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然辩证法研究》2017,(8):108-113
弗洛里迪仅仅以熵量多少来评判善恶的伦理原则是建立在简单性和单极化思维方式的基础之上的。如果按照他所制定的对熵的绝对排斥的至善原则来实践的话,那么,在自然界和生物圈领域只能导致运动变化活力的终结,在人的思想和科学发展的领域只能导致僵化和停滞,在社会领域则只能导致法西斯式的专制集权体制。事物的有序化和无序化发展都是有极限的,熵和熵增并不就是绝对的"恶",信息和熵减也并不就是绝对的"善"。一个合理的伦理原则应当把诸如信息和熵、有序和无序、整体性和还原性、确定性和非确定性、决定论和非决定论、目的性和随机性、必然性和偶然性这些看似对立的因素兼容起来,并在这些相关对立因素之间保持某种合理的张力。  相似文献   

2.
《地理学名词》(第二版)反映了地理学内容的广泛性和研究的新进展,还反映了中国地理现象和中国地理学研究的特色,并对所有选定的地理学名词进行了科学定义,规范和更新了地理学领域里的概念,对地理学观点、理论、方法和应用的传承和创新都会产生重要影响。但仍存在一些可商榷和待修补之处,留待进一步改善。  相似文献   

3.
城市供水的用户涉及到各行各业,遍及到千家万户,供水系统的安全可靠运行与城市的生产和生活息息相关。供水系统的水厂和管网一旦发生自燃或人为事故,如不能及时发现和有效控制,将会造成设备损坏、人员伤亡和停水,给社会带来灾难性的损失。因此,如何保证供水系统安全运行和发挥出更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一直是供水行业和科研人员追求和研究的主题。  相似文献   

4.
审视北欧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类文明多样性是指各地区、各民族和各国社会进步所达到的程度和水平,体现了各地区、各民族和各国社会进步的特点和方式,也反映了人类社会生活的丰富性和多样性。世界文明发展历史告诉我们,多样性是世界文明的一个基本特征。在多样中存在,在多样中发展,多样性是世界的客观存在,没有这种多样性,世界就不成其为世界。由于各国文明之间不断的交流,在促进自身的丰富和发展的同时,也推动了整个人类文明水平的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个案访谈和文献查询所得的资料为依据,从对"技术创新"概念和行业协会职能的界定出发,论述在行业协会技术创新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分析其发挥作用的机制、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提出若干对策.  相似文献   

6.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东部地区和中西部地区经济都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东部地区发展得更快一些,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起了积极的带动作用,但东部和中西部的发展差距也在不断扩大。如果这种趋势发展下去,不仅不利于资源的优化配置和生产力的合理市局,而且不利于社会的稳定和国家的振兴。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地区经济发展的差距问题、东部发达地区和中西部落后地区的关系问题,如何切实坚持和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既是重大的经济和社会发展问题,也是重大的政治问题,关系着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大局。  相似文献   

7.
中国人对"地球离极自转"和"冰河期形成因为"的科学发现,为研究全球气候的自然变化规律和预测方法提供了科学依据.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和自身的基本运动形式,直接影响着太阳热能对地球表面的辐射和分布的变化,这种变化是引起全球整体气候变化和区域性气候变化的自然因素.通过观测地球表面位置相对于空间纬度的变化趋势,能有效预测地球各区域气候的变化趋势.地球整体和区域气候变化是有规律的,加强气候变化的科学研究,发现气候变化的自然因素和规律,找到整体和区域气候变化的预测方法,是我国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  相似文献   

8.
比特币等虚拟电子货币的产生,推动区块链技术迅速发展,特别是Gnosis、Synereo、以太坊和Aeternity的出现,为区块链技术突破虚拟电子货币提供了平台,使区块链技术具备了智能合约可扩展、数字世界和物理世界互联的功能,为分布式应用的落地提供了支持,但也给社会带来了诸多的伦理问题。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发展和风险,聚焦风险的根源,展开伦理规约的路径研究,提出了线性和非线性两种规约路径,认为线性和非线性结合的规约路径有利于区块链技术的创新和发展。  相似文献   

9.
地动仪复原模型的造型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动仪复原模型的造型设计是科学复原的一个重要部分,既是实现仪器功能的需要,也是展现汉代文化和艺术的一种方式,涉及到结构造型和艺术造型两方面的研究。文章回顾了史料和考古研究的新进展,介绍了筒状、钟状和卵状三类现有的造型。基于中国地震局和国家文物局专家组所完成的新复原模型,分析了结构基形、悬挂点位置、调整结构和仪器稳定性等结构问题,对新模型的造型设计和研究思路做了具体介绍。  相似文献   

10.
科学教育思想是人类思想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晚清以来,我国逐渐有了较为系统的科学教育思想和实践,在科学本质观、科学教育价值观以及科学教育方法论等方面有一系列的思考和论述。基于对中国近代科学教育思想的反思与回顾,当下的科学教育要关注人的身心和谐发展,凸显科学的实验特征和探究本性,体现生活世界的复杂性和实践性,以此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品质。  相似文献   

11.
1课题简介 由于传统汽车的高速发展,石油能源资源紧缺和大气环境恶化的问题成了21世纪人类面临的严重挑战,并已成为制约全球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在过去的10年中,研究和开发不使用化石燃料和节能的新型电动汽车技术,开发风能、太阳能以及潮汐能等的高效转化和利用技术研究电网电力的昼夜平衡问题等,已经成为当今国内外能源和环保领域重要的研究课题,并被认为很有可能彻底解决今后全球性的能源和环境问题。  相似文献   

12.
相对于自然工程而言,社会工程是非物质形态的柔性工程,是综合利用人文社会、自然以及工程科学的相关知识,建构和选择社会运行的具体模式和社会发展方向,寻找解决社会问题,重构社会关系的制度和政策的一般理论和方法。自然工程就其基本构成而言,具有内圈和外圈的双重结构,在自然工程活动过程中工程决策阶段、工程规划阶段和工程实施过程阶段,自然工程和社会工程紧密联系,自然工程的运作过程同时也是社会工程活动的运作过程。  相似文献   

13.
《中国科技成果》2010,11(12):15-15
关节软骨缺损是由于外伤和退行性变等原因造成的骨关节表面软骨的损伤,会导致关节长期的疼痛和功能障碍,甚至造成关节完全破环,给患者生活带来不便和痛苦。天然软骨组织中无血管和淋巴,缺乏营养供应,并且细胞成分单一(主要是软骨细胞),细胞分布稀疏,  相似文献   

14.
间接知识及其对人类文明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直接知识是指能够直接满足人们日常生活需要,或者对人类物质生活的改善和提高带来直接效用的知识;不能带来日常功利生活的直接改善,但能通过发现和解决问题、改进工艺和技术,间接改善物质生活和其他社会生活的知识,都属于间接知识。间接知识的形成,受制于人们纯粹的求知需要,受制于对事物的类型化研究,受制于实验(实证)验证和演绎逻辑思维,同样受制于对人的自由思想的制度保护。作为间接知识代表的科学知识和由以推进的技术进步,是人类现代文明的核心和基础。  相似文献   

15.
《科学大观园》2014,(9):15-15
正奶类调查显示,我国城乡居民平均每人每天奶类制品的摄入量为26.5克,远远低于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的建议摄入量100克。奶类是营养比较全面的食品,其中钙含量很高,并且容易被身体吸收和利用。钙摄入不足,骨骼健康就得不到保证。研究显示,老年时期骨质疏松和骨折的发生,与儿童和青少年时期奶类消费频率和总量偏低有关。还有研究发现,给生长发育中的儿童少年补充奶类,有助于身高和骨量的增长。建  相似文献   

16.
对提升原始性创新能力的一些建议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创新的意识、概念和理论是人类在长期生产实践和社会生活过程中不断形成和发展的。目前理解的人类创新活动 ,可分为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科学的认知活动中有本源性的和延展性的 ;技术的发展中有原创性的和改进性的。所有这些创新活动是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发展社会和提高人类生活水平过程中最基本的动力。  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 ,近期为了实现小康社会的总体目标 ,科技的创新要动员整个科技队伍积极参与 ,加强创新意识 ,重视创新能力建设 ,强化技术创新 ,提高和培养科学认知能力。一、对创新及原始性创新的认识   2 0世纪 30年代 ,…  相似文献   

17.
仿造翻译方法是新术语和新概念在语际转换中常用的翻译方法,但是,由于英汉语言之间的差异,对这一转换方法的研究并不多。从语义、形态、句法和指称层面分析仿造法在英汉翻译中的局限性和可译性,探索仿造方法在翻译新术语和新概念中的具体应用,能够相对系统和全面地研究仿造翻译方法,并有针对性地提出更加具体和实用的仿造翻译方法,指出相关注意问题,从而有针对性地指导新术语和新概念的仿造翻译实践,以填补目标语的语义和文化空缺,丰富目标语文化。  相似文献   

18.
中西医结合是将传统的中医中药知识和方法与西医西药的知识和方法结合起来进行诊治疾病,并在提高临床疗效的基础上,阐明机理进而获得新的医学认识的一种途径。从清朝中西医汇通学派开始,尤其近二十年来,随着现代医学的进步,西医和中医中药的发展都非常快,中西医才开始系统化的结合,结合的内容和深度就更加广泛了。  相似文献   

19.
中国古代历法中的日食食限和视月亮到视黄白交点的距离有关,它是历法家为了判断日食和计算食分而给出的数值。在《大衍历》以后的历法中,通常会给出阴历食限和阳历食限,分别用于阴历和阳历的日食判断和食分计算。通过构造中国古代日食食限的理论模型,证实中国古代历法中的日食食限应该与月亮视差有关,而且日食的阴历食限和阳历食限并不相等,二者之差近似等于日食时差最大值的2倍,由此澄清了学术界长期以来对中国古代历法中日食食限的争论和批评。  相似文献   

20.
正1920年,苏俄刚刚经历了内战,又加上外国军事的干涉和封锁,国民经济几乎到了崩溃的边缘,人民生活十分困难。虽然列宁领导的苏维埃政权采取了鼓励吸引外资的新经济政策,但西方国家依然对苏俄充满偏见和仇视,把苏维埃政权看做是可怕的怪物。而美国商人阿曼德·哈默却敏锐地意识到:风险越大,利润也就越大。他不顾朋友和家人的劝阻,毅然决定要去苏俄和列宁做生意。在饱尝大西洋航行晕船之苦和美国秘密警察纠缠之后,哈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