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榕树与榕小蜂的共生关系研究,是笔者曾经做过的的一个国家级科研项目。说起来,这还是一个“捡”来的项目。 榕-蜂共生关系其实是一个已经困惑了科学界几十年的老问题。我国学者历来都只能说明无花果并非无花而结果,至于隐头花序中那么多的花是风媒传粉还是虫媒传粉,谁都不知道。笔者曾进行过长期的寻找无花果小蜂的工作,不论出差到何处,不论什么季节,只要看到无花果便想法弄来剖开,仔细琢磨,但是十几年的努力全无结果——根本找不到传粉的无花果小蜂。  相似文献   

2.
封面说明     
物种相互关系将可能随着其他因素的变化而发生改变,但现有分析方法,如直线回归或广义线性模型,不能有效分析其他因素是如何影响这种关系的.在数据分析中,如果使用参数相关分析,不考虑物种相互作用关系能否被给定相关分析结果可能会造成误导,从而得到不正确的结论.石磊等人以榕树-榕小峰  相似文献   

3.
石磊  王瑞武  朱力行  曾卫民  许王莉  郑琪 《科学通报》2011,56(22):1771-1779
物种间相互作用的研究通常假定物种间相互作用具有某种固定的模式, 因此线性或者非线性参数回归模型(如指数分布或者logistic 模型)被广泛用来描述物种间的相互作用.然而, 这些模型假定了相互作用关系物种之间具有特定响应函数, 而这个假设可能并不适用于真正的生物群落, 如物种间相互作用关系随不同环境变化的混沌系统. 为了用一个更精确的方法来描述这种关系, 我们以榕树-榕小蜂为模式系统, 建立了一个变系数分析模型进行物种间相互关系的分析. 在这个模型中, 用非参数估计方法分析物种间相关系数如何随其他变量(函数)的变化而变化. 当其他因素对相关系数的影响效应可以用一个指定的参数模型来描述时, 新方法就会转化为传统的参数相关分析. 对于经验数据的分析, 新方法更具有普遍性和灵活性, 其与传统方法不同之处在于我们可以研究物种间的相互作用是否会随着某些因素变化而变化, 或者找出维持或改变物种间的相互作用其他关联因素. 这种方法在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如流行病学和群落管理)领域都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蝴蝶是如何来到世上的诗人迈科夫赞美蝴蝶是“飞舞的花”,科学家阿尔贝特·马格努斯则称蝴蝶是“会飞的软体虫”。后—种称呼虽然听上去不雅,但自有其科学依据:蝴蝶—生中大部分时间处于毛虫阶段———蝶—个夏季产卵100~500个。幼虫刚孵出来就开始大肆进食,它的胃口好得惊人。  相似文献   

5.
张清刚 《科学通报》1966,11(4):178-178
粘虫在幼虫期一般有六龄或七龄。幼虫最后两个龄期在暴食之后,大量的脂肪积累于脂肪体。在幼虫的每一龄期中,脂肪含量在蛻皮前降低,并随着取食而增长。变态期间幼虫停食化蛹,蛹期发育及羽化成蛾等生理活动动用了部分的貯存脂肪。刚羽化的成虫脂肪含量约占干重的15%。粘虫羽化后必需取食含糖的花蜜或植物分泌的汁液方能完成远距离迁飞和生殖腺的正常发育。雌雄必需补充一定的营养物质,否则不能产卵。当食物来源充足时,蛾体的脂肪含量可达千重  相似文献   

6.
树蜂是一种长约3厘米全身呈黄褐色的黄蜂。这种树蜂尾端长着一根产卵刺,每年产卵时在树身上钻许多洞,产下几百个卵。幼虫出生后便开始蛀食树木,每年给云杉、枞树、松树和落叶松造成的损失十分严重。特别是这种幼虫蛀食过的木屑会生长出一种能分解木材纤维素和木质素的菌,使木材失去原有的性能。  相似文献   

7.
良言 《世界科学》2005,(1):42-43
蝴蝶是如何来到世上的?诗人迈科夫赞美蝴蝶是“飞舞的花” ,8世纪科学家阿尔贝特·马格努斯则称蝴蝶是“会飞的软体虫”。后一种称呼虽然听似不雅 ,但自有其科学依据 :蝴蝶一生中大部分时间处于毛虫阶段。一只雌蝶一个夏季产卵100~500个。幼虫刚孵出后就开始大肆进食 ,胃口大得惊人。直到有一天 ,肚子胀得再也吃不下东西时 ,幼虫就会寻找一僻静处 ,并耐心等待。过一两天 ,它背部的壳从头部裂开 ,从壳里挣脱出一只个头更大的新生毛虫。这个蜕皮过程要反复5至7次 ,在最后一次蜕皮完成后 ,毛虫就变成蛹。又过了一段时日 ,蛹的透明外壳开始初现…  相似文献   

8.
植物和蚂蚁的互相利用是生态学和生物协同进化研究中的热点,很久以来一直引起人们的兴趣.蚂蚁对许多种子植物的种了散布、传粉和对植物自身的保护均有密切的关系.为人们熟知的例子是热带雨林中许多榕树的种子土要靠蚂蚁传播.当5~6月份,多种榕树的果实还未完全成熟,蚂蚁就会抢先钻进隐果中,饱馋之后随身将种子带往各处.  相似文献   

9.
食物中Ni~(2 )胁迫对斜纹夜蛾幼虫中肠细胞解毒酶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食物中的Ni2 可在斜纹夜蛾Spodoptera litura Fabricius幼虫中肠细胞中积累,并能诱导中肠细胞中解毒蛋白金属硫蛋白(metallothionein,MT)的表达.本文研究了食物中不同剂量Ni2 对S.litura5龄和6龄幼虫中肠细胞解毒酶羧酸酯酶(carboxylesterase,CarE)和谷胱甘肽转移酶(glutathione S-transferase,GST)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S.litura幼虫连续3代取食含不同剂量Ni2 的食物后,5龄幼虫中肠细胞内的CarE活性均在低剂量Ni2 (≤5mg/kg)胁迫下低于对照,在高剂量Ni2 (≥10mg/kg)胁迫下高于对照.第1代6龄幼虫中肠细胞内的CarE活性也表现为低剂量Ni2 胁迫抑制而高剂量Ni2 胁迫增加的趋势,但第2和第3代6龄幼虫中肠细胞内的CarE活性均低于对照.连续3代受不同剂量Ni2 胁迫的5龄和6龄幼虫中肠细胞的GST活性均高于对照,并随饲料中Ni2 剂量(1~20mg/kg)的增加而增加。  相似文献   

10.
孙虹霞  周强  唐文成  舒迎花  张古忍 《科学通报》2008,53(18):2195-2199
食物中的Ni2+可在斜纹夜蛾Spodoptera litura Fabricius幼虫中肠细胞中积累, 并能诱导中肠细胞中解毒蛋白金属硫蛋白(metallothionein, MT)的表达. 本文研究了食物中不同剂量Ni2+对S. litura 5龄和6龄幼虫中肠细胞解毒酶羧酸酯酶(carboxylesterase, CarE)和谷胱甘肽转移酶(glutathione S-transferase, GST)活性的影响. 结果表明, S. litura幼虫连续3代取食含不同剂量Ni2+的食物后, 5龄幼虫中肠细胞内的CarE活性均在低剂量Ni2+(≤5 mg/kg)胁迫下低于对照, 在高剂量Ni2+(≥10 mg/kg)胁迫下高于对照. 第1代6龄幼虫中肠细胞内的CarE活性也表现为低剂量Ni2+胁迫抑制而高剂量Ni2+胁迫增加的趋势, 但第2和第3代6龄幼虫中肠细胞内的CarE活性均低于对照. 连续3代受不同剂量Ni2+胁迫的5龄和6龄幼虫中肠细胞的GST活性均高于对照, 并随饲料中Ni2+剂量(1~20 mg/kg)的增加而增加.  相似文献   

11.
编读交友     
《大自然探索》2004,(8):1-1
一个由多国科学家组成的小组,不远万里,登上世界屋脊——喜玛拉雅山,为的是探索冰期形成的奥秘,他们把全球气候的变化与地球上最惊人的地貌之一喜玛拉雅山联系了起来;鱼类生物学家罗伯特·皮特曼用了毕生的精力,终于寻找到了一种已迷失多年的鲸鱼——热带槌鲸;华东师大生物学教授马炜梁处处留心在自然界的“偶然”所得,“捡”来了一个重大科研课题,解开了薜荔果与榕小蜂互利共生、协同进化的奇妙关系;墨西哥水下考古学教授德安达带领他的小组成员,冒着生命危险,“潜入玛雅地下世界”,为的是进一步破解玛雅人的奥秘。本期文章以科学家们的成就,告诉我们的青少年读者,任何自然之谜的揭开,任何科学研究的成果,都“离不开平时知识的积累和铺垫”,都要“付出超乎想像的努力”(马炜梁语)。这些前辈科学家就是我们的榜样。  相似文献   

12.
昆虫可能没有发达的大脑,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它们不会感到恐惧.加拿大生物学家对蜻蜒进行研究后发现,它们对周围环境非常敏感,捕食者出现在它们面前都能把它们吓死,即使它们没有被吃掉的危险. 在实验中,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的研究人员将一群蜻蜒幼虫(年幼的蜻蜒是水生动物)和食肉性鱼放在同一个水族馆里,但这两个群体是用遮挡物分离开的,蜻蜒可以看到鱼,并闻到鱼的气味,但鱼无法吃到蜻蜒.结果发现,没有看到鱼的蜻蜒幼虫是那些看到鱼的蜻蜒幼虫存活率的2.5~4.3倍.  相似文献   

13.
《科学通报》1959,4(1):26-26
我所花馬湖工作站的全体同志們苦战20天,在12月8日已使鯉魚大量产卵。到12月22日为止,已前后有三个池塘产卵八批。卵受精率很高,发育也很正常。第一批卵已孵化出鯉魚苗二万余尾。試驗中采取了加温,催青,間歇冲水等相結合的办法,以促进鲤魚性腺发育成熟,并使它大量产卵。在华中地区的气候条件下,鯉魚冬季产卵試驗的成功,說明了我們已經打破了鯉魚天然繁殖的季节性限制,把鯉魚的产卵时期完全置于人工控制之下。此  相似文献   

14.
由于地理和气候的不同,世界各地的海龟产卵时间是不一样的.比如,我国南海的惠东港口海龟保护区每年6~9月间是绿海龟上岸产卵的大好时机,每年上岸产卵的海龟多达四五百头,产卵可达六七万个.而位于南半球的澳大利亚,海龟的产卵期则在每年的11月初至12月末.  相似文献   

15.
《科学通报》1973,18(6):283-283
自1961年起,我们开始研究利用平腹小蜂(Anastatus sp.)(见图1)防治荔枝蝽象(Tessaratoma papillosa Drury),1964年在生物学、生态学和人工繁殖利用方面的研究获得初步成功。以后在我省荔枝主要产区坚持试验示范,并不断解决推广中存在的技术问题。1973年已有八万多株荔枝树采用这种“育蜂治虫”法,效果达90%以上,有效地达到保花保果保护蜜蜂的目的。实践证明,人工繁殖平腹小蜂的方法是容易掌握的,大队  相似文献   

16.
李冬 《科学之友》2005,(7):50-51
记忆并不是人类独有的本领,动物同样也有记忆力,而且有些动物的记忆力还很惊人。在溪流中,每年有不少鱼产卵,受精卵孵化成小鱼后顺流而下,游进小河,进入大江,经过漫长的游程,最后进入大海长成大鱼。当产卵季节又来临时,它们会循着小时候游过的路线,重返故乡,在那里产卵。当幼龟  相似文献   

17.
<正>动物会害怕吗?蜘蛛是如何交流的?哪些动物能在冰点以下存活?昆虫幼虫有性别吗……动物们会害怕吗?不仅是人类会感到害怕,其实动物也会感到害怕,因为恐惧对于生物的生存也是非常重要的。大约5.5亿年前,原始蠕虫已进化出专门的神经系统,以帮助它们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随着时间的推移,动物因恐惧所产生的反应开始千差万别。有些恐惧反应是本能的。例如,如果红眼树蛙在树上产卵过程中,有一条蛇靠近,发育良好的卵就会自行迅速孵化成小蝌蚪,然后掉落下去,觅得生路。  相似文献   

18.
Ni2+在斜纹夜蛾幼虫中肠的积累并诱导金属硫蛋白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在人工饲料中添加不同浓度的Ni2+, 采用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仪明确了Ni2+在连续3个世代植食性昆虫斜纹夜蛾Spodoptera litura Fabricius 6龄幼虫中肠内的积累, 并通过镉血红蛋白饱和法检测了连续3个世代5, 6龄幼虫中肠细胞内的金属硫蛋白含量在120 h内的变化情况. 结果表明, Ni2+可在6龄幼虫中肠细胞内积累, 积累量随幼虫胁迫世代数以及幼虫饲料中Ni2+浓度的增加而增加, 并表现出显著的剂量-反应关系. 同时, S. litura幼虫中肠细胞中积累的Ni2+能诱导中肠细胞中金属硫蛋白的表达, 表达量随中肠中Ni2+量的增加而增加, 并随着胁迫时间的延长而提高, 并存在一定的阶段特异性.  相似文献   

19.
“三十六计”是我国古代兵家计谋的总结。不要以为“三十六计”只有动物中最高级的人类才会应用,殊不知,一些植物为了生存而运用“三十六计”中的各种计谋,其精巧和娴熟比人类有过之而无不及。榕树就是这些植物中的佼佼者。  相似文献   

20.
正蜂巢小甲虫是一种常见的蜜蜂寄生虫,严重影响养蜂业。蜂巢小甲虫在非洲的危害程度较低,因为非洲蜜蜂十分凶猛,但它们对欧洲蜜蜂会造成巨大危害。蜂巢小甲虫的成虫和幼虫会吞吃欧洲蜜蜂的蜂蜜、花粉和幼虫,还会在蜂巢内传播疾病。虽然某些杀虫剂能杀死蜂巢小甲虫,但也会杀死蜜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