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西方马克思主义的自然概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辨证唯物主义自然观主要表征了自然界的客观性和辨证性。西方马克思主义却从历史观、实践观和整体观上否定了客观辩证法,立足“实践一元论”发展了马克思的主客体相互使用的自然概念。在物质的精神,思维和存在的对立中,突出实践中介作用。自然界是人类的历史意识、语言结构和符合系统的最终参照物。宇宙中不存在纯客观规律,只存在辩证的否定。  相似文献   

2.
"辩证自然观"、"辩证科学观"是恩格斯提出的两大理论,辩证自然观是通过自然科学这一中介去认识、研究自然界,揭示自然界客观事物的辩证联系和发展;辩证科学观是对自然科学的整体进行相关哲学问题研究而形成的理论。"辩证自然观"与"辩证科学观"的形成,虽然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乃至全部哲学具有重大的价值,但其并没有像马克思的"两大发现",即"唯物史观"、"剩余价值理论"那样的独立与质的区分。  相似文献   

3.
物质运动在量上的守恒和在质上的转化是自然界的一条基本法则。我国科学史界近年来发表的一些论著认为,明末王夫之已明确认识到物质运动的不灭性和相互转化的道理。该文分析有关资料后认为,学术界得出这一结论,是由于对王夫之物质不灭理论误解的结果,从其有关论述中无法得出其已具有运动不灭及相互转化思想的结论。  相似文献   

4.
《自然辩证法研究》2019,(6):124-128
思维和物质一样,也有着由低级向高级、由简单向复杂、由量变到质变的转化、发展过程,其转化、发展是在同各种物质因素的相互联系中进行的。思维内在的自组织力量是思维运动的根本动因,决定着思维为何具有质的多样性、辩证性及创造性。  相似文献   

5.
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表明:自然界存在着辩证法真理。这种辩证法真理揭示了自然界不仅是一种生态学存在,还是一种辩证性存在,必然要求人们辩证地对待自然界。自然辩证法真理指认自然界本身蕴含着否定能力,蔑视自然辩证法必遭到自然辩证法惩罚。恩格斯之后的人们遗忘了恩格斯的警告,借助现代科学技术大规模向自然进军,不仅导致了生态危机的报复,而且将人类存在引向高风险社会。人对自然界善,自然界也对人善,人将自然界置于死地,自然界也定将人送上不归路。  相似文献   

6.
如今"事物普遍联系原理",谁也不会存在什么疑义,而系统论"整体性、关联性"思想也重点强调联系,在这些理论之下,我们是否应该对联系的起因给予进一步的追究呢?为什么说"事物之间存在着普遍联系"?本文,对联系的产生、由来,联系的"媒介"进行了揭示,认为是力的作用,促使事物间发生了联系,而联系即构成了网。这一新的认知,使笔者发现:宇宙间还存在着"力网"。这不仅揭示出联系的起因,而且又揭示了"力网"的客观存在。即:运动、变化的缘起应归结为"力"的作用。力产生联系,由此形成了"力网"。本文进而提出"宇宙网"、"人体网"、"万物俱在网"的新概念,是基于"力网"理论。力网理论可广泛应用于宇宙、自然、人体与疾病的研究。本文后面内容是应用力网理论侧重于医学的研究;从力网视角,讲述了在疾病病因上的新发现以及提出的新理论,如:栓塞与占位理论、挤压理论、人体形变理论、人体内部物质也飘移学说。这些理论、学说均经过了临床的反复印证。但由于篇幅所限,本文讲述的只是基本观点。  相似文献   

7.
现代物理学在其蓬勃发展的过程中,提出了非常重要的哲学问题;物理学中每一个发现都证实和发展了辩证唯物主义。近年来,在物理学领域内“基本”粒子的发现不可辨驳地证明了关于物质的一切简单形式可以相互转化的原理。这也就是对物质世界的统一性的原理提供了最新的最基本的证明。把所有的“基本”  相似文献   

8.
人和自然界     
关于人和自然界以及关于它们的相互联系和关系的问题,乃是哲学和社会学的中心问题之一。几百年来,一些学者和哲学家在这个问题上用了很多心血。在哲学思想史和社会学思想史中关于这个问题有许多不同的理论。有一些理论是与自然界孤立地把人看作彷彿站在自然界以外和自然界以上的个别生物。自然,这些理论在把人与自然界割裂开的时候,就不能解决关于人与自然界相互关系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保加利亚《哲学思想》(双月刊)题目和作者论病理生理学的若干哲学问题在科学研究工作中方法的作用控制论和生理学宇宙是有限的还是无限的? 关于反映的定义米丘林学说和遗传的物质载体矛盾的统一和斗争规律在化学领域中的表现籍助于信号的反映以及它在形成人的意识中的作用控制论的某些方面和高级神经活动生物现象在构造上的规定保加利亚生物科学中的米丘林唯物主义方向现代物理学的哲学问题  相似文献   

10.
《中国基础科学》2006,8(4):51-51
现代宇宙学研究认为,宇宙中存在着一种神秘的暗能量。如果这种暗能量随宇宙的膨胀而演化,并与电磁场发生Chern-Simons(陈省身-西蒙斯)相互作用,就有可能破坏电荷-宇称-时间反演(CPT)对称性成立的条件,这会使光子的偏振方向在传播中发生改变。中科院国家天文台冯波等与中科院高能所及德国理论物理研究所合作,设计出了一种用宇宙微波背景辐射偏振检验CPT对称性的新方法。并利用这种方法分析了美国WMAP卫星和Boomerang南极气球实验发表的最新数据,发现了存在CPT对称性破缺的迹象。如果这一发现得到进一步证实,将大大加深人类对自然界对称性的认识,并有助于人们了解宇宙暗能量的本质和正反物质不对称性的起源。  相似文献   

11.
巴甫市洛夫关于信号系统的学说,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反映论的巩固的自然科学基础。巴甫洛夫关于信号作用系统的学说,完全证实了辩证唯物主义的如下原理:思维是发展到高度完善的物质的产物,即思维器官——脑的产物;不能把思维与思维着的物质、与同它一起发生的语言隔开;心理是存在的反映。巴甫洛夫在实验上揭示了脑的活动的生理基础,揭示了人的高级神经活动的客观规律。巴甫洛夫创造了并全面地论证了动物和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同一天区在红外和X波段背景信号的对比,一个国际天文学家小组发现早期宇宙中可能存在大量黑洞。这些研究人员是利用美国宇航局的钱德拉X射线望远镜以及斯皮策空间红外望远镜分别从X波段和红外波段进行了观测,得到的结论显示早期宇宙中每5个红外信号源中就有一个是黑洞。美国宇航局戈达德空间飞行中心的天体物理学家亚历山大·卡什林斯基表示"研究结果显示黑洞至少贡献了宇宙红外背景的20%,这显示在早期宇宙中黑洞曾经非常活跃地吞噬气体物质。"宇宙红外背景(CIB)是来自早期宇宙的残余光线,当时宇宙中最早的结构正在成形。天文学家们认为其源自宇宙中第一批大质量恒星以及黑洞组成的集群结构,随着它们不断聚集气体物质,在此过程中产生大量能量。即便是最强大的望远镜也无法分辨最遥远的单个恒星和黑洞。然而它们的整体效应却能穿越数十亿光年的空间,这让天文学家们得以区分在极早期宇宙中恒星和黑洞在这一机制中分别所占到的比例。当  相似文献   

13.
人类对物理世界中基本物质及其相互作用力的探索,正如派斯(A.Pais)教授所述,至少可以上溯到古希腊的恩培多克勒。与早期希腊自然哲学家相比,恩培多克勒对世界本原问题的解答引进了两种新的概念:比例构成的概念和作用力的概念,他的理论支配了随后两千多年西方人的物质观。下一个重大的转折发生在18世纪末至19世纪,这就是化学元素概念的确立和原子-分子学说的诞生。但派斯教授在这部著作中没有追溯得这么久远,他所讲述的,是从1895年伦琴发现X射线到1983年欧洲核子中心发现W和Z  相似文献   

14.
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组织的全国辩证自然观学术讨论会于1983年10月7日至10月14日在北京举行。来自全国25个省、市、自治区的150名代表参加了会议,会议收到论文80余篇。会议期间,还邀请了秦元勋、王绶绾、黄佩民、徐光宪、彭瑞聪、何祚庥、邹承鲁、阳含熙、孙鸿烈,卞毓麟等各方面的专家为大会作了学术报告。这次学术讨论会围绕辩证自然观的基本内容,辩证自然观的范畴、体系、规律,人和自然,二十世纪科学成就对辩证自然观的发展等四个方面的问题进行交流和讨论。讨论进行得十分热烈,大家本着“百家争鸣”和实事求是的精神,各抒己见、畅所欲言。对于辩证自然观的基本内容,讨论中提出如下看法:1.认为辩证唯物主义既然承认客观自然界(客体实在),就必然要承认作为自然界发生发展范畴规律的辩证自然观。尤其是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人们对自然界认识的更加深化,许多  相似文献   

15.
结构化学,是研究化学物质在原子-分子水平上的微观结构及其与宏观性能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基础科学,是化学学科的一个重要分支。建立在现代物理研究手段(包括量子化学和电子计算机技术)基础上的现代结构化学,不仅成为揭示、认识宏观世界中纷繁复杂、变化万千的化学现象、物理性能和生物活性的必要手段,而且也是能动地改造客观物质世界、向自然界索取自由的重要利器。本文拟从方法论的角度,对研究手段与思维方法、精确与毛估、局域与离域以及模型方法等几个侧面作一概述。  相似文献   

16.
<正>我们所在宇宙的大部分是不可见的,我们只能通过它们对其他物质施加的引力作用来感知到它们的存在,而且到目前为止,科学家们对这种占据了整个宇宙中4/5的"暗物质"究竟是什么,以及为何它们会构成宇宙如此大的一部分也仍然一无所知。暗物质的发现历程这构成宇宙大部分的神秘物质究竟隐匿在何处?科学家们何时才能找到它们?暗物质最早是  相似文献   

17.
阴阳五行     
阴阳五行,原是两种不同的学说,即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到了战国时期,这两种学说逐渐融为一体,用来解释一切自然、社会现象。它是中国传统文化体系的理论基石,在很多领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关于阴阳学说的来历。相传天地形成之前,宇宙是一片混沌。后来盘古开天辟地,将混沌一分为二,天为阳,地为阴,由此有阴阳的概念。后来古人根据劳动生产和生活的实践经验,以及对自然现象的长  相似文献   

18.
重建自然辩证法的自然哲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问题的提出 "自然界中的辩证法"是恩格斯创立的自然辩证法学说的一个极为重要的,或说是最为基本的领域或方面. 关于自然界中是否存在辩证法的问题,许多现代西方哲学家包括一些科学哲学家直截了当地做出了否定的回答.  相似文献   

19.
天文学家发现了一个看不见的隐形星系,这有可能帮助人类解开宇宙中最大的奥秘。这个隐形星系似乎主要由暗物质构成。暗物质是一种不可见的物质,人类还没有掌握它的特性。理论家在很久以前就相信,暗物质大约占宇宙物质能量总和的23%。普通物质,如构成恒星、行星和人类自身的物质,则只占4%。宇宙的其它部分由一种甚至更为神秘的“暗能量”驱动。暗物质的存在,理论上可以解释为将普通星系及大的星系群约束在一起的引力来源,这种引力大于万有引力。  相似文献   

20.
2000多年,“道气”自愿思想经历“合-分-合”辩证发展历程。今天,道气统一论可以说是更高层次的哲学理论思维的结果,顺应了 “欧美和中国文明的合流”,开辟新世纪更广阔的自然哲学思想发展道路。道气辩证统一增强了自身理论思维的活力,并与现代科学中中“宇宙起源与演化学说”:、“混沌学”等产生沟通,具有相当重要的科学与哲学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