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对平面假设下带材拉伸弯曲时延伸率的计算进行了详细的讨论,提出了简洁的延伸率计算公式,并在延伸率计算公式中考虑了带材的原始曲率.  相似文献   

2.
对平面假设下带材拉伸弯曲时延伸率的计算进行了详细的讨论了,提出了简洁的延伸率计算公式,并在延伸率计算公式中考虑了带材的原始曲率。  相似文献   

3.
对理想弹塑性金属带材在第1个弯曲辊上的拉伸弯曲过程进行了详细的分析,给出了不同应力分布形式的边界条件、带材产生塑性延伸的条件、带材塑性延伸率的计算公式,从而确定了带材延伸率与带材张力和带材弯曲曲率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对理想弹塑性金属带材在第1个弯曲辊上的拉伸弯曲过程进行了详细的分析,给出了不同应力分布形式的边界条件、带材产生塑性延伸的条件、带材塑性延伸率的计算公式,从而确定了带材延伸率与带材张力和带材弯曲曲率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对理想弹塑性金属带格在第1个弯曲辊上的拉伸弯曲过程进行了详细的分析,给 同应力分布形式的边界条件、带材产生塑性延伸的条件、带材塑性延伸率的计算公式,从前确定了带材延伸率与带材张力和带材弯曲曲率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带材在经过弯曲辊时的应力和应变分析计算,得出了连续拉伸弯曲矫直带材时张力,应变和延伸率的关系,为用户在设计和使用中正确选用延伸率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7.
退火对轧制包覆碳钢/铝夹层带材组织与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轧制包覆法制备的碳钢/铝夹层带材的退火热处理工艺.利用OM,SEM,X射线衍射仪等分析了退火温度、退火时间等对复合界面金属间化合物生长的影响,在材料力学试验机上测试了复合带的主要力学性能.结果表明:退火过程中碳钢/铝复合带界面金属间化合物生成的临界温度为420℃,生成的金属间化合物主要为FeAl3相,化合物层的厚度约为10μm.420℃退火20 min是本实验得到的复合带最佳退火制度,退火后复合带的延伸率可达18.28%.退火后,当脆性金属间化合物层沿复合界面连续分布时,复合带的延伸率低于5%.  相似文献   

8.
电子产品关键部件小型化对黄铜合金带材折弯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研究了微观组织和织构对H65黄铜带材折弯性能的影响规律和影响机制。结果表明:带材平行于轧向折弯较垂直于轧向折弯更易于产生表面褶皱和裂纹,且随着折弯半径的减小,折弯性能降低。折弯变形过程中带材外表面易形成剪切带,所产生的剪切变形是造成表面褶皱和开裂的主要原因。微观组织不均匀、较强的Brass织构易导致带材折弯过程中产生剪切变形,造成带材折弯性能下降。通过调控热处理工艺来调整带材织构,减少或抑制剪切带的产生,能够提升带材的折弯性能。  相似文献   

9.
采用单辊法制备了宽4.5mm厚25μm的Fe73.5Cu1Nb3Si13.5B9非晶带材,并利用4294A型阻抗分析仪测试了非晶带材的压磁效应。结果表明,随着频率和压应力的升高,Fe73.5Cu1Nb3Si13.5B9非晶带材的压磁效应出现了明显的加强;双层非晶带材的压磁效应比单层的小,当测试频率为100MHz,测试压应力为2.72MPa时,单层非晶带材的压磁效应为33.03%,双层非晶带材的压磁效应为30.75%。  相似文献   

10.
设计了新型带材铸轧机,通过四连杆机构对带材铸轧机进行倾斜角度调整,实现机架的倾动,以满足带材铸轧机在0~30°范围内任意倾斜角度的铸轧。该带材铸轧机的铸轧辊与传动系统和浇注系统的对接问题的成功解决为铸轧机进行倾斜角度调整提供了保障。同时该带材铸轧机克服传统带材铸轧机的缺陷,集换辊方便、铸轧速度快、铸轧带材质量高、方便于检修和调试等优势于一身,可以满足不同合金在铸轧过程中所需要的最佳铸轧倾斜角度,以实现快速、高质量的带材铸轧。  相似文献   

11.
对受拉伸弯曲带材在第1个弯曲辊上的弯矩卸载阶段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带材在第一个弯曲辊上拉伸弯曲后产生的残余曲率相当大,必须在后续的计算中预支 考虑,同时,对带材拉伸弯曲过程中各种中性轴、中性轴之间的关系及其在带材中的益变化情况进行了讨论,明确指出了受拉伸弯曲带材的第1次弯曲和第2次弯曲的不同点,对受拉伸弯曲带材的多次弯曲时的纵向延伸计算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2.
采用单辊法制备了宽4.5mm厚25μm的Fe73.5Cu1Nb3Si13.5B9非晶带材,并利用4294A型阻抗分析仪测试了非晶带材的压磁效应.结果表明,随着频率和压应力的升高,Fe73.5Cu1Nb3Si13.5B9非晶带材的压磁效应出现了明显的加强;双层非晶带材的压磁效应比单层的小,当测试频率为100MHz,测试压应力为2.72MPa时,单层非晶带材的压磁效应为33.03%,双层非晶带材的压磁效应为30.75%.  相似文献   

13.
对铋系2223高温超导带材的制备过程中所涉及的力学问题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实验研究.结果表明,由于不同包套和超导芯间的变形阻力不同,导致带材制备过程中的变形均匀性有很大差别;通过对带材轧制过程中截面内的应力分析,解释了超导电流"肌肤效应"产生的原因;通过测量中间轧制过程中超导带材的电流密度,给出了不同包套带材单次轧制的最佳形变量.  相似文献   

14.
冷压对Bi2223/Ag多芯带材超导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Bi2223/Ag超导多芯带材的制备过程中,采用了热处理-冷压-热处理的工艺,取压力、压下速率、摩擦系数和来料作为待研究的冷压工艺参数,以带材的临界电流值为评价指标,用正交法设计实验方案,结果表明:摩擦系数对带材临界电流值的影响高度显著,压力和来料对带材值的影响显著,压下速率对带材值的影响程度最小.  相似文献   

15.
对三种不同厚度的15号钢薄带轧制到按常规轧制最小可轧厚度以下的范围,测定每道的压力、力矩,张力,延伸率、慢辊前滑及快辊转速,并使用了一种能鉴别工作辊辊身两端有无压靠发生的特殊实验方法。提供了在各种工艺条件下的快辊前滑、慢辊后滑、轧制压力、轧制力矩随压下率变化等实验曲线,指明了异步轧制极薄带材时轧制负荷变化的特有规律。还提供了计算轧制力和估计辊端有无压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通过研究锌-铜-钛合金带材中铜、钛等合金元素的合理控制以及轧制变形工艺与退火工艺的优化控制,根据服装纽扣等五金制品的使用要求,提出了服装纽扣等五金制品用锌-铜-钛合金带材合理的化学成分及生产工艺,并批量生产出锌-铜-钛合金带材,用于代替黄铜带材生产服装纽扣等五金制品.  相似文献   

17.
以一种工程应用的张力计为分析对象,建立了存在辊高差的张力计-带材三维有限元模型. 以辊高差为基本变量,通过改变高低辊位置、带材厚度及带材平均张应力,得到了不同情况下辊高差导致的板形检测误差值及其分布规律.  相似文献   

18.
在5010合金范围内,根据百叶窗带材力学性能指标要求,分析了微量元素对合金力学性能的影响,合理地进行了Mg、Mn、Fe、Si元素含量的调整与匹配.从降本增效、提质降耗的角度出发,采用铸轧坯料进行生产工艺研究.通过工艺试验,研究了均匀化退火对0.12 mm百叶窗带材力学性能的影响,以及稳定化处理对0.12 mm百叶窗带材力学性能和剪切质量的影响,从而确定了合理的生产工艺,生产出符合标准、满足用户使用要求的百叶窗带材产品.  相似文献   

19.
对冷轧态不同厚度C19400铜合金带材进行不同弯曲半径90°V形折弯,测量了折弯后的回弹,观察了折弯后带材外表面形貌.借助金相显微镜分析了带材折弯前后的微观组织.研究结果表明:厚度相同时,回弹量随着弯曲半径的增大而增大;弯曲半径相同时,回弹量随厚度的增大而减小.当带材厚度较薄(<0.5 mm)时,在不同弯曲半径下折弯,...  相似文献   

20.
运用大应变挤出切削(LSEM)方法,采用前角为15°且切屑压缩比λ可调节(分别为1.5,1.0和0.5)的组合刀具制备了具有超细晶结构的AZ31镁合金带材,分析了带材的成型性和形貌,并对比分析带材的显微组织和测量显微硬度。结果表明,切屑压缩比对带材成型有直接的影响,LSEM能显著地细化AZ31镁合金的晶粒及改善其显微组织;晶粒细化后,AZ31镁合金的维氏硬度获得近33%的提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