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 毫秒
1.
为了分析大体积钢筋混凝土配筋结构的承载能力,发展了钢筋刚化方法。通过调整钢筋刚度模拟钢筋混凝土受拉刚化效应,推导了刚度调整后的钢筋一维本构关系,并与混凝土弥散裂缝模型结合构成钢筋混凝土分析程序。分别采用钢筋刚化模型和传统的混凝土刚化模型,模拟了McNeice钢筋混凝土板试验,二者得到了一致的计算结果,并均与试验结果高度吻合。结果表明:本模型可以反映受拉刚化效应对结构刚度的贡献,可用于分析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承载能力。  相似文献   

2.
在房屋建设中,钢筋砼结构是不可缺少的结构体系,也是保证工程主体质量的重要环节。本文分析了钢筋混凝土梁裂缝的产生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3.
导出了砼开裂后梁的弯矩与受拉钢筋应力之间的关系式,关系式与试验结果符合较好。  相似文献   

4.
混凝土因其取材广泛、价格低廉,抗压强度高、可浇注成各种形状,并且耐火性好、不易风化、养护费用低,成为当今世界建筑结构中使用最广泛的建筑材料。但混凝土也存在抗拉能力差、容易开裂等缺点,混凝土裂缝不可避免。一些裂缝在使用荷载或外界物理、化学因素的作用下,不断产生和  相似文献   

5.
周美川 《甘肃科技》2012,28(17):149-150
分析对比了新规范《新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与旧规范GB50010-2002关于最小配筋率有关规定的不同之处,并分析其原因,以便供工程设计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6.
钢筋混凝土梁在外荷载的直接应力和次应力的作用下,引起结构变形而裂缝。本文分析了钢筋混凝土梁裂缝的产生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劲性钢筋轻骨料混凝土构件的抗裂性能,采用跨中集中荷载的加载方式,通过数值模拟,分析劲性钢筋轻骨料混凝土梁受弯构件变形与荷载的关系。模拟结果表明:劲性钢筋轻骨料混凝土梁刚度较大,但破坏时挠度很大,有很好的延性。当受压区混凝土压碎破坏时,试验梁仍具有很大的承压能力。随着跨中荷载的增大,梁的位移变形也随之增多。跨中荷载增加到40 t时,梁的位移变形开始大幅度增大,导致混凝土开裂。混凝土开裂后,试件截面刚度退化,裂缝宽度增幅显著,裂缝宽度逐渐加宽。试件梁开裂后,裂缝宽度随荷载变化的增长趋于稳定,抗裂性能较好。模拟结果与试验值相符。  相似文献   

8.
在我国现行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和施工规范中,规定受力钢筋之间必须保持一定的间距,使每根钢筋被混凝土握裹,以保证钢筋和混凝土之间的粘结锚固作用,在工程实践中,在截面较小配筋较多的构件中及梁柱节点外,完全单根排列钢筋又保持一定间距难以做到,多排钢筋又会带来施工的不便,目前对此问题的解决之一是采用并筋,本通过13根钢筋混凝土筋梁的受弯承载力试验,分析了并筋梁的裂缝及刚度的特点,影响裂缝及刚度的主要因素,并与单根钢筋的对照梁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9.
梁黎明 《科技信息》2007,(35):99-99,93
我国混凝土结构用钢筋种类繁多,强度偏低,部分钢筋延性太差,已难以适应混凝土结构发展的需要.基于混凝土结构对受力钢筋的要求,从强度、延性、质量稳定性、锚固性能、施工适应性及经济等方面对现有钢筋进行了分析比较。根据我国国情及建筑市场的变化,提出了大力推广强度为400Mpa的Ⅲ级钢筋,发展小直径Ⅱ、Ⅲ级钢筋,优化或淘汰冷加工钢筋,发展与钢筋有关的配套技术等建议。可供建筑设计部门及冶金企业参考。  相似文献   

10.
针对混凝土拉伸刚化影响钢筋混凝土(RC)构件开裂后刚度和挠度,建立了包含3个阶段的钢筋混凝土等效本构关系.该本构关系采用换算截面法得出各临界点的截面惯性矩和中性轴的位置,对比ACI 318和Eurocode 2规范所计算梁的挠度,结果表明:Eurocode 2规范预测的结果更接近试验值.采用非弹性梁弯曲理论对第1阶段进行分析,得出RC弹性模量;第2,3阶段考虑混凝土的拉伸刚化,采用Eurocode 2规范分析梁横截面的性质,得出RC等效本构.   相似文献   

11.
提出了一种钢筋混凝土(RC)结构裂缝损伤状态模型的有限元建模方法.基于弥散裂缝数值模型,采用ANSYS中APDL实体建模技术,通过调控单元应力应变关系矩阵来模拟裂缝开裂后的力学行为,建立钢筋混凝土结构在含有稳定裂缝损伤情况下的状态模型.作为数值算例,分析了钢筋混凝土简支梁在不同开裂状态、不同开裂位置和多种阻尼工况下的静动力特性.结果表明,混凝土首次开裂对结构静动力特性影响最大,已有裂缝的张开闭合对结构的影响较小.简支梁的不利开裂位置集中在荷载响应较大的支座和跨中附近,以支座处最为不利.阻尼削弱钢筋混凝土梁的动态响应,对结构影响机理复杂,非线性明显.上述分析验证了该裂缝损伤状态模型建模方法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2.
对低配筋率冷轧螺纹钢筋混凝土实心板裂缝宽度的计算进行了探讨,通过一些实验提出了受拉区出现裂缝的低配筋率冷轧螺纹钢筋混凝土实心板的计算公式,达到了在满足变形的条件下降低配筋率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分析当前钢筋混凝土楼板出现早期裂缝的原因 ,提出钢筋混凝土楼板早期开裂的计算模型 ,并通过算例 ,详细阐述了钢筋混凝土楼板早期开裂的计算过程 .文中还将本文提出的计算方法与有限元方法进行比较 ,阐述防止钢筋混凝土楼板开裂的措施 ,并指出这一领域须进一步研究的一些内容 .  相似文献   

14.
为了研究配置表层钢筋的混凝土梁的开裂性能,对8根配置500 MPa钢筋的矩形混凝土梁进行了受弯性能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构件的混凝土保护层中配置表层钢筋能使平均裂缝问距减小30%~50%,使短期最大裂缝宽度减小29%~70%.根据试验结果,分析了表层钢筋对混凝土梁平均裂缝间距和平均裂缝宽度的影响规律,并在我国规范GB 50010-2002裂缝宽度计算模式的基础上,提出了考虑表层钢筋的短期最大裂缝宽度计算公式.根据所提出公式计算的结果能够较好地与试验结果吻合.  相似文献   

15.
某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厂房的加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某铸造厂混凝土框架结构损坏较严重,尚属Ⅱ类可加固结构,从生产的连续性、经济效益、修复周期等方面考虑,筛选了粘贴钢板、钢板套里浇筑澎胀混凝土、钢纤维砂浆等材料来填充凿出的结构裂缝、空鼓沟、孔等成套加固技术。在不停产的条件下,对结构进行加固,使混凝土强度达到C20、C30强度等级以上。达到预期的使用功能。  相似文献   

16.
采用裂缝实际调查和影响因素数值分析,研究基于可靠度的CRCP配筋率设计方法.通过实际调查CRCP路面裂缝间距与宽度分布情况,认为裂缝间距的分布符合对数正态分布模型,裂缝宽度的分布符合正态分布模型;分析了钢筋直径、配筋率、混凝土极限拉应力及钢筋与混凝土之间的黏结应力对裂缝间距和裂缝宽度的影响规律;通过CRCP路面失效概率分析,认为裂缝间距与裂缝宽度的可靠度主要与设计裂缝间距及参数的变异水平有关.给出了CRCP的横向裂缝最佳间距值,得出基于可靠度的连续配筋混凝土路面配筋率设计法.  相似文献   

17.
裂缝特征是反映钢筋混凝土构件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的一个重要指标.制作了37片不同钢筋类型和配筋率的钢筋混凝土梁,通过外加电流的方法使其加速锈蚀,并通过电流强度、通电时间控制其锈蚀率.讨论了试件在静载试验中的裂缝开展过程及特点.通过与《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D62-2004)和《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02)相关公式进行对比分析,建立了钢筋锈蚀率与平均裂缝间距、裂缝宽度的关系.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锈蚀率较小时,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的裂缝特征与普通钢筋混凝土构件相同;而锈蚀率较大时,裂缝间距变大,宽度增加.该结果可用于锈蚀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承载力的评估.  相似文献   

18.
钢筋锈蚀是影响近海大气环境下RC结构使用寿命的重要因素之一。为研究近海大气环境下混凝土碳化与氯离子侵蚀双重作用对钢筋锈蚀的影响,对沿海地区不同龄期钢筋混凝土结构进行了工程实测,包括混凝土抗压强度、碳化深度、钢筋表面氯离子浓度及锈蚀深度。基于实测结果,拟合得到了混凝土碳化深度与抗压强度间的关系模型,建立了同时考虑混凝土碳化深度与钢筋表面氯离子浓度的钢筋锈蚀深度预测模型。在此基础上,利用Abaqus分析软件对不同龄期、轴压比的RC框架柱进行了损伤塑性分析,得到了锈蚀RC框架柱抗震性能随服役龄期与轴压比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9.
钢筋混凝土界面问题分析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钢筋与混凝土主要通过界面黏结作用来共同承受荷载,在界面上的受力属于不连续介质的力学问题.应用解决不连续介质力学问题的界面应力元法建立交界面的分析模型,对拔出试验和拉伸试验进行了数值模拟,数值模拟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接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