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天府之国”四川,地域辽阔,历史悠久;人文景观丰富多彩;自然景观奇特迎异,现有世界遗产4个,国家地质公园5个,是我国旅游资源最丰富的省份之一。 自2000年夏季以来,承蒙国内著名地理、地质.气象和生物等学科专家的大力支持,本刊已成功地举办了三届“大自然探索之旅”冬.夏科考营。与科学家同行──体验九寨仙境.黄龙瑶池、贡嘎雪峰.冰川温泉、辽阔草原的神韵,探索大自然、天下第一堰、大熊猫故乡、九曲黄河第一弯的奥秘,“大自然探索之旅”不仅给营员们留下了美好的记忆,也受到本刊广大读者的热情关注。 为满足和接受…  相似文献   

2.
2002年寒假和暑假,大自然探索杂志社秉承“与科学家同行”的理念,先后组织了“亲临冰川”科考冬令营和“天府明珠行”主题科考夏令营活动,来自全国各地的近300名学生和成年人踊跃参加了上述活动。科考营活动在科学家、专家的指导  相似文献   

3.
2001年1月 17日,由大自然探索杂志社与四川省贡嘎山冰川(集团)有限公司联合主办、成铁分局成都建筑段第一建筑公司协办的“海螺沟·中国冰川行”科考冬令营的营员们,激动地踏上了这次为期4天的大自然探索之旅。20名来自成都地区的幸运的大、中、小学生们,通过倾听专家的讲解和进行实地考察,“结识”了原本神秘、遥远的冰川,增长了知识,锻炼了意志,收获颇丰。本次活动引起了广泛的社会关注、四川卫视一台、四川有线电视五台和《华西都市报》等媒体对本次活动进行了全程跟踪采访和报道。在此,特摘录营员们的科考日记数则…  相似文献   

4.
注意啦!     
《大自然探索》2015,(4):80-81
<正>为了感谢广大读者朋友对本刊的厚爱,本刊社将从2015年1月1日开始,开展2011年、2012年《大自然探索》特价销售活动。欢迎订购。由于系过刊销售,存量有限,请订购者从速。现在购买2011年、2012年《大自然探索》享受以下优惠:整年打包40.00元/年(12本,包挂号);单本4.00元/本,挂号加3.00元(为防止丢失,强烈建议挂号)。尚有少量2010年及以前的《大自然探索》,随机12本25元(包挂号)。如需发  相似文献   

5.
编读往来     
《大自然探索》2008,(3):1-1
我们开辟“编读往来”这个栏目,旨在加强读者与编者之间的互动关系,目的只有一个:了解并尽量满足读者的阅读需求,把杂志办得更好。辽宁大连的读者徐继渝最近致信本刊,提出他对本刊的几点建议。《大自然探索》以“揭示自然奥秘,再现探索历程”为办刊宗旨,徐继渝的意见十分中肯,引起了编辑部的重视,对此我们深表感谢。我们欢迎广大读者多提宝贵意见和建议,帮助我们把《大自然探索》办得更好。[编者按]  相似文献   

6.
四川素称“天府之国”,这天府指的是沃野千里的成都平原。晴朗的夏日清晨,从这田畴万顷的中国西南最大的平原向西望去,巍峨的龙门山拔地而起,云雾缭绕之中更有高远的雪峰隐约可见。从成都出发一路西行的科考之旅,将让我们见证和体味大自然无穷的神奇与奥秘。  相似文献   

7.
本刊今年第3、4两期连续刊发的《大自然探索·动感读者俱乐部简章》(以下简称“俱乐部”或“《简章》”),在广大读者中引起强烈反响。许多读者踊跃报名加入俱乐部,会员队伍迅速扩大;还有不少读者来电来函,希望进一步了解俱乐部的有关详情。为此,俱乐部负责人就读者关心的几个主要问题作出如下解答:  相似文献   

8.
《大自然探索科考之旅》第三线将从成都出发,先在成都市内看新近发掘的巨型船棺群和金沙遗址,再到广汉参观三星堆博物馆,然后去都江堰观光,最后去峨眉山市游峨眉山,看世界第一的乐山大佛。这条线路可以大体上称为四川中央线,我们不仅可以体会四川山水美如画,更可以感受到四川悠久的历史和文化。  相似文献   

9.
八月十三日-十九日“大自然探索之旅”夏令营如期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和读者代表受邀参加。本次夏令营路线为:成都、都江堰、卧龙、九寨沟、黄龙、红原大草原、黄河第一弯及桃坪羌寨等,行程一千四百多公里。为了帮助更多的读者了解活动情况,我们在此摘发了应邀参加本次活动的专家──兰州大学教授伍光和与河南读者徐娜的途中日记数则。  相似文献   

10.
人类的家园—一大自然,是由地表岩石、地貌、气候、水文、生物、土壤等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形成的统一整体。地球内能和流水、冰川、风、波浪等外动力共同作用,形成山地、高原、丘陵、平原、盆地等不同地貌形态类型;气候水热条件差异造就森林、草原、荒漠等植被类型;而水体则表现为海洋、河流、湖泊与沼泽。 丰富多彩的大自然中,诸如海陆变迁,气候冷暖干湿波动,物种的产生与灭绝,以及高耸入云的雪峰,深邃狭窄的河谷,波状起伏的高原,飞流直下的瀑布,翡翠般的湖泊,开满鲜花的草甸,发育钙华的山谷,生长着国宝大熊猫的川西北山地森林等等,不仅隐藏着无数的奥秘,也给人以美的享受。 本刊于今年8月13日至19日举行的“大自然探索之旅”夏令营活动结束之后,我们陆续收到了不少参加者的来信,盛赞此次活动的意义并写下了他们探索大自然的体会和感悟。我们特从中挑选数篇摘编如下,以让更多的读者体会大自然探索的乐趣。  相似文献   

11.
编读交友     
编者:从2000年改版,《大自然探索》已经走过了近四个春秋。回首往事,我们看到它在“弘扬科学精神,再现探索历程”的道路上走得坚定、踏实。我们相信在未来《大自然探索》将更加求新、更加出彩。 一直以来,编辑部每天都会收到不少来信,对我们的工作给予肯定、建议和批评。现在我们从中摘取一些具代表性的观点刊登出来,希望广大读者就其中涉及到的问题踊跃发表意见,帮助我们改进工作。  相似文献   

12.
敬告读者     
正近期,我刊发现有不法网站非法以我刊名义进行网络征稿,并以各种明目收取费用。这种行为严重损害了长期关心支持《大自然探索》的广大读者的利益,也严重损害了《大自然探索》的形象。为维护读者的合法权益,我刊郑重声明:1.《大自然探索》不会以任何名义向广大读者、作者收取审稿费、版面费等费用。2.与《大自然探索》联系,请认准以下方式。官方微信公众号:大自然探索  相似文献   

13.
敬告读者     
正近期,我刊发现有不法网站非法以我刊名义进行网络征稿,并以各种明目收取费用。这种行为严重损害了长期关心支持《大自然探索》的广大读者的利益,也严重损害了《大自然探索》的形象。为维护读者的合法权益,我刊郑重声明:1.《大自然探索》不会以任何名义向广大读者、作者收取审稿费、版面费等费用。2.与《大自然探索》联系,请认准以下方式。官方微信公众号:大自然探索唯一投稿信箱:donarure@163.com  相似文献   

14.
编读交友     
2000-2003年,改版后的《大自然探索》在广大读者的呵护和爱戴下走过了成长的岁月,4年,它从当初的双色胶版印刷变成了现在的全彩印刷。更重要的是,我们一贯坚持的“内容为王”的办刊原则,使《大自然探索》在内容上日臻完美,深受读者的喜欢。因此,在这里我们特地选登了几则“铁杆Fans”的来信,他们对《大自然探索》的热爱可以说到了不思茶饭的地步。最令人感动的是我们“隆重”推出的超级小Fans——6岁的许晟迪。我们要感谢他的两个小柑果。 即将到来的猴年,是充满希望的一年。在这里,我们特邀著名动物学专家张树义先生为我们撰文, 讲述他深入世界各地研究猴的动人故事。  相似文献   

15.
编读往来     
《大自然探索》2007,(11):1-1
近两年来,《大自然探索》相继被评选为"第三届国家期刊奖百种重点期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和中国国家图书馆联合推荐的"解读科学发展观推介书目"、中国期刊协会指定的"全国百家期刊阅览室读物"。最近,本刊又被新闻出版总署报纸期刊出版管理司及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宣传部新闻出版局联合评选为"百种优秀期刊下连队"读物。与此同时,《大自然探索》还得到了广大读者朋友的一致认可。来自社会各方面的好评让我们为之自豪,但也让我们倍感压力。如何让《大自然探索》更上一层楼,  相似文献   

16.
编后记     
《大自然探索》杂志创刊已两周年了,在过去的两年中,许多领导和同志们用各种方式对本刊表示了热诚的关怀和鼓励。我们怀着感激的心情发表了张爱萍同志给本刊的题词,决心在党的领导下、广大读者和作者的关心和支持下,把刊物办得更好。在“科学家论坛”中,我们发表了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钱伟长、朱洪元、贝时璋等三位著名科学家的文章。他们在长期的科学工作中,从科技人材的培养到治学方法以及新兴学科的开拓等方面,都有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17.
自然     
大自然是奇妙的!当看到象形山峰的逼真,感受了“地皮卷”传说的神秘.你感慨:跟随discovery之旅追寻远古踪迹.你同样为一个个新发现惊叹.乐此不疲地畅游其中……再不要“改造大自然”,再不要“与天斗”,  相似文献   

18.
编者     
正亲爱的读者朋友们:狗年伊始,先给大家拜年了!《大自然探索》自2000年改版以来,已经走过了18个年头。18年来,我们始终秉承"普及科学知识、传播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的宗旨,力求把体现新、奇、特的科普文章奉献给读者朋友。18年来,我们得到了广大读者朋友的厚爱、鼓励和支持,常常收到读者朋友热情洋溢的来信(欢迎关注本刊微信公众号,也可以写信邮寄到本刊编辑部)。这些来信,让我  相似文献   

19.
编读往来     
就刊物的选材.我还有点想法。今后选材时能否“大气”一些.少登一些诸如《连体人之谜》、《撕开“吸血鬼”的画皮》之类的文章,能不能在“特别报道”栏目再增加一些反映科学发展前沿内容的文章(如上年度国内、国际的重大科技进展)。山西稷山彭俊集本刊的宣传力度太不够了,篇幅小了点,不能让人尽兴。何不成立一个“大自然探索俱乐部”什么的组织,以环保为主.将本刊的读者组织起来,一起为环保事业的发展而努力,在本刊中多增加一些环保小知识,背后封面最好不要登广告,以免破坏刊物的完整性。广东澄海黄衍文我非常喜欢《大自然探索…  相似文献   

20.
编读交友     
陕西安康读者吴凡: 我是一名小学教师,工作在一所农村小学。学生的知识面窄,对于很多动植物及许多科普知识了解甚少几乎为零。自从有了《大自然探索》后,我在自然教学中渗透相关知识,并在其他课程中也进行尝试,使孩子们对大自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每次上课都很认真。课外我们还组织了“环境小卫队”、“动植物标本展”及植树种花种草等活动。半年来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校园内外绿树成荫、鸟语花香。这都要感谢有了《大自然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