纤维混凝土梁的弯曲疲劳强度比素混凝土提高15.7%;当应力水平为0.90时,全掺钢纤维(体积分数为1.0%)混凝土梁弯曲疲劳寿命是素混凝土22.47倍,底层撒布较长钢纤维的聚丙烯腈纤维混凝土梁的弯曲疲劳寿命是素混凝土的29.O1倍.即底层撒布较长钢纤维的聚丙烯腈纤维混凝土梁的弯曲疲劳性能比单独撒布一层钢纤维或单独采用聚丙烯腈纤维来增强混凝土效果更加显著.对于道路及机场跑道采用这一结构形式比较理想.表7,参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