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黄晓明 《科技信息》2008,(15):301-301
本文介绍了电能量采集系统建设方案以及结构。系统通过远程采集的现代化技术手段,采集用户和关口的电表示数、负荷、电能质量及异常告警信息,将购电侧、供电侧、销售侧的电能数据整合在一起,为市场分析、违约用电管理、违章窃电管理、线损分析和考核、订阅服务提供数据支持,提高管理和服务的现代化水平。  相似文献   

2.
农网输配电设备智能在线监控系统以农网线路和配变监测为主要切入点,以实现农网线路、配变、及用户信息在线监测及智能统计分析为目标研究开发。系统硬件采用具有通信功能的线路故障指示器、温度采集器和具有专利技术的无弧有载调压装置,由主站端接收设备动作及自检等运行信息。软件平台有机集成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变电站关口电量采集等系统,实现管理人员及时掌握农网的运行状况,运行技术人员可对线路、配变、用户的运行指标进行针对性分析,有效提高农网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3.
该研究分析了输配电工程及用电工程线损管理实际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了优化输配电工程及用电工程的电网线路结构,完善输配电工程及用电工程的电力计量设备,推进输配电工程及用电工程线损管理制度科学化进程,健全输配电工程及用电工程的收费管理体系,加强输配电工程及用电工程电费计量体系建设等措施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白冬  张玺栋 《科技资讯》2011,(17):117-117
针对现有的无人电站系统供电的薄弱环节等问题,本文研究了Modbus总线控制在自动电站中应用的优点和可行性;分析其对自动电站和设备进行智能化管理,实现对自动电站系统的数据分析、处理、监控和调度的方案。分析可知,该方案为用户用电设备的安全提供了可靠保证。  相似文献   

5.
冯屏 《广东科技》2011,20(22):145-146
供电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衡量的重要指标之一就是对线损的管理,如何对线损进行管理,其措施不断推陈出新。本文结合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和四分线损的特点,详细阐述了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在线损"四分"管理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6.
为提高112故障台的工作效率,实现用户线路的自动检测和集成管理,采用脉冲反射法,设计并实现了112集成维护管理系统。该系统能实时在线地检测用户线路的工作状态,准确地判断出每个线路的故障性质和位置,并报告给维护人员及时处理;还能通过语音服务自动接收用户的故障语音申告,弥补了自动检测系统对一些故障无法检测的缺陷。  相似文献   

7.
张光瑞 《科技资讯》2013,(22):164-164
供电管理的目的就是维持电网安全稳定运行,降低电网线路电力损耗。在引入二项式的基础上,对过网电量、供电量增长、功率因数等方面加以分析研究,科学地生成线损预测方法。本文先是简要论述二项式概念,并探索了过网电量带给线损的影响作用,并研究线损分析预测在供电管理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8.
线损率是考核供电企业的一项综合性经济指标,电能计量准确与否涉及发供用电各方经济利益和电力企业线损管理指标.针对电能计量电量管理引起线损率的波动,通过建设4个电能计量自动化系统,提高电量管理的准确性和实时性,展望整合电能计量自动化系统主站的一体化建设后,将采集到的厂站计量点数据、大客户专变计量点数据、配变计量点数据及低压集抄数据开展"四分"线损统计,实现线损"四分"自动统计和分析的应用,从而减少线损率的波动,为供电企业节能降耗工作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9.
在介绍了供电企业开展10kV线路实时线损监测分析的必要性后,从降低技术线损和管理线损两个方向,详细介绍了供电企业开展10kV线路线损监测分析管理工作中的节能降耗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0.
陈盛斌 《广东科技》2008,(14):178-179
1系统简介 首先把整个系统的架构作一个全面、清晰的介绍。 1.1系统概述 大用户电力负荷管理系统是在大用户计量点处安装用电管理终端,采用中国移动GPRS或中国联通CDMA无线通讯技术,通过前置机系统对用电管理终端进行数据采集与运行状态监测,实现对系统中大用户多功能电能表的数据采集、设备监测、故障报警、数据处理等功能,为提高供电可靠性,提高经济效益提供先进的管理工具;为电费结算提供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11.
张军朝 《科技信息》2009,(34):302-302
随着供电公司发展方式的转变,用电营销工作已经上升到重要的位置。传统的营销管理模式越来越跟不上供电公司发展的步伐,营销现代化管理势在必行。怎样实现营销现代化的管理,笔者认为自动化抄表是实现营销现代化的基础。传统的人工抄表方式,受人为因素、表计因素的影响,经常出现错抄、估抄、漏抄等现象,造成抄表数据的不准确。再加上由于抄表周期的限制,对于供电公司的台区、线路线损计算会产生虚值,营销管理水平相当落后。本文主要介绍了邢台供电公司的电能量采集系统的建设、网络方式、主要功能,并对实现效益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介绍送电线路结构设计与管理系统的设计原理和主要功能。该系统根据结构专业施工图设计和工代服务的特点,通过分析工程设计基本数据,实现自动生成施工图,记录工代中的变更,自动生成竣工图和工程设计总结等,基本实现送电线路结构专业全过程设计及管理,进而提高设计质量和效率。  相似文献   

13.
樊伟成 《广东科技》2013,(22):109-109,97
通过对配电网闭环运行模式的研究,可以解决传统开环运行模式下,倒负荷或检修时,合环、接环引起不必要的线路停电的问题,特别针对用电敏感用户,提高连续不问断供电的可靠性。研究了一种实现配电网闭环运行的方法。介绍了国内外配电自动化技术进展,分析了基于面保护的配电网闭环运行设计,最后通过“手拉手”环网为例,研究重要用户配电网闭环运行自愈方案。研究表明:配电网正常运行时,采用双路闭环供电,提高供电可靠性,故障时通过故障解裂,实现配电网的自愈。采用镜像快速通信技术,实现线路故障快速自动定位和故障自动隔离,自动恢复非故障区域供电,实现配电网智能自愈功能。  相似文献   

14.
线损即线路损失,是电能在电力网传送,分配过程中客观存在的物理现象,发电厂发出来的电能,通过升压、输电、配电给用户使用的工程中不可避免的因发热等无功消耗因素发生损耗。如电网元件中导线,变压器,开关设备,用电设备发热,电能变成热能损失。此外线损还指因管理方面等因素造成的电能损失,本文仅做技术方面讨论。通常采用优化网络结构、改善供电电压水平、采取节能型变压器、配置无功补偿等方法降低线路损失。  相似文献   

15.
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为了提高供电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优势,企业必须加强线损管理,由于我国大多数10kV配电网所采用的线损管理系统主要由地理信息系统、数据库管理、供电线损计算分析及拓扑分析等四项基础功能组成,因此,加强10kV配电网的分析与管理是非常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16.
黄春波 《广东科技》2007,(9):118-119
随着国家用电网络急剧膨胀,使得供电企业对用电网络的管理任务日益加重.低压载波集中自动抄表系统是一种投资相对较少、安装及维护方便、通讯可靠、计量准确的电能表远程集中抄表解决方案.本文介绍低压电力载波抄表系统的组成以及供电部门投入使用后产生的效益体现.  相似文献   

17.
随着现在社会发展,人民生活水平逐渐实现了多元化,供电企业采集系统自动化水平提高,为了减少以往复杂的人工环节,现在电力企业开始采取了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代替人力,来正式处理线损管理问题。不但提高了工作效率也完全拉动了电力公司的工作水平。本文主要是站在电力企业角度,在用电信息采集的过程中出现的线损管理进行分析,发现电力工作当中的问题,并且根据相对应的方法进行解决,让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在线损问题上的情况得到改善,提高线损问题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8.
线损是电能传输过程中不可避免的现象,低压线路特有的技术状况和用户用电的多样性决定了低压线损成因的错综复杂。本文探讨了常见的低压供电线损问题,通过对台区相关因素的分析,总结出低压台区线损的降低措施。  相似文献   

19.
颜家亮 《科技资讯》2014,(27):87-87
作为电网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架空输电线路承担着为广大用电用户输送电力的重要使命,必须保障其良好的运行状态,采取积极的措施对其进行维护与管理。本人结合实际工作经验,从提高架空输电线路状态运行和维护管理的有效性角度入手,对架空输电线路的状态运行和维护管理方式提出了意见和建议,该文认为通过改变运行管理模式,提高线路巡视的科学性和信息化,能够提高线路运行维护的工作效率,更好的维护架空输电线路的供电稳定性。  相似文献   

20.
刘恩发 《广东科技》2013,(24):49-50
供电网络是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供电网络的安全经济运行将直接影响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供电网络经济运行一个重要因素就是线损,线损管理也是反映供电企业管理水平的标志。通过典型线路线损实测,分析了供电网络线损产生的原因,论述了降低供电网络线损的相应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