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丽 《当代地方科技》2013,(22):139-140
江苏食品药品职业技术学院以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为目标,积极探索工学融合新思路,构建了酒店管理专业“工学交替,分层递进”的人才培养模式。并在课程体系改革、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教学管理等多方面做了有益的尝试,成为校企合作育人的新典型。  相似文献   

2.
郭莉梅 《科技信息》2013,(14):238-238
高职院校应树立与面向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同步发展的职教新理念,新的发展目标,实现人才培养新定位的转型升级。我们探索实施以"双师双导"为重点的工学交替的人才培养模式,进一步深化建筑装饰专业的内涵改革与建设,实施校企深度融合,培养面向产业发展需求的具有系统的理论知识及成体系的职业技能的技术技能型人才。  相似文献   

3.
开展具有地方特点的"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模式发展汽车电子技术专业,采用"2+0.5+0.5"的培养方案,充分利用学校与企业的资源优势,企业全程参与培养方案制定、校内学习,企业学校实训、企业顶岗实习、毕业实习四个阶段的教育实施,培养了满足苏州地区的汽车售后市场需求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相似文献   

4.
陈淑范  闫波 《中国西部科技》2011,10(16):47-47,56
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出在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应用型、技能型人才。针对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高职院校与企业建立更加紧密的校企合作机制,建立稳定的人才供需关系,通过订单培养、工学结合、委托培养等模式,培养出企业需要的专业技术人才,使人才培养与就业服务一体化,企业为高职学生提供就业岗位和更大的发展空间。实践证明,校企合作是培养高职院校技能型、应用型人才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5.
李静 《科技信息》2012,(3):273-274
工学交替作为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有效举措,正日益受到高等职业院校的重视,为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起到重要作用。但在实践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问题与困难,本文结合实际工作经历与体会,总结分析了工学交替教学模式在实施过程中遭遇的难题。并对相关对策提出了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6.
高等职业教育培养企业一线的技能型人才,实施以职业为导向,以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为目的,以市场需求为运作平台的工学结合教育模式,通过产学互动、校企合作的形式,把课堂教学与学生参加实际工作有机结合,促进高职教育教学的长远发展。工学结合教育模式由教育主管部门牵头组织,企业、行业、协会积极配合,高职院校和企业共同来实施。可是现阶段政府和企业没有给予足够的"热情",企业参与积极性并不高,学校在实施工学结合的教学中存在一定的困难。在外部环境先天不足的情况下,高职院校如何做到培养"一线"技能型人才,把工学结合模式具体地落实到专业的教学中,这是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进行工学结合教学模式改革需要探索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根据国家教育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要求,通过对建筑施工技能型人才内涵的理解,借鉴国外高等职业教育思想和培养模式,结合现代社会企业对建筑施工高端技能型人才知识结构、能力素质的需求,采取校企对接、专业与产业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职业资质与技能对接等方式,构建建筑施工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8.
在确定食品类人才培养目标为"培养适应市场和岗位需求的高端技能型人才"的基础上,从支撑培养模式的课程体系、教学模式方法和手段、教育过程、管理制度和评估制度等方面,对"开放性、一体化、工学交替"的高校食品类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探索与实践,为高校食品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提供可遵循的思路。  相似文献   

9.
李洪达  赖华清  宋志国 《科技信息》2009,(34):I0192-I0193
本文阐述了高等职业技术院校开展工学交替,校企合作办学的教学模式。以本校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为例,论述了两轮顶岗工学交替的人才培养模式、管理模式、实施过程、考核评价等内容。该培养方案实施最终使学生、企业、学校三方共赢。  相似文献   

10.
在国家经济"新常态"下,高职化工专业校企合作是培养化工行业需求的应用人才的有效途径。实施高职化工专业校企合作可以充分利用校企双方资源、改变教师的教学方法和学生的学习方式、有利于优化"双师型"师资队伍。因此,通过提高化工专业校企合作双方的认识、围绕企业技术岗位,完善课程建设、加强高职化工专业校企双方深度合作、依托职业教育集团的方式大力促进高职化工专业校企合作建设,为社会输送高素质化工技能型、创新型人才。  相似文献   

11.
工学交替是指理论学习和实践学习交替进行,理论指导实践,实践中体会和掌握理论.这是目前公认的最行之有效的培养技能型、应用型人才的一种教学模式.目前,工学交替面临的最大困难是企业的积极性与参与度不高,在教学过程中企业与学校各自为政.“工”的环节与理论知识结合不紧密,更谈不上系统、完整的设计,起不到应有的作用.这也是目前工学交替模式无法大规模推广的主要原因.因此,落实工学交替,关键是如何提高企业积极性,从企业需求的角度出发,提高订单式培养的质量,让订单式和工学交替形成一个良性的相互推动关系.  相似文献   

12.
中职教育作为我国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社会实践型技术人才的主要阵地。电气专业是中职教育中的热门专业,对中职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推动作用。为了满足当前企业对职业技能人才的需求,中职电气课程教学要改革教学培养模式,以企业需求为目标,工学结合,加强校企合作,培养出社会和企业需要的优秀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该文以工学结合为背景,对如何调整和优化教学培养模式,使中职电气专业课程教学与企业需求相匹配进行了全面的剖析,并提出了相应的教学策略,以期促进中职电气教育的发展,提高中职电气课程教学的水平。  相似文献   

13.
化工行业要求学生必须具备较强的综合素质,高职化工院校应深度开展校企合作,培养创新创业能力强的技术、技能型人才.通过访谈和问卷调查发现,高职化工专业校企合作开展的深度和广度还不够,主要存在的问题是化工企业融入校企合作的动力不足,专业教学适应企业需求的能力不强和高职化工专业学生自身问题.为了高职教育能真正办出成效和特色,达到高职化工专业培养目标,高职化工专业应实行校企共建学生能力评价机制,努力建设一支"双师型"教师队伍,创新高职化工专业校企合作模式,为社会输送高素质化工技能型应用人才.  相似文献   

14.
李耘 《南昌高专学报》2012,27(1):143-144
加强中职生职业道德教育,对培养适应企业和社会需求的人才有积极意义。中等职业教育培养具备良好的职业理想、职业道德的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定位,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对中职生职业道德教育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15.
周虹 《科技咨询导报》2014,(31):149-150
计算机的发展需要高技能人才,计算机专业群将专业培养要求与相关职业标准结合。利用职业院校和企业两种不同的教育环境和教学资源,采取课堂教学和学生参加实际工作有机结合的方式来培养适合不同用人单位需要的应用型人才。按照“对接产业、工学结合、提升质量,促进职业教育深度融入产业链,有效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职业教育发展思路教学计划体现工学结合,将工学结合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在构建"校企合作、工学交替、素能并举"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在构建“模块化、组合型、进阶式”的专业课程体系,在进行企业课堂模式等方面进行探索与实践。  相似文献   

16.
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迫切需要高职院校大力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在探讨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关系的基础上,分析高职人才培养与区域经济发展不适应的主要表现形式,并结合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实际,提出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的"工学研融合"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的新思路,促进了"工学结合"向"工学研融合"深化,拓展了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的新路径。  相似文献   

17.
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工学交替培养模式的探索与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工学交替是高等职业教育一种新的培养模式,即把整个学习过程分为学习和企业工作交替进行的过程。当前,我国高职教育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历史发展契机,如何建立适合自身发展的工学交替培养模式是当前高职院校的重要任务。本文以"能力本位"教育思想为指导,以青岛酒店管理职业技术学院酒店管理专业培养模式为研究单元,分析了"1+1+1"工学交替模式在高等职业院校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中的应用情况及其存在的问题,力图探索一种适合酒店管理专业的工学交替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8.
职业教育的主线是培养技能型人才,而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显著特征,也是高职教育的核心理念。医学检验技术职业教育与普通的职业教育有所不同,笔者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就高职教育"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做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9.
针对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办学发展的迫切需求,阐述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办学模式的背景、内涵及意义,并从朝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食品加工技术专业实际出发,积极探索创新机制,提出在课程体系构建、师资队伍培养、实训基地建设等方面的具体做法,实现了依托校内外实训实习基地、产品质量检测中心和校企联盟,切实推进"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办学模式在食品加工技术专业的运用,以期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凸显专业办学特色.  相似文献   

20.
高职院校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的探索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校内实训基地是工学结合的物质基础和必要条件。以培养高技能人才为目标,建设学习型生产性校内实训基地,需要树立“学校与企业结合、专业与产业结合、教学与生产结合、理论与实践结合、学习与就业结合”的建设理念;构建政府主导、学校主导、校企共建等模式;引企业进校园、融专业入产业,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立长效机制、育高技能人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