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 毫秒
1.
2.
多年来,学界以基督教为例重新审视了宗教与科学的关系并取得重大成果,但伊斯兰教与科学的关系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论文从精神层面上分析了伊斯兰文明的兴起,认为促进中世纪阿拉伯半岛科学发展的灵魂趋动力是伊斯兰教,并在伦理向度上展现了伊斯兰教对阿拉伯半岛科学应用的重大影响,以期认识伊斯兰教并为厘清宗教与科学之间扑朔迷离的关系提供新素材. 相似文献
3.
本文介绍九至十三世纪伊斯兰世界对平行线理论的贡献,并对几位著名学者为证明欧几里得平行公设所作的种种尝试进行了分析和比较,指出他们的工作推动了平行线理论的发展,且在非欧几何前史中占据重要位置。 相似文献
4.
简论近代自然哲学与中世纪基督教的内在联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基督教的中世纪”,哲学存在于基督教神学中。在以哲学确证基督教教义和信仰的过程中,基督教神学提出了一系列根本哲学问题,对这些问题的探讨逐步将理性从其宗教信仰引向自然,促使哲学同神学分离。分离出的哲学经基督教神学的重铸,获得了起初被融入神学时所缺乏的经验内容和方法,形成近代自然哲学,从思想上开辟了由中世纪通向近代的道路。 相似文献
5.
6.
中世纪的科学及其与基督教的关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近代科学诞生于基督教欧洲不是突发的或偶然的,资本主义的兴起对近代科学的出现固然起决定性作用,但更有其深厚的传统文化基础作先导。无疑,基督教文化充当了承上启下的桥梁作用,它上承希腊哲学,下启近代科学,它作为中间环节,在诞生时吸收和同化了希腊哲学,在中世纪启蒙了西方的理性,孕育了近代科学的胚胎。本文将对此论点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7.
伊斯兰文化对世界文化的影响集中体现在她对文艺复兴运动所作出的贡献。这种贡献可区分物质和精神两个层次,但其中精神文化的贡献要远大于物质文化,而且精神文化的作用更具有本质的意义。在这方面,近代科学是一个典型案例:近代科学虽诞生于基督教文化的土壤,但她的实验方法论思想却是吸取了伊斯兰文化营养所结出的硕果。 相似文献
8.
9.
中世纪希腊科学的传播及其与宗教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力图在西方学者的研究基础上,对希腊科学在中世纪漫长岁月中的传播历程及其与宗教的关系,勾画出一个基本的历史轮廓。为了叙述的完整性,笔者在文章的首尾两部分对希腊科学的衰微和复兴的背景作了简要说明。 相似文献
10.
中世纪光学思想史学者马克·史密斯指出,以光学、视觉为研究对象的中世纪透视学家虽然普遍采用了几何分析方法处理光线的传播问题,但是他们所关心的更多是以视知觉为代表的,关于灵魂认识的"抽象理论"。该理论主张在更为综合的基本概念图示和自然哲学背景中考察"光"或"形式"的传播问题。因此,一场旨在颠覆这个基本概念图示,将自然哲学转变为自然科学的概念变革和方法革命对于近代光学乃至近代科学的诞生是至关重要的。 相似文献
11.
东方科学与文明的复兴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自2500年前以来,人类的科学和文明存在着至今仍具有巨大影响的两大相对独立的流派。一个是源于古希腊的西方科学与文明,一个是源于古代中国的东方科学与文明。前者的科学思想是还原论,方法是公理化研究方法。后者的科学思想是整体论,方法是实用化研究方法。我们认为,西方科学与文明的发展目前出现了瓶颈问题,无论是西方科学自身的发展,还是在处理与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关系上,都遇到了很大的障碍,出现了不可持续的严重问题。与此同时,科学的发展、社会和经济的进步都呼唤一种新的科学、新的文明,而它们的核心思想与东方科学和文明的核心思想不谋而合,东方科学与文明将面临一个大的发展。东方科学与西方科学、东方文明与西方文明应当而且必然结合在一起,共同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动力。 相似文献
12.
西蒙娜.韦伊认为科学自文艺复兴以来经历了彻底的转变。它日渐脱离直接的经验,获得代数的形式。这种转变导致了知识被少数专家垄断及与权力结合,进而导致了各种政治、文化危机。韦伊提出如果要克服现代科学与社会危机,就应该向古希腊科学回归。回归的基本途径是:通过几何学建立概念与经验的紧密关联,重建个体在劳动与科学中的自主性,并沉思世界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间接知识及其对人类文明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直接知识是指能够直接满足人们日常生活需要,或者对人类物质生活的改善和提高带来直接效用的知识;不能带来日常功利生活的直接改善,但能通过发现和解决问题、改进工艺和技术,间接改善物质生活和其他社会生活的知识,都属于间接知识。间接知识的形成,受制于人们纯粹的求知需要,受制于对事物的类型化研究,受制于实验(实证)验证和演绎逻辑思维,同样受制于对人的自由思想的制度保护。作为间接知识代表的科学知识和由以推进的技术进步,是人类现代文明的核心和基础。 相似文献
14.
近代科学的传入与中国人对科学的误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19世纪,在国家民族面临生死存亡的紧急关头,中国人开始向西方学习近现代科学,把科学祝为救国强国的工具,这种观念一直持续至今。但是科学从本质上说是求知活动,科学是在求知精神的激励之下发展起来的。尽管科学的成果可以是救国强国的工具,但是仅从工具价值的角度认识科学的意又是对科学的误解,这种误解妨碍了中国基础科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艾哈迈德.哈桑与唐纳德.希尔合著的《伊斯兰技术简史》阐明了各种涉及自然科学领域的技术进步也是伊斯兰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从阿拉伯阿拔斯王朝的翻译运动一直延续到十五世纪欧洲海外活动的扩张这段时期内,伊斯兰世界在技术上一直保持着领先的地位。伊斯兰世界的衰落和欧洲的崛起都不是偶然的事件,面对技术和科学的态度在其中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而这实际上与宗教的态度有着密切的关联。 相似文献
16.
本文探讨了科技评价体系和科技评价标准的有关问题,指出了利益主体在现代科技评价中的主导作用,并针对我国目前存在的按论文数量进行科技评价的问题,提出了解决建议。 相似文献
17.
对现代科技的伦理预见和伦理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关于科学技术是否可以进行伦理评价的讨论中,有一个问题是一直被忽视的,即对科学技术的伦理评价,实质上同时是一个对科学技术的伦理预见的问题。对科学技术而言,伦理预见优先于伦理评价。现代科技的发展迫切地提出了对科学技术伦理预见的必要性;同时,对科学技术的伦理评价是不可能摆脱人类中心主义立场的。 相似文献
18.
道家技术观对现代科技文明发展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先秦道家以否定的态度看待技术的发明和应用.文章系统分析了道家技术观的思想内涵及其认识根据,探讨了其对现代科技发展的启发意义.文章认为,道家提倡的"道法自然"的哲学理念和"无为而治"的政治主张是其对技术文明持否定态度的认识根据,道家的技术观具有明显的历史局限性,但其思想认识对于我们今天合理规范科技文明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启发性. 相似文献
19.
儒家文化与中国科学:现代新儒家的见解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儒家文化对近代科学在中国的产生和发展究竟起什么样的作用?这是很有意义也常引起争议的话题.当代新儒家以其独特的视角,对这一问题做过许多阐述.本文对当代新儒家的代表人物关于儒家文化中是否缺乏科学,儒家的价值观念是否有碍于科学发展以及儒家研究学问的方式能否成就科学等问题的回答作了简要概括和评析,并就如何估价儒学对科学发展的利与弊,如何分析儒家文化作用于科学发展的方式与机制以及如何预测儒家文化对未来科技发展的作用等问题提出了作者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