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郭雅冬 《科技信息》2007,(6):214-214
拙中藏巧,朴中显美的传统民俗文化,以它特有的民俗风格千百年来在人们的生存繁衍中生根发芽,它给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带来了精神上的愉悦。本文从传统民俗文化的现代意义,论述了我国传民俗设计在现代生活中的表现形式及其寓意的本质,从而反映了传民俗是现代设计中不可移落的文化,必须要传承和发扬它,把传统民俗文化精神元素融入到现代设计中去,必定会使设计更具文化性与社会性。  相似文献   

2.
笔者采用文献资料、归纳及实地考察等研究方法,试图从民俗体育的价值与意义入手,从社会文化的视野着重阐述了民俗体育的外显价值与意义.民俗体育大致有四种外显价值:构建和谐社会、文化形式传承、文化精神传承与促进民族融合的价 值.研究通过详细阐述民俗体育的外显价值,试图让人们意识到民俗体育在社会现代化转型中应该能够发挥更大的作用,能够更好的服务于社会、服务于人民.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对人类学的仪式理论与民俗体育文化进行分析,认为从某种意义上说,民俗体育就是一种仪式活动。因此,我们在民俗体育文化传承中应该大力依靠仪式活动。在民俗体育传承过程中,认清传统和现代的关系,正确对待民俗体育文化;在具体实践中,不能以简单、强制的法令形式让民俗体育退却;可将民俗体育文化的象征意义建构为城市精神,为现代化服务。  相似文献   

4.
生产民俗是人类在生产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习惯与风尚,家庭是由婚姻关系、血缘关系和经济关系三者组合而成的社会生活基本单位,它与人类的生产活动、生产民俗密切联系,在福州社会历史发展的背景下,由于生产力和生产民俗的发展,作为社会细胞的家庭也从产生到发展一直在不停地演变,家庭关系也由传统走向近代。  相似文献   

5.
临潭“万人拔河”民俗体育活动是中华民族体育文化中的一朵奇葩。具有历史的继承和高度的适应、展现民族精神、促进社会交流、抒发生活激情、培养审美情趣的文化功能,更具有增强现代人自然审美情趣、增强现代人民族向心力、积极推进全民健身运动开展的现实作用。  相似文献   

6.
塔塔尔族作为新疆世居民族,在与各民族长期的杂居生活中,兼容并蓄地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宗教礼仪和民俗活动文化.在他们的宗教礼仪和民俗活动的很多方面都体现着和谐的思想.本文着眼于塔塔尔族宗教礼仪和民俗活动中的天人合一思想、人与自然的和谐、社会交往中人际关系的和谐等几个方面来具体分析其和谐文化内蕴.  相似文献   

7.
通过实地走访、入住民居、参与生产劳动和问卷调查等方式方法,对漳州云霄县6个乡村重要的历史节日民俗进行挖掘考证,以管窥闽南乡村节日民俗的特点和社会文化内涵。调查发现:闽南节日民俗所包涵的内容和信息颇为丰富,但地理区隔与宗族传统造成了各村节日民俗在内容、时间和形式上的显著差异性;不同的节日民俗亦反映出闽南乡村民众的思想动向与精神寄托,反映了乡村传统民俗文化与社会现象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萍乡是中国赣傩的重要遗存地,不但保存众多的傩庙、傩面具,傩舞表演,而且在民间有很大的信仰人群。通过对萍乡石洞口傩文化的调查发现,傩神信仰在萍乡民众的精神生活层面发挥着重要的影响,具有整合乡村民众生活,增强乡民的凝聚力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从民俗学的角度,以徽州民俗体育——轩辕车为例,对其进行考察分析.研究认为:以轩辕车为代表的徽州民俗体育,是在特定区域环境下形成的,具有民俗学特征和内涵的中国传统文化形态,反映出黄山民众对传统文化的民俗信仰和精神生活需求.  相似文献   

10.
阐述了我国民俗体育的内涵,对民俗体育与其他体育活动的不同特点及主要区别进行分析,并对民俗体育文化特性和功能作一些探究,其目的是为了引起人们深入探讨其中的规律,并进一步对民俗体育进行传承、保护和改造,从而步入现代化、科学的健康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1.
新疆是一个少数民族生活数量较多的区域,同时各个民族之间也存在很多地域性的民俗体育活动,这恰恰也是新疆少数民族旅游开发的热点所在。发展新疆民俗体育是提高旅游文化功能的关键所在,也是促进其旅游行业不断发展的主要支撑点。结合这一课题展开相应的研究与探索,希望能够对今后的研究奠定相应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陕西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农村体育发展的现状回顾,分析陕西省新农村体育发展面临的现实困惑.提出陕西新农村体育的发展出路,即依托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营造体育锻炼的文化氛围;以民俗文化为平台,大力开展民俗体育;通过构建特色体育乡镇、村,发展农村体育旅游等措施带动农村的体育发展.  相似文献   

13.
从文化结构三层次视角看,福建普通高校民俗体育活动的开展与台湾存在较大差距。物质层面上,福建高校开展民俗体育活动的场地、器材不足,开设项目不多,师资匮乏,学生参加民俗体育的时空受限;制度层面上,福建采取的"国家—地方—学校"自上而下的三级纵向管理体制,相较于台湾"省—地市—学校"并列平行纵横向交叉管理而言,自主性和灵活性相对欠缺;精神层面上,福建高校重技术轻文化,学生对民俗体育的自觉性较低,态度相对较冷淡。福建高校应加大民俗体育硬软件建设及政策推广,加强学生民俗体育文化自觉与自信的培养。  相似文献   

14.
台湾天界神傩源自中原驱逐邪崇的理念,是中华远古傩文化在闽台信俗文化圈衍生的表演形态,较为完整地承袭了中华傩文化的核心思想与处事逻辑。它在借鉴传统“大神尪”傩舞形象塑造的基础上,基于两岸民众信仰、情感与审美情趣,从神祇定位、身型扮相与行傩阵法等方面丰富“大神尪”傩仪的符号内容,使其融祭祀性与艺术性于一体,塑造出正义凛然、俊美挺拔、不怒自威、武艺超群的将帅神尪形象,并从娱神娱人转化为两岸民众对传统文化的坚守,蕴含着镌刻历史、传承艺脉进而根植人心的民俗意涵。两岸傩文化同根同源,台湾天界神傩是两岸信俗理念互渗与仪式互鉴的的缩影。  相似文献   

15.
市场经济下,针对民俗体育项目进行挖掘开发,使商业价值得到充分体现,并取得最大的效益;该文对民俗资源比较丰富的地区和开展民俗项目比较好的学校进行资源整合,把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进行保护、创新和运用,构建出传承以学校教育为主导,有关单位、社区各部门配合,把中原地区民俗体育文化传承和发扬光大。有关部门要领会中央精神,结合当地情况,把中原地区体育民俗文化与体育产业和体育旅游结合的更好,创建出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6.
正婺源傩舞,俗称"鬼舞"或"舞鬼",为江西傩舞之一种。它起源于早期民俗祭祀活动,是一种戴着面具按民间祭祀活动而舞的仪式。最初的内涵就是古代民众驱鬼逐疫、祈福避灾,古时每逢打樵、春节都要跳傩舞,以祈福消灾,自娱自乐。后经民间艺人的不断加工、整理、提炼、并吸收其他表演艺术精华,逐步形成地方民间舞蹈艺术。加之  相似文献   

17.
运用文献资料法,对安徽淮河流域民俗体育"凤阳花鼓"的变迁与传承进行研究,发现"凤阳花鼓"源于凤阳本土,集"歌、舞"为一体的原生态民俗体育项目;变迁与自然条件、政治、经济、民众生活方式戚戚相关;传承路径主要分为3条:民间变异传承的沧桑之路、政治服务传承的谋略之路、花鼓艺人再生传承的发扬光大之路;新中国成立后,"凤阳花鼓"再获发展新机遇,普及为民众健身娱乐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18.
王茜 《科技信息》2011,(2):389-389
民俗信仰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它受社会中的多数人(即农民)的支撑并与民间的生活密不可分。本文通过研究局部地区民众对歪脖老母的信仰情况,不仅可以提供一个剖析局部地区民众社会心理的机会,而且对于理解东北信仰文化全貌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明确我国和谐的基本命题和本质,分析现阶段影响我国建设和谐新农村的主要因素和主要矛盾,对体育的准公共产品性和体育的社会服务性功能进行分析,提出体育活动对满足新农村、新农民的文化和精神的切实需求,继而施行对人的改造.梳理体育与和谐农村间的辩证关系,可以明确体育对建设和谐新农村的实际作用和意义.  相似文献   

20.
和谐文化是和谐精神与和谐社会的基础;和谐精神是和谐文化与和谐社会的集中体现;和谐社会是和谐精神与和谐文化的载体。因此,和谐文化、和谐精神、和谐社会具有存在意义上的互动性和发展意义上的统一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遵照三者之间的关系,从中国社会所处的具体时空规定性出发。为此,要充分利用全球化契机,增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动力;大力挖掘传统文化,增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底蕴;加强和谐文化和和谐精神建设,增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